一种大豆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530624发布日期:2022-12-13 22:0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豆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大豆拌种剂常加入杀菌剂和杀虫剂,从而预防菌类和害虫对种子的破坏,对大豆种子形成保护,从而使种子顺利生长。根瘤菌可以与大豆根系共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大豆能吸收的氮,为大豆提供养料,由于有些土壤中没有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同时不同豆科植物需要与不同类型的根瘤菌共生,因此在农业上采取在播种豆科植物时,将其与根瘤菌制剂搅抖,以便给豆科作物形成根瘤创造条件。
3.然而,由于杀菌剂对根瘤菌的影响,二者不能共存,因此作为大豆拌种剂只能杀菌剂和根瘤菌二选一,即使勉强添加效果也不尽人意,目前市场缺少可以将杀菌剂和根瘤菌同时加入的产品,且能够各自发挥作用,彼此不受影响,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是1)杀菌剂和根瘤菌同时加入,效果不能让人满意;2)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拌种剂,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包膜微球;所述包膜微球中至少包括海藻酸钠、氯化钙、明胶和根瘤菌,所述根瘤菌是慢生根瘤菌属。
6.所述杀虫剂是克百威、噻虫嗪和吡虫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杀菌剂是精甲霜灵、咯菌腈、百菌清、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和多菌灵中的一种或几种。
7.所述包膜微球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将海藻酸钠溶解于介质1中,制得海藻酸钠溶液;将明胶研磨至120~200目,得明胶微粒;将氯化钙溶解于介质2中,得氯化钙溶液;将明胶微粒加入到介质3中,在温度为3~5℃,转速为1000~5000rpm条件下分散2~5min,捞出明胶微粒,得分散的明胶微粒;将分散的明胶微粒、根瘤菌和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得混合液;将氯化钙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经干燥后,得固化海藻酸钙;将固化海藻酸钙进行研磨,得包膜微球。
8.所述介质1是水、盐的水溶液和碱的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介质2是水、盐的水溶液和碱的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介质3是水、盐的水溶液和碱的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海藻酸钠和介质1的质量比是1~2:98~99;所述氯化钙和介质2的质量比是1~2:98~99;所述明胶和介质3的质量比是1~2:98~99;
分散的明胶微粒、根瘤菌、海藻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比是9~15:0.1~2:30~45:30~45。
9.所将分散的明胶微粒、根瘤菌和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是先将根瘤菌与分散的明胶微粒混匀,然后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匀。
10.所述研磨是研磨至目数为120~200目。
11.大豆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杀虫剂、杀菌剂和包膜微球混匀,即得大豆拌种剂;所述杀虫剂、杀菌剂和包膜微球按照质量比是2~98:1~97:1~97。
12.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可以在保护大豆种子不被病菌感染的前提下,更好的发挥根瘤菌的作用。
13.2.本技术用于大豆拌种可以明显提高大豆的产量。
14.3.本技术选用明胶作为造孔剂,为根瘤菌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明胶于温度为3~5℃时,在介质中是溶胀的微球,具有较大的体积,当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后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发生溶解,由固体变为液体,体积变小,而此时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海藻酸钙凝胶,因此由于明胶的体积差的变化,会在凝胶中形成一个小空间,供根瘤菌生长,同时,溶解的明胶与根瘤菌接触,从而为根瘤菌提供了营养物质,使根瘤菌在小空间中形成种群效应。
15.4.本技术选择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制备成海藻酸钙凝胶,进一步选用慢生根瘤菌属,这是因为慢生根瘤菌属其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的是碱,而根瘤属菌其分解碳水化合物是产酸,海藻酸钙是溶解于碱,不溶解于酸的,如仅使用海藻酸钠做为包膜,则由于海藻酸钠是溶解于水的,在大豆播种后,由于海藻酸钠的溶解使根瘤菌很快溶出,包膜起不到很好的包裹作用,则根瘤菌很快与杀菌剂接触,从而造成根瘤菌的大量死亡,起不到对根瘤菌的保护作用,而本技术生成的海藻酸钙则是不溶于水,因此可以更好的保护好根瘤菌,如使用根瘤菌属由于其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的酸,而海藻酸钙不溶解于酸,这就造成根瘤菌破不开海藻酸钙这层凝胶,也就使得根瘤菌很难被利用,因此,海藻酸钠、氯化钙以及慢生根瘤菌属三者互为依托,不可改变。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17.实施例1一种大豆拌种剂,由杀虫剂、杀菌剂和包膜微球组成;所述包膜微球由海藻酸钠、氯化钙、明胶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根瘤菌是大豆慢生根瘤菌,购自biobw菌种库,编号为bio-16555。
18.所述杀虫剂是噻虫嗪;所述杀菌剂是春雷霉素。
19.所述包膜微球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将海藻酸钠溶解于水中,制得海藻酸钠溶液;将明胶研磨至140~160目,得明胶微粒;
将氯化钙溶解于水中,得氯化钙溶液;将明胶微粒加入到水中,在温度为3~5℃,转速为1200rpm条件下分散3min,捞出明胶微粒,得分散的明胶微粒;将分散的明胶微粒、根瘤菌和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得混合液;将氯化钙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经干燥后,得固化海藻酸钙;将固化海藻酸钙进行研磨至120目,得包膜微球。
20.所述海藻酸钠和水的质量比是1.2:98.8;所述氯化钙和水的质量比是1.5:98.5;所述明胶和水的质量比是1.2:98.8;分散的明胶微粒、根瘤菌、海藻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比是14:0.3:45:40.7。
21.大豆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将杀虫剂、杀菌剂和包膜微球按照质量比60:15:25混匀,即得大豆拌种剂。
22.所述噻虫嗪是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23.实施例2一种大豆拌种剂,由杀虫剂、杀菌剂和包膜微球组成;所述包膜微球由海藻酸钠、氯化钙、明胶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根瘤菌是大豆慢生根瘤菌,购自biobw菌种库,编号为bio-16555。
24.所述杀虫剂是噻虫嗪;所述杀菌剂是春雷霉素。
25.所述包膜微球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将海藻酸钠溶解于水中,制得海藻酸钠溶液;将明胶研磨至140~160目,得明胶微粒;将氯化钙溶解于水中,得氯化钙溶液;将明胶微粒加入到水中,在温度为3~5℃,转速为1200rpm条件下分散3min,捞出明胶微粒,得分散的明胶微粒;将根瘤菌与分散的明胶微粒混匀,然后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匀,得混合液;将氯化钙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经干燥后,得固化海藻酸钙;将固化海藻酸钙进行研磨至120目,得包膜微球。
26.所述海藻酸钠和水的质量比是1.2:98.8;所述氯化钙和水的质量比是1.5:98.5;所述明胶和水的质量比是1.2:98.8;分散的明胶微粒、根瘤菌、海藻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比是14:0.3:45:40.7。
27.大豆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将杀虫剂、杀菌剂和包膜微球按照质量比60:15:25混匀,即得大豆拌种剂。
28.所述噻虫嗪是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29.实施例3一种大豆拌种剂,由杀虫剂、杀菌剂、胺鲜酯和包膜微球组成;所述包膜微球由海藻酸钠、氯化钙、明胶、葡萄糖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根瘤菌是大豆慢生根瘤菌,购自biobw菌
种库,编号为bio-52823。
30.所述杀虫剂是噻虫嗪和吡虫啉按照质量比1:1的组合物;所述杀菌剂是春雷霉素和咯菌腈按照质量比1:2的组合物。
31.所述包膜微球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将海藻酸钠和葡萄糖溶解于水中,制得海藻酸钠溶液;将明胶研磨至140~160目,得明胶微粒;将氯化钙溶解于水中,得氯化钙溶液;将明胶微粒加入到水中,在温度为3~5℃,转速为1500rpm条件下分散4min,捞出明胶微粒,得分散的明胶微粒;将根瘤菌与分散的明胶微粒混匀,然后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匀,得混合液;将氯化钙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经干燥后,得固化海藻酸钙;将固化海藻酸钙进行研磨至140目,得包膜微球。
32.所述海藻酸钠、葡萄糖和水的质量比是1.4:6:92.6;所述氯化钙和水的质量比是1.6:98.4;所述明胶和水的质量比是1.2:98.8;分散的明胶微粒、根瘤菌、海藻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比是12:0.4:46:41.6。
33.大豆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将杀虫剂、杀菌剂、胺鲜酯和包膜微球按照5:3:1:91的质量比混匀,即得大豆拌种剂。
34.所述噻虫嗪是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35.实施例4一种大豆拌种剂,由杀虫剂、杀菌剂、黄腐酸钾和包膜微球组成;所述包膜微球由海藻酸钠、氯化钙、明胶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根瘤菌是大豆慢生根瘤菌,购自biobw菌种库,编号为bio-52823。
36.所述杀虫剂是噻虫嗪和吡虫啉按照质量比3:1的组合物;所述杀菌剂是春雷霉素和咯菌腈按照质量比3:2的组合物。
37.所述包膜微球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将海藻酸钠溶解于0.9%的盐水中,制得海藻酸钠溶液;将明胶研磨至140~160目,得明胶微粒;将氯化钙溶解于水中,得氯化钙溶液;将明胶微粒加入到水中,在温度为3~5℃,转速为1500rpm条件下分散4min,捞出明胶微粒,得分散的明胶微粒;将根瘤菌与分散的明胶微粒混匀,然后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匀,得混合液;将氯化钙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经干燥后,得固化海藻酸钙;将固化海藻酸钙进行研磨至160目,得包膜微球。
38.所述海藻酸钠和水的质量比是1.6:98.4;所述氯化钙和水的质量比是1.6:98.4;所述明胶和水的质量比是1.3:98.7;分散的明胶微粒、根瘤菌、海藻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比是15:2:44:39。
39.大豆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将杀虫剂、杀菌剂、黄腐酸钾和包膜微球按照60:20:18:2的质量比混匀,即得大豆拌种剂。
40.所述噻虫嗪是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41.下面结合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1试验地点:兰州市皋兰县石洞镇明星村。
42.1.2实验检测:根瘤数(个)、根瘤干重(g/10株)、叶绿素(spad)、地下部分干重(g/株)、地上部分干重(g/株)、百粒重(g)和产量(kg/亩),其中为每个小区取10株进行统计,合计每个处理统计30株,取平均值;百粒重和产量取平均值。
43.1.3供试材料:对比1(除根瘤菌为大豆根瘤菌,购自biobw菌种库,编号为bio-53503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中编号为bio-53503为已知应用于肥料的具有较好效果的根瘤菌)制备的拌种剂,对比2(除不制备分散的明胶微粒,而是将明胶溶解于海藻酸钠溶液中,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一致)制备的拌种剂,实施例1制备的拌种剂和实施例2制备的拌种剂;陇中黄大豆种。
44.1.4实验实施:将各试验处理(对比1、对比2、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拌种剂)对大豆种进行拌种,各处理按照拌种剂和大豆种子质量比为1:100的比例进行拌种,采用小区对比法进行实验,每个处理分为3个小区做平行,每个小区面积33平方米,行长10米,5行,行间距为65cm,合计共计12个小区,小区基施12-17-14的复合肥,每小区施肥量为2kg,播种时间为2022年5月10日,收获时间为9月26日,其中根瘤数(个)、根瘤干重(g/10株)、地下部分干重(g/株)、地上部分干重(g/株)统计时间是2022年7月15日;百粒重(g)和产量(kg/亩)统计时间是2022年9月27日。
45.本技术除各处理不同外,其它实施均一致。
46.2结果与分析根瘤数(个)、根瘤干重(g/10株)、叶绿素(spad)、地下部分干重(g/株)、地上部分干重(g/株)、百粒重(g)和产量(kg/亩),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对比1(除根瘤菌为大豆根瘤菌,购自biobw菌种库,编号为bio-53503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一致,其中编号为bio-53503为已知应用于肥料的具有较好效果的根瘤菌)和实施例1(选用大豆慢生根瘤菌)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本技术选用大豆慢生根瘤菌可以明显发挥根瘤菌的作用,提高大豆根系中根瘤菌的个数,增加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多,说明大豆转化吸收的氮越多,即根瘤菌的效果更好),提高氮的转化率,最终达到增
产的目的,由此可见,根瘤菌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了最终的效果。
47.由对比2(除不制备分散的明胶微粒,而是将明胶溶解于海藻酸钠溶液中,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一致)和实施例1的比较可以看出,采用明胶作为造孔剂,可以使根瘤菌形成种群优势,从而更好地发挥根瘤菌的作用,提高大豆根系中根瘤菌的个数,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氮的转化率,最终达到增产的目的,由此可见,明胶的使用方法,直接影响到了最终的效果。
48.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将根瘤菌与分散的明胶微粒混匀,然后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匀的实施例2无论是在根瘤的个数、叶绿素含量、秸秆的重量、百粒重以及产量均高于直接将分散的明胶微粒、根瘤菌和海藻酸钠溶液混合的实施例1,由此可见,根瘤菌和分散的明胶颗粒先混匀,明胶颗粒溶解后可以为根瘤菌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形成种群效应,同时,溶解的明胶可以为根瘤菌提供养料,因此,使用具有较好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