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农业蚜虫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85606发布日期:2023-04-29 12:5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农业蚜虫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药,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农业蚜虫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棉花在种植期间会遭受多种病虫的危害,每年由于病虫危害损失15%~20%,严重时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通过对病虫进行防治,每年能够挽回的损失可达90万吨以上。棉花蚜虫属半翅目蚜科,是一种世界范围性的害虫,主要通过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往往滋生霉菌。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现蕾迟、蕾铃减少等。自从转基因棉推广以来,尽管棉花主要害虫棉铃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棉花蚜虫、盲蝽等刺吸性害虫还是出现逐年增加的现象。现阶段棉花蚜虫的防治主要是化学防治的方式,然而化学防治过程中由于化学农药的不合理及滥用,使其在杀灭害虫的同时还导致棉花蚜虫的抗药性增加,进而导致防治的效果较差,也增加了防治的成本。

2、为了有效减少蚜虫给农作物带来的危害,避免产生严重的损失,因此有针对性地需要开发一种防治效果更优的药剂,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提及的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治农业蚜虫药剂,按重量份计,包括5-15份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10-20份烟酰亚胺类杀虫成分、10-20份乳化剂、非质子极性溶剂补足100份。

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选自醚苄氯菊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杀灭菊酯、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戊酸氰醚酯、呋喃菊酯、苄呋菊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氟菊酯、氟戊酸氰酯、百树菊酯、戊菊酯、甲氰菊酯、右旋丙烯菊中一种或多种。

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非质子极性溶剂为含氮非质子极性溶剂。

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含氮非质子极性溶剂在20℃的折射率为1.2-1.6。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乳化剂为植物油酸酯和环氧乙烷的加成物。

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植物油酸酯和环氧乙烷的加成物为el系列植物油酸酯和环氧乙烷的加成物和/或by系列植物油酸酯和环氧乙烷的加成物。

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by系列植物油酸酯和环氧乙烷的加成物的hlb值为9-13。

8、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治农业蚜虫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烟酰亚胺类杀虫成分、乳化剂和非质子极性溶剂混合,即得。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治农业蚜虫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乳化剂和非质子极性溶剂加入搅拌釜中,再加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和烟酰亚胺类杀虫成分,搅拌80-120min,即得。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治农业蚜虫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乳化剂和非质子极性溶剂加入搅拌釜中,再加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和烟酰亚胺类杀虫成分,搅拌80-100min,即得。

11、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和烟酰亚胺类杀虫成分特定配比使用,使制备的药剂对于防治棉花蚜虫具有优异的效果,相较于市面上单一成分的药剂杀虫效果提升明显,且药效较为持久,同时本发明采用特定的溶剂体系促进了有效成分的溶解,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保证了较高的生产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农业蚜虫药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5-15份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10-20份烟酰亚胺类杀虫成分、10-20份乳化剂、非质子极性溶剂补足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农业蚜虫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选自醚苄氯菊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杀灭菊酯、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戊酸氰醚酯、呋喃菊酯、苄呋菊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氟菊酯、氟戊酸氰酯、百树菊酯、戊菊酯、甲氰菊酯、右旋丙烯菊中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农业蚜虫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质子极性溶剂为含氮非质子极性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治农业蚜虫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非质子极性溶剂在20℃的折射率为1.2-1.6。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防治农业蚜虫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植物油酸酯和环氧乙烷的加成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治农业蚜虫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酸酯和环氧乙烷的加成物为el系列植物油酸酯和环氧乙烷的加成物和/或by系列植物油酸酯和环氧乙烷的加成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防治农业蚜虫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y系列植物油酸酯和环氧乙烷的加成物的hlb值为9-13。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防治农业蚜虫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烟酰亚胺类杀虫成分、乳化剂和非质子极性溶剂混合,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防治农业蚜虫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乳化剂和非质子极性溶剂加入搅拌釜中,再加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和烟酰亚胺类杀虫成分,搅拌80-120min,即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防治农业蚜虫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乳化剂和非质子极性溶剂加入搅拌釜中,再加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和烟酰亚胺类杀虫成分,搅拌80-100min,即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农业蚜虫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5‑15份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10‑20份烟酰亚胺类杀虫成分、10‑20份乳化剂、非质子极性溶剂补足100份。本发明通过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成分和烟酰亚胺类杀虫成分特定配比使用,使制备的药剂对于防治棉花蚜虫具有优异的效果,相较于市面上单一成分的药剂杀虫效果提升明显,且药效较为持久,同时本发明采用特定的溶剂体系促进了有效成分的溶解,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保证了较高的生产力。

技术研发人员:邵翔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曹达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