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91979发布日期:2023-12-07 03:1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一种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属于生物。


背景技术:

1、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caar.)bur)是桑科柘属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喜光、喜湿、抗冻、耐干旱瘠薄,萌蘖力强,为良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分布广泛,国内外均有优良的栽培品种。柘树比较有价值的应用有,第一,柘树的材质黄色坚硬致密,是制作工艺品的上等材料,有可能成为即黄花梨之后的优良用材,也可做黄色染料;第二,柘树皮可造纸,也可入药,药理研究证明,其提取物具有清热凉血,清肝明目,止咳化痰,祛风利湿,化瘀止血、舒筋活络等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风湿痛、跌打损伤、脾虚泄泻及黄疽等症,现代临床试验证明:柘树黄酮与化疗药物中的环磷酰胺、顺铂及5-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具有协同效应,用于治疗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疾病,其活性成分对于肺癌、肺结核也有奇特的疗效。

2、通常,柘树通过嫁接和扦插来繁殖:嫁接繁殖需培育大量砧木且嫁接苗抗风性差、基部砧木易形成萌芽,增加管理成本;扦插繁殖对环境要求较高且扦插成活率低,繁殖速度较慢,短期内难以获得大量的优质种苗来满足市场需要;从国外直接购买种苗价格昂贵。

3、因此如果能使用柘树的微体组织进行快速繁殖,将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与扦插或者嫁接繁殖方法相比,该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需要的母本材料少,仅使用几个优良的柘树茎段即可大量繁殖,增殖系数高达5,瓶苗生根率可达96%,练苗成活率94%,从瓶苗到练苗成活率90.24%;该方法能更好地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具有繁殖速度快、出苗率高、苗木根系发达、苗木质量好的优点。

2、所述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外植体的选取

4、柘树的萌生芽长至20cm以上时,剪取幼嫩的柘树茎段,去掉叶柄,得柘树外植体;

5、(2)外植体的消毒

6、将外植体置于浓度为1%-3%的洗衣粉溶液中,用软毛刷轻轻擦洗,自来水冲洗干净;

7、把冲洗干净的外植体置于超净工作台中的无菌瓶中,将0.1%氯化汞消毒液注入无菌瓶中,不断摇动,消毒完成后,倒掉消毒液,用无菌水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冲洗干净;

8、(3)无菌体系的建立

9、将消毒后冲洗干净的外植体接入到启动培养基,并置于培养室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保留无污染的外植体,即初步建立起无菌体系;

10、启动培养基为ms+6-ba 0.5~0.8mg/l+iba 0.01~0.2mg/l+sugar 30~45mg/l+活性炭c 3mg/l+琼脂粉3~6mg/l;

11、(4)丛生芽的诱导

12、当无菌体系的外植体腋芽生长到4~8cm时,从外植体基部切下幼嫩的茎段,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

13、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0~2.5mg/l+iba 0.3~0.4mg/l+sugar 30~45mg/l+活性炭c 3mg/l+琼脂粉3~6mg/l;

14、(5)生根诱导

15、当诱导的丛生芽长到2~4cm时,将诱导的丛生芽茎段从基部切下,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16、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0.5mg/l+iba 0.5~1.0mg/l+sugar 30~45mg/l+活性炭c 6mg/l+琼脂粉3~6mg/l;

17、(6)练苗与移栽

18、当诱导的新生根长到1~3cm时,将幼苗置于室外室外透光率为30%的遮阳网下练苗一周,开启装载幼苗的瓶盖,放置一周,然后进行移栽。

19、优选的,步骤(1)中的柘树小苗在深秋或者早春栽植于花盆中,在早春二月将栽有柘树小苗的花盆移入温室大棚或者室内,进行催芽处理。

20、可选的,柘树的萌生芽的生长温度为25~35℃。

21、可选的,步骤(2)中将外植体置于1%洗衣粉溶液中。

22、可选的,步骤(2)中的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置于紫外灯消毒30分钟后的无菌操作接种台上。

23、可选的,步骤(2)中外植体在0.1%氯化汞消毒液中消毒的时间为5分钟。

24、可选的,步骤(2)中用无菌水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冲洗3~5遍后进行步骤(3)。

25、可选的,步骤(3)中培养室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强度2500~3500lx,每天光照时间10-12h。

26、优选的,步骤(3)中培养室的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500~3000lx,每天光照时间12h。

27、优选的,步骤(3)中培养时间为30天。

28、优选的,步骤(4)中在分化培养基中培养的时间为30天。

29、可选地,步骤(6)中:

30、将幼苗置于遮阳网下练苗一周,开启装载幼苗的瓶盖,放置一周,然后进行移栽。

31、优选的,步骤(3)中遮阳网的透过率为30%。

32、优选的,步骤(6)的移栽包括:

33、将生根柘树小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放入38-42℃的清水中,洗掉培养基,然后植入蛭石与珍珠岩的混合基质中,于拱棚中培养至长出新叶,进行大田移栽。

34、可选的,步骤(6)中的蛭石与珍珠岩的重量比为1:1。

35、可选的,拱棚的条件为:

36、湿度在90%以上,温度25℃,且每天早晨、中午和傍晚,打开拱棚的两端,通风30分钟。

3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38、本申请所提供的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需要的母本材料少,1~2个茎段即可大批量繁殖,增殖系数高达5,生根率可达96%以上,将生根幼苗移栽后的练苗成活率可达94%以上,小苗移栽成活率90.24%以上,且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具有繁殖速度快、苗木质量好、出苗率高的优点;该方法使用的外植体获得容易,组培操作简单,具有培养周期短、繁殖系数高、种苗无病虫害、品质好、抗性强、生长健壮、生长快等特点,有利于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技术特征:

1.一种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柘树的萌生芽的生长温度为2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置于紫外灯消毒30分钟后再置于超净工作台中的无菌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培养室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强度2500~3500lx,每天光照时间10-12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培养室的培养条件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遮阳网的透过率为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的移栽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的蛭石与珍珠岩的重量比为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拱棚的条件为: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的选取;(2)外植体的消毒;(3)无菌体系的建立;(4)丛生芽的诱导;(5)生根诱导;(6)练苗与移栽。柘树的微体组织培养快繁方法,需要的母本材料少,1~2个茎段即可大批量繁殖,增殖系数高达5,生根率可达96%,将生根幼苗锻炼移栽后的成活率可达94%,从瓶苗到移栽成活率为90.24%,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苗木质量好、出苗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牛增强,孙涛,牛观旭,宋萌萌,王杰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柘木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