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妹羊肚菌高产稳产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3639799发布日期:2023-03-29 01:4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妹羊肚菌高产稳产的栽培方法

1.本发明涉及羊肚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六妹羊肚菌高产稳产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六妹羊肚菌和梯棱羊肚菌一样,是近年来中国羊肚菌大田栽培模式下成功驯化的黑色羊肚菌品种。该种的定名是因为在系统发育学分类的编号是mel-6,故此而得名。
3.现有技术中,在六妹羊肚菌各级菌种制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mat1~1和mat1~2这两个基因只含有其中一个,不能进行这两个基因的交配,进而发生因遗传丢失其中一个基因而导致生产上不出菇的情况,使得六妹羊肚菌遗传不稳定且产量低。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六妹羊肚菌高产稳产的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六妹羊肚菌高产稳产的栽培方法。该试验是通过分别在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以及生产上混播这四种途径对六妹羊肚菌不同品系之间进行杂交,从遗传概率上最大程度地满足六妹羊肚菌同时含有mat1~1和mat1~2这两种基因交配型,避免基因遗传丢失,从而从统计学概率上保证遗传稳定性,生产上保障六妹羊肚菌的遗传稳产,从而避免不出菇现象的发生。
6.本发明的一种六妹羊肚菌高产稳产的栽培方法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六妹羊肚菌高产稳产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1,选择生产上朵形完整、商品性状好的六妹羊肚菌的品系a和品系b作为杂交对象,分别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和纯化,分别获得品系a和品系b的纯菌丝;
9.步骤2,将步骤1处理后的品系a和品系b依次进行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以及播种处理;且在所述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以及播种处理阶段中任意一个阶段将品系b与品系a进行杂交;
10.其中,所述品系a与所述品系b为不同品系。
11.进一步地,所述品系a选自g7、g5和g8中任意一种。
12.进一步地,所述品系b选自g7、g5和g8中任意一种。
13.进一步地,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在母种制作阶段进行杂交:
14.分别挑取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品系a和品系b的纯菌丝,并接种于同一培养皿或同一试管内进行杂交,形成杂交母种。
15.进一步地,所述组织分离培养和纯化采用的培养基为pda培养基。
16.进一步地,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在原种制作阶段进行杂交:
17.分别将步骤1处理后的品系a和品系b培养为母种后,将品系a和品系b的母种同时接种于同一原种培养瓶内进行杂交,形成杂交原种。
18.进一步地,所述原种制作阶段采用的原种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其配方由以下
组分组成:
19.质量比麦粒30%~50%,玉米芯40%~50%,稻壳20%~30%,石膏1%,石灰2%,菌丝生长促进剂0.1%,含水量62%;
20.且本阶段采用的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为:于100℃处理10h或于121℃处理2h,温度降至25℃以下时开始接种,且培养温度为20℃。
21.进一步地,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在栽培种制作阶段进行杂交:
22.分别将步骤1处理后的品系a和品系b培养为原种后,将品系a和品系b的原种同时接种于同一栽培种培养袋内进行杂交,形成杂交栽培种。
23.进一步地,所述栽培种制作阶段采用的栽培种培养基质按质量百分比计,其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
24.麦粒10%~30%,玉米芯20%~30%,棉籽壳20%~30%,稻壳20%~30%,石膏1%,石灰2%,菌丝生长促进剂0.1%,含水量62%;
25.且本阶段采用的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为:于100℃处理10h或于121℃处理2h,温度降至25℃以下时开始接种,且培养温度为20℃。
26.进一步地,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在播种处理阶段进行杂交:
27.分别将步骤1处理后的品系a和品系b培养为栽培种后,将品系a和品系b的栽培种采用混播的方式进行杂交。
28.进一步地,所述混播的方式采用沟播或撒播。
2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本发明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羊肚菌经常出现不出菇或者产量忽高忽低的情况出现,除了技术管理方面的影响,羊肚菌产量不稳定与羊肚菌遗传不稳定的密切关系,尤其是羊肚菌母种转管代数过多(现有技术已经表明转管超过6代生产上种植基本上不出菇)极易造成mat1~1和mat1~2这两种基因之一遗传丢失,生产上表现为不出菇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将不同品系的六妹羊肚菌在母种、原种、栽培种和播种任一阶段进行杂交,以保证六妹羊肚菌的遗传稳定性,进而能够在生产上实现高产稳产,对于保障六妹羊肚菌的高产稳产非常关键,在生产上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和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31.图1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栽培后,原基分化阶段的照片;
32.图2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栽培后,催蕾阶段的照片;
33.图3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栽培后,幼菇阶段的照片;
34.图4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栽培后,第一茬菇的照片;
35.图5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栽培后,采收阶段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以下各个试验例中采用的六妹羊肚菌的品系g7、g5和g8均购自四川林业科学院。
37.实施例1
3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六妹羊肚菌高产稳产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s1,组织分离培养和纯化
40.选择生产上朵形完整、商品性状好的六妹羊肚菌的品系a和品系b作为杂交对象,分别以于pda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和纯化,于20℃恒温条件下培养15天后,获得品系a和品系b的纯菌丝。
41.s2,母种制作阶段进行杂交
42.分别挑取品系a和品系b的纯菌丝粗壮部分接种到放置有母种培养基的同一培养皿内进行培养使其杂交,待观察到有淡黄色菌核产生时,即获得杂交母种;
43.其中,本发明不限制母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母种培养基进行培养即可,比如pda培养基培养或综合培养基。
44.s3,原种制作
45.按照以下原种培养基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配制原种培养基:质量比麦粒30%~50%,玉米芯40%~50%,稻壳20%~30%,石膏1%,石灰2%,菌丝生长促进剂0.1%,含水量62%。
46.将配制好的原种培养基于100℃处理10h或于121℃处理2h,温度降至25℃以下时,接种上述杂交母种,并于20℃的培养温度下培养19~21天,待菌丝从上至下长满原种瓶,能够观察到有淡黄色菌核产生时,即获得原种。
47.s4,栽培种制作
48.按照以下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配制栽培种培养基:
49.麦粒10%~30%,玉米芯20%~30%,棉籽壳20%~30%,稻壳20%~30%,石膏1%,石灰2%,菌丝生长促进剂0.1%,含水量62%。
50.将配制好的原种培养基于100℃处理10h或于121℃处理2h,将其置于栽培袋中,且温度降至25℃以下时,接种上述原种,并于20℃的培养温度下进行培养,获得栽培种;
51.其中,具体的培养时间根据实际选用的栽培袋规格,以及接种方式进行灵活调整,只要能够长满栽培袋,能够在接种口附近观察到有白色小点或淡黄色小点(菌核)时即可。比如,当选用14cm
×
17cm规格的栽培袋一端接种时,培养14~16天;当选用17cm
×
35cm规格的栽培袋两端接种时,培养19~21天。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采用选用17cm
×
35cm规格的栽培袋两端接种,于20℃培养20天。
52.s5,播种
53.将栽培种采用沟播或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调控出菇调节和出菇管理,以实现六妹羊肚菌的高产稳产。
54.实施例2
5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六妹羊肚菌高产稳产的栽培方法,且本实施例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56.s1,组织分离培养和纯化
57.选择生产上朵形完整、商品性状好的六妹羊肚菌的品系a和品系b作为杂交对象,选择生产上朵形完整、商品性状好的六妹羊肚菌的品系a和品系b作为杂交对象,分别以于pda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和纯化,于20℃恒温条件下培养15天后,获得品系a和品系b的纯菌丝。
58.s2,母种制作
59.分别将品系a和品系b的纯菌丝经母种培养,分别获得品系a的母种和品系b的母种。
60.s3,原种制作阶段进行杂交
61.按照以下原种培养基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在原种培养瓶内配制原种培养基:质量比麦粒30%~50%,玉米芯40%~50%,稻壳20%~30%,石膏1%,石灰2%,菌丝生长促进剂0.1%,含水量62%。
62.将盛有配制好的原种培养基的原种培养瓶,于100℃处理10h或于121℃处理2h,温度降至25℃以下时,将品系a的母种和品系b的母种同时接种于该原种培养瓶内进行杂交,形成杂交原种。
63.s4,栽培种制作
64.按照以下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配制栽培种培养基:
65.麦粒10%~30%,玉米芯20%~30%,棉籽壳20%~30%,稻壳20%~30%,石膏1%,石灰2%,菌丝生长促进剂0.1%,含水量62%。
66.将配制好的原种培养基于100℃处理10h或于121℃处理2h,温度降至25℃以下时,接种上述杂交原种,并于20℃的培养温度下进行培养,获得栽培种。
67.s5,播种
68.将栽培种采用沟播或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调控出菇调节和出菇管理,以实现六妹羊肚菌的高产稳产。
69.实施例3
7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六妹羊肚菌高产稳产的栽培方法,且本实施例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71.s1,组织分离培养和纯化
72.选择生产上朵形完整、商品性状好的六妹羊肚菌的品系a和品系b作为杂交对象,分别以于pda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和纯化,于20℃恒温条件下培养15天后,获得品系a和品系b的纯菌丝。
73.s2,母种制作
74.分别将品系a和品系b的纯菌丝经母种培养,分别获得品系a的母种和品系b的母种。
75.s3,原种制作
76.按照以下原种培养基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配制两组原种培养基:质量比麦粒30%~50%,玉米芯40%~50%,稻壳20%~30%,石膏1%,石灰2%,菌丝生长促进剂0.1%,含水量62%。
77.将两组配制好的原种培养基于100℃处理10h或于121℃处理2h,温度降至25℃以下时,分别接种上述品系a的母种和品系b的母种,并于20℃的培养温度下进行培养,分别获得品系a的原种和品系b的原种。
78.s4,栽培种制作阶段进行杂交
79.按照以下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配制栽培种培养基:
80.麦粒10%~30%,玉米芯20%~30%,棉籽壳20%~30%,稻壳20%~30%,石膏
1%,石灰2%,菌丝生长促进剂0.1%,含水量62%。
81.将配制好的原种培养基于100℃处理10h或于121℃处理2h,温度降至25℃以下时,同时接种上述品系a的原种和品系b的原种,并于20℃的培养温度下进行培养,获得杂交栽培种。
82.s5,播种
83.将上述杂交栽培种采用沟播或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调控出菇调节和出菇管理,以实现六妹羊肚菌的高产稳产。
84.实施例4
8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六妹羊肚菌高产稳产的栽培方法,且本实施例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86.s1,组织分离培养和纯化
87.选择生产上朵形完整、商品性状好的六妹羊肚菌的品系a和品系b作为杂交对象,分别以于pda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和纯化,于20℃恒温条件下培养15天后,获得品系a和品系b的纯菌丝。
88.s2,母种制作
89.分别将品系a和品系b的纯菌丝经母种培养,分别获得品系a的母种和品系b的母种。
90.s3,原种制作
91.按照以下原种培养基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配制两组原种培养基:质量比麦粒30%~50%,玉米芯40%~50%,稻壳20%~30%,石膏1%,石灰2%,菌丝生长促进剂0.1%,含水量62%。
92.将两组配制好的原种培养基于100℃处理10h或于121℃处理2h,温度降至25℃以下时,分别接种上述品系a的母种和品系b的母种,并于20℃的培养温度下进行培养,分别获得品系a的原种和品系b的原种。
93.s4,栽培种制作
94.按照以下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配制两组栽培种培养基:
95.麦粒10%~30%,玉米芯20%~30%,棉籽壳20%~30%,稻壳20%~30%,石膏1%,石灰2%,菌丝生长促进剂0.1%,含水量62%。
96.将两组配制好的原种培养基于100℃处理10h或于121℃处理2h,温度降至25℃以下时,分别接种上述品系a的原种和品系b的原种,并于20℃的培养温度下进行培养,获得品系a的栽培种和品系b的栽培种。
97.s5,播种
98.将品系a的栽培种和品系b的栽培种混合均匀后,以沟播或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调控出菇调节和出菇管理,以实现六妹羊肚菌的高产稳产。
99.试验部分
100.本发明以实施例1-实施例4的方法为例,分别进行以下试验:
101.试验1
102.本试验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以品系g7作为对照组,以g5和g8分别作为品系a和品系b,分别在母种阶段用g7、g5和g8三个品系之间互相进行杂交,得到母种mg7
×
g5、mg7
×
g8、mg5
×
g8,然后分别制作原种和栽培种,栽培后对其产量进行比较。其中,本试验的田间种植排列如表1所示,其产量如表2所示。
103.表1试验1田间种植排列
104.i

/g7

/mg7
×
g5

/mg7
×
g8

/mg5
×
g8ii

/mg7
×
g8

/mg5
×
g8

/g7

/mg7
×
g5iii

/mg7
×
g5

/mg7
×
g8

/mg5
×
g8

/g7
105.表2试验1产量比较及方差分析表(kg/小区)
[0106][0107]
其中,a、b表示不同程度的产量0.01的差异显著性;a、b表示不同程度的产量0.05的差异显著性。
[0108]
试验2
[0109]
本试验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以品系g7作为对照组,以g5和g8分别作为品系a和品系b,分别在原种阶段用g7、g5和g8三个品系之间互相进行杂交,得到原种yg7
×
g5、yg7
×
g8、yg5
×
g8,然后分别制作栽培种,栽培后对其产量比较试验。其中,本试验的田间种植排列如表3所示,其产量如表4所示。
[0110]
表3试验2田间种植排列
[0111]i⑴
/g7

/yg7
×
g5

/yg7
×
g8

/yg5
×
g8ii

/yg7
×
g8

/yg5
×
g8

/g7

/yg7
×
g5iii

/yg7
×
g5

/yg7
×
g8

/yg5
×
g8

/g7
[0112]
表4试验2产量比较及方差分析表(kg/小区)
[0113][0114]
其中,a、b表示不同程度的产量0.01的差异显著性;a、b表示不同程度的产量0.05的差异显著性。
[0115]
试验3
[0116]
本试验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以品系g7作为对照组,以g5和g8分别作为品系a和品系b,分别在栽培种阶段用g7、g5和g8三个品系之间互相进行杂交,得到栽培种zg7
×
g5、zg7
×
g8、zg5
×
g8,栽培后对其产量比较试验。其中,本试验的田间种植排列如表5所示,其产量如表6所示。
[0117]
表5试验3田间种植排列
[0118]i⑴
/g7

/zg7
×
g5

/zg7
×
g8

/zg5
×
g8ii

/zg7
×
g8

/zg5
×
g8

/g7

/zg7
×
g5iii

/zg7
×
g5

/zg7
×
g8

/zg5
×
g8

/g7
[0119]
表6试验3产量比较及方差分析表(kg/小区)
[0120][0121]
其中,a、b表示不同程度的产量0.01的差异显著性;a、b表示不同程度的产量0.05的差异显著性
[0122]
试验4
[0123]
本试验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以品系g7作为对照组,以g5和g8分别作为品系a和品系b,在母种阶段用g7、g5和g8三个品系分别制作栽培种,播种时分别进行两两之间混播的方式进行杂交,编号为sg7
×
g5、sg7
×
g8、sg5
×
g8,栽培后对其产量比较试验。其中,本试验的田间种植排列如表7所示,其产量如表8所示。
[0124]
表7试验4田间种植排列
[0125]i⑴
/g7

/sg7
×
g5

/sg7
×
g8

/sg5
×
g8ii

/sg7
×
g8

/sg5
×
g8

/g7

/sg7
×
g5iii

/sg7
×
g5

/sg7
×
g8

/sg5
×
g8

/g7
[0126]
表8试验3产量比较及方差分析表(kg/小区)
[0127][0128]
其中,a、b表示不同程度的产量0.01的差异显著性;a、b、c表示不同程度的产量0.05的差异显著性;例如,sg5
×
g8与sg7
×
g8相比较都含有a,表示二者产量差异不显著;sg5
×
g8与sg7
×
g5相比较分别用a和b表示二者之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参试组合与g7(ck)相比较说明增产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0129]
基于上述,由表1-8可以看出,六妹羊肚菌3个不同品系(g7、g5、g8)之间互相杂交,无论是母种、原种、栽培种阶段进行杂交,还是生产上混播都能实现六妹羊肚菌的遗传稳定性,也就是能够在生产上实现高产稳产,产量与对照g7相比较都达到极显著增产水平,各个组合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仅生产上混播时组合sg5
×
g8与sg7
×
g5相比较达到显著水平)。
[0130]
按照小区面积5m2/区产量折算亩产,每亩实际利用面积按500m2,再乘以系数0.8进
行折合亩产,从产量表4中可以估算出最高亩产(按参试组合sg5
×
g8计算)839.2kg/亩(10.49/5*500*0.8),这个产量完全符合生产实际,而没有采取该杂交的对照g7折合亩产为577.6kg/亩(7.22/5*500*0.8),这也与生产中的高产水平相当,参试组合sg5
×
g8与对照g7相比较,增产45.34%,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该技术对于保障六妹羊肚菌的高产稳产非常关键,在生产上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和可操作性。
[013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以上4个试验分别与六妹羊肚菌其中一个品系g7对比,用g7为对照(ck),生产管理按照要求进行,每个实验分别设置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5m2,且本发明以上4个试验的栽培和播种方式均采用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0132]
(一)播种时间的确定
[0133]
本发明考虑到黄淮地区的气候条件,最适宜的播种时间为11月7日至12月22日,也就是立冬至冬至之间,具体衡量指标为:外界日平均气温15℃以下,棚内5

地温稳定在15~20℃且呈逐步下降趋势时为最佳播种时间。
[0134]
因此,本发明上述4个试验的试验地均位于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试验示范基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4
°
31',东经115
°
42',且试验的播种期均为2021年12月1日。
[0135]
(二)播种
[0136]
以温室或大棚作为栽培设施,设施应具有4~6针遮阴网、滴灌系统、通风系统。做畦规格:畦宽1~1.2m,长度根据棚长灵活掌握,畦间距0.3m。
[0137]
播种方式采取沟播或撒播皆可,每亩播种量200~250kg栽培种。
[0138]
(三)播种后处理
[0139]
播种后及时覆盖具有银色反光的双色地膜,黑色向下、银色向上覆盖畦面。要求土壤湿度为50%~60%,土壤温度15~20℃,棚温空间温度15~25℃,空气湿度60~80%,棚内光照强度50~100lx。
[0140]
(四)放置外援营养袋
[0141]
本发明在播种后10~15天放置外援营养袋均可(本发明上述4个试验放置外援营养袋的时间为2021年12月16日),营养袋规格为18*33*0.02cm,聚氯乙烯或聚氯丙烯塑料袋皆可,每袋装干料500g左右,湿重1200g左右,含水量60%。
[0142]
且本发明采用的外援营养袋高产配方为:主料为小麦30%、玉米芯30%、稻壳20%、棉籽壳20%,辅料石膏2%、石灰2%、菌丝生长促进剂0.1%。按配方比例把玉米芯、稻壳、棉籽壳用石灰水预湿拌匀,发酵3天,第二天翻堆一次,第二天同时用石灰水预湿小麦24h,第三天把小麦均匀办入发酵料后进行装袋灭菌,聚氯乙烯袋采用常压灭菌,常温100℃,保持10h。聚氯丙烯袋可采用高压灭菌,高温121℃保持2h。其中,营养袋排放量2000~2500个/亩。营养袋配方和营养袋用量是决定高产与否的物质条件。
[0143]
(五)精准化出菇管理技术
[0144]
在黄淮地区进入2月份,外界气温逐渐回升,根据播种早晚和棚内地温情况,逐渐进入原基分化管理阶段,进入该阶段的标志为菌霜由白色转化为黄色并有黄色菌核发现,地温稳定在4℃以上,地温并逐渐上升时即可进入原基分化管理阶段。
[0145]
(六)原基分化管理阶段
[0146]
请参阅图1,原基分化管理阶段,滴灌一次透地水,使土壤湿度增加到55~60%、空气湿度60~85%、棚内土壤温度控制在4~7℃,棚内空间昼夜温度控制在7~20℃(在该温
度范围内加大昼夜温差,促进原基分化),二氧化碳浓度350~600ppm,光照强度100~200lx,浇水后黑色地膜用小拱棚支起,该管理措施作用一是保持畦面湿度,二是增加通气,三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刺激原基分化。
[0147]
(七)催蕾阶段
[0148]
请参阅图2,当浇水后7天左右,可以通过放大镜放大10倍观察到有小米粒大小原基形成,此时进入崔蕾阶段,该阶段进行第二次大水浇灌,同时撤去黑色地膜,增加光照强度,刺激菇蕾形成。该阶段要求棚内环境参数为:控制土壤温度5~10℃,棚内昼夜温度控制在8~20℃、土壤湿度50~60%、空气湿度85~95%、二氧化碳浓度300~500ppm,光照强度150~250lx,该阶段7天~10天,管理要点为增湿、保温、适量通风、增加光照,为菇蕾大量形成创造适宜条件。
[0149]
(八)幼菇阶段
[0150]
请参阅图3,当菇蕾长至指甲盖大小时进入幼菇管理阶段,该阶段要求环境参数为:保持棚内空气温度在15~22℃,土壤温度10~15℃,土壤湿度60~65%、空气湿度85~95%、二氧化碳浓度300~600ppm,光照强度300~800lx,该管理阶段从幼菇至采收第一茬菇(如图4所示),大约10~15天,该阶段喷施菇多宝3次,可以显著增加产量、增强抗病性和提高羊肚菌子囊果商品性(如图5所示)。
[0151]
实际上,本发明上述4个试验中,原基分化期至出菇期为2022年2月15日至2022年3月25日。
[0152]
在黄淮地区(尤其是黄淮偏北地区),在春季羊肚菌原基分化至幼菇阶段的棚内温度的管理至关重要。由于外界气温逐步回升,且时有倒春寒天气,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一要加强预防倒春寒天气对菇蕾的伤害,二要注意3月份后期气温回升严防棚内超过25℃以上的高温,采取通风和降温措施避免高温对幼菇的伤害。春季棚内温度管理是羊肚菌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
[0153]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栽培管理,在黄淮地区,六妹羊肚菌亩产可达500~1000kg。
[0154]
显然,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