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

文档序号:34239624发布日期:2023-05-25 00:2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绿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


背景技术:

1、传统立体绿化大致分为借助已有墙体的铁艺壁挂花盆类、墙体内嵌立式覆土绿化类、借助支撑结构的展示盆装绿植类。以上立体绿化门类在实际应用及种植绿植时具有以下劣势:

2、1.在强度方面,立体绿化常见的方式借助支撑结构来展示盆装绿植,支撑结构强度不高,抗极端天气能力差,在实际搭建及场地放置时,如遇极端天气或复杂场地则需要额外辅助支撑设备,同时结构强度低这一劣势也会影响绿化搭建高度、限制垂直绿化类型,在实际绿化使用及绿化设计方面都造成困难。或借助已有墙体的立体绿化,却受限于墙体高度。

3、2.在结构方面,本身不能作为独立结构,建造时需要搭建钢龙骨,花盆需要与龙骨进行螺栓连接、悬挂等方式。钢龙骨和金属连接件防锈蚀、防腐蚀能力差。

4、3.在应用方面,搭建技术难度较高,维护成本较高。

5、4.常见的制作花盆的材料是聚丙烯类塑料制品,寿命短,只能作为临时构筑物。

6、5.在材料的特性方面,塑料类产品抗老化能力差,尤其长时间暴晒更会加速老化,塑料材料自身强度贬低,难以承载植物与覆土及浇灌用水,为后期维护绿植及变更植物设计时造成困难。同时塑料不耐光特性与植物本身喜光特性相矛盾,异向特性材料在共同使用时难以兼顾双方优势,造成设计及实际使用的矛盾。

7、6.在材料使用方面,一些劣质类塑料类产品不够环保,生产过程中存在污染。搭建后,塑料类常常挥发有害气体。

8、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发明的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包括基本砌块,所述基本砌块的顶部设有竖向卯槽,底部设有竖向榫头,中部设有种植槽,所述竖向卯槽与种植槽之间通过1至3个漏水孔连通,所述竖向榫头纵向开有前排水槽和后排水槽,所述种植槽与前排水槽和后排水槽之间分别通过排水口连通;

4、所述基本砌块包括凹块和凸块,所述凹块的两侧面的下部设有横向卯槽,所述凸块的两侧面的下部设有横向榫头。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采用榫卯拼合砌块原理,运用烧结、蒸压或浇筑的空心砌块进行榫卯搭接;采用利用三维空间布局,将内部多余水分有效的层层传递,使得内部种植槽内水分均匀化,并优化其力学结构的排布设计方法,利用榫卯搭接形式使砌块单体组合拼接,使砌块单体具有高自由度,具有拼合后整体形态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变化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本砌块,所述基本砌块的顶部设有竖向卯槽,底部设有竖向榫头,中部设有种植槽,所述竖向卯槽与种植槽之间通过1至3个漏水孔连通,所述竖向榫头纵向开有前排水槽和后排水槽,所述种植槽与前排水槽和后排水槽之间分别通过排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超基本砌块的前面斜向上开口,包括整体结构和分体结构两种结构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结构的种植槽在其底面安装上面倾斜向上的挡土子件,使所述种植槽形成超基本砌块的前面斜向上开口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子件与种植槽的侧壁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卡凸和卡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的外壁厚度不小于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内设有种植土,种植槽顶部设有防蒸发层,种植槽的底部设置滤水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基本砌块通过榫卯结合,形成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墙体,墙体底部的基本砌块的竖向榫头切掉后形成平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水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前排水槽的深度,且大于所述竖向榫头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嵌式砌筑型立体绿化模块,包括基本砌块,基本砌块的顶部设有竖向卯槽,底部设有竖向榫头,中部设有种植槽,竖向卯槽与种植槽之间通过漏水孔连通,竖向榫头纵向开有前排水槽和后排水槽,种植槽与前排水槽和后排水槽之间分别通过排水口连通;基本砌块包括凹块和凸块,凹块的两侧面的下部设有横向卯槽,凸块的两侧面的下部设有横向榫头。采用利用三维空间布局,将内部多余水分有效的层层传递,使得内部种植槽内水分均匀化,并优化其力学结构的排布设计方法,利用榫卯搭接形式使砌块单体组合拼接,使砌块单体具有高自由度,具有拼合后整体形态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变化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靳铭宇,牛一凡,罗钏雯,刘颖慧,杨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方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