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猪养殖防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46803发布日期:2023-03-29 04:3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猪养殖防疫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生猪养殖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猪养殖防疫方法。


背景技术:

2.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为了避免猪群出现发病的现象,养殖户经常会采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或者治疗,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能够解决猪群的发病问题,但是抗生素的滥用则会导致猪群消化系统失去生态平衡,导致容易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的现象,且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猪群在停药后容易出现大量发病且有害细菌耐药性提高的现象,进而影响养殖户的效益,并且,抗生素的药物残留也会在生猪出栏后危害人体。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生猪养殖容易出现滥用抗生素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猪养殖防疫方法。
4.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生猪养殖防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建设养殖园区,且养殖园至少包括三个不连通的养殖区;
7.s2、在养殖园区内设置中转区,所述中转区用于标记生猪信息,且以生猪个体为单位,分配独立电子标签;
8.s3、所述中转区内设置疫苗接种区域,用于生猪接种疫苗,且将疫苗接种信息同步至电子标签;
9.s4、单个养殖区内所有生猪日龄相差不超过60天;
10.s5、设置多种饲料,且分别对应不同的养殖区进行投放;
11.s6、定期从每个养殖区内抽取生猪个体进行抗体检测,且单个生猪在同一养殖区内最多进行一次抗体检测。
12.采用科学化的管理及疫苗的合理使用,有效防治猪群发病现象,采用无抗饲料喂养猪群,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13.上述养殖园区的具体设计为,所述养殖园区包括第一阶段养殖区、第二阶段养殖区和第三阶段养殖区,所述第一阶段养殖区的生猪日龄为20-80天,所述第二阶段养殖区的生猪日龄为60-120天,所述第三阶段养殖区的生猪日龄为100-160天。根据生猪不同日龄对生猪进行区分喂养,避免出现猪群统一发病的现象发生。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阶段养殖区内设置隔墙,且根据生猪的断奶情况,分别将生猪布置在不同的区域内。由于生猪断奶对饲料的需求并不相同,因此需要区分进行喂养处理。
15.为了方便对生猪的人工转移,所述养殖区及中转区间设置转移门,且转移门由人工控制启闭。
16.上述饲料的具体配方为,多种所述饲料均包括大豆胚芽粉、膨化玉米粉、豆粕、海带粉、维生素、益生菌、食盐、和猪饲料添加剂。
17.根据生猪的日龄,选择性添加不同的成分,且具体为,所述第一阶段养殖区的饲料还包括乳酸菌、芽孢杆菌、小麦粉、胡萝卜、南瓜、苜蓿、黄连和骨粉。
1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阶段养殖区的饲料还包括小麦粉、胡萝卜、南瓜、骨粉、黄芪和银杏。
19.上述疫苗的具体种类为,所述疫苗包括猪蓝耳疫苗、猪瘟疫苗、非洲猪瘟疫苗和伪狂犬病疫苗。
20.为了替代抗生素发挥抑菌功能,所述饲料还包括湿基态发酵蛋白质。
21.上述湿基态发酵蛋白质的具体配方为,所述湿基态发酵蛋白质包括棉籽粕、豆粕、菜籽粕、红糖、麸皮、果渣、菌种和水。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为一种生猪养殖防疫方法,通过添加湿基态发酵蛋白质替换原有的抗生素提供抑菌功能,与此同时,根据生猪的日龄区分多个养殖区进行喂养,并且喂养的饲料根据生猪的日龄也进行部分原料的替换及添加,更加符合对应日龄的生猪生长,并且,为了防止疫病对猪群的影响,还设置有电子标签用于监控每个生猪,方便进行疫病观察,通过上述方法合理进行生猪养殖,能够有效避免养殖户滥用抗生素。
附图说明
23.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24.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发明养殖园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一种生猪养殖防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s1、建设如图1所示的养殖园区,且养殖园至少包括三个不连通的养殖区,且具体结构为,所述养殖园区包括第一阶段养殖区、第二阶段养殖区和第三阶段养殖区,三个所述养殖区根据生猪日龄进行区分养殖,且所述第一阶段养殖区的面积大于第二阶段养殖区和第三阶段养殖区;
28.一般情况下,所述第一阶段养殖区的生猪日龄为20-80天,但是部分生猪未完全断奶,因此不能同一管理,所以解决方法在于,所述第一阶段养殖区内设置隔墙,且根据生猪的断奶情况,分别将生猪布置在不同的区域内。由于生猪断奶对饲料的需求并不相同,因此需要区分进行喂养处理。
2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阶段养殖区的生猪日龄为60-120天,也就是第一阶段养殖区的生猪在达到日龄或者重量后,即可进入第二阶段养殖区,并且,在第二阶段养殖区达到充足日龄或者重量后,即可进入第三阶段养殖区,所述第三阶段养殖区的生猪日龄为100-160天。区分上述养殖区进行养殖的目的在于,根据生猪不同日龄对生猪进行区分喂养,避免出现猪群统一发病的现象发生。
30.且上述过程中,为了方便对生猪的人工转移,所述养殖区及中转区间设置转移门,且转移门由人工控制启闭,并且在每隔养殖区清空生猪的同时,还需要对养殖区进行消杀
处理,并且对养殖区进行清洁通风等,确保生猪生长在较为整洁的环境中,避免出现病状。
31.s2、在养殖园区内设置中转区,所述中转区用于标记生猪信息,且以生猪个体为单位,分配独立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需要标记的内容包括生猪的独立编号信息、出生日期、入栏日期等,且如果有需求,可以对同一母猪生产的生猪进行统一标号记录,方便在后续的养殖过程中,观察同一母猪产仔的不同生长状态。
32.s3、所述中转区内设置疫苗接种区域,用于生猪接种疫苗,且将疫苗接种信息同步至电子标签,所述疫苗包括猪蓝耳疫苗、猪瘟疫苗、非洲猪瘟疫苗和伪狂犬病疫苗,其中上述疫苗均要在第一阶段养殖区转移至第二阶段养殖区之前进行接种,部分疫苗,比如猪蓝耳疫苗,需要在第一阶段养殖区的隔墙两个区间内进行转移时就进行接种,并且确保在第一阶段养殖区内同一养殖区间内的生猪都注射同一疫苗。
33.s4、单个养殖区内所有生猪日龄相差不超过60天;由于本养殖防疫方法中不添加抗生素,而是选择了根据生猪日龄进行养殖区域选择,因此,需要避免出现不同批次生猪混合养殖的现象,且不同日龄生猪的抗病能力并不相同,因此需要单独进行饲料添加并进行养殖。
34.s5、设置多种饲料,且分别对应不同的养殖区进行投放,多种所述饲料均包括大豆胚芽粉、膨化玉米粉、豆粕、海带粉、维生素、益生菌、食盐、和猪饲料添加剂,即为多种饲料的基础原料,所有日龄的生猪都可饲养,但是根据生猪日龄的不同,需要添加不同的抗生素替代成分,例如,为了替代抗生素发挥抑菌功能,所述饲料还包括湿基态发酵蛋白质,所述湿基态发酵蛋白质的作用在于抑菌的同时促进生猪生长,现有的抗生素,在添加量过大,即滥用情况下,不仅破坏生猪消化系统,影响生猪生长,还会凭借药物残留影响食用猪肉的人群,并且,抗生素的添加标准及把控,部分养殖户无法完全了解,因此,通过替代抗生素,采用其他抑菌成分的方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方式。
35.且上述过程中,湿基态发酵蛋白质的具体配方为,所述湿基态发酵蛋白质包括棉籽粕、豆粕、菜籽粕、红糖、麸皮、果渣、菌种和水,所述菌种是混合菌种,由发酵乳杆菌、粪肠球菌、酿酒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四种菌株分别经扩大培养后混合而成,能够作为抗生素的替换成分,有效抑菌且不影响生猪的生长。
36.作为优选,可以根据生猪的日龄,选择性添加不同的成分,且具体为,对于日龄相对比较短的生猪来说,所述第一阶段养殖区的饲料还包括乳酸菌、芽孢杆菌、小麦粉、胡萝卜、南瓜、苜蓿、黄连和骨粉。
3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阶段养殖区的饲料还包括小麦粉、胡萝卜、南瓜、骨粉、黄芪和银杏,通过添加黄芪和银杏作为免疫增效成分,能够显著提高抗体效价和群体保护率。
38.s6、定期从每个养殖区内抽取生猪个体进行抗体检测,且单个生猪在同一养殖区内最多进行一次抗体检测,可以根据电子标签区分生猪然后进行抽取,避免出现抽出同一个生猪进行检测的现象,由于每个养殖区的是单独饲养的,因此,也需要单独进行抗体检测。
39.上述方法采用科学化的管理及疫苗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防治猪群发病现象,采用无抗饲料喂养猪群,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