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拮抗甜瓜白粉病的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序号:33708648发布日期:2023-03-31 22:4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拮抗甜瓜白粉病的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1.本发明属于甜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拮抗甜瓜白粉病的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白粉病作为一种世界性真菌性病害之一,对甜瓜(cucumismelol.)造成了相当大的生产挑战和产量损失。白粉病可以感染植物组织,包括叶片、叶柄、茎和卷须。白粉病具有发展快、传播快、防治难的特点,叶片遭受白粉菌胁迫后会首先产生白色病斑,并随着白粉菌的发展,会导致叶片变黄萎蔫,严重影响植株光合作用,进而导致植株长势衰弱,影响果实正常生长,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极大的降低了甜瓜的产量和品质。中国东北地区甜瓜白粉病发病情况严重,且主要病原菌为单囊壳白粉菌。
3.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类型的拮抗植物病害的抑制剂被应用至农业生产,其中尿囊素以其具有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生根催熟等作用成为了市场中的热门品种。但尿囊素对提高甜瓜白粉病抗性的研究至今还未有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甜瓜白粉病对甜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拮抗甜瓜白粉病的抑制剂,所述抑制剂为含有尿囊素的水溶液,其中尿囊素作为有效成分,在抑制剂中的浓度为700mg/l或1050mg/l。
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抑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尿囊素与水按照700mg:1l或1050mg:1l的比例进行混合,加热至100℃并搅拌至尿囊素溶解,加入吐温20至吐温20的体积分数为1%,搅拌均匀。
6.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抑制剂在提高甜瓜抗白粉病能力中的应用。
7.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应用为向甜瓜植株的叶面喷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剂。
8.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喷施是在甜瓜的伸蔓期或苗期每三天进行一次喷施,每次喷施药剂均匀覆盖于叶片上。
9.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喷施是在甜瓜的伸蔓期喷施浓度为700mg/l的尿囊素水溶液,或在甜瓜的苗期喷施浓度为1050mg/l的尿囊素水溶液。
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甜瓜对白粉病抗性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利用含尿囊素的水溶液对甜瓜植株叶面进行喷施。
11.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尿囊素的浓度为700mg/l或1050mg/l。
12.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喷施是在甜瓜的伸蔓期或苗期每三天进行一次喷施,每次喷施药剂均匀覆盖于叶片上。
13.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喷施是在甜瓜的伸蔓期喷施浓度为700mg/l的尿囊素水溶液,或在甜瓜的苗期喷施浓度为1050mg/l的尿囊素水溶液。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5.本发明通过制备含有尿囊素的水溶液,并利用其喷施伸蔓期或三叶一心时期的甜瓜叶片,提高了甜瓜对白粉病的抗性,防治效果可达100%。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3中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对白粉病的抗性观察结果图;其中,图1中的a为实验组,图1中的b为阴性对照组;
17.图2为实施例4中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对白粉病的抗性观察结果图;其中,图2中的a和图2中的c为实验组,图2中的b和图2中的d为阴性对照组;
18.图3为尿囊素水溶液对甜瓜蔓枯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平板实验结果图;其中图3中的a为浓度为700mg/l的尿囊素水溶液处理组,图3中的b为浓度为1050mg/l的尿囊素水溶液处理组,图3中的c为无菌水处理组。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2.实施例1:
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拮抗甜瓜白粉病的抑制剂,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24.将尿囊素与水按照700mg:1l的料液比进行混合,加热至100℃,搅拌至尿囊素完全溶解,加入吐温20至吐温20的体积分数为1%,搅拌均匀,即获得拮抗甜瓜白粉病的抑制剂。
25.实施例2:
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拮抗甜瓜白粉病的抑制剂,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27.将尿囊素与水按照1050mg:1l的料液比进行混合,加热至100℃,搅拌至尿囊素完全溶解,加入吐温20至吐温20的体积分数为1%,搅拌均匀,即获得拮抗甜瓜白粉病的抑制剂。
28.实施例3:
29.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1制备获得的拮抗甜瓜白粉病的抑制剂在提高甜瓜对白粉病的抗性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30.甜瓜白粉病病原菌孢子悬液的制备及接种:
31.从田间随机选取白粉病发病严重的甜瓜叶片,用毛刷将分生孢子转移至盛有无菌水的烧杯中并搅拌均匀,获得白粉病孢子悬液。用血球计数板于光学显微镜下测算孢子浓度,将孢子悬浮液浓度调整为1
×
106个/ml,备用,用于接种试验。经鉴定该菌悬液为甜瓜白粉病的菌悬液。
32.于6月份在温室内定植甜瓜幼苗,待甜瓜长至伸蔓期,分为空白组,接病组,阴性对
照组和实验组,于下午5-6点钟(目的是避免高温及长时间光照造成尿囊素溶液蒸发)向实验组的甜瓜叶片喷施浓度为700mg/l的含有尿囊素的水溶液,每三天进行一次喷施,每次喷施药剂均匀覆盖于叶片上;并于下午5-6点钟向阴性对照组喷施无菌水,每三天进行一次喷施,每次喷施的量与实验组每次喷施含有尿囊素水溶液的量相同。阴性对照组,接病组和实验组在实验组第一次喷施尿囊素水溶液后24小时,待叶片上溶液蒸发干接种上述获得的白粉病孢子悬液,待接病组感染白粉病观察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对白粉病的抗性(见图1),并计算实验组的病情指数,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33.根据感染白粉病的甜瓜叶片反应,将叶片表型进行分级。0级:无感染;1级:无明显感染;2:低度感染;3级:中度感染;4级:重度感染;5级,整叶感染。
34.病情指数=单株所有叶片病情级别数之和/单株叶片数量
×
单株叶片最高病情级别
35.发病率=发病单株数量/总调查单株数量
×
100%
36.防治效果=未发病单株数量/总调查单株数量
×
100%
37.由图1可知,阴性对照组叶片上出现白粉病斑,经统计,植株发病率为100%,病情指数为68-75;而尿囊素实验组叶片上未产生白粉病斑,植株发病率为0,病情指数为0,防治效果为100%。
38.实施例4:
39.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2制备获得的拮抗甜瓜白粉病的抑制剂在提高甜瓜对单囊壳白粉病的抗性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40.甜瓜白粉病病原菌孢子悬液的制备及接种:
41.从田间随机选取白粉病发病严重的甜瓜叶片,用毛刷将分生孢子转移至盛有无菌水的烧杯中并搅拌均匀,获得白粉病孢子悬液。用血球计数板于光学显微镜下测算孢子浓度,将孢子悬浮液浓度调整为1
×
106个/ml,备用,用于接种试验。经鉴定该菌悬液为甜瓜白粉病的菌悬液。
42.于6月份在温室内定植甜瓜幼苗,待甜瓜长至三叶一心时期,分为空白组,接病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于下午5-6点钟向实验组的甜瓜叶片喷施浓度为1050mg/l的含有尿囊素的水溶液,每三天进行一次喷施,每次喷施药剂均匀覆盖于叶片上;并于下午5-6点钟向阴性对照组喷施无菌水,每三天进行一次喷施,每次喷施的量与实验组每次喷施含有尿囊素水溶液的量相同。阴性对照组,接病组和实验组在实验组第一次喷施尿囊素水溶液后24小时,待叶片上溶液蒸发干接种上述获得的白粉病孢子悬液,待接病组感染白粉病观察实验组对白粉病的抗性(见图2),并计算实验组的病情指数,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43.根据感染白粉病的甜瓜叶片反应,将叶片表型进行分级。0级:无感染;1级:无明显感染;2:低度感染;3级:中度感染;4级:重度感染;5级,整叶感染。
44.病情指数=单株所有叶片病情级别数之和/单株叶片数量
×
单株叶片最高病情级别
45.发病率=发病单株数量/总调查单株数量
×
100%
46.防治效果=未发病单株数量/总调查单株数量
×
100%
47.由图2可知,阴性对照组叶片上出现白粉病斑,经统计,植株发病率为100%,病情指数为60-75;而尿囊素实验组叶片上未产生白粉病斑,植株发病率为0,病情指数为0,防治
效果为100%。
48.本发明还研究了含有尿囊素的拮抗甜瓜白粉病的抑制剂能够提高甜瓜抗白粉病能力是否是因为尿囊素能直接抑制白粉病病原菌生长,基于该研究目的,发明人涉及了平板实验,考虑到白粉菌为活体寄生型真菌,只能在活体植物上才能生长繁殖,故无法用pda培养基进行培养,选用甜瓜蔓枯病病原菌进行实验,具体实验方法为配置pda培养基,倒平板,分别于三个平板上涂抹等量的浓度为700mg/l的尿囊素的水溶液,浓度为1050mg/l的尿囊素的水溶液和无菌水,然后分别接种甜瓜蔓枯病病原菌的菌饼于平板中心,置于28℃培养7天,观察三个平板中甜瓜蔓枯病病原菌的生长情况,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尿囊素的水溶液并不会抑制甜瓜蔓枯病病原菌的生长。由此可知,尿囊素需要在活体植株上才能提高甜瓜对白粉病的抗性,推测外源尿囊素可能会调节植株内源激素或内源物质从而提高甜瓜对白粉病的抗性。
49.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