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古鱼人工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64411发布日期:2023-04-26 17:4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银古鱼人工育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的是银鼓鱼养殖,具体为一种银古鱼人工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1、银鼓鱼体长20~30厘米,呈体扁圆形,银白色,体表两侧腹部有稀疏的数十黑色圆斑,似金钱状,喜弱碱性的硬水,常饲养温度在22~26℃,是一种具有观赏和食用价值的热带鱼类。

2、现有的银鼓鱼养殖方式,通过进行分阶段培育,但是在进行转移培育池体时,容易造成转移不彻底,且工作量较大,不方便进行转移,且转移成活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银古鱼人工育苗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一:通过隔板将育苗池体分割成三个规格相同的空间,自左向右依次为第一培育池、第二培育池和第三培育池;

4、步骤二:第一培育池内进行银鼓鱼仔鱼培育,培育时间3-8天,3天后,每天通过捕鱼网进行捕捉体型≥15mm的银鼓鱼,然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捕鱼组件上升,最后通过移动组件带动捕鱼网转移到第二培育池内,实现快速的转移银鼓鱼,防止在转移过程中银鼓鱼死亡;

5、步骤三:第二培育池内进行银鼓鱼培育,培育时间为21-25d,21天后。每天通过捕鱼网进行捕捉体型≥65mm的银鼓鱼,然后通过移动组件转移到第三培育池内;

6、步骤四:第二培育池内进行银鼓鱼培育,培育时间为35d,然后每天通过捕鱼网进行捕捉体型≥15cm的银鼓鱼。

7、优选的,所述步骤一的育苗池体,所述育苗池体内设置有两个规格相同的隔板,所述隔板将育苗池体分割成三个相互独立的空间,所述育苗池体前、后两侧上端固定设置有移动组件。

8、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移动组件上左右两端设置有旋转轴承支座,所述旋转轴承支座内活动套装有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支座固定在育苗池体上,所述旋转轴承之间焊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规格相同螺母,所述螺母之间的距离小于育苗池体三个相互独立空间的尺寸,所述移动组件上设置有与螺杆平行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活动套装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螺母相对应,所述导向套与螺母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中间设置有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内侧端设置有直齿条,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带动直齿条进行上下移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通过输出轴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直齿条为齿轮啮合,所述滑动杆下端固定设置有捕鱼组件。

10、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捕鱼组件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密封箱体,所述密封箱体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上输出轴穿出密封箱体,所述输出轴与密封箱体做防水处理,所述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辊,所述密封箱体上端固定在滑动杆下端面,所述转动辊右端活动套装有轴套,所述轴套上端固定在滑动杆下端面,所述转动辊上缠绕有捕鱼网,所述捕鱼网由多个规格网眼的分捕鱼网组成,所述分捕鱼网的大小与育苗池体单个空间的底面相对应,所述捕鱼网左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动带,所述滑动带端面固定设置有凸块,所述捕鱼组件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带穿过滑动槽,且凸块尺寸大于滑动槽的尺寸,使用时,根据对不同体型的银鼓鱼进行捕捉时,启动其中一个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辊62进行转动,转动辊62对捕鱼网64进行缠绕,另一端的转动辊对捕鱼网进行散开,实现对不同网眼的捕鱼网进行变换,实现对不同体型银鼓鱼进行捕捉,捕捉后的银鼓鱼随着滑动杆上升而上升,当上升到隔板的上方时,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带动螺母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带动支撑杆进行左右移动,实现对捕捉的银鼓鱼进行更换池体。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一种银古鱼人工育苗方法,提升育种成活率,在进行转换不同培育池时,提升银鼓鱼转移效率,降低工作量,方便对银鼓鱼进行分段培养。



技术特征:

1.一种银古鱼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每天通过捕鱼网进行捕捉体型≥65mm的银鼓鱼,然后通过移动组件(3)转移到第三培育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古鱼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育苗池体(1),所述育苗池体(1)内设置有两个规格相同的隔板(2),所述隔板(2)将育苗池体(1)分割成三个相互独立的空间,所述育苗池体(1)前、后两侧上端固定设置有移动组件(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古鱼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移动组件(3)上左右两端设置有旋转轴承支座(31),所述旋转轴承支座(31)内活动套装有旋转轴承(32),所述旋转轴承支座(31)固定在育苗池体(1)上,所述旋转轴承(32)之间焊接有螺杆(33),所述螺杆(33)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规格相同螺母(34),所述螺母(34)之间的距离小于育苗池体(1)三个相互独立空间的尺寸,所述移动组件(3)上设置有与螺杆(33)平行的导向杆(36),所述导向杆(36)上活动套装有导向套(37),所述导向套(37)与螺母(34)相对应,所述导向套(37)与螺母(34)之间设置有支撑杆(3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银古鱼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5)中间设置有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4),所述滑动杆(4)内侧端设置有直齿条(41),所述支撑杆(35)上设置有带动直齿条(41)进行上下移动的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上通过输出轴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51),所述主动齿轮(51)与直齿条(41)为齿轮啮合,所述滑动杆(4)下端固定设置有捕鱼组件(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银古鱼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捕鱼组件(6)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密封箱体,所述密封箱体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6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1)上输出轴穿出密封箱体,所述输出轴与密封箱体做防水处理,所述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辊(62),所述密封箱体上端固定在滑动杆(4)下端面,所述转动辊(62)右端活动套装有轴套,所述轴套上端固定在滑动杆(4)下端面,所述转动辊(62)上缠绕有捕鱼网(64),所述捕鱼网(64)由多个规格网眼的分捕鱼网组成,所述分捕鱼网的大小与育苗池体(1)单个空间的底面相对应,所述捕鱼网(64)左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动带(65),所述滑动带(65)端面固定设置有凸块(66),所述捕鱼组件(6)上设置有滑动槽(63),所述滑动带(65)穿过滑动槽(63),且凸块(66)尺寸大于滑动槽(63)的尺寸。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古鱼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隔板将育苗池体分割成三个规格相同的空间,自左向右依次为第一培育池、第二培育池和第三培育池;第一培育池内进行银鼓鱼仔鱼培育,培育时间15‑20天,第18天后,每天通过捕鱼网进行捕捉体型≥8mm的银鼓鱼,然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捕鱼组件上升,最后通过移动组件带动捕鱼网转移到第二培育池内,实现快速的转移银鼓鱼,防止在转移过程中银鼓鱼死亡;第二培育池内进行银鼓鱼培育,培育时间为10‑15d,35天后。每天通过捕鱼网进行捕捉体型≥35mm的银鼓鱼,然后通过移动组件转移到第三培育池内;本发明提升育种成活率,在进行转换不同培育池时,提升银鼓鱼转移效率,降低工作量,方便对银鼓鱼进行分段培养。

技术研发人员:邹雄,刘鑫,岳彦峰,吴越,王元,夏连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