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的蔬菜温室大棚

文档序号:33484011发布日期:2023-03-15 13:4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的蔬菜温室大棚

1.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蔬菜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2.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现有的温室大多是以玻璃为透明覆盖材料的温室,但现有的玻璃温室在使用时无法利用太阳能,无法实现绿色节能环保,存在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节能环保的蔬菜温室大棚,解决了上述玻璃温室不能使用太阳能的为题,从而可实现绿色节能环保的效果,且同时水资源可再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棚体、门体、水箱和养殖架,所述的棚体一侧壁上的开口内旋接有门体,棚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水箱,水箱的上侧悬设有数个养殖架,数个养殖架均呈“u”形设置,养殖架的外周壁与棚体的内周壁固定连接;它还包含:
5.水流收集机构,所述的水流收集机构为数个,且其分别两两对应设置于上侧的养殖架的下侧,棚体的两侧壁上均设有收集槽,收集槽呈“l”形设置,且收集槽的下侧边相邻于水箱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后,与棚体的内部呈贯通设置,水流收集机构分别与同一侧的收集槽连接;
6.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设置于棚体内部远离于门体的一侧,蓄电池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水箱相抵触设置;
7.白光灯,所述的白光灯为数个,且其中数个呈等角度固定在棚体内顶部弧形壁的内壁上,另外数个白光灯等距并等距悬设在下侧的养殖架上方的两侧,白光灯与蓄电池连接;
8.加热棒,所述的加热棒为数个,且其中数个呈等角度固定在棚体内顶部弧形壁的内壁上,另外数个加热棒等距并等距悬设在下侧的养殖架上方的两侧,加热棒与白光灯呈交错设置,加热棒与蓄电池连接;
9.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为两个,且其分别悬设在棚体左右两侧的上方,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连接;
10.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为两个,且其分别固定在棚体左右两侧的外壁上,角度调节机构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养殖蔬菜时,将蔬菜养殖在养殖架上,通过加热棒对棚体内的温度进行提升,通过白光灯对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在天气晴朗时,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使得太阳能电池板与棚体的竖直侧边呈垂直状,从而受太阳光的照射,在
没有太阳时,则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使得太阳能电池板与棚体的竖直侧边呈平行状,从而降低了占用空间,在对蔬菜进行浇注时,通过外用抽送泵将水箱内的水抽送至养殖架上,多余的水流通过水流收集机构收集传送至收集槽内,再经由收集槽排至水箱内,从而可循环使用,提高了环保性。
12.优选地,所述的收集槽的倾斜侧边的内底壁上嵌设并固定有导向板,该导向板相邻于水箱的一侧壁穿过收集槽后,悬设在水箱的上侧;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收集的水流进行导向,避免了水流流至水箱与棚体内壁之间。
14.优选地,所述的养殖架上侧壁远离于棚体侧壁的一侧固定有挡杆,该挡杆的后端固定在棚体的后内壁上;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杆对养殖架上的蔬菜进行遮挡。
16.优选地,所述的水流收集机构均包含:
17.收集池,所述的收集池为上侧以及相邻于棚体侧壁的一侧敞口式结构,收集池下侧壁相邻于棚体侧壁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后,抵触在棚体的内壁上,棚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孔,该进水孔与收集槽相贯通设置;
18.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呈“l”形设置,固定架的竖板固定在与之相邻的养殖架的下侧壁上,固定架的横板插设在收集池远离于棚体侧壁的一侧壁内;
19.插板,所述的插板插设在进水孔内,插板的一侧位于收集槽内,插板的另一侧穿过进水孔后,固定在收集池下侧壁的一侧上;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养殖架上的水流穿过养殖架后,流至收集池内,由于收集池的下侧壁呈倾斜状设置,从而使得水流向棚体侧壁的一侧流动,此时再经由插板流至进水孔内,最后流至收集槽内,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收集池从固定架上取下,从而便于清理。
21.优选地,所述的收集池相邻于插板一侧的下内壁上固定有过滤板,该过滤板的前后两侧壁分别与收集池的前后两内壁固定连接;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由养殖架上流下的水流先经由过滤板进行过滤,避免了收集槽堵塞的现象。
23.优选地,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均包含:
24.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嵌设并固定在棚体的外侧壁上,固定板设置于太阳能电池板的下侧;
25.旋转板,所述的旋转板悬设在固定板的上侧,且旋转板的下侧嵌设在固定板上侧的弧形槽内,旋转板的前后两侧壁分别通过铰接座与固定板的前后两侧壁旋接,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旋转板相邻于棚体的一侧壁上;
26.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为两个,且其前后对称设置于旋转板远离于棚体的一侧,驱动杆的上端通过铰接座滑动设置在旋转板侧壁上的滑槽内,驱动杆的下端通过铰接座与固定板的外侧壁旋接;
27.驱动齿条,所述的驱动齿条为两个,且其分别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固定板上的滑槽内,驱动齿条与驱动杆下端上的齿牙相啮合设置;
28.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抵触设置在固定板远离于棚体的一侧,连接板上侧壁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驱动齿条固定连接;
29.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悬设在连接板的上侧,限位板相邻于固定板的一侧活动插设在固定板内,且限位板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固定板前后两内壁上的滑槽内,限位板下侧壁远离于固定板的一侧向上倾斜设置;
30.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为数个,且其一端等距固定在限位板位于固定板内部的一侧壁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板的内壁上;
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天气较好时,通过连接板将两侧的驱动齿条向上推动,使得驱动齿条带动驱动杆的下端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杆的上端向外侧转动,此时驱动杆在旋转板上的滑动,同时旋转板以其与固定板的铰接处为轴点转动,从而通过旋转板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直至连接板抵触在限位板处,再将限位板向固定板的一侧移动,使得限位板缩至固定板内,此时连接板继续向上移动,使得连接板位于限位板的上侧,再松开限位板,限位板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下向外侧移动,直至抵触在连接板的下侧,从而对旋转板进行定位,当需要将太阳能电池板向上时,则将限位板插入固定板内,再将连接板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驱动齿条移动,使得驱动杆转动,从而使得旋转板的外侧向上移动,直至到达所需的角度。
32.优选地,所述的棚体两侧的外壁上均设有连接槽,该连接槽与收集槽相贯通设置,固定板位于连接槽上方的一侧,固定板的上侧悬设有弹性滤网,弹性滤网的两侧分别与旋转板以及棚体上侧弧形壁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3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天时,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使得太阳能电池板与棚体的竖直边呈锐角设置,从而使得雨水顺着太阳能电池板流向固定板的一侧,此时通过弹性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顺着固定板流至连接槽内,最后汇集流至收集槽内,从而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5.1、在养殖架的下侧设有水流收集机构,可通过水流收集机构对浇注多了的水流进行收集,从而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
36.2、在棚体的两侧设有太阳能电池板,且可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有利于太阳光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照射,从而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达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39.图3为本发明中棚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40.图4为本发明中角度调节机构与太阳能电池板的分解图。
41.图5为图4中a部放大图。
42.图6为本发明中水流收集机构的分解图。
43.附图标记说明:
44.棚体1、收集槽1-1、进水孔1-2、连接槽1-3、门体2、水箱3、养殖架4、水流收集机构5、收集池5-1、固定架5-2、插板5-3、蓄电池6、白光灯7、加热棒8、太阳能电池板9、角度调节机构10、固定板10-1、旋转板10-2、驱动杆10-3、驱动齿条10-4、连接板10-5、限位板10-6、复位弹簧10-7、导向板11、挡杆12、过滤板13、弹性滤网14。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46.实施例1:
47.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含棚体1、门体2、水箱3和养殖架4,所述的棚体1前侧壁上的开口内旋接有门体2,棚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水箱3,水箱3的上侧悬设有数个养殖架4,数个养殖架4均呈“u”形设置,养殖架4的外周壁与棚体1的内周壁铆接固定;养殖架4上侧壁远离于棚体1侧壁的一侧铆接固定有挡杆12,该挡杆12的后端铆接固定在棚体1的后内壁上,通过挡杆12对养殖架4上的蔬菜进行遮挡;它还包含:
48.水流收集机构5,所述的水流收集机构5为数个,且其分别两两对应设置于上侧的养殖架4的下侧,棚体1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收集槽1-1,收集槽1-1呈“l”形设置,且收集槽1-1的下侧边相邻于水箱3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后,与棚体1的内部呈贯通设置,水流收集机构5分别与同一侧的收集槽1-1连接;所述的收集槽1-1的倾斜侧边的内底壁上嵌设并铆接固定有导向板11,该导向板11相邻于水箱3的一侧壁穿过收集槽1-1后,悬设在水箱3的上侧,便于对收集的水流进行导向,避免了水流流至水箱3与棚体1内壁之间;
49.蓄电池6,所述的蓄电池6设置于棚体1内部远离于门体2的一侧,蓄电池6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水箱3相抵触设置;
50.白光灯7,所述的白光灯7为数个,且其中数个呈等角度铆接固定在棚体1内顶部弧形壁的内壁上,另外数个白光灯7等距并等距悬设在下侧的养殖架4上方的两侧,白光灯7与蓄电池6连接;
51.加热棒8,所述的加热棒8为数个,且其中数个呈等角度铆接固定在棚体1内顶部弧形壁的内壁上,另外数个加热棒8等距并等距悬设在下侧的养殖架4上方的两侧,加热棒8与白光灯7呈交错设置,加热棒8与蓄电池6连接;
52.太阳能电池板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9为两个,且其分别悬设在棚体1左右两侧的上方,太阳能电池板9与蓄电池6连接;
53.角度调节机构10,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10为两个,且其分别固定在棚体1左右两侧的外壁上,角度调节机构10与太阳能电池板9连接;
5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养殖蔬菜时,将蔬菜养殖在养殖架4上,通过加热棒8对棚体1内的温度进行提升,通过白光灯7对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在天气晴朗时,通过角度调节机构10带动太阳能电池板9转动,使得太阳能电池板9与棚体1的竖直侧边呈垂直状,从而受太阳光的照射,在没有太阳时,则通过角度调节机构10带动太阳能电池板9转动,使得太阳能电池板9与棚体1的竖直侧边呈平行状,从而降低了占用空间,在对蔬菜进行浇注时,通过外用抽送泵将水箱3内的水抽送至养殖架4上,多余的水流通过水流收集机构5收集传送至收集槽1-1内,再经由收集槽1-1排至水箱3内,从而可循环使用,提高了环保性。
55.实施例2:
56.参看图2、图6所示,在实施例1基础之上,所述的水流收集机构5均包含:
57.收集池5-1,所述的收集池5-1为上侧以及相邻于棚体1侧壁的一侧敞口式结构,收集池5-1下侧壁相邻于棚体1侧壁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后,抵触在棚体1的内壁上,棚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1-2,该进水孔1-2与收集槽1-1相贯通设置;
58.固定架5-2,所述的固定架5-2呈“l”形设置,固定架5-2的竖板铆接固定在与之相
邻的养殖架4的下侧壁上,固定架5-2的横板插设在收集池5-1远离于棚体1侧壁的一侧壁内;
59.插板5-3,所述的插板5-3插设在进水孔1-2内,插板5-3的一侧位于收集槽1-1内,插板5-3的另一侧穿过进水孔1-2后,固定在收集池5-1下侧壁的一侧上;所述的收集池5-1相邻于插板5-3一侧的下内壁上铆接固定有过滤板13,该过滤板13的前后两侧壁分别与收集池5-1的前后两内壁铆接固定,经由养殖架4上流下的水流先经由过滤板13进行过滤,避免了收集槽1-1堵塞的现象;
6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养殖架4上的水流穿过养殖架4后,流至收集池5-1内,由于收集池5-1的下侧壁呈倾斜状设置,从而使得水流向棚体1侧壁的一侧流动,此时再经由插板5-3流至进水孔1-2内,最后流至收集槽1-1内,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收集池5-1从固定架5-2上取下,从而便于清理。
61.实施例3:
62.参看图1-2、图4-5所示,在实施例1基础之上,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10均包含:
63.固定板10-1,所述的固定板10-1嵌设并铆接固定在棚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板10-1设置于太阳能电池板9的下侧;
64.旋转板10-2,所述的旋转板10-2悬设在固定板10-1的上侧,且旋转板10-2的下侧嵌设在固定板10-1上侧的弧形槽内,旋转板10-2的前后两侧壁分别通过铰接座与固定板10-1的前后两侧壁旋接,太阳能电池板9铆接固定在旋转板10-2相邻于棚体1的一侧壁上;
65.驱动杆10-3,所述的驱动杆10-3为两个,且其前后对称设置于旋转板10-2远离于棚体1的一侧,驱动杆10-3的上端通过铰接座滑动设置在旋转板10-2侧壁上的滑槽内,驱动杆10-3的下端通过铰接座与固定板10-1的外侧壁旋接;
66.驱动齿条10-4,所述的驱动齿条10-4为两个,且其分别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固定板10-1上的滑槽内,驱动齿条10-4与驱动杆10-3下端上的齿牙相啮合设置;
67.连接板10-5,所述的连接板10-5抵触设置在固定板10-1远离于棚体1的一侧,连接板10-5上侧壁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驱动齿条10-4铆接固定;
68.限位板10-6,所述的限位板10-6悬设在连接板10-5的上侧,限位板10-6相邻于固定板10-1的一侧活动插设在固定板10-1内,且限位板10-6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固定板10-1前后两内壁上的滑槽内,限位板10-6下侧壁远离于固定板10-1的一侧向上倾斜设置;
69.复位弹簧10-7,所述的复位弹簧10-7为数个,且其一端等距铆接固定在限位板10-6位于固定板10-1内部的一侧壁上,复位弹簧10-7的另一端铆接固定在固定板10-1的内壁上;
7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天气较好时,通过连接板10-5将两侧的驱动齿条10-4向上推动,使得驱动齿条10-4带动驱动杆10-3的下端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杆10-3的上端向外侧转动,此时驱动杆10-3在旋转板10-2上的滑动,同时旋转板10-2以其与固定板10-1的铰接处为轴点转动,从而通过旋转板10-2带动太阳能电池板9转动,直至连接板10-5抵触在限位板10-6处,再将限位板10-6向固定板10-1的一侧移动,使得限位板10-6缩至固定板10-1内,此时连接板10-5继续向上移动,使得连接板10-5位于限位板10-6的上侧,再松开限位板10-6,限位板10-6在复位弹簧10-7的弹力下向外侧移动,直至抵触在连接板10-5的下侧,从而对
旋转板10-2进行定位,当需要将太阳能电池板9向上时,则将限位板10-6插入固定板10-1内,再将连接板10-5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驱动齿条10-4移动,使得驱动杆10-3转动,从而使得旋转板10-2的外侧向上移动,直至到达所需的角度。
71.实施例4:
72.参看图1-3所示,在实施例3基础之上,所述的棚体1两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连接槽1-3,该连接槽1-3与收集槽1-1相贯通设置,固定板10-1位于连接槽1-3上方的一侧,固定板10-1的上侧悬设有弹性滤网14,弹性滤网14的两侧分别与旋转板10-2以及棚体1上侧弧形壁的外侧壁铆接固定;
7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天时,通过角度调节机构10带动太阳能电池板9转动,使得太阳能电池板9与棚体1的竖直边呈锐角设置,从而使得雨水顺着太阳能电池板9流向固定板10-1的一侧,此时通过弹性滤网14对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顺着固定板10-1流至连接槽1-3内,最后汇集流至收集槽1-1内,从而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
74.在使用本发明时,养殖蔬菜时,将蔬菜养殖在养殖架4上,通过加热棒8对棚体1内的温度进行提升,通过白光灯7对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天气较好时,通过连接板10-5将两侧的驱动齿条10-4向上推动,使得驱动齿条10-4带动驱动杆10-3的下端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杆10-3的上端向外侧转动,此时驱动杆10-3在旋转板10-2上的滑动,同时旋转板10-2以其与固定板10-1的铰接处为轴点转动,从而通过旋转板10-2带动太阳能电池板9转动,直至连接板10-5抵触在限位板10-6处,再将限位板10-6向固定板10-1的一侧移动,使得限位板10-6缩至固定板10-1内,此时连接板10-5继续向上移动,使得连接板10-5位于限位板10-6的上侧,再松开限位板10-6,限位板10-6在复位弹簧10-7的弹力下向外侧移动,直至抵触在连接板10-5的下侧,从而对旋转板10-2进行定位,当需要将太阳能电池板9向上时,则将限位板10-6插入固定板10-1内,再将连接板10-5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驱动齿条10-4移动,使得驱动杆10-3转动,从而使得旋转板10-2的外侧向上移动,直至到达所需的角度,在对蔬菜进行浇注时,通过外用抽送泵将水箱3内的水抽送至养殖架4上,养殖架4上的水流穿过养殖架4后,流至收集池5-1内,由于收集池5-1的下侧壁呈倾斜状设置,从而使得水流向棚体1侧壁的一侧流动,此时再经由插板5-3流至进水孔1-2内,最后流至收集槽1-1内,再经由收集槽1-1排至水箱3内,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收集池5-1从固定架5-2上取下,从而便于清理;
75.在下雨天时,通过角度调节机构10带动太阳能电池板9转动,使得太阳能电池板9与棚体1的竖直边呈锐角设置,从而使得雨水顺着太阳能电池板9流向固定板10-1的一侧,此时通过弹性滤网14对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顺着固定板10-1流至连接槽1-3内,最后汇集流至收集槽1-1内,从而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
7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77.1、在养殖架4的下侧设有水流收集机构5,可通过水流收集机构5对浇注多了的水流进行收集,从而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
78.2、在棚体1的两侧设有太阳能电池板9,且可通过角度调节机构10调节太阳能电池板9的角度,有利于太阳光对太阳能电池板9进行照射,从而对蓄电池6进行充电,达到节能的效果;
79.3、在棚体1的两侧设有连接槽1-3,下雨天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9和棚体1顶壁之间的角度对雨水进行收集,再通过连接槽1-3流至收集槽1-1内,从而节约了水资源。
80.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