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合成继代选育广西麻鸡屠宰型父系的培育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39094发布日期:2023-03-04 02:0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杂交合成继代选育广西麻鸡屠宰型父系的培育工艺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家禽育种领域,特别是一种杂交合成继代选育广西麻鸡屠宰型父系的培育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2.广西麻鸡是广西优良的地方品种,属于慢速型,具有肉品质好、风味佳、耐粗饲等特点,适合放养的生产模式,但未经专业且长期选育的广西麻鸡存在产肉量低、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低、均匀度低等问题,综合养殖效益不高,体型和产肉性能也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屠宰和冰鲜上市的需求。目前大部分育种公司采用广西麻鸡与快速型隐形白羽鸡杂交生产屠宰型品种,但该模式无法保留广西麻鸡优良的肉品质性状,且过大的体型使其丧失了地方鸡的特点。现有技术申请号:cn201210163915.5,发明名称:一种羽毛贴身度高的优质鸡选育方法,是出雏公鸡经过常规品系标准检测选留后,在第150~170日龄时测量从轴羽往翅尖数第5根主翼羽长度,选留羽翼长度最短的个体,选留率0.9%~2.0%;出雏母鸡经过常规品系标准测定后,选留品质最优的个体,选留率9%~26%,按公母配比1:12~16组建家系,繁殖下一世代;经过至少2个世代选育后,得到羽毛贴身度高的优质鸡。对公鸡第5根主翼羽长度进行测量筛选,具有代表性且减少了测定工作量,测定结果准确,在对鸡只进行羽毛贴身度选育的同时,不放松对其它性状的选育,使产品综合性能提高,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现有技术与本专利申请不相同。本专利提供了3种杂交模式,用于生产具有广西麻鸡特点的屠宰型父系。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广西麻鸡特性,黄花鸡、麻黄鸡属于中速型鸡,在保留了地方鸡肉品质的特点外,生长速度适中,体型丰满,产肉性能好,适合作为屠宰型肉鸡进行培育,且两者的羽色均为黄麻羽,与广西麻鸡类似,杂交后对羽毛颜色的影响较小。广西麻鸡年出栏6多亿羽,是广西地区主要肉鸡品种,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受禽流感等因素影响,全国不少城市已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培育具有肉质优良、产肉量高、均匀度好,适合规模化、规范化屠宰加工的广西麻鸡新品种成为当务之急。本发明目的是改善广西麻鸡产肉量低、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及均匀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杂交合成继代选育广西麻鸡屠宰型父系的培育工艺方法。
4.本发明的培育方法是这样的:一种杂交合成继代选育广西麻鸡屠宰型父系的培育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方法步骤是:步骤1,本公司黄花鸡k301
♂×
广西麻鸡 s501

杂交,得到f11代;步骤2,f11代公母鸡自繁f12代;步骤3,广西麻鸡s501
♂×
麻黄鸡 k201

杂交得f21代;步骤4,f21代公母鸡自繁f22代,f22代公鸡配s501母鸡回交得f32代;步骤5,步骤合成对f12、f22、f32代综合评价,选出杂交f2代自繁f3代;
步骤6,f3代选出新父系公鸡配套s501母鸡生产肉鸡,与s501进行肉鸡对比,评估选出新父系广西麻鸡父系。
5.确定f3代自繁选育,选出外观、体重、肉质性状、产肉率、体重均匀度符合广西麻鸡父系f13、f33代公鸡配套母鸡生产肉鸡,培育肉鸡新品种。
6.广西黄花鸡k301
×
广西麻黄鸡s501

杂交生产f11代,f11代选育公母鸡自繁f12代,f11、f22、f32代选出杂交f21代自繁f3代,广西麻鸡s501
♂×
麻黄鸡 k201

杂交得f21代。
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突出效果是:将广西麻鸡s501、黄花鸡k301、麻黄鸡k201作为素材,提供了3种杂交模式,用于生产具有广西麻鸡特点的屠宰型父系。生产单位对3种杂交模式生产的f2代进行体型外貌、体重、均匀度、肉品质、屠宰性能等性状进行综合评估后,可根据生产单位自身需求选择最优的杂交模式生产f3代,后代再进行交配,逐渐将各性状固定,培育成可长期利用的屠宰型父系。生产商品代广西麻鸡时,用屠宰型父系的公鸡与广西麻鸡的母鸡交配,所得商品代肉鸡基本保留了广西麻鸡的外貌、肉品质、耐粗饲的特点,同时吸收了黄花鸡和黄麻鸡体型圆滚、胸肌丰满、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均匀度好的优良特性,可完全满足广西麻鸡类优质肉鸡的集约化生产和屠宰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发明的合成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发明的杂交合成继代选育肉鸡新品系按以下步骤培育而成:步骤1,用广西参皇养殖集团育种基地黄花鸡k301
♂×
广西麻鸡 s501

杂交生产出 f11代,f11 代选育外观,体重体型等性状合格公母鸡自繁,生产f12 代。
10.步骤2,用广西参皇养殖集团育种基地广西麻鸡 s501
♂×
麻黄鸡 k201

杂交生产出f21代。f21代选育外观,体重体型等性状合格公母鸡自繁,生产 f22代。
11.步骤3,f21代选育合格公鸡配广西麻鸡s501母鸡,回交生产f32代。
12.步骤4,对f12、f22、f32代进行早熟性,毛色,体重,产肉率,体重均匀度各方面性状进行综合评比,并最终选出理想的杂交f2代自繁选育,并繁殖f3 代。
13.步骤5,根据步骤4确定的f3代进行严格自繁选育,选出外观、体重、肉质性状、产肉率、体重均匀度等性状符合广西麻鸡父系f13、f33代公鸡配套 s501母鸡生产肉鸡,培育的优质肉鸡新品种出栏时间90~100天, 公鸡上市体重2350~2550g,饲料转化比2.8:1~3.0:1,全净膛率72.0%~73.3%,胸肌率 26.6%~27.0%,腿肌率27.0%~28.0%,体重均匀度 85%~88%;母鸡上市体重2050~2150g,饲料转化比3.2:1,全净膛率70.0%~72.5%,胸肌率25.0%~25.5%,腿肌率22.0%~22.6%,体重均匀度 85%~88%,出栏时间、上市体重、全净膛率和体重均匀度较地方广西麻鸡分别提前 30~20 天、提高 22.5%~25.5%和 7%~10%,完全满足优质肉鸡集约化生产和屠宰加工需求。
14.实施例2,参照实施例1,参照附图,其培育工艺方法是:一、培育流程1、培育素材:广西麻鸡s501,黄花鸡k301,麻黄鸡k201。
15.2、培育方法:杂交合成,继代选育。
16.3、培育路线:1)用黄花鸡k301
♂×
广西麻鸡s501

杂交生产出f11代,f11代选育外观,体重体型等性状合格公母鸡自繁,生产f12代。
17.2)用广西麻鸡s501
♂×
麻黄鸡k201

杂交生产出f21代。
18.3)1f21代选育外观,体重体型等性状合格公母鸡自繁,生产 f22代。
19.4)2f21代选育合格公鸡配广西麻鸡s501母鸡,回交生产f32代。
20.5)对f12、f22、f32代进行早熟性,毛色,体重,产肉率,体重均匀度等各方面性状进行综合评比,并最终选出理想的杂交f2代自繁选育,并繁殖 f3代。
21.6)根据步骤5确定的f3代进行严格自繁选育,选出外观、体重、肉质性状、产肉率、体重均匀度等性状符合广西麻鸡父系配套s501生产肉鸡,与 s501进行肉鸡性能对比试验,以评估新父系培育性能效果。
22.本发明是根据市场需求,通过杂交合成继代选种,在保留了广西麻鸡特征和肉品风味的基础上吸收了黄花鸡和黄麻鸡的优良特性,培育成快长屠宰型广西麻鸡父系,解决了广西麻鸡产肉量低、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及均匀度低的问题。本发明以对外观,体重,肉质性状,产肉率,体重均匀度为主而进行选种选配,以利用广西麻鸡种群基数多、早熟性好、适应性强、肉质风味优良等突出优点为基础,重点克服广西麻鸡产肉量低、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及均匀度低的缺点;利用黄麻鸡肉质优良、体型圆滚、胸肌丰满、饲料报酬高等优点,吸纳黄花鸡生长快、肉质良、饲料报酬高等优点,通过三种杂交f1代的各方面性能对比,选出符合要求的f1代自交或回交,生产f2代,选种,继代选育,培育出新父系,达到培育快长屠宰型广西麻鸡父系的育种目的。利用本发明的培育方法所培育出的屠宰型广西麻鸡父系成鸡公鸡肉质优良、体型圆滚、胸肌丰满、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均匀度好, 羽毛色泽鲜艳光亮,羽毛大多为深黄色或赤色,尾羽墨绿色。出栏时间90~100天, 公鸡上市体重 2350~2550g,饲料转化比2.8:1~3.0:1,全净膛率72.0%~73.3%,胸肌率 26.6%~27.0%,腿肌率27.0%~28.0%,体重均匀度85%~88%;母鸡上市体重 2050~2150g,饲料转化比3.2:1,全净膛率70.0%~72.5%,胸肌率 25.0%~25.5%,腿肌率22.0%~22.6%,体重均匀率85%~88%,是理想的屠宰型广西麻鸡生产所需父系品种。在本发明的培育过程中,除了选优做种用的以外,其他的杂交肉鸡均具有较好的育肥效果,可直接面向市场销售,解决了肉鸡育种工作因周期长、投资大而造成的效益低下的问题。本发明在品系合成的同时,可实现商品化生产。
23.实施例3,参照实施例1,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合成工艺方法步骤是:步骤1,k301
♂×
s501

杂交生产出f11代

f11代选育合格公母鸡自繁f12 代

对f12、f22、f32代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出理想的杂交f2代自繁f3代

f3代严格自繁选育选出合格新父系公鸡配套s501母鸡生产肉鸡,与 s501进行肉鸡性能对比试验,评估新父系培育效果;步骤2,s501
♂×
k201

杂交生产出f21代

f11代选育合格公母鸡自繁f12 代

对f12、f22、f32代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出理想的杂交f2代自繁f3代

f3代严格自繁选育选出合格新父系公鸡配套s501母鸡生产肉鸡,与 s501进行肉鸡性能对比试验,评估新父系培育效果;
步骤3,s501
♂×
k201

杂交生产出f21代

f11代选育合格公鸡配s501母鸡,回交生产f32代

对f12、f22、f32代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出理想的杂交f2代自繁f3代

f3代严格自繁选育选出合格新父系公鸡配套s501母鸡生产肉鸡,与 s501进行肉鸡性能对比试验,评估新父系培育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