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36327发布日期:2022-08-23 22:5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种植施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2.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玉米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3.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玉米的产量,需要在生长过程中对玉米进行施肥,由于玉米植株较高,因此现有的施肥装置难以深入进玉米种植地内,导致施肥的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到玉米的实际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包括料仓,所述料仓内腔中心处设置有隔板,所述料仓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动力仓,所述动力仓内腔中心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远离双向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位于双向电机底部的转动杆的底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位于双向电机顶部的转动杆的顶部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底部偏上的外表面设置有升降套,所述升降套的左右两端均铰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料仓中心的一侧铰接有伸缩输送管,所述伸缩输送管远离料仓中心的一侧设置有输送头,所述隔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输送机构。
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丝杆贯穿升降套的内部且延伸至升降套的内部,所述伸缩输送管通过升降套和伸缩杆与料仓左右两端的外表面构成局部转动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双向电机底部的转动杆的底部,所述第一齿轮左侧的底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处设置有调节丝杆,所述动力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调节丝杆左右两端的外表面设置有u形安装块,所述u形安装块底部中心的内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安装底座左右两端顶部偏下处设置有铰接扣,所述安装底座远离安装底座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气杆。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中心处与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丝杆贯穿第二齿轮中心的内部且延伸至第二齿轮的内部。
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丝杆贯穿u形安装块顶部偏下的内部且延伸至u形安装块的内部,所述u形安装块通过调节丝杆和双向电机构成水平移动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位于双向电机顶部的转动杆的外表面,所述第三齿轮左右两端靠近中心的后侧啮合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远离料仓内腔中心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远离料仓内腔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远离料仓内腔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推送板。
12.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齿轮的中心处与转动套靠近料仓内腔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与第三齿轮中心的内部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杆贯穿转动套的内部且延伸至转动套的内部,所述推送板通过转动套和推动杆构成水平移动结构。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通过调节机构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在使用时,通过调节丝杆的转动带动u形安装块的位置在调节丝杆的外表面水平移动,从而对移动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这样的操作,能够根据田垄的宽度对移动轮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便于设备在玉米地里顺畅移动;
16.2、通过输送机构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在使用时,通过推送板位置的水平移动,将料仓内的肥料伸缩输送管料仓的左右两端推动,从而确保肥料能够顺利通过伸缩输送管输送至玉米秸秆的底部,达到施肥的目的。
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20.图3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左视图;
21.图4为本实施例的图2中a处放大图;
22.图5为本实施例的图2中b处放大图。
23.图中:1、料仓;2、隔板;3、动力仓;4、双向电机;5、转动杆;6、调节机构;601、第一齿轮;602、第二齿轮;603、调节丝杆;604、安装底座;605、移动轮;606、铰接扣;607、液压气杆;608、u形安装块;7、转动块;8、升降丝杆;9、升降套;10、伸缩杆;11、伸缩输送管;12、输送头;13、输送机构;1301、第三齿轮;1302、第四齿轮;1303、转动套;1304、推动杆;1305、推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
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28.实施案例1:
29.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包括料仓1,料仓1内腔中心处设置有隔板2,料仓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动力仓3,动力仓3内腔中心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双向电机4,双向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电机轴,电机轴远离双向电机4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5,位于双向电机4底部的转动杆5的底部安装有调节机构6,位于双向电机4顶部的转动杆5的顶部安装有转动块7,转动块7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升降丝杆8,升降丝杆8底部偏上的外表面设置有升降套9,升降套9的左右两端均铰接有伸缩杆10,伸缩杆10远离料仓1中心的一侧铰接有伸缩输送管11,伸缩输送管11远离料仓1中心的一侧设置有输送头12,隔板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输送机构13,升降丝杆8贯穿升降套9的内部且延伸至升降套9的内部,伸缩输送管11通过升降套9和伸缩杆10与料仓1左右两端的外表面构成局部转动结构,能够在使用时,通过升降丝杆8和升降套9的配合使用,对料仓1顶部偏下的伸缩输送管11的角度进行调节;
30.调节机构6包括第一齿轮601,第一齿轮601位于双向电机4底部的转动杆5的底部,第一齿轮601左侧的底部啮合有第二齿轮602,第二齿轮602的中心处设置有调节丝杆603,动力仓3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604,调节丝杆603左右两端的外表面设置有u形安装块608,u形安装块608底部中心的内部设置有移动轮605,安装底座604左右两端顶部偏下处设置有铰接扣606,安装底座604远离安装底座604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气杆607,第一齿轮601的顶部中心处与转动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调节丝杆603贯穿第二齿轮602中心的内部且延伸至第二齿轮602的内部,调节丝杆603贯穿u形安装块608顶部偏下的内部且延伸至u形安装块608的内部,u形安装块608通过调节丝杆603和双向电机4构成水平移动结构,通过调节机构6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在使用时,通过调节丝杆603的转动带动u形安装块608的位置在调节丝杆603的外表面水平移动,从而对移动轮605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这样的操作,能够根据田垄的宽度对移动轮605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便于设备在玉米地里顺畅移动;
31.实施案例2:
32.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输送机构13包括第三齿轮1301,第三齿轮1301位于双向电机4顶部的转动杆5的外表面,第三齿轮1301左右两端靠近中心的后侧啮合有第四齿轮1302,第四齿轮1302远离料仓1内腔中心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套1303,转动套1303远离料仓1内腔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杆1304,推动杆1304远离料仓1内腔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推送板1305,第四齿轮1302的中心处与转动套1303靠近料仓1内腔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杆5的外表面与第三齿轮1301中心的内部固定连接,推动杆1304贯穿转动套1303的内部且延伸至转动套1303的内部,推送板1305通过转动套1303和推动杆1304构成水平移动结构,通过输送机构13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在使用时,通过推送板1305位置的水平移动,将料仓1内的肥料伸缩输送管11料仓1的左右两端推动,从而确保肥料能够顺利通
过伸缩输送管11输送至玉米秸秆的底部,达到施肥的目的。
33.工作原理:首先启动双向电机4,通过双向电机4带动位于双向电机4底部的转动杆5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轮601的顶部中心处与转动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且调节丝杆603贯穿第二齿轮602中心的内部且延伸至第二齿轮602的内部,并且调节丝杆603贯穿u形安装块608顶部偏下的内部,因此在转动杆5转动时,能够带动u形安装块608在调节丝杆603的外表面水平移动,从而对移动轮605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这样的操作,能够根据田垄的宽度对移动轮605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便于设备在玉米地里顺畅移动;
34.通过双向电机4顶部的转动杆5的转动,带动第三齿轮1301和第四齿轮1302进行转动,由于第四齿轮1302的中心处与转动套1303靠近料仓1内腔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因此带动转动套1303进行转动,由于推动杆1304贯穿转动套1303的内部且延伸至转动套1303的内部,并且推送板1305通过转动套1303和推动杆1304构成水平移动结构,因此带动推送板1305的位置水平移动,从而将料仓1内的肥料伸缩输送管11料仓1的左右两端推动,确保肥料能够顺利通过伸缩输送管11输送至玉米秸秆的底部,达到施肥的目的;
35.在实际施肥时,通过升降丝杆8和升降套9以及液压气杆607的使用,对伸缩输送管11和输送头12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精准施肥的目的。
36.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