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滴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39126发布日期:2023-01-24 20:5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滴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灌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滴灌系统。


背景技术:

2.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水方式,滴灌的主要特点是灌水量小,灌水器每小时流量为2-12升,因此,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的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能自动化管理因为灌溉时,水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
3.现有的滴灌系统结构较为简单,无法智能监控,需要通过人工确定滴灌时间和滴灌的持续时间等参数,手动控制水泵开关进行滴灌,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大大降低了实用性,而且滴灌的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没有进行过滤清理,容易造成滴灌系统的内部管道结垢和堵塞,影响正常使用,维护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滴灌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滴灌系统结构较为简单,无法智能监控,需要通过人工确定滴灌时间和滴灌的持续时间等参数,手动控制水泵开关进行滴灌,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大大降低了实用性,而且滴灌的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没有进行过滤清理,容易造成滴灌系统的内部管道结垢和堵塞,影响正常使用,维护成本大大增加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滴灌系统,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所述储水箱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另一侧设置有滴灌组件,所述储水箱的前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
6.优选的,所述滴灌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出水口另一侧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贯通固定安装有总水管,所述总水管的另一侧表面贯通固定安装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底部贯通开设有滴孔。
7.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
一出水口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与过滤箱的一侧顶端贯通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储水箱的另一侧底端贯通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砂滤网,所述砂滤网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活性炭滤网。
9.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进行电性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该一种智能滴灌系统,在进行日常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异常时发出信号,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通过进水管将储水箱中已经过滤后的水导入第二出水管中,经总水管分引至各个分水管中,再通过滴孔排出对土地进行滴灌,采用智能滴管系统,自动监控温湿度、滴灌时间和滴灌的持续时间等参数进行滴灌,无需人工勘察、控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13.该一种智能滴灌系统,在进行日常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第一水泵,经第一出水管将水导入过滤箱中,通过砂滤网和活性炭滤网组成的多层过滤系统,对水进行过滤、清理水中的杂质,再导入储水箱中暂时存放,避免了滴灌系统的内部管道发生结垢和堵塞的情况,保障系统的正常使用,减少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滴灌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储水箱;2、第一水泵;3、过滤箱;4、第二水泵;5、第二进水口;6、第二出水口;7、滴灌组件;8、第二出水管;9、总水管;10、分水管;11、滴孔;12、第一进水口;13、第一出水口;14、第一出水管;15、进水管;16、砂滤网;17、活性炭滤网;18、控制开关;19、温度传感器;20、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滴灌系统,包括储水箱1,储水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2,该第一水泵2和第二水泵4的型号均可为304离心泵,在打开第一水泵2和第二水泵4后,叶轮在泵体内做高速旋转运动,泵体内的液体随着叶轮一块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在出品处被叶轮甩出,甩出的液体在泵体扩散室内速度
逐渐变慢,液体被甩出后,叶轮中心处形成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第一水泵2和第二水泵4内,泵体扩散室的容积是一定的,随着被甩出液体的增加,压力也逐渐增加,最后从第一水泵2和第二水泵4的出水口被排出,液体就这样连续不断地从液池中被吸上来然后又连续不断地从第一水泵2和第二水泵4的出水口被排出去,储水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3,储水箱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4,第二水泵4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水口5和第二出水口6,第二出水口6的另一侧设置有滴灌组件7,储水箱1的前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8,滴灌组件7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出水口6另一侧的第二出水管8,第二出水管8的另一端贯通固定安装有总水管9,总水管9的另一侧表面贯通固定安装有分水管10,分水管10的底部贯通开设有滴孔11,第一水泵2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水口12和第一出水口13,第一出水口1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水管14,第二进水口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15,第一出水管14的另一端与过滤箱3的一侧顶端贯通固定连接,进水管15的一端与储水箱1的另一侧底端贯通固定连接,通过控制开关18启动第二水泵4,通过进水管15将储水箱1中已经过滤后的水导入第二出水管8中,经总水管9分引至各个分水管10中,通过滴孔11排出对土地进行滴灌,采用智能滴管系统,自动监控温湿度、滴灌时间和滴灌的持续时间等参数进行滴灌,无需人工勘察、控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21.过滤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砂滤网16,砂滤网1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活性炭滤网17,控制开关18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9,该温度传感器19的型号可为wzpb-230,温度传感器19通过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通过温度传感器19监测环境温度的变化,温度传感器19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20,该湿度传感器20的型号可为sgp40,第一水泵2和第二水泵4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18的输出端进行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18可方便通过人工控制器件进行协调运行,避免造成能源浪费和器件长时间闲置运行导致故障通过温度传感器19和湿度传感器20分别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和湿度异常时,通过温度传感器19和湿度传感器20发出信号,通过控制开关18启动第一水泵2,通过第一进水口12导入水资源,经第一出水管14导入过滤箱3中,通过砂滤网16和活性炭滤网17组成的多层过滤系统,对水进行过滤、清理水中的杂质,再导入储水箱1中暂时存放,避免了滴灌系统的内部管道发生结垢和堵塞的情况,保障系统的正常使用,减少了维护成本。
22.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该一种智能滴管系统进行滴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19和湿度传感器20分别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和湿度异常时,通过温度传感器19和湿度传感器20发出信号,通过控制开关18启动第一水泵2,通过第一进水口12导入水资源,经第一出水管14导入过滤箱3中,通过砂滤网16和活性炭滤网17组成的多层过滤系统,对水进行过滤、清理水中的杂质,再导入储水箱1中暂时存放,避免了滴灌系统的内部管道发生结垢和堵塞的情况,保障系统的正常使用,减少了维护成本,通过控制开关18启动第二水泵4,通过进水管15将储水箱1中已经过滤后的水导入第二出水管8中,经总水管9分引至各个分水管10中,通过滴孔11排出对土地进行滴灌,采用智能滴管系统,自动监控温湿度、滴灌时间和滴灌的持续时间等参数进行滴灌,无需人工勘察、控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