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玉米导种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0674发布日期:2022-05-18 20:17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玉米导种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播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速玉米导种管结构。


背景技术:

2.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国家,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在大面积玉米播种时,通常使用播种机进行播种;
3.但是目前使用的高速玉米导种管,在高速播种时,无法对种子播种情况进行监测,对于种子漏播情况不能发掘,导致种子播种不均匀,且种子需要另外进行浇水,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玉米导种管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使用的高速玉米导种管,在高速播种时,无法对种子播种情况进行监测,对于种子漏播情况不能发掘,导致种子播种不均匀,且种子需要另外进行浇水,较为麻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玉米导种管结构,包括直筒管和弧形管,所述直筒管的顶端焊接有安装块,所述直筒管的一端连接有弧形管,所述弧形管的顶端焊接有安装座,所述直筒管的内侧安装有红外组件;
6.红外组件包括安装侧孔、横向红外发生器、纵向安装孔、纵向红外发生器、防护板和红外传感器;
7.所述直筒管的内侧中部对称开设有安装侧孔,所述安装侧孔的内侧安装有横向红外发生器,所述直筒管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纵向安装孔,所述纵向安装孔的内侧安装有纵向红外发生器,所述横向红外发生器和纵向红外发生器的一端面均安装有防护板,所述横向红外发生器和纵向红外发生器的一端面对应防护板的位置处均安装有红外传感器。
8.优选的,所述横向红外发生器和纵向红外发生器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纵向红外发生器由直筒管顶部和底部的红外传感器组成,所述横向红外发生器由直筒管内侧中部对称安装的红外传感器组成。
10.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中部开设有防护槽,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装于防护槽内侧。
11.优选的,所述弧形管的底部安装有水管连接组件;
12.所述水管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耳板、螺纹杆、螺纹筒、弧形槽板、弹力绳、定位筒、环形槽、定位孔和定位螺杆;
13.所述弧形管底部对称安装有连接耳板,两个所述连接耳板内侧均卡接有螺纹杆,一个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筒,两个所述螺纹杆之间焊接有弧形槽板,所述弧形槽板中部嵌入安装有弹力绳,所述弧形槽板底部安装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定位筒的外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
14.优选的,所述弧形槽板底端安装有固定铁块,所述固定铁块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定位螺杆卡接于螺纹孔内部;
15.所述弧形槽板内部卡接于外部水管,外部水管的出水端卡接于环形槽内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7.1、通过设置安装侧孔、横向红外发生器、纵向安装孔、纵向红外发生器、防护板和红外传感器,当种子落入直筒管中,横向红外发生器和纵向红外发生器检测到玉米种子穿过,播种人员根据红外检测信号能够判断是否有种子种下,能够及时发现卡种等漏播现象,及时补上种子,使种子播种更加均匀,增加播种的效率。
18.2、通过设置连接耳板、螺纹杆、螺纹筒、弧形槽板、弹力绳、定位筒、环形槽、定位孔和定位螺杆,将水管卡接于弧形槽板内部,将水管口卡接于环形槽内部,转动弧形槽板使定位筒朝向合适的浇水方向,通过对水管的固定和角度的调整,方便一边播种一边浇水,操作简单,节省浇水的时间。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附图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筒管的剖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板的剖视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弧形槽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号:1、直筒管;2、安装块;3、弧形管;4、安装座;
27.5、红外组件;501、安装侧孔;502、横向红外发生器;503、纵向安装孔;504、纵向红外发生器;505、防护板;506、红外传感器;
28.6、水管连接组件;601、连接耳板;602、螺纹杆;603、螺纹筒;604、弧形槽板;605、弹力绳;606、定位筒;607、环形槽;608、定位孔;609、定位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速玉米导种管结构,包括直筒管1和弧形管3,直筒管1的顶端焊接有安装块2,直筒管1的一端连接有弧形管3,弧形管3的顶端焊接有安装座4,直筒管1的内侧安装有红外组件5;
31.红外组件5包括安装侧孔501、横向红外发生器502、纵向安装孔503、纵向红外发生器504、防护板505和红外传感器506;
32.直筒管1的内侧中部对称开设有安装侧孔501,安装侧孔501的内侧安装有横向红外发生器502,直筒管1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纵向安装孔503,纵向安装孔503的内侧安装
有纵向红外发生器504,横向红外发生器502和纵向红外发生器504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横向红外发生器502和纵向红外发生器504的一端面均安装有防护板505,横向红外发生器502和纵向红外发生器504的一端面对应防护板505的位置处均安装有红外传感器506,纵向红外发生器504由直筒管1顶部和底部的红外传感器506组成,横向红外发生器502由直筒管1内侧中部对称安装的红外传感器506组成,防护板505的中部开设有防护槽,红外传感器506安装于防护槽内侧,方便对红外传感器506的安装和防护。
33.弧形管3的底部安装有水管连接组件6;
34.水管连接组件6包括连接耳板601、螺纹杆602、螺纹筒603、弧形槽板604、弹力绳605、定位筒606、环形槽607、定位孔608和定位螺杆609;
35.弧形管3底部对称安装有连接耳板601,两个连接耳板601内侧均卡接有螺纹杆602,一个螺纹杆60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筒603,两个螺纹杆602之间焊接有弧形槽板604,弧形槽板604中部嵌入安装有弹力绳605,弧形槽板604底部安装有定位筒606,定位筒606顶部开设有环形槽607,弧形槽板604内部卡接于外部水管,外部水管的出水端卡接于环形槽607内部,便于对浇水,促进玉米发芽,定位筒606的外侧开设有定位孔608,定位孔608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609,弧形槽板604底端安装有固定铁块,固定铁块中部开设有螺纹孔,定位螺杆609卡接于螺纹孔内部,方便定位螺杆609的连接。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安装块2和安装座4位置处使用螺丝将导种管与播种机连接,接通横向红外发生器502和纵向红外发生器504的电源,当种子落入直筒管1中,横向红外发生器502和纵向红外发生器504检测到玉米种子穿过,播种人员根据红外检测信号能够判断是否有种子种下,能够及时发现卡种等漏播现象,及时补上种子,使种子播种更加均匀,增加播种的效率;
37.将水管卡接于弧形槽板604内部,通过弹力绳605对水管进行限位,再将水管口卡接于环形槽607内部,将定位螺杆609从定位孔608位置处拧入,对水管进行挤压固定,然后转动弧形槽板604,使定位筒606朝向合适的浇水方向,再握紧弧形槽板604,将螺纹筒603拧紧在螺纹杆602外部,对弧形槽板604进行固定,水管将水输送至定位筒606位置处,在播种的同时进行浇水,通过对水管的固定和角度的调整,方便一边播种一边浇水,操作简单,节省浇水的时间。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