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3613发布日期:2022-11-29 18:31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喂液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宠物喂液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喂液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不再限制于物质的需求,也在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精神需求。养宠物是目前无论是身处于大城市还是小乡村中的人们的选择之一,宠物能够陪伴着自己的主人,主人也会因为宠物而收获不一样的精神满足感。
3.科技的进步让人们养宠物走进了新时代。为了提升宠物饲养的便捷性,市场上推出了食物投喂器、智能猫砂盆、电子项圈以及自动喂液器等,喂液器用于向宠物提供饮用水。目前的喂液器存在功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喂液器,能够降低喂液器的功耗。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喂液器。喂液器包括喂液器本体、接近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流量控制组件。喂液器本体形成有用于存储液体且连通喂液区域的储液腔。接近传感器设置于喂液器本体,用于检测宠物是否靠近喂液器本体。控制器设置于喂液器本体,且电连接接近传感器。流量控制组件设置于喂液器本体,且电连接控制器。流量控制组件设置于储液腔和喂液区域之间的液流通路上,用于控制从储液腔流动至喂液区域的液体的流量。其中,在接近传感器检测到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时,控制器控制流量控制组件允许储液腔内的液体以第一流量流动至喂液区域;在接近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时,控制器控制流量控制组件允许储液腔内的液体以小于第一流量的第二流量流动至喂液区域。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通过设置接近传感器使得喂液器能够检测宠物是否靠近喂液器本体。通过设置控制器以及流量控制组件,使控制器能够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发出的信息。控制器能够根据该信息来控制流量控制组件运作,以控制从储液腔流动至喂液区域液体的流量。喂液器若检测到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时,流量控制组件控制储液腔内的液体以较大的流量流动至喂液区域液体,以供宠物饮水。喂液器若未检测到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则流量控制组件控制储液腔内液体以较小的流量流动至喂液区域,以吸引宠物饮水。如此,使得喂液器能够在宠物未靠近喂液器本体时,以较低的功耗运作,从而降低了喂液器在使用时的平均功耗。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技术喂液器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8.图2是图1所示喂液器沿a-a剖切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9.图3是图1所示喂液器的一拆解结构示意图;
10.图4是图2所示喂液器的底座一结构示意图;
11.图5是图2所示喂液器的底座另一结构示意图;
12.图6是图2所示喂液器的一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3.图7是图2所示喂液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5.本技术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供宠物等动物饮水的装置,如喂液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通过在喂液区域不断流出水流来达到吸引以及给宠物喝水的目的。宠物靠近喂液器时,喂液器需要提供足够的流量以供宠物饮水。但宠物在不靠近喂液器时,喂液器仅需要达到吸引宠物的目的即可,无需较大的液体流量。目前的喂液器在喂液区域的流量不会因宠物饮水状态而产生变化,如此一直维持较高的出水量,会导致喂液器的功耗较高。为了解决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可以提供以下实施例。
16.参阅图1,喂液器1包括喂液器本体2、接近传感器3、控制器4以及流量控制组件5。喂液器本体2形成有用于存储液体且连通喂液区域的储液腔202。储液腔202可以盛装供宠物饮用的液体,例如水、营养液、饮料或者其他调配的溶液等。
17.接近传感器3设置于喂液器本体2,用于检测宠物是否靠近喂液器本体2,以产生相应的信号。接近传感器3可以是被动红外传感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或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接近传感器3的工作方式也有多种形式。例如,接近传感器3具有检测范围,宠物进入检测范围后,能够触发接近传感器3,且宠物在检测范围内能够持续触发接近传感器3,接近传感器3持续传递信号至控制器4。宠物离开接近传感器3的检测范围后,接近传感器3无法被触发。控制器4能够根据接近传感器3传递的信号的状态做出判断,以控制流量控制组件5。接近传感器3的工作形式还可以是在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发出信号至控制器4。在检测到宠物离开喂液器本体2时,发出信号至控制器4。控制器4对不同信号做出判断,以控制流量控制组件5。
18.控制器4设置于喂液器本体2,且电连接接近传感器3。控制器4能够接收接近传感器3所产生的信号,并对信号做出判断,产生用于控制其他组件的控制信号。流量控制组件5设置于喂液器本体2,且电连接控制器4。控制器4产生的控制信号能够传输到流量控制组件5中,以控制流量控制组件5改变工作状态。流量控制组件5设置于储液腔202和喂液区域之间的液流通路204上,用于控制从储液腔202流动至喂液区域的液体的流量。流量控制组件5可以是液泵51、调节阀门54、开关阀门55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19.其中,在接近传感器3检测到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控制器4控制流量控制组件5允许储液腔202内的液体以第一流量流动至喂液区域。在接近传感器3没有检测到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控制器4控制流量控制组件5允许储液腔202内的液体以小于第一流量的第二流量流动至喂液区域。
20.参阅图1至图3,喂液器本体2包括主体21和底座22,主体21设置于底座22上,主体
21与底座22之间围设有容液空间201,喂液区域和储液腔202开设于主体21,主体21开设有与储液腔202连通的输出口211。输出口211连通储液腔202与容液空间201。接近传感器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更多个。接近传感器3可以沿主体21的周向间隔排布,用于多角度地检测宠物是否接近喂液器1。可选地,接近传感器3可以仅与控制器4电连接,而安装于喂液器本体2之外,例如墙体或支架上,以提高检测效果。
21.如图3所示,主体21和底座22可以配合使用,主体21可以放置于底座22上。底座22接收储液腔202所流出的液体,并将接收的液体泵送至喂液区域,宠物等可以饮用喂液区域内的液体。输出口211可以将储液腔202内的液体导引出主体21外进而可以流入底座22的容液空间201中。
22.其中,喂液器1形成有容液空间20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容液空间201可以是储液腔20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容液空间201也可以是不同于储液腔202,而与储液腔202相连通的空间。
23.以下举出容液空间201的一种示例性结构:
24.具体地,主体21设置于底座22上,并与底座22围合形成容液空间201。容液空间201与储液腔202通过输出口211连通,储液腔202的液体能够经过输出口211流动至容液空间201。容液空间201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液体,其中的液体能够被泵送至喂液区域,供宠物饮用。
25.主体21和底座22配合使用时,输出口211和容液空间201连通,供液体流入底座22中的容液空间201。在主体21和底座22分离时,输出口211关闭,避免储液腔202内的液体泄漏。
26.如图2所示,输出口211设有开关212,用于在输出口211和容液空间201对接时打开输出口211,使储液腔202与容液空间201连通,进而使得输送至底座22的液体能够自输出口211被泵送至主体21的喂液区域。输出口211和容液空间201分离时,开关212关闭,封堵输出口211。
27.主体21还可以设有输液通道213以及连通输液通道213的输入口214。输液通道213也即储液腔202与喂液区域间的液流通路204。进入容液空间201的液体能够被泵送至输入口214,进而可以经输入口214沿输液通道213输送至喂液区域,供宠物饮用。输入口214和输出口211间隔设置。输液通道213连通输入口214,可以将输入口214和输出口211相互隔绝,使得经输入口214流出的液体以及经输出口211输入至输液通道213的液体相互之间不影响。可选地,输液通道213自输入口214贯穿储液腔202,并穿出主体21外背离输入口214的一侧,进而可以将输送的液体排出至主体21外。具体地,输液通道213可以自输入口214贯穿于储液腔202,并穿出于主体21远离/背离输入口214的一侧。
28.喂液器本体2开设有作为喂液区域的喂液槽215以及连通喂液槽215的连通孔217。喂液槽215通过连通孔217与储液腔202连通,以允许喂液槽215内的液体回流至储液腔202。喂液槽215开设于主体21远离输入口214的一侧,主体21在喂液槽215内设有与喂液槽215的底部间隔设置的盛液盘216,输液通道213用于将液体喷向盛液盘216。
29.喂液槽215例如是主体21远离输入口214的一侧凹陷形成的,经输液通道213的流出的液体可以落入到喂液槽215,进而使得宠物可以饮用经输液通道213流出的液体,也可以喝喂液槽215所存储的液体。
30.喂液槽215可以用于暂时存储液体。喂液槽215内的液体可以重新回流至储液腔202内。具体地,喂液槽215通过连通孔217连通储液腔202,输液通道213穿设至喂液槽215内。喂液槽215内的液体可以通过连通孔217重新回流至储液腔202内,既能够将水资源循环利用进而节省水资源,又能够减少液体长时间滞留喂液槽215形成死水而容易被污染。
31.可选地,如图2所示,主体21可以设置有盛液过滤件218,用于将喂液槽215经连通孔217流入储液腔202的液体进行过滤,进而提升水质,减少污染。例如,盛液过滤件218可以设置于喂液槽215内,且覆盖连通孔217。
32.可选地,如图2所示,主体21在喂液槽215内设有与喂液槽215的底部间隔设置的盛液盘216,输液通道213用于将液体喷向盛液盘216。盛液盘216可以套设于输液通道213的外周。盛液盘216可以通过支撑件支撑于喂液槽215的底部,以能够与喂液槽215的底部相互间隔。
33.输液通道213的出口可以朝向盛液盘216设置,可以使得经输液通道213流出的液体可以落入盛液盘216。可选地,在喂液器1的正常使用状态下,输液通道213的出口可以高于盛液盘216设置,位于盛液盘216的上方。输液通道213的出口和盛液盘216之间的高度差,可以使得输液通道213流出的液体可以呈现为流动的液体,或可称为“活水”,如此可以吸引宠物进行饮用,而且宠物也更乐于饮用活水。
34.可选地,如图2所示,盛液盘216可以呈弧面起伏状设置。如此,盛液盘216具有凹部,凹部能够用于盛装液体,进而可以供宠物饮用。当其凹部盛满液体时,盛液盘216设置成允许液体溢流至喂液槽215内。例如,盛液盘216的凹部可以设置得较浅,例如凹部的底部与外边缘之间高度差为0.5-5cm,可选为1-3cm。可选地,盛液盘216例如呈现中间凸而外侧凹陷的结构,类似于“w”状,中间的凸部可以套设于输液通道213,外侧的凹部用于盛装液体。盛液盘216和喂液槽215可以构成双层结构的喂液区域,进而可以给宠物提供多层次的喂水空间,也能够提升液体的流动性,进而也避免盛液盘216溢出的液体直接往外流出而弄脏环境。
35.在一实施方式中,喂液器1包括液位计41,液位计41设于储液腔202内,用于检测储液腔202内的液位高度,且液位计41与控制器4电连接。一方面,液位计41能够检测储液腔202内是否缺水,从而发出信号至控制器4,通知用户及时加水。另一方面,液位计41能够检测不同时刻储液腔202内液位的高度,控制器4或者与控制器4连接的用户的智能终端能够对液位高度进行记录,使用户能够获得储液腔202内的液位信息,用户能够得知宠物的饮水量,便于用户对宠物饮水量进行监测。
36.本实施例可以设置相应的结构,以便于主体21和底座22配合使用的过程中,输出口211和容液空间201能够进行对接。
37.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主体21靠近底座22的一侧凸设有第一对接部23,底座22靠近主体21的一侧凸设有第二对接部24。第一对接部23和第二对接部24均呈筒状设置。第一对接部23包围输出口211。在主体21设置于底座22时,第二对接部24围设于第一对接部23的外周。第二对接部24和第一对接部23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抵接第一对接部23和第二对接部24。第一对接部23和第二对接部24围设成容液空间201。
38.在主体21放置于底座22时,第一对接部23和第二对接部24能够进行插接配合,以使得输出口211和容液空间201能够进行对接。在一种情况下,第一对接部23可以插入第二
对接部24,进而使得输出口211和容液空间201可以较为精确地对接。在另一种情况下,第二对接部24可以插入第一对接部23,进而使得输出口211和容液空间201可以较为精确地对接。
39.具体地,流量控制组件5具有多种形式,以下对流量控制组件5的实施方式举例说明:
40.第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2和图4,流量控制组件5包括液泵51,液泵51设置于底座22,用于将容液空间201内的液体泵送至喂液区域,以供宠物饮用。液泵51具有至少两个流量档位,不同的流量档位允许的最大流量不同,其中一档位允许的流量为第一流量,另一档位允许的流量为第二流量,第一流量大于第二流量。液泵51设置于喂液器本体2,且电连接控制器4。控制器4用于控制液泵51切换不同的流量档位,以使得液泵51至少以第一流量或第二流量将储液体泵送至喂液区域。在接近传感器3检测到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传递信号到控制器4,控制器4对该信号做出判断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液泵51将流量档位切换至第一流量的档位上。此时,液泵51以较高功耗工作,喂液区域液体的流量较大,能够供宠物饮用。在接近传感器3未检测到有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传递信号到控制器4,控制器4对该信号做出判断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液泵51将流量档位切换至第二流量的档位上。此时,液泵51以较低的功耗工作,喂液区域液体的流量较小,能够起到吸引宠物饮水的作用。通过设置具有两个档位的液泵51,使得喂液器1在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液泵51切换第一流量的档位,使宠物在喂液区域能够正常饮水。喂液器1在宠物未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能够将液泵51切换为第二流量的档位,降低了液泵51的功耗,从而降低了喂液器1的功耗。
41.第二种实施方式:参阅图2和图5,流量控制组件5包括第一液泵52和第二液泵53。第一液泵52的功率大于第二液泵53的功率。第一液泵52能够以较大的流量将液体泵送至喂液区域。第二液泵53能够以较小的流量将液体泵送至喂液区域。第一液泵52的工作时的功耗大于第二液泵53工作时的功耗。第一液泵52与第二液泵53分别电连接控制器4。控制器4用于控制第一液泵52或第二液泵53工作,第一液泵52在工作时以第一流量将液体泵送至喂液区域。第二液泵53在工作时以第二流量将液体泵送至喂液区域。第一流量大于第二流量。接近传感器3检测到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传递信号到控制器4,控制器4对该信号做出判断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液泵52开启,第二液泵53关闭,喂液区域的液体流量较大,能够供宠物饮用。在接近传感器3未检测到有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传递信号到控制器4,控制器4对该信号做出判断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液泵53开启,第一液泵52关闭,喂液区域的液体流量较小,能够起到吸引宠物饮水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液泵52和第二液泵53,使得喂液器1在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第一液泵52工作为喂液区域提供流量较大的液体,使宠物在喂液区域能够正常饮水。宠物未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能够将切换至功耗较低的第二液泵53工作,从而降低了喂液器1的功耗。
42.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液泵51均设置于容液空间201外,且具有入泵口511和出泵口512,入泵口511与容液空间201连通,出泵口512与喂液区域连通。主体21设有输液通道213以及连通输液通道213的输入口214。底座22开设有连通出泵口512的出液口221。输入口214在与主体21设置于底座22时连通出液口221,液泵51用于将液体经出液口221泵送至输液通道213内。
43.其中,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输液通道21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第一液泵52与第二
液泵53泵送的液体均泵入同一输液通道213中。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输液通道213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两个输液通道213分别与第一液泵52和第二液泵53对应设置,两个输液通道213可以分别接收第一液泵52和第二液泵53的液体,将其输送至喂液区域。
44.第三种实施方式:
45.参阅图6,本实施方式中,流量控制组件5包括调节阀门54,调节阀门54设于输液通道213中。调节阀门54具有至少两个调节档位,使调节阀门54能够调节输液通道213使其具有两种大小不同的流量。接近传感器3检测到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传递信号到控制器4,控制器4对该信号做出判断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调节阀门54处于第一流量的档位,喂液区域的液体流量较大,能够供宠物饮用。在接近传感器3未检测到有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传递信号到控制器4,控制器4对该信号做出判断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调节阀门54处于第二流量的档位,喂液区域的液体流量较小,能够起到吸引宠物饮水的作用。通过设置调节阀门54,使得喂液器1在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调节阀门54处于第一流量档位,喂液区域的液体流量较大,使宠物在喂液区域能够正常饮水。宠物未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能够将调节阀门54切换第二流量档位,从而降低了储液腔202内液体的消耗。
46.第四种实施方式:
47.参阅图7,输液通道213包括至少两个输液支路203,不同的输液支路203的面积不同。储液腔202内的液体可以经过任意一个输液支路203流入喂液区域中。流量控制组件5包括至少两个开关阀门55,至少两个开关阀门55一一对应设置于至少两个输液支路203,以分别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对应的输液支路203。控制器4电连接至少两个开关阀门55,以择一控制至少两个开关阀门55打开相应的输液支路203,以允许储液腔202内的液体至少以第一流量或第二流量流动至喂液区域。其中面积较大的输液支路203打开时,面积较小的输液支路203关闭,液体以第一流量流动至喂液区域。面积较小的输液支路203打开时,面积较大输液支路203关闭,液体以第二流量流动至喂液区域。第一流量大于第二流量。
48.接近传感器3检测到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传递信号到控制器4,控制器4对该信号做出判断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开关阀门55将面积较大的输液支路203打开,面积较小的输液支路203关闭,液体以第一流量流动。此时喂液区域的液体流量较大,能够供宠物饮用。在接近传感器3未检测到有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传递信号到控制器4,控制器4对该信号做出判断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开关阀门55将面积较小的输液支路203打开,面积较大的输液支路203关闭,液体以第二流量流动,喂液区域的液体流量较小,能够起到吸引宠物饮水的作用。通过设置开关阀门55,使得喂液器1在宠物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液体以第一流量流动至喂液区域,喂液区域的液体流量较大,使宠物在喂液区域能够正常饮水。宠物未靠近喂液器本体2时,能够使液体以第二流量流动至喂液区域,从而降低了储液腔202内液体的消耗。
4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