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2403发布日期:2023-02-28 20:1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领域,具体是一种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2.嫩枝扦插又叫绿枝扦插、软枝扦插。它是利用半木质化的绿色枝条作插穗进行扦插育苗,因嫩枝中生长素含量高,组织幼嫩,分生组织活跃,顶芽和叶子有合成生长素与生根素的作用,可促进产生愈伤组织和生根,容易成活。嫩枝扦插一般是在夏季进行,如金叶女贞、水杉、黄杨、龙柏、雪松、桧柏、紫叶小檗、刺槐、银杏等,都可以在夏季进行嫩枝扦插。但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温度和湿度不好掌握,若技术不到位,容易造成扦插育苗失败。
3.微穗嫩枝扦插作为一项节约插穗和提高育苗成活率的新技术,近年来在珍稀植物育苗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苗木成活后,大量幼苗的移栽比较费时费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实现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的过程中营养的提供和营养液与水分的自动吸收,解决了技术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质装置和自动渗水装置,基质装置置于自动渗水装置内;
7.所述基质装置为两个半圆中空柱体的基质体,基质体上端设置蛭石层,两个基质体围城一个圆柱状的基质装置;
8.所述自动渗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基质装置底部的渗水盆,渗水盆的内径尺寸与基质装置相匹配,渗水盆底部设置多个渗水柱,每个渗水柱上设置多个开孔或设置有开孔的凸起部。
9.作为优选,所述基质体的组成比例为草炭土:珍珠岩:腐熟的兔/羊粪肥=2:1:2。
10.作为优选,所述基质体的的直径为15-25厘米,高度为30-40厘米,顶端为敞口状,下端压制成封闭的杯底状。
11.作为优选,所述基质体的中空部分直径为5厘米左右,基质壁厚5-10厘米。
12.作为优选,所述渗水盆盆径16-26厘米,高度为32-42厘米。
13.作为优选,所述渗水柱为管状物,开口在盆底,渗水柱向盆内伸出长约5厘米,渗水柱顶端为封闭式,表面设置开孔。
14.作为优选,所述管状物的管外壁设置3-5个开孔或开孔的小突起。
15.作为优选,所述蛭石层厚度为2厘米,为保湿层。
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使用机械整体压制而成,便于工厂化生产,使用其进行移
栽苗木时,操作方便,降低操作成本与人工成本,使用性能可靠,以自动化代替人工,节约劳动力,提高幼苗移栽后的成活率,后期育苗的质量得到保证,成苗优秀,大小均匀,节约时间与人力。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质装置的立体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基质装置的剖面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渗水装置的透视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渗水柱的凸起部的立体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渗水柱的开孔的立体图。
24.附图标记:1、基质体,2、蛭石层,3、渗水盆,4、渗水柱,5、开孔,6、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优选实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26.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状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图1至图6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
28.如图1所示的一种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包括幼苗根部,包括基质装置和自动渗水装置;基质装置包括两个半圆中空柱体的基质体1,两个基质体1围城圆柱状,中空结构将苗木根系抱握住,基质体1上端设置蛭石层2,起保湿作用。
29.自动渗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基质装置底部的渗水盆3,渗水盆3的尺寸与基质装置相匹配,渗水盆3底部设置多个渗水柱4,每个渗水柱4上设置多个开孔5或设置有开孔5的凸起部6,蛭石层2厚度为2厘米,为保湿层,实现自动渗水给水,保证移栽及培养的过程中插扦苗的养分及水分的供给,插扦苗的正常生长,提高成活率。
30.如图2和图3所示的基质体1的组成比例为草炭土:珍珠岩:腐熟的兔/羊粪肥=2:1:2,基质体1的直径为15-25厘米,高度为30-40厘米,顶端为敞口状,下端压制成封闭的杯底状,整体呈盆状,基质体1的中空部分直径为5厘米左右,基质壁厚5-10厘米,基质体1底部下端提供夹紧力,顶端两边抱握育苗根部,起紧固作用,充分的将营养与水分输送到育苗根部。
31.如图4所示的渗水盆3盆径16-26厘米,高度为32-42厘米,渗水盆3与基质装置尺寸相匹配,渗水柱4数量为5个,从各个方向对基质装置提供营养与水分,实现自动化渗水给水,省时省力,育苗受面均匀,成苗品质高。
32.如图5所示的渗水柱4为管状物,开口在盆底,渗水柱4向盆内伸出长约5厘米,渗水柱4顶端为封闭式,,管状物的管外壁设置3-5个开孔5
33.如图6所示的或开孔5的小突起,深入基质装置内部,对其各个方位输送营养与水
分。
34.操作过程:
35.栽植时,将苗木根系修剪成直径5厘米左右的“棒状物”,用两个半圆形的基质体1抱握住根系,再将其装入自动渗水装置,压紧整个基质体1并使其与渗水盆3的盆壁密接即完成栽植过程,移栽扦插在穴盘基质中的微穗快繁苗时,直接用两个半圆基质体1抱握住穴盘苗根部再装入自动渗水装置。
36.将普通苗木根系或者穴盘苗带基质根部用两个半圆形且中空的基质体1抱握住,用力挤压基质体1并使其装入相应粗度的渗水盆3中,再将其置于防渗水育苗池中,育苗池事先储存深度为3-5厘米的清水,使已经植入苗木的基质体1底部基质能够通过渗水柱4自动吸入肥水,并传导到上部基质中,使其基质体1进一步膨大而填满渗水盆3的盆壁。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质装置和自动渗水装置,基质装置置于自动渗水装置内;所述基质装置为两个半圆中空柱体的基质体(1),基质体(1)上端设置蛭石层(2),两个基质体(1)围城一个圆柱状的基质装置;所述自动渗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基质装置底部的渗水盆(3),渗水盆(3)的内径尺寸与基质装置相匹配,渗水盆(3)底部设置多个渗水柱(4),每个渗水柱(4)上设置多个开孔(5)或设置有开孔(5)的凸起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体(1)的直径为15-25厘米,高度为30-40厘米,顶端为敞口状,下端压制成封闭的杯底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体(1)的中空部分直径为5厘米左右,基质壁厚5-10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盆(3)盆径16-26厘米,高度为32-42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柱(4)为管状物,开口在盆底,渗水柱(4)向盆内伸出长约5厘米,渗水柱(4)顶端为封闭式,表面设置开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物的管外壁设置3-5个开孔(5)或开孔(5)的小突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蛭石层(2)厚度为2厘米,为保湿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实现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的过程中营养的提供和营养液与水分的自动吸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微穗扦插苗移栽及培养简易装置,包括幼苗根部,包括基质装置和自动渗水装置;所述基质装置包括半圆中空柱体的基质体,基质体上端设置蛭石层;所述自动渗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基质装置底部的渗水盆,渗水盆的尺寸与基质装置相匹配,渗水盆底部设置多个渗水柱,每个渗水柱上设置多个开孔或设置有开孔的凸起部。的凸起部。的凸起部。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锋 安广池 张红蓉 范静 徐晶晶 王先伟 许廷全 徐静 王传伟 杜文娟 单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宏大同德生态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3/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