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雨水净化功能的组合式植草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34346发布日期:2023-02-03 17:29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雨水净化功能的组合式植草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雨水净化功能的组合式植草沟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城市硬化面积不断增大,地表渗透系数不断降低,初期雨水径流将地面污染带入地表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水质污染;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综合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初期雨水污染。
3.植草沟是一种重要的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是指种植植被的地表沟渠排水系统,断面形式多为倒抛物线、倒三角或倒梯形,类型包含标准传输植草沟、干式植草沟及湿式植草沟,主要用于衔接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系统,具有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的功能(住建部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4.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现有的植草沟由于建设阶段竖向高度与边坡坡度难以控制,施工难度大,运维阶段易受到周边绿地侵蚀,导致蓄水、净水、排水能力不足,实际功能效果与景观效果往往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结构施工简单、竖向高度及边坡坡度易控制、运维阶段不易受到周边绿地侵蚀、蓄水净水排水能力强的组合式植草沟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建设阶段竖向高度与边坡坡度难以控制、施工难度大、运维阶段易受到周边绿地侵蚀、导致蓄水净水排水能力不足、实际功能效果与景观效果往往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雨水净化功能的组合式植草沟结构,包括种植单元和净化单元且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壁厚2.5mm,所述种植单元包括中部种植格和对称分布的侧边种植格,所述侧边种植格设置在中部种植格两侧,所述侧边种植格包括两个分格种植格且长为500mm、宽为300mm、深为250~280mm,所述分格种植格格底坡度为4%且在最低点设置过水槽、高度为200mm,所述中部种植格长1000mm、宽400mm、深250mm且在底部中间设置排水槽、槽宽200mm,所述中部种植格底部下侧设置4个固定脚,所述净化单元通过固定脚搭接在中部种植格下部,所述净化单元长1000mm、宽400mm、深300mm且两端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尺寸为0.2mx0.15m,所述净化单元底部设置渗水槽、宽度为200mm。
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中部种植格底部设有斜坡且坡度为3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模块化组合式结构施工简单,竖向高度及边坡坡度易控制,运维阶段不易受到周边绿地侵蚀,蓄水净水排水能力强,有效满足城市道路雨水净化要求。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12.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雨水净化功能的组合式植草沟结构,包括种植单元1和净化单元2且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壁厚2.5mm,聚乙烯无毒、无味、无臭,熔点约为130℃,相对密度0.94~0.976g/m
³
,具有重量小,抗冲击性强、抗冻、耐热、耐腐蚀、安全环保、机械强度好、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好等优点,所述种植单元1包括中部种植格11和对称分布的侧边种植格12,所述侧边种植格12设置在中部种植格11两侧,所述侧边种植格12包括两个分格种植格13且长为500mm、宽为300mm、深为250~280mm,所述分格种植格13格底坡度为4%且在最低点设置过水槽14、高度为200mm,所述中部种植格11长1000mm、宽400mm、深250mm且在底部中间设置排水槽15、槽宽200mm,所述中部种植格底部下侧设置4个固定脚16,所述净化单元2通过固定脚搭接在中部种植格下部,所述净化单元2长1000mm、宽400mm、深300mm且两端设有过水孔21,所述过水孔尺寸为0.2mx0.15m,所述净化单元2底部设置渗水槽22、宽度为200mm,组合式植草沟适用于道路、公园、建筑小区等绿地系统,用于净化雨水或将雨水转输排入下游水体、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等雨水调蓄设施,与传统植草沟相比,该结构施工简单,蓄水、输水能力大幅提高。
13.种植单元内填装种植土,ph约6.8~8.0,ec值约0.35~0.75mmho/cm,有机质≥1.5%,容重≤1.3g/cm
³
,选种耐湿耐淹草本植物,草子均匀撒播草格内,为便于雨水收集,模块使用时顶部低于周边竖向20mm,周边使用原土夯实,压实度不低于90%。雨水经过植被的第一次净化,通过底部排水槽进入净化层进行二次净化。
14.净化单元内滤料采用沸石,颗粒规格为6~8mm,采用300g/m
²
规格土工布,径流量小时,雨水通过滤料可直接下渗,径流量大时,雨水过水孔转输排入下游水体或者雨水调蓄设施。
15.若实施现场为非直线段,可根据现场角度对模块进行整体切割。
1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部种植格底部设有斜坡且坡度为3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模块化组合式结构施工简单,竖向高度及边坡坡度易控制,运维阶段不易受到周边绿地侵蚀,蓄水净水排水能力强,有效满足城市道路雨水净化要求。
18.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雨水净化功能的组合式植草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单元(1)和净化单元(2)且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壁厚2.5mm,所述种植单元(1)包括中部种植格(11)和对称分布的侧边种植格(12),所述侧边种植格(12)设置在中部种植格(11)两侧,所述侧边种植格(12)包括两个分格种植格(13)且长为500mm、宽为300mm、深为250~280mm,所述分格种植格(13)格底坡度为4%且在最低点设置过水槽(14)、高度为200mm,所述中部种植格(11)长1000mm、宽400mm、深250mm且在底部中间设置排水槽(15)、槽宽200mm,所述中部种植格(11)底部下侧设置4个固定脚(16),所述净化单元(2)通过固定脚(16)搭接在中部种植格(11)下部,所述净化单元(2)长1000mm、宽400mm、深300mm且两端设有过水孔(21),所述过水孔(21)尺寸为0.2mx0.15m,所述净化单元(2)底部设置渗水槽(22)、宽度为2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雨水净化功能的组合式植草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种植格(11)底部设有斜坡且坡度为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雨水净化功能的组合式植草沟结构,包括种植单元和净化单元,种植单元包括中部种植格和对称分布的侧边种植格,侧边种植格包括两个分格种植格且长为500mm、宽为300mm、深为250~280mm,中部种植格长1000mm、宽400mm、深250mm,净化单元通过固定脚搭接在中部种植格下部,净化单元长1000mm、宽400mm、深300mm且两端设有过水孔,净化单元底部设置渗水槽、宽度为200mm;采用模块化组合式结构施工简单,竖向高度及边坡坡度易控制,运维阶段不易受到周边绿地侵蚀,蓄水净水排水能力强,有效满足城市道路雨水净化要求。有效满足城市道路雨水净化要求。有效满足城市道路雨水净化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谢鹏贵 缪沁园 邹锴 黄黛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6
技术公布日:20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