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4290发布日期:2022-07-23 11:2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耕具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


背景技术:

2.在农作物、经济作物种植前,都需要将用于种植的地块进行耕整处理。例如,在稻田内种植水稻之前,都需要对稻田进行犁耕田处理,传统的农作犁耙田是用牲畜牛马拉犁拉耙耕作,工效低,劳动强度大,要有专人养牛养马,成本高。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实力的与日俱增,我国农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农用机械产品已经应用于千家万户,他们的发展节约了劳动力,并极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动农业的发展。在耙田时,人们常常将耙田轮安装在耕作机的驱动轴上用于耙田。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耕田轮,例如:
4.1、中国专利:一种农业耕田机用耕田轮,申请号:202011036316.8,申请日:2020.09.27,申请人:安徽虹飞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地址:234300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泗城镇工业园区,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耕田机用耕田轮,包括轮毂、轮辐、轮缘和叶片轮,轮辐设置有四个,且四个轮辐呈环状均匀分布在轮毂的外沿位置处,四个轮辐的外端均与轮缘的内壁固定,轮毂上开设有便于转轴穿过的轴孔,叶片轮上焊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卡设在轮缘的上,叶片轮上焊接有一个用于增加叶片轮整体强度的肋板,叶片轮的底部表面上焊接有三角齿,叶片轮的内壁上配合有两个弧形板,两个弧形板均贯穿肋板设置,且弧形板卡设在肋板上,两个弧形板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弧形板和叶片轮的安装螺钉。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抓地力强,可避免在使用时出现耕田轮打滑现象发生,增加耕田效率,整体结构强度高,安装及拆卸方便,成本低。
5.2、中国专利:一种耕作轮和微耕机,申请号:201220396161.3,申请日:2012.08.10,专利权人:广西兴业县兴益机械加工厂,地址:537814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兴业县大平山镇工业区,发明人:黄程,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器械领域,提出了一种耕作轮,包括轮圈、辐条、轴心和叶片;所述轮圈为一圆柱形框架,直径大于38厘米,宽度大于28厘米;所述轴心与所述轮圈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辐条为两条以上,其一端与所述轴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圈一侧圆面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辐条均匀分布;所述叶片的个数大于8,均匀固定在所述轮圈上,每个叶片的远心端凸露于所述轮圈的外边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微耕机,包括如前所述的耕作轮,所述耕作轮为2只,对称分布在微耕机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耕作轮和微耕机能够有效地爬坡和过壕沟,同时将经过旋耕刀的土壤打得更为细碎,使其更适合播种,提高了耕种效率。
6.3、中国专利:微型轻便耙田机,申请日:2007.6.5,申请号:200720085188.x,专利权人:潘俊华,地址:537506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黎村镇温泉村大洋二队,发明人:潘俊华,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轻便耙田机,包括由扶手、离合支架、传动机构、链包、耙田轮,特征是所述的传动机构由汽油机、皮带、皮带轮、传动轴、小链轮、链条、主轴所构成,所述的扶手上连接离合支架、支撑与链包,所述的离合支架上的套轴套接汽油机,所述的主轴
中间安装链轮,两边安装轴承套入左右链包的轴承套用密封圈密封,链轮与小链轮两边的左右链包用螺钉拧紧,主轴两端开正反螺丝拧紧耙田轮,所述的传动轴上安装皮带轮、轴套与小链轮。优点是结构简单,轻便,耐用,拆装使用方便,效率高,容易普及一般农户使用。
7.4、中国专利:耕整机耕作轮,申请日2006.7.17,申请号:200620097907.5,专利权人:广西汽牛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地址:537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兴业县大平山镇工业园,设计人:全开,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机械的部件,尤其是一种用于翻耕田土的耕整机耕作轮,其特征在于轮圈(3)为双层,八片叶片(2)焊接于轮圈(3)两层之间,八根加强筋(1)加强轮圈(3)双层的联接,同时每根加强筋(1)与叶片(2)成70
°
夹角联接,四根辐条(4)把轴心(5)与轮圈(3)联接成一体。整个耕作轮的结构更紧凑,与地面接触面积更大,行走更平稳;翻耕田土的面积和数量也更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
8.经应用研究发现,目前使用的耙田轮安装在耕作机的驱动轴上只能用于水田耙田耕作,无法用于旱地松土。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该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安装在同一台耕作机的驱动轴上,作为驱动轮行走,可以用于水田犁耙耕整地,也可以用于旱地旋耕松土,耕作效率高。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1.一种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包括用于与驱动轴安装连接的轮毂,还包括耙齿连接板和轮圈,所述的轮圈与轮毂同轴心布置,轮圈设置在轮毂的一侧或两侧分别设置,多块耙齿连接板呈环状均布设置,多块耙齿连接板沿轴线方向将轮圈与轮毂固定连接,所述的耙齿连接板的板面与耙齿连接板的固定连接点和中轴线形成的面呈30-45度角,耙齿连接板的固定连接点是指耙齿连接板与轮圈或轮毂的固定连接处的任意一个点,每一块耙齿连接板上都设置多个耙齿,耙齿连接板和耙齿进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设置为分体式,即耙齿通过安装螺栓可拆卸安装设置在耙齿连接板上,耙齿的下部与耙齿连接板的板面贴合然后通过安装螺栓固定,耙齿的上部沿着耙齿连接板的板面向上伸,设置分体式方便对耙齿的更换维修。
12.当轮圈只设置在轮毂的一侧时,所述的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分为左耕作轮和右耕作轮,左耕作轮和右耕作轮成对安装使用,左耕作轮和右耕作轮都包括轮毂、耙齿连接板和轮圈,所述的轮圈与轮毂同轴心布置,多块耙齿连接板呈环状均布设置,多块耙齿连接板沿轴线方向固定在轮圈和轮毂之间;左耕作轮的耙齿连接板的板面与耙齿连接板的固定连接点和中轴线形成的面呈正30-45度角,右耕作轮的耙齿连接板的板面与耙齿连接板的固定连接点和中轴线形成的面呈负30-45度角。当轮圈分别设置在轮毂的两侧时,轮毂居中布置,所述的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可以不分左耕作轮和右耕作轮,即左耕作轮和右耕作轮的结构一致。
13.进一步优选的:相邻两块耙齿连接板上的耙齿呈品字形排布,在耕作轮耕作时,更好的完成碎土工作,不易粘结黏土和杂草。
14.本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的具有优点为:
15.1、本耕作轮通过轮毂可拆卸安装在耕作机的驱动轴上,驱动耕作轮旋转耕作,且
耕作轮作为驱动轮行走,由于设置了耙齿连接板和耙齿,通过调整耕作轮的安装方向,使耙齿跟随耙齿连接板呈朝前或朝后倾斜状,实现了安装在同一台耕作机的驱动轴上实现水田犁耙耕整地和旱地旋耕松土,耕作效率高。
16.2、由于相邻两块耙齿连接板上的耙齿呈品字形排布,不易粘结黏土和杂草,使得耕作轮也能适应湿地耕作。
附图说明
17.图1是实施例二中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的安装示意图;
18.图2是实施例三中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的安装示意图;
19.图3是左耕作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3是俯视示意图;
21.图5是左耕作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右耕作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图6是俯视示意图;
24.图8是右耕作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中序号的部件名称为:
26.1、轮毂,2、耙齿,3、耙齿连接板,4、安装螺栓,5、轮圈,6、左耕作轮,7、驱动轴,8、右耕作轮。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更加详细的介绍本技术的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28.实施例一
29.一种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包括用于与驱动轴7安装连接的轮毂1,还包括耙齿连接板3和轮圈5,所述的轮圈5与轮毂1同轴心布置,轮圈5分别设置在轮毂1的两侧,轮毂1居中布置,多块耙齿连接板3呈环状均布设置,多块耙齿连接板3沿轴线方向将轮圈5与轮毂1固定连接,所述的耙齿连接板3的板面与耙齿连接板3的固定连接点和中轴线形成的面呈30-45度角,最好是呈35度角,耙齿连接板3的固定连接点是指耙齿连接板3与轮圈5或轮毂1的固定连接处的任意一个点,每一块耙齿连接板3上都设置多个耙齿2。当用于水田耕作时,轮毂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驱动轴7上,耙齿2跟随耙齿连接板3呈朝后倾斜状;耕作机的驱动轴7驱动耕作轮旋转耕作,且作为驱动轮行走,由于耙齿连接板3与地面呈大面积接触,耕作轮不会深沉下陷,耙齿2辅助耕松泥土,提高工作效率;当用于旱地耕作时,耕作轮的安装与水田耕作时呈方向安装,即耕作轮调转180度安装,耙齿2跟随耙齿连接板3呈朝前倾斜状,耕作机的驱动轴7驱动耕作轮旋转耕作,且作为驱动轮行走,由于耙齿连接板3与地面呈小面积或线接触松土,耙齿2跟随耙齿连接板3旋转锄挖泥土,实现旱地硬土的耕作。
30.实施例二
31.一种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所述的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分为左耕作轮6和右耕作轮8,左耕作轮6和右耕作轮8成对安装使用,左耕作轮6和右耕作轮8都包括耙齿连接板3、轮圈5和用于与驱动轴7安装连接的轮毂1,所述的轮圈5与轮毂1同轴心布置,轮圈5只设置
在轮毂1的一侧,多块耙齿连接板3呈环状均布设置,多块耙齿连接板3沿轴线方向固定在轮圈5和轮毂1之间;左耕作轮6的耙齿连接板3的板面与耙齿连接板3的固定连接点和中轴线形成的面呈正35度角,右耕作轮8的耙齿连接板3的板面与耙齿连接板3的固定连接点和中轴线形成的面呈负35度,耙齿连接板3的固定连接点是指耙齿连接板3与轮圈5或轮毂1的固定连接处的任意一个点,每一块耙齿连接板3上都设置多个耙齿2;所述的耙齿2通过安装螺栓4可拆卸安装设置在耙齿连接板3上。当用于水田耕作时,左耕作轮6的轮毂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左侧的驱动轴7上,右耕作轮8的轮毂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右侧的驱动轴7上,左耕作轮6和右耕作轮8的耙齿2跟随耙齿连接板3都呈朝后倾斜状;耕作机的驱动轴7驱动耕作轮旋转耕作,且作为驱动轮行走,由于耙齿连接板3与地面呈大面积接触,耕作轮不会深沉下陷,耙齿2辅助耕松泥土,提高工作效率;当用于旱地耕作时,左耕作轮6的轮毂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右侧的驱动轴7上,右耕作轮8的轮毂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左侧的驱动轴7上,左耕作轮6和右耕作轮8的耙齿2跟随耙齿连接板3都呈朝前倾斜状;由于耙齿连接板3与地面呈小面积或线接触松土,耙齿2跟随耙齿连接板3旋转锄挖泥土,实现旱地硬土的耕作。
32.实施例三
33.一种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所述的旱地、水田两用耕作轮分为左耕作轮6和右耕作轮8,左耕作轮6和右耕作轮8成对安装使用,左侧驱动轴7上安装一个左耕作轮6和一个右耕作轮8,右侧驱动轴7上也安装一个左耕作轮6和一个右耕作轮8;左耕作轮6和右耕作轮8都包括耙齿连接板3、轮圈5和用于与驱动轴7安装连接的轮毂1,所述的轮圈5与轮毂1同轴心布置,轮圈5只设置在轮毂1的一侧,多块耙齿连接板3呈环状均布设置,多块耙齿连接板3沿轴线方向固定在轮圈5和轮毂1之间;左耕作轮6的耙齿连接板3的板面与耙齿连接板3的固定连接点和中轴线形成的面呈正35度角,右耕作轮8的耙齿连接板3的板面与耙齿连接板3的固定连接点和中轴线形成的面呈负35度,耙齿连接板3的固定连接点是指耙齿连接板3与轮圈5或轮毂1的固定连接处的任意一个点,每一块耙齿连接板3上都设置多个耙齿2;所述的耙齿2通过安装螺栓4可拆卸安装设置在耙齿连接板3上,相邻两块耙齿连接板3上的耙齿2呈品字形排布。左侧和右侧的驱动轴7上分别安装一对左耕作轮6和右耕作轮8,左耕作轮6和右耕作轮8呈对接状;当用于水田耕作时,左耕作轮6安装在外侧,右耕作轮8安装在里侧,左耕作轮6和右耕作轮8的轮毂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驱动轴7上,左耕作轮6和右耕作轮8的耙齿2跟随耙齿连接板3都呈朝后倾斜状;耕作机的驱动轴7驱动耕作轮旋转耕作,且作为驱动轮行走,由于耙齿连接板3与地面呈大面积接触,耕作轮不会深沉下陷,耙齿2辅助耕松泥土,提高工作效率;当用于旱地耕作时,左耕作轮6安装在里侧,右耕作轮8安装在外侧,左耕作轮6和右耕作轮8的轮毂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驱动轴7上,左耕作轮6和右耕作轮8的耙齿2跟随耙齿连接板3都呈朝前倾斜状;由于耙齿连接板3与地面呈小面积或线接触松土,耙齿2跟随耙齿连接板3旋转锄挖泥土,实现旱地硬土的耕作。
34.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实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