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捆作业自燃预警智能监测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57737发布日期:2022-10-19 03:32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打捆作业自燃预警智能监测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捆作业自燃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打捆作业自燃预警智能监测终端。


背景技术:

2.打捆作业是指用捆装工具将散件货物组成一个货物单元,使其在物流过程中保持不变,从而能与其他机械设备配合,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由于麦秆的禁止燃烧等规定的出现,对于麦秆最好的处理方式为打捆后进行运输,做集中处理,目前,对于麦秆的打捆,主要用打捆机进行操作,打捆机是指用来捆草的机械,应用范围广,可对稻草、麦草、棉秆、玉米秆、油菜杆、花生藤、豆杆、苜蓿、亚麻等秸秆、天然牧草捡拾打捆,配套功能多,可直接捡拾打捆,也可先割后捡拾打捆,还可以先粉碎再打捆,作效率高,每天可捡拾打捆120~200亩,产量20~50吨。
3.打捆完成后,集中堆放,内部的热量无法散发,容易出现自燃的现象,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损失危害,目前检测的设备安装并不方便,损坏后的维修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打捆作业自燃预警智能监测终端,通过对接机构的使用,可以使安装座固定在感应座上,并且,韧性卡接片倾斜进入安装槽内,由导片进行挤压,使安装更加牢固,不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通过锁定机构的使用,可以对监测终端进行二次加固,由钩脚与卡块一一对应,进行比较牢固的安装,保证使用的完整性,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打捆作业自燃预警智能监测终端,包括:
6.安装座;
7.感应座,所述感应座安装设置于安装座上表面;
8.对接机构,设于安装座上,所述对接机构与感应座连接,其中,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安装槽、螺纹柱、螺纹套、导片和多个韧性卡接片,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感应座的下表面中心处,所述螺纹柱固定连接于安装槽的上内壁中心处,所述导片固定连接于安装槽的上内壁靠近边缘处,所述螺纹套固定连接于安装座的下内壁中心处,多个所述韧性卡接片均固定连接于安装座的下内壁靠近中心处,且多个韧性卡接片均匀分布;以及
9.锁定机构,设于安装座上,所述对接机构与感应座连接,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多个钩脚、多个卡块和多个滑槽,多个所述钩脚均固定连接于感应座的下表面靠近边缘处,且多个钩脚均匀分布,多个所述滑槽均开设于安装座的内部靠近边缘处,且多个滑槽均匀分布,多个所述卡块分别滑动连接于多个滑槽的内壁,且多个卡块与多个钩脚相互对应。
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四个螺纹杆,四个所述螺纹杆均匀分布,且四个螺纹杆的外表面靠近边缘处分别与四个卡块螺纹连接。
11.进一步的,四个所述螺纹杆远离卡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上内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驱动锥齿,所述驱动锥齿与四个从动锥齿相互啮合。
1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下内壁中心处安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锥齿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
14.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座的上表面中心处安装设置有红外温感器。
15.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座的上表面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壁包裹设置于红外温感器的外表面。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打捆作业自燃预警智能监测终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打捆作业自燃预警智能监测终端,通过对接机构的使用,可以使安装座固定在感应座上,并且,韧性卡接片倾斜进入安装槽内,由导片进行挤压,使安装更加牢固,不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
18.(2)、该打捆作业自燃预警智能监测终端,通过锁定机构的使用,可以对监测终端进行二次加固,由钩脚与卡块一一对应,进行比较牢固的安装,保证使用的完整性,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爆炸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3.图中:1、安装座;2、螺纹杆;3、卡块;4、感应座;5、防护罩;6、红外温感器;7、螺纹柱;8、导片;9、钩脚;10、驱动锥齿;11、从动锥齿;12、驱动电机;13、螺纹套;14、韧性卡接片;15、滑槽;16、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打捆作业自燃预警智能监测终端,包括:
27.安装座1;
28.感应座4,感应座4安装设置于安装座1上表面;
29.对接机构,设于安装座1上,对接机构与感应座4连接,其中,对接机构包括安装槽16、螺纹柱7、螺纹套13、导片8和多个韧性卡接片14,安装槽16开设于感应座4的下表面中心处,螺纹柱7固定连接于安装槽16的上内壁中心处,导片8固定连接于安装槽16的上内壁靠近边缘处,螺纹套13固定连接于安装座1的下内壁中心处,多个韧性卡接片14均固定连接于
安装座1的下内壁靠近中心处,且多个韧性卡接片14均匀分布;以及
30.锁定机构,设于安装座1上,对接机构与感应座4连接,其中,锁定机构包括多个钩脚9、多个卡块3和多个滑槽15,多个钩脚9均固定连接于感应座4的下表面靠近边缘处,且多个钩脚9均匀分布,多个滑槽15均开设于安装座1的内部靠近边缘处,且多个滑槽15均匀分布,多个卡块3分别滑动连接于多个滑槽15的内壁,且多个卡块3与多个钩脚9相互对应。
31.本实施方案中:安装座1安装在堆放物件的位置,持续性监测物件的温度,当温度过高时发出警报以及传输热成像,保证安全性,韧性卡接片14具有一定的韧性,在韧性范围内产生作用力,与导片8挤压更加牢固,同时,螺纹柱7与螺纹套13螺纹配合,进行安装,钩脚9、卡块3和滑槽15位置相对应,呈现十字形,钩脚9与卡块3相对应,对感应座4进行固定,防止掉落。
32.具体的,安装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四个螺纹杆2,四个螺纹杆2均匀分布,且四个螺纹杆2的外表面靠近边缘处分别与四个卡块3螺纹连接。
33.本实施例中:螺纹杆2转动,使卡块3在滑槽15内进行移动,从而与钩脚9进行卡接或松开,进行使用。
34.具体的,四个螺纹杆2远离卡块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11。
35.本实施例中:从动锥齿11接收动力来源,以使螺纹杆2转动,进行使用。
36.具体的,安装座1的上内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驱动锥齿10,驱动锥齿10与四个从动锥齿11相互啮合。
37.本实施例中:驱动锥齿10将动力传输至从动锥齿11,使四个从动锥齿11同时转动,保证四个卡块3可以同时移动。
38.具体的,安装座1的下内壁中心处安装设置有驱动电机12,驱动锥齿10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
39.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2的型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市面上已有的进行使用,驱动电机12将动力传输至驱动锥齿10,进行传输。
40.具体的,感应座4的上表面中心处安装设置有红外温感器6。
41.本实施例中:红外温感器6位现有技术,安装在感应座4内进行使用,在此不过多赘述。
42.具体的,感应座4的上表面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罩5,防护罩5的内壁包裹设置于红外温感器6的外表面。
43.本实施例中:防护罩5为透明或有色保护状,可以对内部的红外温感器6进行保护,并且,不会影响其正常使用。
44.使用时,将安装座1固定在使用的位置,将带有红外温感器6和防护罩5的感应座4通过螺纹柱7与螺纹套13的咬合进行连接,同时,将韧性卡接片14插入导片8内进行挤压,当螺纹柱7与螺纹套13旋转到位时,四个钩脚9对应四个滑槽15,驱动电机12转动,使驱动锥齿10带动四个从动锥齿11与四个螺纹杆2同时转动,以此控制四个卡块3在滑槽15中同时向内移动,与四个钩脚9卡接,进一步固定,保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落。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