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淤泥的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0091发布日期:2022-09-23 22:3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理淤泥的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插秧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清理淤泥的插秧机。


背景技术:

2.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时,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插秧机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秧速度分类,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步行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步行式插秧机均为普通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有普通插秧机,也有高速插秧机。
3.市场上现有的插秧机在使用后表面的泥土太多,不方便进行清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清理淤泥的插秧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淤泥的插秧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淤泥的插秧机,包括底盘、调节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底盘左上方固定连接有机头,且机头右上方设置有方向盘,所述机头右方设置有底座,且底座上方设置有坐凳,用于调节坐凳高度的调节组件设置于坐凳与底座之间,所述底盘左部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驱动轮,且底盘中部前后两侧设置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内侧设置有行走轮,用于辅助移动的所述辅助组件设置于行走轮外侧,所述底盘中部上方设置有电机,且电机上方设置有秧苗箱,所述秧苗箱右部下侧开设有缺口,且秧苗箱右方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表面固定连接有取秧板,且输送带左端下方转动连接有伸缩杆。
6.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下方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柱,且支柱内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下方固定连接有套管,且套管下方固定连接有浮板,所述支柱共设置有四个,且套管与支柱贴合,所述套管通过液压杆与支柱滑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腔、升降杆、滑腔、滑槽、滑块、滑杆和底板,且固定腔内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固定腔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滑腔,且滑腔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嵌合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底板。
8.进一步的,所述滑杆通过滑腔与底座滑动连接,且滑块通过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与底板固定连接,且底板与坐凳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固定板、插槽、卡腔、插板、嵌槽、卡槽、卡簧、卡板和卡块,所述固定板表面开设有插槽,且插槽内侧开设有卡腔,所述插槽内嵌合连接有插板,且插板表面开设有嵌槽,所述卡腔外侧开设有卡槽,且卡腔内固定连接有卡簧,所述卡簧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板,且卡板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
10.进一步的,所述插板通过插槽与固定板滑动连接,且卡板通过嵌槽与插板嵌合连
接,所述卡板通过卡簧与卡腔弹性连接,且卡板通过卡腔与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卡块通过卡板与卡槽滑动连接,且卡块通过卡槽与固定板嵌合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机头通过底盘与驱动轮构成传动结构,且方向盘通过机头与驱动轮构成传动结构,所述输送带通过转轴与底盘转动连接,且伸缩杆与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输送带构成传动结构。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淤泥的插秧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便于清理淤泥的插秧机,通过各部分零件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淤泥溅射到装置表面,便于之后清理;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泥板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装置时,辅助组件可以通过行走轮辅助装置在田地里移动,挡泥板可以避免淤泥溅射到底盘和装置表面,在对装置进行清洗时,可以通过卡块移动卡板,从而将插板通过插槽从固定板中抽出,进而对插板进行清洗,同时也便于装置在路面行驶;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杆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装置时,可以根据田地里的水深,通过液压杆带动浮板升降,使得浮板可以更好的为装置提供支撑,同时也保证输送带可以带动取秧板将秧苗插入秧坑内,浮板左端的曲面设置也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淤泥溅射到机头表面;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装置时可以通过升降杆对底板进行升降,从而对坐凳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员使用装置,滑杆和滑块可通过滑腔和滑槽对底板进行限制,保证了底板升降时的稳定性,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和舒适性,也方便人员对秧苗箱内的秧苗进行补充。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组件剖视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便于清理淤泥的插秧机,包括底盘1、调节组件6和辅助组件10,底盘1左上方固定连接有机头2,且机头2右上方设置有方向盘3,机头2右方设置有底座4,且底座4上方设置有坐凳5,用于调节坐凳5高度的调节组件6设置于坐凳5与底座4之间,底盘1左部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驱动轮7,且底盘1中部前后两侧设置有挡泥板8,挡泥板8内侧设置有行走轮9,用于辅助移动的辅助组件10设置于行走轮9外侧,底盘1中部上方设置有电机11,且电机11上方设置有秧苗箱12,秧苗箱12右部下侧开设有缺口13,且秧苗箱12右方设置有输送带14,输送带14表面固定连接有取秧板15,且输送带14左端下方转动连接有伸缩杆16,机头2通过底盘1与驱动轮7构成传动结构,且方向盘3通过机头2与驱动轮7构成传动结构,输送带14通过转轴与底盘1转动连接,且伸缩杆16与底盘1转动连接,电机11通过皮带与输送带14构成传动结构。
20.如图1所示,底盘1下方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柱17,且支柱17内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8,液压杆18下方固定连接有套管19,且套管19下方固定连接有浮板20,支柱17共设
置有四个,且套管19与支柱17贴合,套管19通过液压杆18与支柱17滑动连接,通过液压杆18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装置时,可以根据田地里的水深,通过液压杆18带动浮板20升降,使得浮板20可以更好的为装置提供支撑,同时也保证输送带14可以带动取秧板15将秧苗插入秧坑内,浮板20左端的曲面设置也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淤泥溅射到机头2表面。
21.如图1和图2所示,调节组件6包括固定腔601、升降杆602、滑腔603、滑槽604、滑块605、滑杆606和底板607,且固定腔601内固定连接有升降杆602,固定腔60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滑腔603,且滑腔603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604,滑槽604内嵌合连接有滑块605,且滑块605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606,滑杆606上端固定连接有底板607,滑杆606通过滑腔603与底座4滑动连接,且滑块605通过滑杆606与滑槽604滑动连接,升降杆602与底板607固定连接,且底板607与坐凳5固定连接,通过调节组件6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装置时可以通过升降杆602对底板607进行升降,从而对坐凳5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员使用装置,滑杆606和滑块605可通过滑腔603和滑槽604对底板607进行限制,保证了底板607升降时的稳定性,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和舒适性,也方便人员对秧苗箱12内的秧苗进行补充。
22.如图1和图3所示,辅助组件10包括固定板1001、插槽1002、卡腔1003、插板1004、嵌槽1005、卡槽1006、卡簧1007、卡板1008和卡块1009,固定板1001表面开设有插槽1002,且插槽1002内侧开设有卡腔1003,插槽1002内嵌合连接有插板1004,且插板1004表面开设有嵌槽1005,卡腔1003外侧开设有卡槽1006,且卡腔1003内固定连接有卡簧1007,卡簧1007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板1008,且卡板1008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009,插板1004通过插槽1002与固定板1001滑动连接,且卡板1008通过嵌槽1005与插板1004嵌合连接,卡板1008通过卡簧1007与卡腔1003弹性连接,且卡板1008通过卡腔1003与固定板1001滑动连接,卡块1009通过卡板1008与卡槽1006滑动连接,且卡块1009通过卡槽1006与固定板1001嵌合连接,通过挡泥板8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装置时,辅助组件10可以通过行走轮9辅助装置在田地里移动,挡泥板8可以避免淤泥溅射到底盘1和装置表面,在对装置进行清洗时,可以通过卡块1009移动卡板1008,从而将插板1004通过插槽1002从固定板1001中抽出,进而对插板1004进行清洗,同时也便于装置在路面行驶。
23.综上,该便于清理淤泥的插秧机,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图2和图3中所示的结构,在在机头2内加入燃料,然后启动装置,将装置行驶到待插秧的田边,然后在卡槽1006内滑动卡块1009,使得卡板1008滑入卡腔1003并压缩卡簧1007,然后将插板1004通过插槽1002插入固定板1001,松开卡块1009后,卡板1008在卡簧1007的作用下滑入嵌槽1005,将插板1004固定在固定板1001上,根据田地里的水深,通过液压杆18带动浮板20升降,使得浮板20可以更好的为装置提供支撑,支杆在限制套管19移动轨迹的同时也可避免泥水进入套管19,保证输送带14可以带动取秧板15将秧苗插入秧坑内,浮板20左端的曲面设置也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淤泥溅射到机头2表面,启动电机11,电机11带动输送带14运转,伸缩杆16带动输送带14左端上升,使得取秧板15可以通过缺口13将秧苗从秧苗箱12内取出,并携带秧苗移动至输送带14右端后,将秧苗压入秧坑,辅助组件10可以通过行走轮9辅助装置在田地里移动,挡泥板8可以避免淤泥溅射到底盘1和装置表面,在对装置进行清洗时,可以通过卡块1009移动卡板1008,从而将插板1004通过插槽1002从固定板1001中抽出,进而对插板1004进行清洗,同时也便于装置在路面行驶,在使用装置时可以通过升降杆602对底板607进行升降,从而对坐凳5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员使用装置,滑杆606和滑块
605可通过滑腔603和滑槽604对底板607进行限制,保证了底板607升降时的稳定性,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和舒适性,也方便人员对秧苗箱12内的秧苗进行补充在装置的行驶过程中可通过方向盘3带动驱动轮7对前进方向进行调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