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天敌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肿腿蜂的接种及释放容器。
背景技术:2.近年来,运用生物防治进行生态调控能起到保护生态平衡、持续控制病虫害的作用,成为园林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在园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管氏肿腿蜂,属膜翅目、肿腿蜂科,是一种以鞘翅目、鳞翅目等多种蛀干害虫(特别是天牛类)的幼虫和蛹为寄主的体外寄生蜂,是天牛等多种蛀干害虫的寄生性天敌,能有效控制天牛虫口密度。目前,肿腿蜂的释放容器由一个简单的指行管和棉塞组成。释放时拔出棉塞,将指行管固定于林木上,如遇雨水天气,雨水易由管口进入而降低肿腿蜂存活率,且蚂蚁等天敌易对肿腿蜂影响也较大。固定时,一般采用套挂于铁钉上,易损伤虫体,如遇大风等不良天气易脱落,不能保证防治效果。
4.综上所知,现有肿腿蜂释放容器存在不足与缺陷,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肿腿蜂的接种及释放容器。
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肿腿蜂的接种及释放容器,包括管壳及管盖,所述管壳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密封端,所述管盖可转动的套设在管壳的开口端,管盖内连接有接种棒,所述接种棒的下端具有一软毛刷,所述软毛刷伸入至管壳内;
7.所述管壳的开口端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管盖的外周开设有多个跟通孔对位配合的释放孔。
8.上述方案中,所述管盖的外侧连接有用于跟树干连接配合的连接部。
9.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部为尖锥部、卡箍、绑带或卡扣连接带中的一种或几种。
10.上述方案中,所述尖锥部为钉子。
11.上述方案中,所述管盖呈中空结构,管盖上还开设有与管盖的中空结构相连通的无效孔。
12.上述方案中,所述管壳的开口端沿其周向开设有一圈卡槽,所述管盖内凸设有多个用于跟卡槽相配合的弹性卡块。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管壳的开口端可转动的套设一管盖,减小了雨水直接进入管壳内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其生存率;接种时,可将管壳的通孔和管盖侧壁的释放孔错开后封堵出口,以免种源逃逸;投放时,通过旋转管盖与管壳使释放孔与通孔连通,以便于肿腿蜂爬出,完成天敌投放;同时容器可进行回收,进行二次利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管壳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实施例中无效孔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19.实施例:参见图1-4,一种用于肿腿蜂的接种及释放容器,包括管壳100及管盖200,管壳100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密封端,管壳100使用硬质合成塑料制作;
20.管盖200可转动的套设在管壳100的开口端,管盖200内连接有接种棒201,接种棒201的下端具有一软毛刷211,软毛刷211伸入至管壳100内;接种棒201及软毛刷211用于肿腿蜂的接种,接种方式为现有技术;
21.管壳100的开口端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通孔101,管盖200的外周开设有多个跟通孔101对位配合的释放孔202;通孔101与释放孔202可设置成大小一致,孔口大小可容肿腿蜂自由通过,而其他捕食性天敌(如蚂蚁等)不易进入;
22.通过在管壳100的开口端可转动的套设一管盖200,减小了雨水直接进入管壳100内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其生存率;投放时,通过旋转管盖200与管壳100使释放孔202与通孔101连通,以便于肿腿蜂爬出,完成天敌投放;接种时,可将管壳100的通孔101和管盖200侧壁的释放孔202错开后封堵出口,以免种源逃逸;同时容器可进行回收,进行二次利用,节约资源。
23.为了便于将容器固定在树干上,管盖200的外侧连接有用于跟树干连接配合的连接部203;该连接部203为尖锥部、卡箍、绑带或卡扣连接带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尖锥部可以为钉子,可在使用时直接钉入在树干上对其进行固定。
24.管盖200呈中空结构,管盖200上还开设有与管盖200的中空结构相连通的无效孔204,该无效孔204不连通管壳100,外界生物可由此无效孔204进入管盖200的中结构内而无法进入管壳100内部,以进一步减小外界生物对肿腿蜂的影响;为保证稳定性,管盖200在连接部203的一侧为实心,方便固定。
25.管壳100的开口端沿其周向开设有一圈卡槽,管盖200内凸设有多个用于跟卡槽相配合的弹性卡块,例如橡胶块等,连接配合时弹性卡块卡入在卡槽内,并使两者能够相对转动,同时向外拔出管盖200时,弹性卡块可脱开卡槽,以使两者能够分离。
26.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仅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肿腿蜂的接种及释放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壳(100)及管盖(200),所述管壳(100)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密封端,所述管盖(200)可转动的套设在管壳(100)的开口端,管盖(200)内连接有接种棒(201),所述接种棒(201)的下端具有一软毛刷(211),所述软毛刷(211)伸入至管壳(100)内;所述管壳(100)的开口端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通孔(101),所述管盖(200)的外周开设有多个跟通孔(101)对位配合的释放孔(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肿腿蜂的接种及释放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200)的外侧连接有用于跟树干连接配合的连接部(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肿腿蜂的接种及释放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3)为尖锥部、卡箍、绑带或卡扣连接带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肿腿蜂的接种及释放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锥部为钉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肿腿蜂的接种及释放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200)呈中空结构,管盖(200)上还开设有与管盖(200)的中空结构相连通的无效孔(20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肿腿蜂的接种及释放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100)的开口端沿其周向开设有一圈卡槽,所述管盖(200)内凸设有多个用于跟卡槽相配合的弹性卡块。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肿腿蜂的接种及释放容器,包括管壳及管盖,所述管壳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密封端,所述管盖可转动的套设在管壳的开口端,管盖内连接有接种棒,所述接种棒的下端具有一软毛刷,所述软毛刷伸入至管壳内;所述管壳的开口端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管盖的外周开设有多个跟通孔对位配合的释放孔;通过在管壳的开口端可转动的套设一管盖,减小了雨水直接进入管壳内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其生存率;接种时,可将管壳的通孔和管盖侧壁的释放孔错开后封堵出口,以免种源逃逸;投放时,通过旋转管盖与管壳使释放孔与通孔连通,以便于肿腿蜂爬出,完成天敌投放;同时容器可进行回收,进行二次利用,节约资源。节约资源。节约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徐秀倩 袭梅 丁万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登博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6
技术公布日:202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