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保墒育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23071发布日期:2022-10-25 18:4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草莓保墒育苗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蔬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草莓保墒育苗床。


背景技术:

2.公知的, 草莓因其口味好、价值高在我国广泛种植,走茎是草莓自身繁殖发育的一种方式,在商业种植大批量草莓的培育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草莓走茎在生长时会消耗大量养分,在大量培育走茎扩大生产的的同时也应该保护草莓母株自身的发育,否则会造成草莓母株自身发育和结果受到影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草莓自身根系分布浅,叶片多而大,对水分反应敏感,喜潮湿又怕水涝,浇水是会占据果农大量的工作时间,增加果农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莓保墒育苗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装置上设置伸缩杆和育苗盘,以达到批量培育优质草莓苗的目的。
4.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草莓保墒育苗床,包括连接装置、伸缩杆和育苗盘,连接装置两侧对称设有两个育苗盘,两育苗盘结构相同,连接装置的下方设有伸缩杆,连接装置由连接板、水管和限位块构成,连接板上设有水管和限位块,育苗盘由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波纹管、固定管、保水层和吸水探头构成,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板、波纹管和固定管,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保水层和吸水探头。
6.所述草莓保墒育苗床设置在相邻平行的两个草莓苗陇之间,草莓保墒育苗床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装置,各个连接装置结构相同,各连接装置上均设有育苗盘和伸缩杆。
7.所述连接板为长方型结构,连接板上设有注水孔,注水孔轴向贯穿连接板的两端,注水孔两侧对称分布有分流孔,分流孔一端与注水孔相连通,分流孔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板的侧面,注水孔进水端设有水管,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注水孔内,水管的侧面与注水孔的内壁相连接,连接板一端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块,连接板另一端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与限位块对应设置。
8.所述第一支撑板为长方型结构,第一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育苗仓,各育苗仓结构相同,各育苗仓均贯穿第一支撑板的上部面与下部面,各育苗仓内均设有保水层和吸水探头,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板。
9.所述第二支撑板为长方型结构,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平行设置,第二支撑板的上部面与第一支撑板的下部面相连接,连接板一侧的第二支撑板的下部面与连接板的下部面通过合页连接,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导流孔,导流孔上设有连接孔和集水槽,集水槽上设有固定管。
10.所述导流孔设置在第二支撑板靠近连接板的一侧面,导流孔与连接板相邻一侧面的分流孔对应设置,对应的导流孔与分流孔上设有波纹管,波纹管两端的侧面分别与导流
孔和分流孔的内壁相连接,导流孔的另一端设有集水槽。
11.所述连接孔与育苗仓对应设置,连接孔上端穿过第二支撑板的上部面与育苗仓相连通,连接孔的下端与导流孔相连通,各连接孔内均设有吸水探头。
12.所述集水槽设置在导流孔的出水端,集水槽上设有至少一个穿孔,各穿孔结构相同,穿孔的上端穿过集水槽的底部面,穿孔的下端穿过第二支撑板的下部面,各穿孔内均设有固定管,固定管的一端设置在穿孔内,固定管的侧面与穿孔的内壁相连接。
13.所述保水层设置在育苗仓的底部面,保水层的下部面设有吸水探头,吸水探头上端与保水层的下部面相连接,吸水探头的下端穿过对应的连接孔设置在导流孔内,保水层与吸水探头均由吸水棉制成。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草莓保墒育苗床,包括连接装置、伸缩杆和育苗盘,通过在连接装置上设置伸缩杆和育苗盘,以达到批量培育优质草莓苗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不但充分利用大棚内空间对草莓母株发出的走茎进行管理,提高新发走茎的产量和成活率,而且保证草莓育苗期植株充足的水分保障,减轻草莓农田间管理的负担。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截面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板立体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盘截面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板截面图;
20.图中:1、连接板;2、伸缩杆;3、水管;4、育苗盘;5、固定管;6、育苗仓;7、注水孔;8、分流孔;9、限位块;10、限位孔;11、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导流孔;14、集水槽;15、连接孔;16、波纹管;17、保水层;18、吸水探头;19、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22.结合附图1~5一种草莓保墒育苗床,包括连接装置、伸缩杆2和育苗盘4,连接装置两侧对称设有两个育苗盘4,两育苗盘4结构相同,连接装置的下方设有伸缩杆2,连接装置由连接板1、水管3和限位块9构成,连接板1上设有水管3和限位块9,育苗盘4由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波纹管16、固定管5、保水层17和吸水探头18构成,第二支撑板12上设有第一支撑板11、波纹管16和固定管5,第一支撑板11上设有保水层17和吸水探头18。
23.所述草莓保墒育苗床设置在相邻平行的两个草莓苗陇之间,草莓保墒育苗床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装置,各个连接装置结构相同,各连接装置上均设有育苗盘4和伸缩杆2。
24.所述连接板1为长方型结构,连接板1上设有注水孔7,注水孔7轴向贯穿连接板1的两端,注水孔7两侧对称分布有分流孔8,分流孔8一端与注水孔7相连通,分流孔8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板1的侧面,注水孔7进水端设有水管3,水管3的一端设置在注水孔7内,水管3的侧面与注水孔7的内壁相连接,连接板1一端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块9,连接板1另一端设有限位
孔10,限位孔10与限位块9对应设置。
25.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为长方型结构,第一支撑板11上均匀分布有育苗仓6,各育苗仓6结构相同,各育苗仓6均贯穿第一支撑板11的上部面与下部面,各育苗仓6内均设有保水层17和吸水探头18,第一支撑板11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板12。
26.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为长方型结构,第二支撑板12与第一支撑板11平行设置,第二支撑板12的上部面与第一支撑板11的下部面相连接,连接板1一侧的第二支撑板12的下部面与连接板1的下部面通过合页连接,第二支撑板12上设有导流孔13,导流孔13上设有连接孔15和集水槽14,集水槽14上设有固定管5。
27.所述导流孔13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2靠近连接板1的一侧面,导流孔13与连接板1相邻一侧面的分流孔8对应设置,对应的导流孔13与分流孔8上设有波纹管16,波纹管16两端的侧面分别与导流孔13和分流孔8的内壁相连接,导流孔13的另一端设有集水槽14。
28.所述连接孔15与育苗仓6对应设置,连接孔15上端穿过第二支撑板12的上部面与育苗仓6相连通,连接孔15的下端与导流孔13相连通,各连接孔15内均设有吸水探头18。
29.所述集水槽14设置在导流孔13的出水端,集水槽14上设有至少一个穿孔19,各穿孔19结构相同,穿孔19的上端穿过集水槽14的底部面,穿孔19的下端穿过第二支撑板12的下部面,各穿孔19内均设有固定管5,固定管5的一端设置在穿孔19内,固定管5的侧面与穿孔19的内壁相连接。
30.所述保水层17设置在育苗仓6的底部面,保水层17的下部面设有吸水探头18,吸水探头18上端与保水层17的下部面相连接,吸水探头18的下端穿过对应的连接孔15设置在导流孔13内,保水层17与吸水探头18均由吸水棉制成。
31.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草莓保墒育苗床,安装时将育苗床放置在两条草莓苗陇之间,将连接板1两侧的育苗盘4向两侧抬起展开,将两育苗盘4上的固定管5插入草莓苗陇的土壤内,并使得连接板1上部面尽量与苗陇上端平齐,摆放完毕后调节连接板1下方伸缩杆2的长度,使得伸缩杆2将连接板1固定在预设位置,同样方法安装育苗床,将后方连接板1的水管3插入前方连接板1注水孔7的出水端,并使得后方连接板1上的限位块9安装在前方连接板1的限位孔10内,然后调整下方伸缩杆2的长度使得两连接板1高度相同,安装完毕后用塞子将最后方连接板1注水孔7的出水端密封,在各个育苗仓6内填充培养基,便于后期走茎的生根,用软管将水源与连接板1的水管3连接,就可以向育苗床内进行加水,水通过注水孔7进入分流孔8,并通过分流孔8进入各个育苗盘4的导流孔13,导流孔13内的吸水探头18从导流孔13内将水吸入上方的保水层17内,并使得各个育苗仓6内的培养基内水分充足,可以通过控制进水的水压调节育苗床内水的流速,导流孔13内多余的水在集水槽14内汇集,并通过集水槽14下方的固定管5流入两侧草莓苗陇的土壤内,完成对草莓母株的浇水灌溉,水流直接进入土层内,避免水分过快蒸发流失,草莓母株走茎发出后向周围蔓延,将走茎安插在相应的育苗仓6内并用固定叉将走茎根系固定在育苗仓6的培养基内,便于走茎根系发育,保水层17和吸水探头18会将水分吸入育苗仓6并保存,既保持育苗环境潮湿,又避免水分过多造成育苗仓6内水涝影响走茎的生长,每天定时向育苗床内加水,既能保证育苗仓6内走茎水分的需求,也可以对草莓母株进行灌溉,节约大量时间。
32.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
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