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农光互补工程的雨水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9320发布日期:2022-08-09 19:1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农光互补工程的雨水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农光互补工程的雨水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清洁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发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最有效途径。目前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电力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农光互补光伏发电是光伏发电的一种开发方式,利用农用地复合开发光伏发电站。通过在光伏支架之间种植农作物,可满足不喜光农作物种植要求,节省了额外修建遮光棚等费用,经济效益可观。通过农光互补的开发方式,可大大减少碳排放。同时严格控制耕地红线、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可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随着农光互补技术的发展,一些小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架设光伏板后,光伏板下农作物无法获得自然降雨滋润,而光伏板边缘在降雨时形成雨帘,雨帘落在农作物上会出现将农作物花朵、果实浇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农光互补工程的雨水利用装置,通过半圆形集水槽收集光伏板上雨水,雨水经过输水管与喷头喷洒在农作物上。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农光互补工程的雨水利用装置,农光互补工程包括竖直固定在种植农作物田地之上的两排不同高度的立柱,水平架设在两排相对设置的一对立柱之间的多根横梁,倾斜固定在两排不同高度立柱顶部的光伏板,光伏板的高、低两端分别伸出立柱,沿着矮的一排立柱上部外侧设置有一根用于收集光伏板上雨水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集水槽,每根横梁的下方通过多个连接卡扣固定有一根输水管,输水管位置比集水槽的底部要低,输水管与集水槽的底部相通,在输水管上相间安装有冲向地面的多个喷头,雨水沿着光伏板的坡度流入集水槽,再经过输水管、喷头喷洒到农作物上。
7.为防止杂物堵塞喷头,在半圆形集水槽上设置滤网。
8.所述半圆形集水槽槽内纵向设肋,滤网搭设在纵向的肋。
9.在矮的一排立柱上部固定有集水槽支架,集水槽固定在集水槽支架上。
10.连接卡扣两端卡扣大小及连接长度可调节。
11.喷头底端距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2m。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半圆形集水槽可以收集降雨时光伏板形成的雨帘,避免光伏板边缘农作物被雨帘砸伤;雨水通过输水管和喷头喷洒在农作物上,有效提高了雨水利用率;横梁既起到了固定输水管的作用,又可以加强立柱之间的联系;连接卡扣可以工厂定型生产,卡扣大小和长度可调节,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整个装置原理简单、材料常见、价格
低廉。可有效提高雨水利用率,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农光互补工程的雨水利用装置的示意图;
14.图2是图1横断面图;
15.图3是半圆形集水槽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农光互补工程的雨水利用装置,农光互补工程包括竖直固定在种植农作物田地之上的两排不同高度的立柱4,水平架设在两排相对设置的一对立柱之间的多根横梁5,倾斜固定在两排不同高度立柱4顶部的光伏板8,光伏板8的高、低两端分别伸出立柱4,沿着矮的一排立柱4上部外侧设置有一根用于收集光伏板8上雨水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集水槽1,每根横梁5的下方通过多个连接卡扣6固定有一根输水管2,输水管2位置比集水槽1的底部要低,输水管2与集水槽1的底部相通,在输水管2上相间安装有冲向地面的多个喷头3,雨水沿着光伏板8的坡度流入集水槽1,再经过输水管2、喷头3喷洒到农作物上。
20.优选,为防止杂物堵塞喷头3,在半圆形集水槽上设置滤网9。所述半圆形集水槽1槽内纵向设肋,滤网9搭设在纵向的肋。
21.优选,在矮的一排立柱4上部固定有集水槽支架7,集水槽1固定在集水槽支架7上。
22.优选,连接卡扣6两端卡扣大小及连接长度可调,喷头3底端距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2m。
23.具体地说,立柱4固定在地面,横梁5与立柱4固接,光伏板8固定在横梁5与立柱4组成的结构上,集水槽支架7固定在立柱4上。半圆形集水槽1固定在集水槽支架7上,收集光伏板8上雨水,雨水通过输水管2与喷头3喷洒在农作物上,输水管2通过连接卡扣6固定在横梁5上。
24.所述半圆形集水槽、输水管尺寸以及喷头数量应根据装置应用地区降雨量计算得到,为防止杂物堵塞喷头,可在半圆形集水槽上设置滤网。滤网应经常清洗、更换。
25.所述横梁与立柱所用管材直径及壁厚应根据计算得到,计算时应考虑结构上部荷载自重、风荷载、雪荷载等。横梁与立柱固接,可有效提高结构自身稳定性。
26.所述半圆形集水槽固定在集水槽支架上,集水槽支架固定在立柱上,集水槽支架尺寸应根据半圆形集水槽大小确定,计算集水槽支架结构稳定,应按半圆形集水槽满槽水计算。
27.所述输水管与半圆形集水槽相连,通过连接卡扣固定在横梁上。连接卡扣为定型产品,其两端卡扣大小及连接长度可调节。喷头底端距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2m,不得影响耕种、喷洒农药等。
28.下面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根据以下步骤进行施工:首先,将立柱固定在地面,立柱可通过与地下的桩基础或混凝土扩展基础连接固定;立柱固定后,将横梁固接在立柱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结构;然后将光伏板固定在立柱与横梁上,可通过常规方式固定;将集水槽支架固接在立柱上,集水槽支架提前设置可容纳半圆形集水槽的挡块;集水槽支架固定后,将半圆形集水槽固定在集水槽支架上,局部可用点焊或卡扣固定,半圆形集水槽两端封口;半圆形集水槽上部设置纵肋,纵肋上搭设滤网,下部间隔一定距离预留排水孔,排水孔位置预设10cm长钢管,排水孔及钢管直径与输水管匹配;输水管可采用pvc管,输水管安装前先通过三通与喷头连接好,然后将其插入半圆形集水槽下固接的钢管,连接位置做防漏处理;最后通过连接卡扣将输水管固定在横梁上,连接卡扣一端固定横梁,一端固定输水管,至此,整个施工完成。
29.上述的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范围,即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