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园林绿化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7064发布日期:2022-08-20 00:5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园林绿化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绿化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园林绿化架。


背景技术:

2.绿化架是供攀缘植物攀附的园林设施,又称棚架、绿廊。花架可作遮荫休息之用,并可点缀园景,绿化架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供人歇足休息、欣赏风景,一方面创造攀援植物生长的条件。
3.现有的绿化架一般不具备雨水收集功能,导致雨天时雨水直接滴落在地面上,造成水资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现有的绿化架一般不具备雨水收集功能,导致雨天时雨水直接滴落在地面上,造成水资源极大的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园林绿化架。
5.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园林绿化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生态园林绿化架,包括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杆底部的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连接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下方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与所述支撑柱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槽内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支撑柱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槽与所述水箱内部相连通,所述水箱底部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支撑柱底部周侧固定连接有滴管,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水箱的一端与所述滴管内部相连通。
7.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用时,用户首先将四个支撑柱对称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在支撑柱的顶部安装连接板和横杆,安装完毕后,用户在横杆的底部安装呈倾斜状态的挡雨板,并在挡雨板高度较低的一侧底部安装收集槽,然后将水箱通过起重设备吊至高处,安装在收集槽内侧的支撑柱上,并在四个支撑柱的周侧安装滴管后,将连通管安装在水箱和滴管之间,使滴管与水箱相连通即可,当雨天时,雨水透过植株后,滴落在挡雨板上,并沿挡雨板流入收集槽内部汇集起来,汇集的雨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入水箱内部收集起来,尽量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当天晴后,用户可将水箱与滴管相连通,将雨水通过连通管排入滴管内部,对植株进行浇灌作用,尽量避免了现有的绿化架不具备雨水收集功能,导致雨水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的问题。
8.可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卡槽,所述底座通过矩形卡槽套设与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上,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柱可拆卸连接。
9.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支撑柱的底部设置底座,用于将支撑柱与地面相隔离,尽量避免地面的湿气进入支撑柱内部,导致支撑柱容易腐烂损坏的问题。
10.可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地钉,所述地钉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地钉与地面相螺接。
11.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连接板用于增加地面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提高底
座安装的稳定性,采用地钉螺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不仅连接稳固,而且方便用户进行安装和拆卸。
12.可选的,所述挡雨板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挡雨板其中一侧的高度低于所述挡雨板另一侧的高度。
13.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挡雨板用于阻挡雨水,方便用户雨天时在绿化架内部躲避,将挡雨板设置成倾斜状态,使雨水落在挡雨板上后,能够沿挡雨板向挡雨板高度较低的一侧流动,便于对雨水收集。
14.可选的,所述收集槽位于所述挡雨板高度较低的一侧,所述收集槽的其中一端高度低于所述收集槽另一端的高度,所述收集槽高度较低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收集槽通过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水箱内部相连通。
15.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收集槽设置在挡雨板高度较低的一侧,用于收集挡雨板汇集的雨水,在收集槽高度较低的一端设置排水管,用于将收集的雨水通过排水管排放至水箱内部存储起来。
16.可选的,所述排水管的顶端内腔中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排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排水管的顶部内腔中设置滤网,用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尽量避免雨水中的杂志进入排水管滴管内部,造成排水管和滴管内部堵塞的问题。
18.可选的,所述连通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通管上均套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连通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9.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多个连通管用于与多个滴管相连通,在连通管上设置阀门,用于控制水箱与滴管的连通状况。
20.可选的,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滴管的连接处设有三通管,所述连通管通过所述三通管与所述滴管内腔相连通。
21.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三通管用于将连通管与滴管连接在一起,方便将水箱内部储存的雨水通过连通管排放至滴管内部,通过滴管上开设的滴孔对植株进行浇灌作用。
22.综上所述,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23.本技术通过挡雨板、收集槽、水箱、连通管和滴管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当雨天时,雨水落在挡雨板后,沿挡雨板流入至收集槽收集起来,并将收集的雨水导入至水箱内部进行储存,当天晴时,用户可将滴管通过连通管与水箱连通,将水箱内部储存的雨水导入至滴管内部对植株根部进行滴灌,尽量避免了现有的绿化架一般不具备雨水收集功能,导致雨天时雨水直接滴落在地面上,造成水资源极大的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连通管、阀门、滴管和三通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收集槽、排水管和滤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柱;2、连接板;3、横杆;4、底座;5、地钉;6、挡雨板;7、收集槽;8、水箱;9、排水管;10、滤网;11、连通管;12、阀门;13、滴管;14、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请参阅图1-3,一种生态园林绿化架,包括四个用于支撑作用的支撑柱1,四个支撑柱1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支撑柱1连接在一起的两个连接板2。两个连接板2之间设有供植株攀爬覆盖的横杆3,横杆3的两端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横杆3底部的支撑柱1上固定连接有阻挡雨水的挡雨板6,设置挡雨板6用于阻挡雨水,避免雨天时雨水直接落在绿化架内部,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挡雨板6下方设有用于收集雨水作用的收集槽7,收集槽7与支撑柱1侧壁固定连接。收集槽7内侧设有盛设和储存雨水的水箱8,水箱8与支撑柱1内侧壁固定连接。收集槽7与水箱8内部相连通,使收集槽7收集的雨水能够流入至水乡8内部存储起来。水箱8底部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1,支撑柱1底部周侧固定连接有滴管13,滴管13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进行滴灌作用的滴孔,多个滴孔与多个植株的根部位置相对应。连通管11远离水箱8的一端与滴管13内部相连通,使雨水能够沿连通管11流入至滴管13内部,并通过滴管13上开设的滴孔流入植株根部,对植株的根部进行浇灌作用。
30.使用时,用户首先将四个支撑柱1对称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在支撑柱1的顶部安装连接板2和横杆3,安装完毕后,用户在横杆3的底部安装呈倾斜状态的挡雨板6,并在挡雨板6高度较低的一侧底部安装收集槽7,然后将水箱8通过起重设备吊至高处,安装在收集槽7内侧的支撑柱1上,并在四个支撑柱1的周侧安装滴管13后,将连通管11安装在水箱8和滴管13之间,使滴管13与水箱8相连通即可,当雨天时,雨水透过植株后,滴落在挡雨板6上,并沿挡雨板6流入收集槽7内部汇集起来,汇集的雨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入水箱8内部收集起来,尽量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当天晴后,用户可将水箱8与滴管13相连通,将雨水通过连通管11排入滴管13内部,对植株进行浇灌作用,尽量避免了现有的绿化架不具备雨水收集功能,导致雨水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的问题。
31.参照图1,支撑柱1的底部设有底座4,底座4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卡槽,底座4通过矩形卡槽套设与支撑柱1的外表面上,底座4与支撑柱1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柱1的底部设置底座4,用于将支撑柱1与地面相隔离,尽量避免地面的湿气进入支撑柱1内部,导致支撑柱1容易腐烂损坏的问题。
32.参照图1,底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地钉5,地钉5贯穿连接板,地钉5与地面相螺接。设置连接板用于增加地面与底座4之间的接触面,提高底座4安装的稳定性,采用地钉5螺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不仅连接稳固,而且方便用户进行安装和拆卸。
33.参照图1,挡雨板6呈矩形板状结构,挡雨板6其中一侧的高度低于挡雨板6另一侧的高度。设置挡雨板6用于阻挡雨水,方便用户雨天时在绿化架内部躲避,将挡雨板6设置成倾斜状态,使雨水落在挡雨板6上后,能够沿挡雨板6向挡雨板6高度较低的一侧流动,便于对雨水收集。
34.参照图1和图3,收集槽7位于挡雨板6高度较低的一侧,收集槽7的其中一端高度低于收集槽7另一端的高度,收集槽7高度较低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9,收集槽7通过排水管9与水箱8内部相连通。将收集槽7设置在挡雨板6高度较低的一侧,用于收集挡雨板6汇集的雨水,在收集槽7高度较低的一端设置排水管9,用于将收集的雨水通过排水管9排放至水箱8内部存储起来。
35.参照图3,排水管9的顶端内腔中设有滤网10,滤网10与排水管9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排水管9的顶部内腔中设置滤网10,用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尽量避免雨水中的杂志进入排水管9滴管13内部,造成排水管9和滴管13内部堵塞的问题。
36.参照图1和图2,连通管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通管11上均套设有阀门12,阀门12与连通管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设置多个连通管11用于与多个滴管13相连通,在连通管11上设置阀门12,用于控制水箱8与滴管13的连通状况。
37.参照图2,连通管11与滴管13的连接处设有三通管14,连通管11通过三通管14与滴管13内腔相连通。设置三通管用于将连通管11与滴管13连接在一起,方便将水箱8内部储存的雨水通过连通管11排放至滴管13内部,通过滴管13上开设的滴孔对植株进行浇灌作用。
38.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用户首先将四个支撑柱1对称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在支撑柱1的顶部安装连接板2和横杆3,安装完毕后,用户在横杆3的底部安装呈倾斜状态的挡雨板6,并在挡雨板6高度较低的一侧底部安装收集槽7,然后将水箱8通过起重设备吊至高处,安装在收集槽7内侧的支撑柱1上,并在四个支撑柱1的周侧安装滴管13后,将连通管11安装在水箱8和滴管13之间,使滴管13与水箱8相连通即可,当雨天时,雨水透过植株后,滴落在挡雨板6上,并沿挡雨板6流入收集槽7内部汇集起来,汇集的雨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入水箱8内部收集起来,尽量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当天晴后,用户可将水箱8与滴管13相连通,将雨水通过连通管11排入滴管13内部,对植株进行浇灌作用,尽量避免了现有的绿化架不具备雨水收集功能,导致雨水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的问题。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