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模的马铃薯组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6079发布日期:2022-09-21 01:5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规模的马铃薯组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规模的马铃薯组培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马铃薯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脱毒苗中,马铃薯组培装置是关键设施之一,植物组织培养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人工培养手段,促进其分化与生长,并在环境与技术的控制下,促使植物完成完整植株,过程生产次生代谢物质的技术,组培装置可便于对马铃薯进行组织培养。
3.马铃薯组培装置内部放置培养皿或培养瓶等时,培养皿等常固定放置在装置内部中,且培养皿内的植株各个部位所受的光源常为不一,降低对培养皿内的植株的培养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大规模的马铃薯组培装置,解决了马铃薯组培装置内部放置培养皿或培养瓶等时,培养皿等常固定放置在装置内部中,且培养皿内的植株各个部位所受的光源常为不一,降低对培养皿内的植株的培养效果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大规模的马铃薯组培装置,包括组培箱主体、门扇、控制器、电源线、透气孔、补光灯、光敏传感器、放置箱、调节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组培箱主体前端与门扇相铰接,所述组培箱主体右侧面设有控制器,所述组培箱主体背端设有电源线,所述组培箱主体顶部设有能导气的透气孔,所述组培箱主体内侧面连接有补光灯,所述组培箱主体内侧面设有光敏传感器,所述组培箱主体内侧面与放置箱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放置箱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与组培箱主体内下端相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卡和放置板、啮合齿条、通道、输出电机、圆盘、连杆、限板、滑动板、第一齿条、右连接杆、导向齿轮、第二齿条、左连接杆,所述放置箱顶部设有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卡和放置板且与放置箱转动连接,所述啮合齿条与卡和放置板侧面相卡和且与放置箱平行设置,所述放置箱内自前向后呈等距设有通道,所述输出电机与放置箱内下端螺栓连接,所述输出电机输出轴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圆盘顶部与连杆右端转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限板与放置箱内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左端与滑动板转动连接且滑动板可滑动的设置在限板内侧面,所述滑动板与第一齿条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右连接杆左端构成一体。
9.进一步的,所述右连接杆上端通过通道与啮合齿条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齿轮与放置箱内转动连接,所述导向齿轮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与左连接杆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杆上端通过通道与啮合齿条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右连接杆上设有三个凸起,左连接杆上设有两个凸起,且五个凸起分别与放置箱内的啮合齿条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空腔、电动推杆、承接板和滑轮,所述组培箱主体内下端设有用于放置电动推杆的空腔,所述电动推杆下端带动承接板与空腔内滑动连接,所述承接板底部与滑轮螺栓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承接板侧面与空腔内侧面相互接触。
13.进一步的,所述限板呈凹形结构。
14.进一步的,所述限板材质为铝合金。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规模的马铃薯组培装置,通过设置了调节组件在组培箱主体内,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并可带动上方各自连接的啮合齿条移动,啮合齿条并可带动卡和放置板左右往复转动,提高放置在卡和放置板上培养皿内植株与光源照射的平衡性,避免培养皿内植株部分区域光源照射不够充足,且与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分别连接的卡和放置板转动方向为反向,并可使相邻的卡和放置板内放置的两组培养皿接收左端补光灯发出的光源角度不同,便于对两组培养皿的对比。
18.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规模的马铃薯组培装置,通过设置了支撑组件在组培箱主体内,电动推杆带动滑轮上下移动,便于在组培箱主体固定时,滑轮即可被收纳进组培箱主体内,提高组培箱主体放置时的稳定性和便于对组培箱主体的移动。
附图说明
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箱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箱内下端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26.图中:组培箱主体-1、门扇-2、控制器-3、电源线-4、透气孔-5、补光灯-6、光敏传感器-7、放置箱-8、调节组件-9、支撑组件-10、卡和放置板-91、啮合齿条-92、通道-93、输出电机-94、圆盘-95、连杆-96、限板-97、滑动板-98、第一齿条-99、右连接杆-910、导向齿轮-911、第二齿条-912、左连接杆-913、空腔-101、电动推杆-102、承接板-103、滑轮-104。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规模的马铃薯组培装置:组培箱主体1、门扇2、控制器3、电源线4、透气孔5、补光灯6、光敏传感器7、放置箱8、调节组件9和支撑组件10,组培箱主体1前端与门扇2相铰接,组培箱主体1右侧面设有控制器3,组培箱主体1背端
设有电源线4,组培箱主体1顶部设有能导气的透气孔5,组培箱主体1内侧面连接有补光灯6,组培箱主体1内侧面设有光敏传感器7,组培箱主体1内侧面与放置箱8固定连接,调节组件9与放置箱8相连接,支撑组件10与组培箱主体1内下端相连接。
29.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规模的马铃薯组培装置,调节组件9包括卡和放置板91、啮合齿条92、通道93、输出电机94、圆盘95、连杆96、限板97、滑动板98、第一齿条99、右连接杆910、导向齿轮911、第二齿条912、左连接杆913,放置箱8顶部设有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卡和放置板91且与放置箱8转动连接,便于放置培养血,啮合齿条92与卡和放置板91侧面相卡和且与放置箱8平行设置,可提高啮合齿条92的滑动效果,放置箱8内自前向后呈等距设有通道93,便于啮合齿条92与下端的零部件相连接,输出电机94与放置箱8内下端螺栓连接,可提供动力源,输出电机94输出轴与圆盘95固定连接,圆盘95顶部与连杆96右端转动连接,可带动连杆96移动,限板97与放置箱8内下端固定连接,连杆96左端与滑动板98转动连接且滑动板98可滑动的设置在限板97内侧面,连杆96并可施加带动带动滑动板98移动,滑动板98与第一齿条99侧面固定连接,第一齿条99与右连接杆910左端构成一体,右连接杆910上端通过通道93与啮合齿条92固定连接,导向齿轮911与放置箱8内转动连接,导向齿轮911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齿条99和第二齿条912相啮合,第二齿条912与左连接杆913右端固定连接,左连接杆913上端通过通道93与啮合齿条92固定连接,便于带动上端的啮合齿条92移动,右连接杆910上设有三个凸起,左连接杆913上设有两个凸起,且五个凸起分别与放置箱8内的啮合齿条92相连接,限板97呈凹形结构。
30.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规模的马铃薯组培装置,支撑组件10包括空腔101、电动推杆102、承接板103和滑轮104,组培箱主体1内下端设有用于放置电动推杆102的空腔101,可提供安装空间,电动推杆102下端带动承接板103与空腔101内滑动连接,承接板103底部与滑轮104螺栓连接,承接板103侧面与空腔101内侧面相互接触,可将组培箱主体1顶起,并可便于组培箱主体1的移动。
3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大规模的马铃薯组培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32.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装置放置在工作区域中,然后将设备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既可为本设备工作提供所需的电能;
33.第二,打开组培箱主体1前端的门扇2,并将培养皿放置进放置箱8内部中的卡和放置板91中心处,组培箱主体1内部中的光敏传感器7并可检测内部的光源,在光源不够的情况下并可控制补光灯6对内部中进行补光;
34.第三,在组培的过程中,并可开启输出电机94施加动力给圆盘95,圆盘95并可施力带动连杆96移动,连杆96并可施加推力带动滑动板98在限板97内左右滑动,滑动板98即可带动第一齿条99左右移动,第一齿条99并可带动右连接杆910移动;
35.第四,第一齿条99在移动的过程中并可带动导向齿轮911转动,导向齿轮911在转动的过程中并可施加啮合力带动第二齿条912与第一齿条99的反方向移动,第二齿条912在移动的过程中并可带动左端的左连接杆913移动,即可使左右两端的左连接杆913和右连接杆910相向反复移动,左连接杆913和右连接杆910并可带动上方各自连接的啮合齿条92移动,啮合齿条92并可带动卡和放置板91左右往复转动,提高放置在卡和放置板91上培养皿内植株与光源照射的平衡性,避免培养皿内植株部分区域光源照射不够充足;
36.第五,且与左连接杆913和右连接杆910分别连接的卡和放置板91转动方向为反
向,并可使相邻的卡和放置板91内放置的两组培养皿接收左端补光灯6发出的光源角度不同,便于对两组培养皿的对比;
37.第六,且在对组培箱主体1移动时,可控制电动推杆102向下推动承接板103,即可使承接板103带动滑轮104与底端面接触,并支撑起组培箱主体1,便于在组培箱主体1固定时,滑轮104即可被收纳进组培箱主体1内,提高组培箱主体1放置时的稳定性和便于对组培箱主体1的移动。
38.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规模的马铃薯组培装置,通过优化设置了调节组件9在组培箱主体1内,左连接杆913和右连接杆910并可带动上方各自连接的啮合齿条92移动,啮合齿条92并可带动卡和放置板91左右往复转动,提高放置在卡和放置板91上培养皿内植株与光源照射的平衡性,避免培养皿内植株部分区域光源照射不够充足,且与左连接杆913和右连接杆910分别连接的卡和放置板91转动方向为反向,并可使相邻的卡和放置板91内放置的两组培养皿接收左端补光灯6发出的光源角度不同,便于对两组培养皿的对比;通过设置了支撑组件10在组培箱主体1内,电动推杆102带动滑轮104上下移动,便于在组培箱主体1固定时,滑轮104即可被收纳进组培箱主体1内,提高组培箱主体1放置时的稳定性和便于对组培箱主体1的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