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棚的供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0202发布日期:2023-01-17 17:2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大棚的供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棚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大棚的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2.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供暖是人类最早发展起来的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人类自从懂得用火以来,为抵御寒冷对生存的威胁,发明了火炕、火炉、火墙、火地等供暖方式,这是最早的供暖设备与系统,有的至今还在被应用,在北方植物越冬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大棚技术的推广,使得植物在北方的冬天依旧可以保持生长状态,甚至可以通过控制温度从而实现反季节生长,为了实现大棚内部温度可控就需要用到供暖装置,现有的供暖装置在使用时一般选用烧锅炉的方式,这种方式成本低,但是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棚的供暖装置。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用于大棚的供暖装置,包括棚体、电供暖锅炉,还包括水热机构、气热机构、循环机构,所述棚体一侧设置有所述电供暖锅炉,所述棚体内部并位于下方设置有所述水热机构,所述水热机构上方设置有所述气热机构,所述棚体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循环机构;所述气热机构包括第二集成框、支撑架、蒸汽流通管道、冷凝水收集管、拉杆,所述电供暖锅炉上方并位于棚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所述蒸汽流通管道,所述蒸汽流通管道两端设置有所述第二集成框,所述第二集成框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蒸汽流通管道上方设置有多个所述拉杆,所述第二集成框下方设置有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蒸汽流通管道出水端的所述第二集成框外部设置有所述冷凝水收集管;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地埋式水箱、水箱盖、第二循环水泵、抽取管道,所述冷凝水收集管下方设置有所述地埋式水箱,所述地埋式水箱上方设置有所述水箱盖,所述地埋式水箱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循环水泵,所述第二循环水泵与所述电供暖锅炉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所述抽取管道。
6.优选地:所述棚体包括覆盖膜、支撑骨架,所述第一循环水泵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外部设置有所述覆盖膜。
7.如此设置,所述支撑骨架起到连接支撑作用。
8.优选地:所述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感温包,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感温包。
9.如此设置,所述热力膨胀阀控制水流量。
10.优选地:所述水热机构包括第一循环水泵、连接管道、s型地埋管道、阀体、感温包,所述电供暖锅炉外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循环水泵,所述第一循环水泵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有所述连接管道,位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输出端的所述连接管道一侧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
外部设置有所述感温包,所述阀体一端设置有所述s型地埋管道,所述s型地埋管道掩埋于种植垄之间。
11.如此设置,所述第一循环水泵将循环热水抽进所述s型地埋管道进行地表温度提升。
12.优选地:所述水热机构包括第一循环水泵、连接管道、阀体、感温包、第一集成框、出水管、直管型地埋管道,所述电供暖锅炉外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循环水泵,所述第一循环水泵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有所述连接管道,位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输出端的所述连接管道一侧设置有所述阀体,所述阀体外部设置有所述感温包,所述阀体一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直管型地埋管道,所述直管型地埋管道掩埋于种植垄之间,所述直管型地埋管道与所述阀体之间和所述直管型地埋管道的出水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集成框,所述第一集成框设置为中空,位于所述直管型地埋管道出水端的所述第一集成框一侧设置有所述出水管。
13.如此设置,所述第一循环水泵将循环热水抽取至所述直管型地埋管道进行地表温度提升。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循环水泵输入端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电供暖锅炉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水泵输出端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热力膨胀阀连接,所述阀体与所述s型地埋管道法兰连接,所述感温包悬挂在所述支撑骨架下方。
15.如此设置,使设计更加合理,便于后期维护。
16.优选地:所述第一循环水泵输入端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电供暖锅炉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水泵输出端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直管型地埋管道进水端的所述第一集成框连接,所述直管型地埋管道和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第一集成框螺纹连接。
17.如此设置,使设计更加合理,便于后期所述直管型地埋管道的铺设。
18.优选地:位于所述蒸汽流通管道输入端的所述第二集成框与所述电供暖锅炉法兰连接,位于所述蒸汽流通管道输出端的所述第二集成框与所述冷凝水收集管螺纹连接,所述蒸汽流通管道与所述第二集成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集成框外壳与所述支撑架螺栓连接,所述蒸汽流通管道通过所述拉杆与所述支撑骨架连接。
19.如此设置,所述拉杆、所述支撑架起到支撑作用。
20.优选地:所述地埋式水箱掩埋于地下,所述水箱盖与所述地埋式水箱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水泵输出端通过所述抽取管道与所述电供暖锅炉的进水端连接。
21.如此设置:所述地埋式水箱掩埋于地下减少热量损失,所述第二循环水泵将所述地埋式水箱内部的循环水通过所述抽取管道抽取至所述电供暖锅炉内部。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电供暖锅炉进行循环水加热,利用水热机构和气热机构进行棚体内部升温,并通过循环机构进行循环水抽取,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提升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23.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大棚的供暖装置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大棚的供暖装置的棚体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大棚的供暖装置的实施例1隐去覆盖膜的立体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大棚的供暖装置的实施例1水热机构立体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大棚的供暖装置的气热机构立体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大棚的供暖装置的循环机构立体示意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大棚的供暖装置的实施例2隐去覆盖膜的立体示意图;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大棚的供暖装置的实施例2水热机构立体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3.1、棚体;2、电供暖锅炉;3、水热机构;4、气热机构;5、循环机构;11、覆盖膜;12、支撑骨架;31、第一循环水泵;32、连接管道;33、s型地埋管道;34、热力膨胀阀;341、阀体;342、感温包;35、第一集成框;36、出水管;37、直管型地埋管道;41、第二集成框;42、支撑架;43、蒸汽流通管道;44、冷凝水收集管;45、拉杆;51、地埋式水箱;52、水箱盖;53、第二循环水泵;54、抽取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36.实施例1
37.如图1-图6所示,一种用于大棚的供暖装置,包括棚体1、电供暖锅炉2,还包括水热机构3、气热机构4、循环机构5,棚体1一侧设置有电供暖锅炉2,棚体1内部并位于下方设置有水热机构3,水热机构3上方设置有气热机构4,棚体1另一侧设置有循环机构5;气热机构4包括第二集成框41、支撑架42、蒸汽流通管道43、冷凝水收集管44、拉杆45,电供暖锅炉2上方并位于棚体1内部设置有多个蒸汽流通管道43,蒸汽流通管道43两端设置有第二集成框41,第二集成框41内部设置为中空,蒸汽流通管道43上方设置有多个拉杆45,第二集成框41下方设置有支撑架42,位于蒸汽流通管道43出水端的第二集成框41外部设置有冷凝水收集管44;循环机构5包括地埋式水箱51、水箱盖52、第二循环水泵53、抽取管道54,冷凝水收集管44下方设置有地埋式水箱51,地埋式水箱51上方设置有水箱盖52,地埋式水箱51内部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53,第二循环水泵53与电供暖锅炉2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抽取管道54。
38.优选地:棚体1包括覆盖膜11、支撑骨架12,第一循环水泵31一侧设置有支撑骨架12,支撑骨架12外部设置有覆盖膜11;热力膨胀阀34包括阀体341、感温包342,阀体341的内部设置有感温包342;水热机构3包括第一循环水泵31、连接管道32、s型地埋管道33、阀体341、感温包342,电供暖锅炉2外部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31,第一循环水泵31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管道32,位于第一循环水泵31输出端的连接管道32一侧设置有阀体341,阀体341外部设置有感温包342,阀体341一端设置有s型地埋管道33,s型地埋管道33掩埋于种植
垄之间;第一循环水泵31输入端通过连接管道32与电供暖锅炉2连接,第一循环水泵31输出端通过连接管道32与热力膨胀阀34连接,阀体341与s型地埋管道33法兰连接,感温包342悬挂在支撑骨架12下方;位于蒸汽流通管道43输入端的第二集成框41与电供暖锅炉2法兰连接,位于蒸汽流通管道43输出端的第二集成框41与冷凝水收集管44螺纹连接,蒸汽流通管道43与第二集成框41螺纹连接,第二集成框41外壳与支撑架42螺栓连接,蒸汽流通管道43通过拉杆45与支撑骨架12连接;地埋式水箱51掩埋于地下,水箱盖52与地埋式水箱51螺栓连接,第二循环水泵53输出端通过抽取管道54与电供暖锅炉2的进水端连接。
39.实施例2
40.如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水热机构3包括第一循环水泵31、连接管道32、阀体341、感温包342、第一集成框35、出水管36、直管型地埋管道37,电供暖锅炉2外部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31,第一循环水泵31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管道32,位于第一循环水泵31输出端的连接管道32一侧设置有阀体341,阀体341外部设置有感温包342,阀体341一侧设置有多个直管型地埋管道37,直管型地埋管道37掩埋于种植垄之间,直管型地埋管道37与阀体341之间和直管型地埋管道37的出水端均设置有第一集成框35,第一集成框35设置为中空位于直管型地埋管道37出水端的第一集成框35一侧设置有出水管36,第一循环水泵31输入端通过连接管道32与电供暖锅炉2连接,第一循环水泵31输出端通过连接管道32与直管型地埋管道37进水端的第一集成框35连接,直管型地埋管道37和出水管36均与第一集成框35螺纹连接。
41.工作原理:当大棚内部温度低需要供暖时,通过电供暖锅炉2进行加热内部循环水,加热工程中产生的高温水蒸气通过第二集成框41进入蒸汽流通管道43内部,将大棚内部的上层空气进行提升,并且水蒸气冷凝后通过冷凝水收集管44进入地埋式水箱51内部,同时通过第一循环水泵31将电供暖锅炉2内部的热水抽取至s型地埋管道33,并流经地埋式水箱51,循环过程中使地表温度提高,或者通过第一集成框35进入直管型地埋管道37,最后通过出水管36进入地埋式水箱51内部,使地表温度提高,当循环水流进地埋式水箱51内部时,通过第二循环水泵53和抽取管道54将内部的循环水抽进电供暖锅炉2进行循环,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感温包342和阀体341进行流量控制,当内部温度高时水流减小,当内部温度低时水流增大,从而保持大棚内部温度。
4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