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摘穗台喂入机构和玉米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5199发布日期:2022-10-05 06:4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摘穗台喂入机构和玉米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收获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摘穗台喂入机构和玉米收获机。


背景技术:

2.玉米收获机的摘穗台用于收获玉米并将果穗与秸秆分离,果穗从割台喂入口排出并进入到升运器下端的升运器接口内,经由升运器运输到后续设备。
3.如图1所示,目前玉米机摘穗台与升运器接口之间的喂入结构通常为,割台喂入口后端在升运器接口内侧,且在摘穗台的割台架升降过程中,割台喂入口后端始终在升运器接口内,由此可以避免果穗从两者的衔接处脱出。此结构设计简单,但是由于空间限制,割台喂入口和升运器接口的侧壁不能设置的过长,因此为避免割台喂入口脱出,割台架升降范围有限,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衔接割台喂入口和升运器接口且减少对割台架升降范围的限制。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玉米摘穗台喂入机构,包括具有割台喂入口的割台架和具有升运器接口的升运器,还包括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后端与所述升运器连接,前端与所述割台架连接并随所述割台架移动,所述割台喂入口通过所述活动槽与所述升运器接口连通。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割台架升高时,活动槽被带动着同步升高,活动槽保持割台喂入口和升运器接口连通,将果穗由割台架运输到升运器,避免掉落果穗。割台架降低时,活动槽因重力作用降低。活动槽与升运器连接,在割台架下降过程中活动槽可套在割台喂入口内侧或外侧,与割台喂入口的侧壁重叠,从而节省空间,由此,在割台架上升时,割台架升降的最大范围增加,适应多种接穗高度,提高整机适应性。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进一步,所述活动槽为前后两端敞口的筒形,或者所述活动槽为截面是u形的槽体;所所述活动槽3的后端侧壁与所述升运器接口的侧壁铰接。
9.进一步,所述活动槽前端套在所述割台喂入口的外侧,所述割台喂入口侧壁的两侧边沿具有向外延伸的外翻边,所述活动槽侧壁的前端两侧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内翻边。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割台架升高时,外翻边与内翻边挂接,活动槽随割台架升高;当割台架降低时,活动槽在自重作用下降低。
11.进一步,还包括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槽的前端固定连接或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割台架固定连接或铰接。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装配简单、效率高;可避免外翻边与内翻边脱开,提高了整机性能,提高用户满意度,提高产品竞争力。
13.进一步,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挂链、绳或弹簧。
14.进一步,所述活动槽后端位于所述升运器接口的内侧。
15.进一步,所述活动槽的前端下边沿处具有向外延伸的活动槽限位部。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活动槽下降至最低位置时,活动槽限位部可与升运器接口边沿抵接限位,避免活动槽进一步下降而与升运器内的机构发生干涉。
17.进一步,所述升运器接口的前端下边沿处具有向外延伸的升运器限位部,所述升运器限位部用于与所述活动槽限位部抵接并限位。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活动槽下降至最低位置时,活动槽限位部可与升运器限位部抵接限位。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包括所述的玉米摘穗台喂入机构。
附图说明
20.图1为现有玉米摘穗台喂入机构的结构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玉米摘穗台喂入机构的割台架下降到最低位置时的结构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玉米摘穗台喂入机构的割台架上升到最高位置时的结构图;
23.图4为图3玉米摘穗台喂入机构的a处局部放大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二玉米摘穗台喂入机构的结构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割台架;101、割台喂入口;102、外翻边;2、升运器;201、升运器接口;202、升运器限位部;3、活动槽;301、内翻边;302、活动槽限位部;4、柔性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8.如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玉米摘穗台喂入机构,包括具有割台喂入口101的割台架1和具有升运器接口201的升运器2,还包括活动槽3,所述活动槽3的后端与所述升运器2连接,前端与所述割台架1连接并随所述割台架1移动,所述割台喂入口101通过所述活动槽3与所述升运器接口201连通。
29.割台架1升高时(即绕割台架1后端顺时针转动),活动槽3被带动着同步升高,活动槽3保持割台喂入口101和升运器接口201连通,将果穗由割台架1运输到升运器2,避免掉落果穗。割台架1降低时(即绕割台架1后端逆时针转动),活动槽3因重力作用降低。活动槽3与升运器连接,在割台架1下降过程中活动槽3可套在割台喂入口101内侧或外侧,与割台喂入口101的侧壁重叠,从而节省空间,由此,在割台架1上升时,如图3和图4所示,割台喂入口101下边沿和升运器接口201上边沿之间的间距可以达到一个活动槽3的高度,甚至可以略大于活动槽3高度,只要果穗不会从割台喂入口101、升运器接口201以及活动槽3两两之间的间隙掉出即可。而图1所示的现有喂入机构,割台喂入口101后端不能超出升运器接口201前端。因而,本技术的割台架升降的最大范围增加,适应多种接穗高度,提高整机适应性。
3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活动槽3为前后两端敞口的筒形,或者所述活动槽3为截面是u形的槽体;所述活动槽3的后端侧壁与所述升运器接口201的侧壁铰接。
31.如图2-图5所示,所述活动槽3为截面是u形的槽体时,其槽口朝上设置。
32.具体的,所述活动槽3的后端通过销轴与所述升运器接口201的侧壁铰接,活动槽3可相对升运器接口201绕销轴轴线转动。
33.所述活动槽3与所述割台架1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34.实施方式一:如图2-图4所示,所述活动槽3前端套在所述割台喂入口101的外侧,所述割台喂入口101侧壁的两侧边沿具有向外延伸的外翻边102,所述活动槽3侧壁的前端两侧边沿具有向内延伸的内翻边301。
35.当割台架1升高时,外翻边102与内翻边301挂接,活动槽3随割台架1升高;当割台架1降低时,活动槽3在自重作用下降低。
36.其中,割台喂入口101的侧壁为筒状结构,“向外延伸”是指向远离割台喂入口101中心的方向延伸。相似的,“向内延伸”是指向活动槽3中心的方向延伸。
37.但是由于翻边结构不方便装配,装配效率低;果穗喂入较多时外翻边102与内翻边301易脱开,果穗丢失,导致玉米收获机不能正常工作,且二者翻边脱开后维修困难。因此,实施方式一不是最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还提供实施方式二。
38.实施方式二:如图5所示,玉米摘穗台喂入机构还包括柔性连接件4,所述柔性连接件4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槽3的前端固定连接或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割台架1固定连接或铰接。
39.装配简单、效率高;可避免外翻边102与内翻边301脱开,提高了整机性能,提高用户满意度,提高产品竞争力。
40.其中,所述柔性连接件4为挂链、绳或弹簧。
41.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活动槽3后端位于所述升运器接口201的内侧。
42.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活动槽3的前端下边沿处具有向外延伸的活动槽限位部302。
43.活动槽3下降至最低位置时(即绕铰接处逆时针转动或向后转动),活动槽限位部302可与升运器接口201边沿抵接限位,避免活动槽3进一步下降而与升运器2内的机构发生干涉。
44.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升运器接口201的前端下边沿处具有向外延伸的升运器限位部202,所述升运器限位部202用于与所述活动槽限位部302抵接并限位。
45.活动槽3下降至最低位置时,活动槽限位部302可与升运器限位部202抵接限位。
4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包括所述的玉米摘穗台喂入机构。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逆时针”、“顺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
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