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4081发布日期:2022-11-02 23:09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蒜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蒜播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蒜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2.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的地下鳞茎,大蒜整棵植株具有强烈辛辣的蒜臭味,蒜头、蒜叶(青蒜或蒜苗)和花薹(蒜薹)均可作蔬菜食用,不仅可作调味料,而且可入药,是著名的食药两用植物,大蒜鳞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低聚糖和多糖类、另外还有脂肪、矿物质等,大蒜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如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及抗病原微生物等,长期食用可起到防病保健作用,因此人们对大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至于大蒜的栽种面积也越来越大。
3.仅仅依靠人工栽种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我国大蒜种植面积较大,目前全靠人工种植,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种植成本高,直接影响了大蒜的规模性种植和经济效益.
4.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5.1、目前大蒜种植多数依靠人工进行种植,大蒜的种植面积一般较大,而人工种植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种植成本高,从而直接影响大蒜的种植效率;
6.2、大蒜种植需要先开渠,然后将大蒜进行种植,最后进行覆土,使大蒜的种流程具有一定的繁琐性,进而降低大蒜的种植效率,不利于大蒜的大面积种植。
7.但,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大蒜播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目前大蒜种植多数依靠人工进行种植,但大蒜的种植面积较大,进而使的人工种植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种植成本高,从而直接影响大蒜的种植效率;大蒜种植需要先开渠,然后将大蒜进行种植,最后进行覆土,使大蒜的种流程具有一定的繁琐性,进而降低大蒜的种植效率,不利于大蒜的大面积种植。
9.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10.大蒜播种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11.本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12.包括料箱,所述料箱底端依次连接有犁地器、下料筒、覆土器和压辊,还包括:
13.下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料筒外壁的支撑架、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之间的转轴和固定连接于转轴外壁的挡板;
14.行走组件,包括对称连接于料箱侧壁的支架和转动连接于支架内壁的行走轮;
15.传动组件,连接于行走轮侧壁,所述传动组件与下料组件相配合。
1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犁地器、下料筒和覆土器均相对应设有3-6组,所述覆土器包括连杆和覆土盒,所述连杆固定连接于料箱底端,所述覆土盒呈前大后小的锥台形中空盒体结构,所述料箱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件。
1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与支撑架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
1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收纳槽、卡板、翻转板、蜗杆和蜗轮,所述收纳槽开设于行走轮侧壁,所述卡板转动连接于收纳槽内壁,所述翻转板转动连接于料箱底端并与卡板相配合,所述蜗杆固定连接于翻转板底端,所述蜗轮固定连接于转轴输出端并与蜗杆相啮合。
1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对称设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翻转板与料箱底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在本技术的方案中:
22.1.通过设置的下料组件、行走组件和传动组件,能够通过行走轮控制卡板进行同步转动,从而控制翻转板进行往复转动,进而通过蜗杆配合蜗轮控制转轴进行往复转动,从而往复控制挡板进行转动,使蒜种可以进行逐个掉落,从而对大蒜进行播种,通过设有的多组下料筒可以同时播种多行大蒜,进而提高大蒜的种植效率;
23.2.通过设置的犁地器、下料筒、覆土器和压辊,能够通过犁地器对地面进行开渠,使蒜种通过下料筒逐次掉落至开渠内,然后通过覆土器使开渠的土重新对蒜种进行覆盖,最后通过压辊对新土进行压实,从而使大蒜的种植一体化,进而提高大蒜的种植效率。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蒜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蒜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蒜播种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蒜播种装置的下料组件、行走组件和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蒜播种装置的下料组件、行走组件和传动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蒜播种装置的下料筒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标示:
31.1、料箱;11、连接件;12、支架;13、犁地器;14、下料筒;15、压辊;16、覆土器;2、行走轮;21、收纳槽;22、卡板;23、翻转板;24、第一扭簧;25、蜗杆;3、支撑架;31、挡板;32、转轴;33、蜗轮;34、第二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3.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大蒜播种装置,包括料箱1,料箱1底端依次连接有犁地器13、下料筒14、覆土器16和压辊15,还包括:
34.下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料筒14外壁的支撑架3、转动连接于支撑架3之间的转轴32和固定连接于转轴32外壁的挡板31,实现播种蒜种的功能,避免人工种植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种植成本高的情况,提高大蒜的种植效率;
35.行走组件,包括对称连接于料箱1侧壁的支架12和转动连接于支架12内壁的行走轮2,实现控制装置移动的功能,提高大蒜播种的便利性;
36.传动组件,连接于行走轮2侧壁,传动组件与下料组件相配合,实现控制大蒜逐个播种的功能,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37.实施例2:
38.如图1-4所示,犁地器13、下料筒14和覆土器16均相对应设有3-6组,覆土器16包括连杆和覆土盒,连杆固定连接于料箱1底端,覆土盒呈前大后小的锥台形中空盒体结构,料箱1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1;通过连接件11可以使装置与中、小型拖拉机配套使用。
39.实施例3:
40.如图5和图6所示,挡板31与支撑架3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34;通过第二扭簧34,可以使挡板31翻转后通过第二扭簧34的弹性控制挡板31进行复位,从而避免过多的蒜种通过下料筒14掉落。
41.如图1-6所示,传动组件包括收纳槽21、卡板22、翻转板23、蜗杆25和蜗轮33,收纳槽21开设于行走轮2侧壁,卡板22转动连接于收纳槽21内壁,翻转板23转动连接于料箱1底端并与卡板22相配合,蜗杆25固定连接于翻转板23底端,蜗轮33固定连接于转轴32输出端并与蜗杆25相啮合;通过收纳槽21,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卡板22收纳至收纳槽21内壁,从而使挡板31始终对下料筒14的出口进行堵塞,避免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蒜种掉落。
42.如图1-4所示,传动组件对称设有两组,且两组翻转板23与料箱1底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24;通过第一扭簧24,可以使翻转板23翻转后通过第一扭簧24的弹性控制翻转板23进行复位,从而使蜗杆25可以配合蜗轮33控制挡板31进行复位,进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43.具体的,本大蒜播种装置在使用时:将装置移动至需要播种的地点,然后将蒜种放入至料箱1内部,将卡板22翻转出收纳槽21使其与翻转板23相互配合,然后驱动装置进行移动,使犁地器13进行开渠,行走轮2在转动时会通过卡板22挤压翻转板23,使翻转板23进行转动并扭曲第一扭簧24,且使蜗杆25进行同步转动,从而配合蜗轮33控制转轴32进行转动,使挡板31进行翻转,进而使下料筒14的出口被打开,使蒜种进行逐次掉落,当蒜种掉落一个后,卡板22将会脱离与翻转板23的接触,从而使翻转板23在第一扭簧24的弹力下进行复位,并控制蜗杆25进行反向转动,从而使转轴32控制挡板31进行同步反向转动,使挡板31配合第二扭簧34对下料筒14的下料口进行遮挡,使挡板31随着行走轮2的转动进行往复翻转,从而使蒜种进行逐个掉落,然后通过覆土器16对蒜种进行覆盖,并通过压辊15对土进行压实,从而使大蒜的种植一体化,进而提高大蒜的种植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