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栽培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5357发布日期:2022-12-17 13:1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栽培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筐。


背景技术:

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在栽培过程中,一般会使用食用菌栽培筐来对培养基进行放置,现有的食用菌栽培筐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食用菌栽培筐一般是通过吊装的方式进行栽培的,通过将混有孢子的培养基装填在密封带中,再将密封带动放入圆柱筒形的栽培筐中,栽培筐能够对培养基进行定型,使食用菌能够更好的生长,将多个栽培筐通过连接绳进行吊装,使空气能够更好的流通,促进食用菌的生长,但是在安装栽培筐上的连接绳时,连接绳大多是通过螺栓螺母啮合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栽培筐上的,当工作人员根据食用菌的生长情况对栽培筐的位置进行调换,需要将栽培筐从连接绳上拆除时,螺栓螺母拆除较为繁琐,且无法对栽培筐进行快速安装,装置的便捷性不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食用菌栽培筐。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用菌栽培筐,通过设置的锁定结构等,使连接绳能够携带插杆插入安装槽内部,同时弹簧推动限位杆从弹簧槽内部弹出并贯穿安装槽,安装槽通过限位杆对插杆的位置进行限制,栽培筐本体安装完成,避免了由于连接绳大多是通过螺栓螺母啮合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栽培筐上的,当工作人员根据食用菌的生长情况对栽培筐的位置进行调换,需要将栽培筐从连接绳上拆除时,螺栓螺母拆除较为繁琐,且无法对栽培筐进行快速安装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栽培筐,包括栽培筐本体、螺纹槽、限位板和连接绳,所述栽培筐本体顶端和底端皆设置有螺纹槽,且螺纹槽内部皆啮合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栽培筐本体顶端和底端皆设置有四组连接绳,所述连接绳通过锁定结构与栽培筐本体连接,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顶端和底端栽培筐本体表面上的四组安装槽、插入安装槽内部的插杆、环绕开设在插杆表面上的四组弹簧槽、设置在弹簧槽内部的弹簧和贯穿弹簧槽外侧表面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皆贯穿安装槽外壁表面;
6.所述插杆外侧末端皆与连接绳末端相互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的一端皆设置在弹簧槽内壁表面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皆设置在限位杆内侧表面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弹簧槽外侧表面和安装槽外壁表面皆开设有与限位杆相互配合的通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外侧末端皆设置为弧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栽培筐本体皆通过连接结构与另一栽培筐本体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贴合设置在栽培筐本体外壁表面上的外卡环、开设在外卡环两侧表面上的插槽、插入插槽内部的插块、设置在两组插块末端上的内卡环、设置在内卡环外壁表面上的两组安装板和设置在两组安装板之间的转轴,所述转轴表面上套设有连接杆,且的另一端皆设置有另一连接结构;
11.所述内卡环皆贴合在栽培筐本体内壁表面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块皆设置为t形,所述插槽皆设置为与插块相互配合t形槽。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卡环和内卡环表面皆与栽培筐本体外壁紧密贴合。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设置的锁定结构等,有效避免了由于连接绳大多是通过螺栓螺母啮合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栽培筐上的,当工作人员根据食用菌的生长情况对栽培筐的位置进行调换,需要将栽培筐从连接绳上拆除时,螺栓螺母拆除较为繁琐,且无法对栽培筐进行快速安装的问题,通过移动连接绳,使连接绳带动插杆插入安装槽内部,同时弹簧推动限位杆从弹簧槽内部弹出并贯穿安装槽,安装槽通过限位杆对插杆的位置进行限制,栽培筐本体安装完成,从而达到快速安装和拆卸栽培筐本体,使栽培筐本体的位置能够快速更换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16.2.通过设置的连接结构和连接杆等,有效避免了当在对栽培大棚内的空气进行换气时,多组吊装设置的栽培筐本体在风里的吹动下可能会发生晃动并相互碰撞,导致栽培筐本体上长出的食用菌在碰撞下破碎或掉落的问题,通过移动连接杆,使连接杆通过两组转轴带动安装板移动,使安装板带动外卡环移动,两组外卡环分别贴合在两组栽培筐本体外壁上,再分别移动内卡环,使内卡环带动插块插入插槽内部,外卡环配合内卡环套设在栽培筐本体表面上,两组栽培筐本体通过连接杆连接,从而达到将两组栽培筐本体连接在一起,减弱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晃动,且两组栽培筐本体之间至少保持与连接杆长度相同的距离,防止栽培筐本体之间相互碰撞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组栽培筐连接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组栽培筐连接状态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b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7中c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其中:1、栽培筐本体;2、螺纹槽;3、限位板;4、连接绳;5、锁定结构;51、安装槽;52、插杆;53、弹簧槽;54、弹簧;55、限位杆;6、连接结构;61、外卡环;62、插槽;63、插块;64、内卡环;65、安装板;66、转轴;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7.实施例:
28.请参阅图1-图8,一种食用菌栽培筐,包括栽培筐本体1、螺纹槽2、限位板3和连接绳4,栽培筐本体1顶端和底端皆设置有螺纹槽2,且螺纹槽2内部皆啮合设置有限位板3,栽培筐本体1顶端和底端皆设置有四组连接绳4,连接绳4通过锁定结构5与栽培筐本体1连接,锁定结构5包括设置在顶端和底端栽培筐本体1表面上的四组安装槽51、插入安装槽51内部的插杆52、环绕开设在插杆52表面上的四组弹簧槽53、设置在弹簧槽53内部的弹簧54和贯穿弹簧槽53外侧表面的限位杆55,限位杆55皆贯穿安装槽51外壁表面;
29.插杆52外侧末端皆与连接绳4末端相互连接。
30.当需要对栽培筐本体1进行安装时,通过挤压限位杆55,使限位杆55挤压弹簧54产生弹性形变,弹簧54拉动限位杆55收入弹簧槽53内部,再移动栽培筐本体1,使栽培筐本体1带动安装槽51移动,连接绳4带动插杆52插入安装槽51内部,插杆52插入至合适位置后,安装槽51内壁停止挤压限位杆55,限位杆55停止挤压弹簧54,弹簧54弹性形变恢复,使弹簧54从弹簧槽53内部弹出并贯穿安装槽51表面,安装槽51通过多组限位杆55的相互配合对插杆52的位置进行限制,栽培筐本体1与连接绳4连接完成,反向操作即可将插杆52从安装槽51中移除,并对栽培筐本体1进行快速拆除。
31.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簧54的一端皆设置在弹簧槽53内壁表面上,弹簧54的另一端皆设置在限位杆55内侧表面上;
32.通过该设计,使弹簧槽53内壁表面与限位杆55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挤压弹簧54而缩短,从而达到对弹簧54的位置进行调整的目的。
33.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杆55皆设置为圆柱形,弹簧槽53外侧表面和安装槽51外壁表面皆开设有与限位杆55相互配合的通孔;
34.通过该设计,使限位杆55能够贯穿弹簧槽53外侧表面和安装槽51外壁表面皆开设的通孔,从而达到使插杆52能够通过限位杆55对安装槽51的位置进行限制的目的。
35.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杆55外侧末端皆设置为弧形;
36.通过该设计,使限位杆55外侧末端能够在安装槽51内壁的挤压下产生位移并收入弹簧槽53内部,从而达到对限位杆55的位置进行调整的目的。
37.在其他实施例中,栽培筐本体1皆通过连接结构6与另一栽培筐本体1连接,连接结构6包括贴合设置在栽培筐本体1外壁表面上的外卡环61、开设在外卡环61两侧表面上的插槽62、插入插槽62内部的插块63、设置在两组插块63末端上的内卡环64、设置在内卡环64外壁表面上的两组安装板65和设置在两组安装板65之间的转轴66,转轴66表面上套设有连接杆7,且的另一端皆设置有另一连接结构6;
38.内卡环64皆贴合在栽培筐本体1内壁表面上;
39.当需要将两组栽培筐本体1连接在一起时,通过移动连接杆7,使连接杆7通过两组转轴66带动安装板65移动,两组安装板65带动两组外卡环61分别贴合在两组栽培筐本体1外壁表面上,再移动两组内卡环64,使内卡环64带动插块63插入插槽62内部,外卡环61通过插槽62和插块63的相互配合对内卡环64的位置进行限制,外卡环61和内卡环64套设在栽培筐本体1表面上,两组栽培筐本体1通过连接杆7和两组连接结构6的相互配合完成连接,两组栽培筐本体1的稳定性提升,晃动的幅度减小,当栽培筐本体1因风力产生晃动时,栽培筐本体1通过连接结构6推动连接杆7,使连接杆7在两组安装板65内部转动,连接杆7在转轴66的限制下转动,使连接结构6通过连接杆7推动另一连接结构6,两组栽培筐本体1向同一侧晃动,使两组栽培筐本体1无法发生接触并碰撞。
40.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块63皆设置为t形,插槽62皆设置为与插块63相互配合t形槽;
41.通过该设计,使内卡环64能够带动插块63插入插槽62内部,从而达到通过插槽62与插块63的相互配合将外卡环61与内卡环64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使连接杆7能够通过两组外卡环61与内卡环64的相互配合设置在两组栽培筐本体1之间的目的。
42.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卡环61和内卡环64表面皆与栽培筐本体1外壁紧密贴合;
43.通过该设计,使外卡环61和内卡环64在连接完成后仍然能够在栽培筐本体1的外壁上进行移动,从而达到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套设并调试的目的。
4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
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