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抛秧无人机的传送装置

文档序号:34680318发布日期:2023-07-05 20:1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抛秧无人机的传送装置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置及运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抛秧无人机的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1、自人类第一次实现水稻驯化以来,人类一直采用的是人工插秧的方式,虽然在平原地区已经很难见到人工插秧,但在云贵川的梯田地区,仍在大量采用人工插秧的方式,相比于机械插秧,人工插秧不受地形限制,并且对秧苗的损伤最小,但是其存在一些致命缺点,例如效率低,平均下来的产量仅为一人一天插一亩,相比于机械每小时5亩的插秧效率,人工插秧效率实在太低,因此也造成了人工插秧的成本高的痛点。

2、机械插播目前任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容易伤苗,漏插等,并且由于其机械结构的笨重,容易受到地形影响,使得大部分插秧机不能在云贵川的水稻种植产区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需要一款具有体型小、重量轻、效率高等特点的农业机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抛秧无人机的传送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抛秧无人机的传送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抛秧无人机的传送装置,包含弯曲装置、顶针机构以及设置在横梁两端的间歇输送装置;两个所述间歇输送装置中间且位于所述横梁之上设置有秧苗盘底板,所述弯曲装置设置在所述秧苗盘底板的端部,顶针机构设置在所述弯曲装置的端部,秧苗盘在间歇输送装置的作用下前行,运动到弯曲装置时在弯曲装置的作用下将秧苗盘压弯,再运动一段距离通过顶针机构将秧苗盘上的秧苗顶出,体型小且能实现高效抛秧的效果。

4、进一步,所述间歇输送装置包含槽轮机构,所述槽轮机构包含主动拨轮和槽轮,所述主动拨轮同轴设置有57步进减速电机,所述槽轮同轴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有a轴同步轮,所述a轴同步轮同轴设置有秧苗盘传送小轮,通过秧苗盘传送小轮卡扣在秧苗盘的孔洞上,带动秧苗盘前行。

5、进一步,所述弯曲装置包含秧苗盘传送大轮和弯折张紧轮支架,所述秧苗盘传送大轮同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弯折张紧轮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弯折张紧轮支架下方设置有张紧轮导轨和套接于所述张紧轮导轨的弯折同步带;所述主动拨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有d轴同步轮,所述d轴同步轮同轴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第三皮带连接有e轴同步轮,所述e轴同步轮同轴设置有所述秧苗盘传送大轮,通过秧苗盘传送大轮卡扣在秧苗盘的孔洞上,带着秧苗盘继续前行,且在弯折同步带和张紧轮导轨的共同作用下将所述秧苗盘压弯。

6、进一步,所述顶针机构包含取秧针支架和驱动所述取秧针支架移动的曲柄滑块机构;所述取秧针支架上设置有取秧针;所述曲柄滑块结构包含摇杆和驱动所述摇杆运动的曲柄,所述摇杆与所述取秧针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曲柄同轴设置有传感器支架,在曲柄滑块的作用下,通过取秧针将秧苗盘上的秧苗全部顶出。

7、进一步,所述57步进减速电机通过第四皮带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垂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连接有传送带动力轴,所述传送带动力轴通过万向节连接有另一传送带动力轴,另一所述传送带动力轴连接有传送带调节轴,顶出的秧苗落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将秧苗抛出。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抛秧无人机的传送装置,具有体型小、重量轻等特点,能够在云贵川这种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配合无人机运用,实现高效抛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抛秧无人机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弯曲装置、顶针机构以及设置在横梁两端的间歇输送装置;两个所述间歇输送装置中间且位于所述横梁之上设置有秧苗盘底板,所述弯曲装置设置在所述秧苗盘底板的端部,顶针机构设置在所述弯曲装置的端部,秧苗盘在间歇输送装置的作用下前行,运动到弯曲装置时在弯曲装置的作用下将秧苗盘压弯,再运动一段距离通过顶针机构将秧苗盘上的秧苗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抛秧无人机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输送装置包含槽轮机构,所述槽轮机构包含主动拨轮(24)和槽轮(27),所述主动拨轮(24)同轴设置有57步进减速电机(9),所述槽轮(27)同轴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有a轴同步轮(25),所述a轴同步轮(25)同轴设置有秧苗盘传送小轮(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抛秧无人机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装置包含秧苗盘传送大轮(21)和弯折张紧轮支架(18),所述秧苗盘传送大轮(21)同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弯折张紧轮支架(18)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弯折张紧轮支架(18)下方设置有张紧轮导轨(29)和套接于所述张紧轮导轨(29)的弯折同步带(28);所述主动拨轮(24)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有d轴同步轮(22),所述d轴同步轮(22)同轴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第三皮带连接有e轴同步轮(19),所述e轴同步轮(19)同轴设置有所述秧苗盘传送大轮(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抛秧无人机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机构包含取秧针支架(32)和驱动所述取秧针支架(32)移动的曲柄滑块机构;所述取秧针支架(32)上设置有取秧针(31),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包含摇杆(33)和驱动所述摇杆(33)运动的曲柄(34),所述摇杆(33)与所述取秧针支架(32)固定连接;所述曲柄(34)同轴设置有传感器支架(3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抛秧无人机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57步进减速电机(9)通过第四皮带连接有轴承座(10),所述轴承座(10)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1)垂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二锥齿轮(12)连接有传送带动力轴(14),所述传送带动力轴(14)通过万向节(15)连接有另一传送带动力轴(14),另一所述传送带动力轴(14)连接有传送带调节轴(17)。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抛秧无人机的传送装置,包含弯曲装置、顶针机构以及设置在横梁两端的间歇输送装置;两个所述间歇输送装置中间且位于所述横梁之上设置有秧苗盘底板,所述弯曲装置设置在所述秧苗盘底板的端部,顶针机构设置在所述弯曲装置的端部,秧苗盘在间歇输送装置的作用下前行,运动到弯曲装置时在弯曲装置的作用下将秧苗盘压弯,再运动一段距离通过顶针机构将秧苗盘上的秧苗顶出,具有体型小、重量轻等特点,能够在云贵川这种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配合无人机运用,实现高效抛秧。

技术研发人员:金龙,杨登红,岑龙刚,任仲伟,秦语漩,蒋宏婉,王胜贵,陈超,王文美,申秀玲,王进同,唐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