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用辅助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2380发布日期:2022-11-22 21:4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用辅助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用辅助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2.大田期烟草种植目前需要大量的田间管理工作,起垄移栽后,需要垄上覆膜以降低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度;烟苗旺长期开始,需要将地膜移除并移土封垄,田间需要进行除草和防草工作,此外还需进行叶片优化、打顶抹杈、采收等田间工作。而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烟草种植专用的辅助栽培装置。
3.虽然,有部分田间集雨板可以实现降低水分蒸发的目的,但是并不适用于烟草栽培使用。一方面,现有集雨板的安装仅采用卡扣结构首尾相连进行固定,在应对侧风的条件下稳定性不足,结构易受到破坏。如果采用自重较大的集雨板增强结构稳定性,那么导致集雨板使用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大幅提升,也影响其便利性;另外,现有技术并没有考虑田间管理工作中需要踩踏垄沟土体,集雨板一旦安装,移动困难,妨碍了正常田间管理工作,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烟草种植过程中覆膜、除草、灌溉等田间管理较为复杂的现状,提出一种烟草辅助栽培装置,结合底座组件和集雨板的配合设计,实现烟草覆膜、保墒、节水、防草等多种功能。
5.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烟用辅助栽培装置,包括底座组件和集雨板,所述底座组件覆盖在烟垄之上,与烟垄形状适配,集雨板设置在两相邻烟垄之间并通过底座组件支撑固定;
6.所述底座组件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底座拼接而成,底座组件上还设置有植物生长部以及集雨板支持部,植物生长部用以留出烟苗生长空间,集雨板支持部呈一定夹角设置,以与底座形成固定集雨板的卡槽;
7.所述集雨板整体呈中间凹两边微凸的弧形,包括踩踏区、缓冲区以及支持回弹区,踩踏区位于中间凹陷部分,缓冲区位于踩踏区的两侧,支持回弹区位于缓冲区的两侧。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平板以及与平板固定连接的斜板,平板与斜板呈“厂”字形结构,齿状结合部设置在平板的边缘,两个底座的齿状结合部相互咬合固定,组合后呈梯形结构,且与烟草标准垄体结构一致。
9.进一步的,所述集雨板整体由无色透明轻质薄型塑料制作,支持回弹区则采用半透光硬质pvc板与轻质薄型塑料双层复合结构,由pvc板提供支持力。
10.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生长部位于平板边缘的中间位置,其一侧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平板铰接连接,为可翻动的透明长方形塑料板,用于覆盖刚移栽的烟苗,并可打开使烟苗从植物生长部长出。
11.进一步的,所述集雨板支持部为一向外倾斜设置的长条状卡板,集雨板支持部与
平板之间形成卡槽,集雨板的边沿卡设在卡槽内实现固定。
12.进一步的,所述两底座的结合部a处略低于底座的底座组件外沿,形成水流流动梯度,使水流汇集至植物生长部处。
13.进一步的,所述平板上靠近斜板的部位、斜板上以及踩踏区处设置有多个通气透水孔,通气透水孔为圆孔状或长条状。
14.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组件采用有机玻璃制作。
15.进一步的,所述齿状结合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齿条,在齿状结合部的下部设有滴灌带布设空间。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7.本方案设计底座组件及集雨板,通过底座组件实现对薄型集雨板的固定,同时,利用集雨板本身韧性,提升集雨板形变稳定性,适配烟草大田期的两种生长模式,替代农膜使用;其结构设计可极大程度降低除草剂使用,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含水率,同时构建局部微水循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适应烟草和其他移栽作物生长的覆盖栽培,可以重复使用,具有较广泛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集雨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底座组件与集雨板安装配合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底座组件和集雨板在垄间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
24.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烟用辅助栽培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底座组件1和集雨板2,所述底座组件1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底座11通过相匹配的齿状结合部14拼接而成,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11包括平板12以及与平板12固定连接的斜板13,平板12与斜板13呈“厂”字形结构,齿状结合部14设置在平板12的边缘,两个底座11的齿状结合部14相互咬合固定,组合后呈梯形结构,且与烟草标准垄体结构一致,如图2所示,拼接组合后覆盖在烟垄3上,两个底座11的结构除齿状结合部外结构完全相同;其中,齿状结合部1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齿条,齿条宽1-3cm、长2-5cm左右,优选宽2cm,长4cm,通过两个底座相配合的齿状结合部14实现两个底座11的组合固定,在齿状结合部14的下部设有滴灌带布设空间15。
25.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述平板12上还设置有半圆形的植物生长部16和集雨板支持部17,植物生长部16位于平板12边缘的中间位置,形状为半圆,半径为5cm左右,两片底座11结合后可以形成半径为5cm的整圆,如图2所示,用以留出烟苗生长和茎秆增粗的空间;另外,在两底座11的结合部a处略低于外沿,形成水流流动梯度,使水流汇集至植物生长部16
处,植物生长部16的一侧设置有盖板161,盖板161与平板12铰接连接,为可翻动的透明长方形塑料板,尺寸为12.5cm
×
7.5cm左右,用于覆盖刚移栽的烟苗,并可打开使烟苗从植物生长部长出。所述集雨板支持部17为一向外倾斜设置的长条状卡板,集雨板支持部17与平板12之间形成卡槽18,集雨板2的边沿卡设在卡槽18内实现固定。
26.另外,平板12上靠近斜板13的部分设置有多个通气透水孔19,在斜板13上还设置有多个通气透水孔19,所述通气透水孔19为圆孔状或长条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即可,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27.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1采用长30cm(沿烟垄长度的方向),厚8mm的有机玻璃(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
28.继续参考图3和图4,所述集雨板2整体由无色透明轻质薄型塑料制成,呈中间凹,两边微凸的弧形,一体成型,长1m,跨度1m,包括踩踏区21、缓冲区22以及支持回弹区23,踩踏区21位于中间凹陷部分,宽15cm,深度15cm,凹形底部中心位置每隔10cm有直径5mm的通气透水孔19;支持回弹区23位于集雨板2两侧边,为半透光硬质1mm厚pvc板与轻质薄型塑料双层复合结构,由pvc硬片提供塑料制集雨板的支持力。支持回弹区23的边缘插入底座11的卡槽18内,集雨板整体与底座以插槽形式固定,当凹陷部被踩踏时,通过pvc片向下弯曲提供回复力以自行回复初始状态,缓冲区22在踩踏区的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为形变提供缓冲。
29.具体使用时,烟田起垄,烟苗移栽完成后,将两片底座的齿状结合部相拼接,将植物生长部对准苗穴放置,使结合部a处略低于外沿,形成水流流动梯度。翻动塑料盖板161,覆盖苗穴,形成覆盖栽培模式,将集雨板2安装在底座11固定位置,形成地表覆盖,具体如图5所示。当烟苗生长至地表高度,将植物生长部16的塑料盖板161掀开,烟苗正常生长。田间管理时,可直接踩踏集雨板凹陷处,即踩踏区21行走,压力消失,集雨板自动回弹至初始位置,具体也允许小于15cm宽度的轮式机械行进。
30.本实施例底座的布设具有防草功效可代替农膜使用,使移栽后的烟苗处于与覆膜等效的生长状态,且具有活动结构以解除覆盖栽培状态,装置具有耐老化特性,可重复利用。充分考虑田间人工管理的需要,集雨板可以人工踩踏,能够通过自身应力恢复工作状态,避免重复拆装。构建了局部微型水循环提高降雨的利用效率,降低土壤表面无效蒸发,增加土壤积温,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同时具有防草功效,降低除草剂使用量。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