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水位落差的多级生态鱼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1655发布日期:2022-12-28 01:1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水位落差的多级生态鱼塘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鱼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水位落差的多级生态鱼塘。


背景技术:

2.目前,鱼塘是指捕鱼或养鱼的地方,特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一般理想的池塘,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光照充分,水源畅通,水质肥沃,交通方便,以利于鱼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并利于生产管理。
3.相关技术中,鱼塘内的鱼在产卵后,需要将鱼卵与亲代鱼分开,然后将鱼卵放置在特定的鱼塘内进行养殖,之后将鱼塘内的养殖水进行更换,养殖水更换后再对亲代鱼采取必要的消炎、消毒。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将鱼卵与亲代鱼分开后还需要准备新的鱼塘,且分别对多个鱼塘进行消毒的效率较低,影响鱼塘养殖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将鱼卵与亲代鱼分开后还需要准备新的鱼塘,且分别对多个鱼塘进行消毒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水位落差的多级生态鱼塘。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水位落差的多级生态鱼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利用水位落差的多级生态鱼塘,包括鱼塘本体,所述鱼塘本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将所述鱼塘本体分隔成第一鱼塘、第二鱼塘以及第三鱼塘,且所述鱼塘本体上设置有排水管与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鱼塘连通,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鱼塘连通,且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入水管之间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价对经过所述排水管与入水管内的养殖水进行过滤。
8.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桶,所述过滤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水管以及入水管连接,且所述过滤桶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在所述过滤桶内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9.可选的,所述排水管靠近所述过滤桶的一端设置有抽水机,所述抽水机安装在所述排水管上。
10.可选的,所述第一鱼塘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一鱼塘靠近所述入水管的一侧。
11.可选的,所述挡板上形成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朝向靠近所述入水管的一侧,且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鱼塘之间形成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鱼塘连通。
12.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竖直方向的上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隔板竖直方向的上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
13.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第一排鱼孔,所述第一排鱼孔连通所述第一鱼塘与第二鱼塘,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二排鱼孔,所述第二排鱼孔连通所述第二鱼塘与所述第三鱼塘,且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覆盖在所述第一排鱼
孔上,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覆盖在所述第二排鱼孔上。
1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利用水位落差的多级生态鱼塘有益技术效果:
15.运用中,在鱼塘本体的第一鱼塘、第二鱼塘、第三鱼塘内加满水,然后将鱼卵放置在第一鱼塘内进行养殖,孵化出来的鱼在第二鱼塘内养殖,成年鱼在第三鱼塘内养殖,在养殖的过程中,第三鱼塘内的水从排水管内流出,经过过滤组件的过滤后,水通过入水管流入第一鱼塘,使得鱼在产出鱼卵时,不需要准备新的鱼塘,当需要消毒时,也不需要对多个鱼塘进行消毒,提升鱼塘养殖的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一种利用水位落差的多级生态鱼塘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出水通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过滤罐结构剖视图。
19.附图标记:1、鱼塘本体;11、第一鱼塘;12、第二鱼塘;13、第三鱼塘;14、排水管;15、入水管;16、挡板;161、引导斜面;162、出水通道;17、抽水机;2、第一隔板;21、第一排鱼孔;22、第一分隔板;23、导向块;231、导向弧面;24、第一通孔;3、第二隔板;31、第二排鱼孔;32、第二分隔板;33、第二通孔;4、过滤组件;41、过滤桶;42、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22.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利用水位落差的多级生态鱼塘。
24.参照图1-图3,一种利用水位落差的多级生态鱼塘,包括鱼塘本体1,鱼塘本体1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将鱼塘本体1分隔成第一鱼塘11、第二鱼塘12以及第三鱼塘13,且鱼塘本体1上设置有排水管14与入水管15,入水管15的一端与第一鱼塘11连通,排水管14的一端与第三鱼塘13连通,且排水管14与入水管15之间设置有过滤组件4,过滤组件4对经过排水管14与入水管15内的养殖水进行过滤。使得鱼在产出鱼卵时,不需要准备新的鱼塘,当需要消毒时,也不需要对多个鱼塘进行消毒,提升鱼塘养殖的效率。
25.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整体呈长方形板状,且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整体呈平行间隔设置,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均固定安装在鱼塘本体1内,且鱼塘本体1竖直方向上依次为第一鱼塘11、第二鱼塘12以及第三鱼塘13,在养殖的过程中,由于鱼卵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因此将鱼卵放置在第一鱼塘11内进行养殖,孵化出来的鱼在第二鱼塘12内养殖,成年鱼
在第三鱼塘13内养殖。
26.第一隔板2上开设有第一排鱼孔21,且第一排鱼孔21连通第一鱼塘11与第二鱼塘12,第二隔板3上开设有第二排鱼孔31,第二排鱼孔31连通第二鱼塘12与第三鱼塘13,且第一隔板2上设置有第一分隔板22,第一分隔板22覆盖在第一排鱼孔21上,且第一分隔板22与第一隔板2滑移配合,第二隔板3上设置有第二分隔板32,第二分隔板32覆盖在第二排鱼孔31上,且第二分隔板32与第二隔板3滑移配合。当第一鱼塘11内的鱼卵孵化出来后,通过拉动第一隔板2,从而使得第一鱼塘11内的鱼苗通过第一排鱼孔21来到第二鱼塘12,当第二鱼塘12内的鱼苗成熟后,通过拉动第二隔板3,从而使得第二鱼塘12内的鱼苗通过第二排鱼孔31来到第三鱼塘13内,使得鱼苗更换养殖地的便捷性得以提升。
27.为了防止鱼苗在更换养殖地的过程中发生意外,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靠近对应第一鱼塘11与第二鱼塘12的一侧均设置有导向块23,导向块23位于第一排鱼孔21与第二排鱼孔3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且导向块23上形成有导向弧面231,导向弧面231均朝向靠近第一排鱼孔21与第二排鱼孔31的一侧倾斜,通过导向块23上的导向弧面231对鱼苗的引导,防止鱼苗堆积在第一鱼塘11与第二鱼塘12内,降低鱼苗在养殖过程中的损耗。
28.使用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分别向第一鱼塘11、第二鱼塘12以及第三鱼塘13内添加养殖水,从而导致加水的效率较低,设计人员改进后,第一隔板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4,第一通孔24连通第一鱼塘11与第二鱼塘12,第二隔板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3,第二通孔33连通第二鱼塘12与第三鱼塘13,使得养殖人员仅需要向第一鱼塘11内加水,水即可通过第一通孔24与第二通孔33灌满第二鱼塘12与第三鱼塘13。
29.排水管14的一端与第三鱼塘13的底部连通,入水管15的一端与第一鱼塘11的上侧连通,过滤组件4包括过滤桶41,过滤桶41分别与排水管14以及入水管15连通,且排水管14靠近过滤桶41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机17,抽水机17安装在排水管14上,使用时,抽水机17向第三鱼塘13内的养殖水抽向过滤桶41,养殖水经过过滤桶41的过滤后,通过入水管15排向第一鱼塘11。
30.为了提升过滤桶41的过滤效果,过滤桶41内设置有过滤板42,过滤板42在过滤桶41内间隔设置有三个,养殖水经过三个过滤板42的过程的过滤后,再通过入水管15排向第一鱼塘11,使得第一鱼塘11内的养殖水能够满足鱼卵的养殖要求。
31.由于鱼卵在还未孵化前不能自主流动,若入水管15的排水速度较快的话则会对鱼卵造成一定的伤害,设计人员改进后,第一鱼塘11靠近入水管15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6,挡板16对入水管15放入第一鱼塘11内的水进行阻挡,挡板16上形成有引导斜面161,引导斜面161朝向靠近第一鱼塘11的侧壁倾斜,且挡板16与第一鱼塘11之间形成有出水通道162,入水管15的水冲击在挡板16上,然后通过挡板16上的引导斜面161流向出水通道162,最后通过出水通道162缓慢的流向第一鱼塘11,减小鱼卵在孵化过程中的损耗。
3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利用水位落差的多级生态鱼塘的实施原理为:运用中,向第一鱼塘11内灌水,第一鱼塘11灌满后,水通过第一隔板2上的通孔流向第二鱼塘12,第二鱼塘12灌满后,水通过第二隔板3上的第二通孔33流向第三鱼塘13,将鱼卵放置在第一鱼塘11内,当鱼卵孵化后,拉动第一分隔板22,鱼苗经过导向块23上的导向弧面231的引导,通过第一排鱼孔21来到第二鱼塘12,待鱼苗长大后,拉动第二分隔板32,鱼苗经过导向块23上的导向弧面231的引导,通过第二排鱼孔31来到第三鱼塘13,养殖一端时间以后,抽水机17通过
排水管14将第三鱼塘13内的水抽向过滤桶41,过滤桶41的过滤板42将水过滤后,通过入水管15送入第一鱼塘11,挡板16对入水管15放入第一鱼塘11内的水进行阻挡,最后通过挡板16上的引导斜面161流向出水通道162,水通过出水通道162流向第一鱼塘11。
3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