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防水防触结构的吹风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2847发布日期:2022-11-29 23:4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殊防水防触结构的吹风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宠物吹水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特殊防水防触结构的吹风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2.宠物吹水机有吹风加热功能,在宠物沐浴后,可通过吹水机对毛发吹干和护理。目前,吹水机按照宠物吸尘器类设计标准,整机日常使用需要满足ipx4级防水要求,在测试时需要取下所有能够拆卸的部件,其中包括吹风软管,因此在测试时,喷淋水滴很容易顺着风道灌入内部的电热丝或电机中而造成内部元件的损坏,存在防水性能差的问题。而且,外面的异物,如手指、棍子等,能从吹水机出风口处直接接触到内部的带电元件,因此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3.因而,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吹水机防水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特殊防水防触结构的吹风加热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吹水机防水性能低以及存在一定危险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特殊防水防触结构的吹风加热系统,所述吹风加热系统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上部设置有防水罩;
6.所述防水罩包括弧形部、倾斜部和用于固定在所述出风口处的连接部;所述弧形部呈向上拱起的弧形空腔结构,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弧形部的上部,所述倾斜部设置于所述弧形部的一侧,且覆盖在该侧腔室的端面处,所述弧形部的另一侧朝向所述出风口的出风一端,以使所述弧形部的腔室朝向外部。
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一连接孔。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部的边缘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吹风加热系统包括风罩盖、支撑罩、电热丝、中盖、电机和上盖;所述风罩盖、支撑盖、中盖和上盖依次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上盖中,且前端结构延伸至所述中盖内部;所述电热丝固定在所述支撑罩中,且与所述电机连接;
10.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风罩盖上,所述防水罩安装在所述出风口靠近所述电热丝的一端上。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罩位于所述电热丝侧边,所述倾斜部与所述电热丝之间的间距由上往下逐渐增大,并在下部形成出风间隙。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风罩盖在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水分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防水罩的正下方。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罩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能覆盖在所述电热丝上,以遮挡所述电热丝。
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与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电机的一侧,且所述密封圈的直径大小与所述上盖的腔室内径相对应。
1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盖上设置有若干卡扣,所述上盖中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配合,以固定所述中盖与所述上盖。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技术中,在出风口处设置防水罩,以此阻挡外部水分的进入,从而实现防水效果,并保证内部元件的正常使用,且通过防水罩的阻隔,可以有效隔绝外部与电热丝等带电元件接触,从而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1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21.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3.图4为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工作时的风向流动示意图。
25.附图标注说明:1、风罩盖;11、出风口;12、排水孔;2、防水罩;21、连接部;22、弧形部;23、倾斜部;3、支撑罩;4、电热丝;5、中盖;51、卡扣;6、电机;7、密封圈;8、上盖;81、卡槽;9、出风间隙;10、集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本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2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特殊防水防触结构的吹风加热系统。
29.请参阅图1-4,图1显示了本实施例吹风加热系统的爆炸视图,图2显示了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显示了本实施例吹风加热系统的剖视图,图4显示了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本实施例中,吹风加热系统上设置有出风口11,在工作时,会在出风口11处吹出风量,以此对宠物毛发进行吹干和护理,接着在出风口11的上部设置有防水罩2,以此进行防水和阻挡作用。
30.具体的,防水罩2包括弧形部22、倾斜部23和连接部21;弧形部22呈向上拱起的弧形空腔结构,连接部21设置于弧形部22的上部,且连接部21上设置有至少一连接孔,在连接孔处安装螺栓,便可将防水罩2安装到出风口11处,而倾斜部23倾斜设置于弧形部22的一侧,并在该侧对弧形部22的腔室进行密封,弧形部22的另一侧朝向出风口11的出风一端,以使弧形部22的腔室朝向外部,即防水罩2的中间腔室朝向外部。
31.本技术中,在出风口11处设置防水罩2,以此阻挡外部水分的进入,从而实现防水效果,并保证内部元件的正常使用,且通过防水罩2的阻隔,可以有效隔绝外部与电热丝4等
带电元件接触,从而提高安全性能。此外,弧形部22呈弧形空腔结构,在与倾斜部23连接之后,能组成弧形空腔罩体,且安装后该罩体的腔室朝向出风口11的出风一侧,即朝向外部,以此让外部进入的水分都会在此处被阻挡下来,而该部分结构弧形设置,方便上面的水分滴落下来,从而方便收集。
32.进一步的,倾斜部23的边缘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图中未示出),通风孔贯穿倾斜部23,能使倾斜部23的上部空间连通弧形部22的腔室,其中,通风孔主要起泄流作用,在倾斜部23与电热丝4之间的风量聚集过大时,能通过通风孔将一部分风量直接排放到出风口中,以此实现泄流,并减轻压力,且可有效降低噪音。
33.本实施例中,吹风加热系统包括风罩盖1、支撑罩3、电热丝4、中盖5、电机6和上盖8;风罩盖1、支撑盖、中盖5和上盖8依次可拆卸连接;而电机6固定在上盖8中,且前端结构延伸至中盖5内部;电热丝4固定在支撑罩3中,且与电机6连接;出风口11设置在风罩盖1上,防水罩2安装在出风口11靠近电热丝4的一端上。
34.进一步的,防水罩2位于电热丝4侧边,且背对着电热丝4,而倾斜部23与电热丝4之间的间距由上往下逐渐增大,并在下部形成出风间隙9,其中,风力在电热丝4方向出来后,会吹到倾斜部23的上部,然后在此旋转加速,接着从出风间隙9处排到出风口11中,最终再排放出去。
35.进一步的,防水罩2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能覆盖在电热丝4上,以此遮挡电热丝4,具体的,防水罩2安装之后,其底部低于电热丝4的前端筋位,以此将支撑罩3中的电热丝4完全遮挡,从而使外部难以接触到电热丝4,而且,出风间隙9的间隔小,能进一步提高电热丝4的接触难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
36.进一步的,风罩盖1在位于出风口11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10,集水槽10位于防水罩2的正下方,以此用于收集从防水罩2上滴落下来的水珠,然后在集水槽1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12,通过排水孔12将集水槽10中的水分排放出去,从而防止水分再次进入内部而影响里面的元件。
37.进一步的,电机6与上盖8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密封圈7套设在电机6的一侧,且密封圈7的直径大小与上盖8的腔室内径相对应,通过密封圈7能使电机6紧密安装在上盖8中,并提高密封性,减少内部的噪音向外传播。
38.进一步的,中盖5上设置有若干卡扣51,上盖8的侧壁中设置有若干卡槽81;卡扣51与卡槽81一一对应配合,以固定中盖5与上盖8,并以此实现可拆卸连接,而其它部件,如风罩盖1、支撑罩3和中盖5之间可通过螺栓连接。
39.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为:请参阅图5,其中,图中箭头为风的流向。工作时,电机6将外部的冷风从上盖8的孔位处吸入,然后从前端排出到中盖5内,接着风量从中盖5的四个出风窗口处进入支撑罩3内部,在此通过电热丝4进行加热后再吹到防水罩2的倾斜部23上端,此时风量在此循环加速,然后从出风间隙9排放到出风口11处,最终经过出风口11吹到外部。
40.其中,风量从电热丝4中吹出来后,会汇聚到倾斜部23的上部,如果此处的风量较大的话,可通过通风孔泄流,将一部分风量直接从此处排放到出风口11中,以此减轻风量压力,并减少噪音产生。
41.而防水罩2的作用是,在外部有水分进入出风口11处的时候,由防水罩2进行阻隔,
防止水分进入内部而影响里面的元件,同时,防水罩2可隔绝外部接触发热丝4等带电元件,以此提高安全性能。
42.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