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质墙体式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76915发布日期:2022-10-12 08:4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质墙体式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质墙体式栽培架。


背景技术:

2.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作物栽培的新技术。作物不是栽培在土壤中,而是种植在溶有矿物质的水溶液(营养液)里;或在某种栽培基质中,用营养液进行作物栽培。只要有一定的栽培设备和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物就能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由于不使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浇灌来栽培作物,故被称为无土栽培。
3.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常用的无土栽培技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无基质栽培,其特点在于栽培作物没有固定根系的基质,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另一种是基质栽培,其特点是栽培作物的根系有基质固定,常用的基质包括有机和无机两种,有机的基质有泥炭、稻壳、树皮等,无机的如蛭石、珍珠岩、岩棉、陶粒、沙砾、海绵土等都可作为支持介质,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法,供给作物营养液。现有技术中,基质栽培需要将作物通过基质固定,因此并不便于作物的挪动。并且,大量使用基质,还存在着空间利用率不高,基质浪费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质墙体式栽培架,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便捷地对作物进行挪动,而且基质损耗少,空间利用率高。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基质墙体式栽培架,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栽培墙以及多个栽培筒,栽培墙上设置有多个供栽培筒插入的栽培孔,栽培孔倾斜贯穿栽培墙,栽培孔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锐角;栽培筒包括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栽培筒内形成有用以盛放栽培基质的栽培室,顶端设置有与栽培室连通的开口,底端设置有用以防止栽培基质漏出的底板。
7.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夹角为30~60
°

8.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顶端具有第一端面,第一端面与栽培筒的轴线方向形成第二夹角,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之和为90
°

9.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底端具有与第二端面,第二端面与栽培筒的轴线方向形成第三夹角,第三夹角与第一夹角相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互相垂直。
10.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栽培筒的外壁均设置有限位块,每个栽培孔的内壁均设置有用以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限位槽沿栽培孔的轴线方向设置,限位槽的一端斜向上贯穿栽培墙的表面形成插口;在限位块插入到限位槽时,第一端面呈水平状态。
11.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栽培筒的外壁均设置有多个限位块,多个限位块沿栽培筒的周向间隔设置。
12.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底板设置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孔贯穿
底板与栽培室连通,多个透气孔在底板上均匀分布。
13.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栽培墙包括底座和墙板,多个栽培孔均位于墙板上,底座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立柱,墙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以与立柱滑动配合的通孔,通孔沿墙板的高度方向贯穿墙板。
14.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墙板由多个子墙板拼合而成,多个子墙板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每个子墙板上均至少包括一排栽培孔。
15.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每个子墙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贯穿通孔的孔壁伸入到通孔中。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质墙体式栽培架,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栽培墙以及多个栽培筒,栽培墙上设置有多个供栽培筒插入的栽培孔,栽培孔倾斜贯穿栽培墙,栽培孔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锐角;栽培筒包括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栽培筒内形成有用以盛放栽培基质的栽培室,顶端设置有与栽培室连通的开口,底端设置有用以防止栽培基质漏出的底板。基质墙体式栽培架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每个栽培作物通过独立的栽培筒放置,不仅能够便捷地对作物进行挪动,而且降低了对基质的损耗,同时竖直方向上的排布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对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质墙体式栽培架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质墙体式栽培架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质墙体式栽培架的栽培筒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质墙体式栽培架在iv处的放大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质墙体式栽培架的子墙板调节高度示意图。
24.图标:100-基质墙体式栽培架;110-栽培墙;111-栽培孔;1111-限位槽;1111a-插口;112-底座;113-墙板;1131-子墙板;114-立柱;115-锁紧螺钉;120-栽培筒;121-栽培室;122-开口;123-底板;124-第一端面;125-第二端面;126-限位块;127-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质墙体式栽培架100,参照图1所示,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栽培墙110以及多个栽培筒120。
31.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栽培墙110上设置有多个供栽培筒120插入的栽培孔111,栽培孔111倾斜贯穿栽培墙110,栽培孔111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锐角;如图3所示,栽培筒120包括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栽培筒120内形成有用以盛放栽培基质的栽培室121,顶端设置有与栽培室121连通的开口122,底端设置有用以防止栽培基质漏出的底板123。在使用时,每个栽培筒120都可以用于栽种一株作物,对于基质的用量将会大大地减少,节约种植成本。同时,每一个栽培筒120均可以从栽培孔111中取出,方便作物的转移挪动,并且挪动过程中作物是和基质一起挪动的,也很好地保护了植物根系。此外,采用墙体的形式,将多个栽培筒120立体分布也大大地提高了对空间的利用率。
32.进一步地,第一夹角为30~60
°
。优选地,顶端具有第一端面124,第一端面124与栽培筒120的轴线方向形成第二夹角,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之和为90
°
。 底端具有与第二端面125,第二端面125与栽培筒120的轴线方向形成第三夹角,第三夹角与第一夹角相等;第一
端面124和第二端面125互相垂直。在这样的角度下,一方面可以方便栽培筒120的取放,另一方面可以更利于作物的向上生长。
33.除此之外,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栽培筒120的外壁均设置有限位块126,每个栽培孔111的内壁均设置有用以与限位块126配合的限位槽1111,限位槽1111沿栽培孔111的轴线方向设置,限位槽1111的一端斜向上贯穿栽培墙110的表面形成插口1111a;在限位块126插入到限位槽1111时,第一端面124呈水平状态。需要指出的是,限位槽1111一方面可以对限位块126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栽培筒120从栽培孔111中滑落,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保持第一端面124的水平状态,让作物能够更好地生长。但是,限位槽1111和限位块126的组合并不是本技术唯一的固定方式,在本技术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在没有限位槽1111和限位块126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栽培筒120和栽培孔111的尺寸,利用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对栽培筒120进行固定。优选地,每个栽培筒120的外壁均设置有多个限位块126,多个限位块126沿栽培筒120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限位块126可以让栽培筒120的固定更为牢靠。
34.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底板123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27,透气孔127贯穿底板123与栽培室121连通,多个透气孔127在底板123上均匀分布。透气孔127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保持栽培筒120底部的透气性,便于作物根系呼吸。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透气孔127向作物根系喷洒肥料,让肥料直达作物根系,利于作物吸收。
35.可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栽培墙110包括底座112和墙板113,多个栽培孔111均位于墙板113上,底座11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立柱114,墙板113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以与立柱114滑动配合的通孔,通孔沿墙板113的高度方向贯穿墙板113。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实现墙板113固定的情况下,还可以方便地调节墙板113高度,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更好地对不同高度的作物进行操作。
36.进一步地,墙板113由多个子墙板1131拼合而成,多个子墙板1131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每个子墙板1131上均至少包括一排栽培孔111。每个子墙板113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锁紧螺钉115,锁紧螺钉115贯穿通孔的孔壁伸入到通孔中。每个子墙板1131都可以独立地进行滑动,在滑动到所需位置时通过拧紧锁紧螺钉115即可将位置锁定。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跟好地调节上下两排作物之间的间距,例如在作物生长茂盛时,拉开间距来给作物更多的生长空间。
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质墙体式栽培架100,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栽培墙110以及多个栽培筒120,栽培墙110上设置有多个供栽培筒120插入的栽培孔111,栽培孔111倾斜贯穿栽培墙110,栽培孔111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锐角;栽培筒120包括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栽培筒120内形成有用以盛放栽培基质的栽培室121,顶端设置有与栽培室121连通的开口122,底端设置有用以防止栽培基质漏出的底板123。基质墙体式栽培架100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每个栽培作物通过独立的栽培筒120放置,不仅能够便捷地对作物进行挪动,而且降低了对基质的损耗,同时竖直方向上的排布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对空间的利用率。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