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鱼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0753发布日期:2022-10-15 01:5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鱼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鱼护。


背景技术:

2.目前,钓鱼爱好者在溪水等自然水源地钓鱼时,多携带网状鱼护,将网状鱼护静置于水源中盛置钓到的鱼,但此类网状鱼护只适合静置状态,不适用于移动场合,尤其是随船移动时,会存在因水流阻力变形等问题,而当需要挪动钓鱼位置时,还需要将网状鱼护于水源中取出,而使使用不便。
3.现有技术中,钓鱼爱好者在移动场所如钓鱼船只上进行钓鱼时,只能将钓到的鱼放置在钓鱼船只上,而为了确保钓到的鱼处于存活状态,还需要在钓鱼船只上增设增氧泵以及冰块等必须用品,而导致钓鱼空间狭小、且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鱼护,能够跟随钓鱼船只移动,使用便捷,能够保证钓到鱼只的存活性,同时还可解决鱼护在激流中使用的问题,而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鱼护,可拆卸的连接于钓鱼船只上,而与所述钓鱼船只随动,包括内部设置有搁置仓的鱼护主体,以及开设于所述鱼护主体上的投鱼口,所述投鱼口与所述搁置仓相连通,于所述投鱼口上安装有盖体,所述鱼护主体的前端呈锥形设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鱼护主体上的、可使鱼护主体漂浮于水面上的浮力部,以及开设于所述鱼护主体上的水循环通道和设于所述鱼护主体上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穿设有可与钓鱼船只连接的绳索。
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船用鱼护还包括安装于鱼护主体后端的发电组件。
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发电组件包括水驱动螺旋桨,以及与所述水驱动螺旋桨连接的潜水发电机;还包括与所述潜水发电机连接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用于储存所述潜水发电机转化出的电能。
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蓄电池连接有照明组件。
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水驱动螺旋桨为两组,分别布设于所述鱼护主体的两侧。
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鱼护主体的后端呈柱形设置。
11.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于所述鱼护主体的底部以及后端靠近底部位置和前端靠近底部位置分别开设有多个循环孔,所述水循环通道由多个循环孔间围构而成。
12.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浮动部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鱼护主体两侧的条形气囊或浮力球。
13.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环相邻于所述鱼护主体的前端设
置。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用鱼护,通过内部设置有搁置仓的鱼护主体,以及开设于鱼护主体上的投鱼口的设置,且投鱼口与搁置仓相连通,于投鱼口上安装有盖体,能够为钓到的鱼只提供存放环境,通过开设于鱼护主体上的水循环通道的设置,能够使自然水源提供活水供应,而为钓到的鱼只提供充足的氧量和适合的温度,以保证鱼只的存活性,同时鱼护主体的前端呈锥形设置,能够在随钓鱼船只移动时,减少对船用鱼护的冲击及随动阻力,通过安装于鱼护主体上的浮力部的设置,可使鱼护主体漂浮于水面上,通过连接环的设置,能够在连接环上穿设有可与钓鱼船只连接的绳索,而形成船用鱼护与钓鱼船只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用鱼护,能够跟随钓鱼船只移动,使用便捷,还能够保证钓到鱼只的存活性,同时还可解决船用鱼护在激流中使用的问题,而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鱼护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鱼护的另一角度装配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鱼护的不带发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3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20.1-鱼护主体,2-投鱼口,3-盖体,4-浮力部,5-水循环通道,6-连接环,71-蓄电池,72-潜水发电机,73-水驱动螺旋桨,74-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2.实施例
23.由图3结合图4中所示,一种船用鱼护,可拆卸的连接于钓鱼船只上,而与钓鱼船只随动,其包括内部设置有搁置仓的鱼护主体1,以及开设于鱼护主体1上的投鱼口2,投鱼口2与搁置仓相连通,于投鱼口2上安装有盖体3,鱼护主体1的前端呈锥形设置;还包括安装于鱼护主体1上的、可使鱼护主体1漂浮于水面上的浮力部4,以及开设于鱼护主体1上的水循环通道5和设于鱼护主体1上的连接环6,连接环6上穿设有可与钓鱼船只连接的绳索。
24.具体的,鱼护主体1的主体部分呈柱形设置,内部呈中空状而形成有钓到鱼只的搁置仓,由图3中所示,投鱼口2设置于鱼护主体1的主体部分的上部,为便于对投鱼口2形成封闭态,于投鱼口2上安装有盖体3,本实施例中,盖体3的一端铰接于投鱼口2一侧的鱼护主体1上、另一端卡接于投鱼口2另一侧的鱼护主体1上。对应的,鱼护主体1的后端呈柱形设置。
25.由图4中所示,于鱼护主体1的底部、鱼护主体1的后端靠近底部位置和鱼护主体1的前端靠近底部位置分别开设有多个循环孔,水循环通道5由多个循环孔间围构而成,具体的,自然水源由鱼护主体1的前端靠近底部位置的多个循环孔内进入,再经由鱼护主体1的底部的多个循环孔,以及鱼护主体1的前端靠近底部位置的多个循环孔流出,而能够使自然水源为鱼护主体1中提供活水供应,为钓到的鱼只提供充足的氧量和适合的温度,以保证鱼只的存活性。
26.为使鱼护主体1能够浮动于水面上,浮动部包括分别安装于鱼护主体1两侧的条形
气囊或浮力球,本实施例中,由图4中所示,浮动部包括条形气囊,可对条形气囊进行充放气操作,当然,浮动部也可包括浮力球,当浮动部包括浮动球时,鱼护主体1两侧的浮动球对称布置,且均不少于两个。
27.为便于船用鱼护与钓鱼船只的连接,由图3中所示,连接环6相邻于鱼护主体1的前端设置,具体的,连接环6中可以穿设绳索,也可穿设铁索等连接件。本实施例中,船用鱼护为卧式,而便于经由绳索与钓鱼船只连接。
28.由图3结合图4中所示的船用鱼护,未设置有发电组件部分,为使船用鱼护功能更丰富,使用效果更佳,如图1及图2中所示,船用鱼护还包括安装于鱼护主体1后端的发电组件,具体的,发电组件包括水驱动螺旋桨73,以及与水驱动螺旋桨73连接的潜水发电机72;还包括与潜水发电机72连接的蓄电池71,蓄电池71用于储存潜水发电机72转化出的电能,具体的,蓄电池71连接有照明组件,用于夜钓时的照明。为使效果更佳,水驱动螺旋桨73为两组,分别布设于鱼护主体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蓄电池71以及潜水发电机72的安装,于鱼护主体1的后端安装有安装架74,安装架74顶端设置有蓄电池安装座,安装架74底端设置有潜水发电机安装座。
29.使用时,将条形气囊中充入气体,再将绳索穿设于连接环6中,将船用鱼护与钓鱼船只连接即可,通过内部设置有搁置仓的鱼护主体1,以及开设于鱼护主体1上的投鱼口2的设置,且投鱼口2与搁置仓相连通,于投鱼口2上安装有盖体3,能够为钓到的鱼只提供存放环境,通过开设于鱼护主体1上的水循环通道5的设置,能够使自然水源提供活水供应,而为钓到的鱼只提供充足的氧量和适合的温度,以保证鱼只的存活性,同时鱼护主体1的前端呈锥形设置,能够在随钓鱼船只移动时,减少对船用鱼护的冲击及随动阻力,同时,可满足船用鱼护在激流中使用需求,鱼护主体1的前端呈锥形设置通过安装于鱼护主体1上的浮力部4的设置,可使鱼护主体1漂浮于水面上,通过连接环6的设置,能够在连接环6上穿设有可与钓鱼船只连接的绳索,而形成船用鱼护与钓鱼船只的连接。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所得的技术方案,都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