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育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2283发布日期:2023-03-04 02:45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育苗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荒漠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育苗器。


背景技术:

2.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南方湿润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荒漠化治理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制止沙漠扩张、绿化沙漠已成为21世纪人类争取生存环境、扩大生存空间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导致荒漠化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长期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的植被破坏,过度开采、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
3.目前,治理荒漠化主要是将幼苗放在某些容器内,容器内装有育苗的营养土,再投放至需要治理的地方,但是现有的育苗容器大多是单盆结构,需要治理的地方大多是比较荒凉的地区,如:沙漠地区等,在幼苗成活后需要将容器脱离荒漠,否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这样操作时可能会对幼苗造成伤害,且在脱离后,幼苗可能不能很好的扎根在土地里,致使幼苗成活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育苗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将容器脱离时会降低幼苗成活率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育苗器,包括:
7.育苗槽,包括:弧形板,其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用于固定幼苗位置的定植孔;两块固定板,分别设置在弧形板的两端;
8.所述育苗槽为竹子制成,所述育苗槽内填充有种植土,种植土内含有可降解竹子的材料。
9.较佳地,所述种植土包括:
10.高吸水竹纤维层,位于育苗槽的底部;
11.竹纤维颗粒基质层,位于高吸水竹纤维层的上侧;
12.竹纤维共生微生物菌剂层,位于竹纤维颗粒基质层的上侧。
13.较佳地,还包括:
14.包裹层,设置在弧形板底部的开口处和定植孔处,所述包裹层为可降解材料制成。
15.较佳地,所述包裹层为牛皮纸。
16.较佳地,所述弧形板的直径为3cm-50cm。
17.较佳地,所述育苗槽的长度为1-15m,所述定植孔的间距为6-50cm,所述定植孔的直径为3-30cm。
18.较佳地,所述育苗槽的长度为7m,所述定植孔的间距为25cm,所述定植孔的直径为
12cm。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育苗器,其有益效果是:
20.本育苗器的育苗槽选用竹子制成,取材方便,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也不会污染环境,同时种植土内含有可降解竹子的材料,可以对竹子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当幼苗成活后,无需取走容器,也就解决了脱离容器时可能会对幼苗造成伤害,且幼苗可能不能很好的扎根在土地里的问题,同时降解后的竹子还可以作为养分供给幼苗吸收。本育苗器对环境友好可以降解,且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可在不同地形地貌中实现快速绿化覆盖。同时由竹子制成的育苗槽有一定的重量,也避免了幼苗在未扎根更深的情况下被风吹跑的情况发生。在种植时,幼苗的根部从定植孔处向下延伸,茎部和叶部从定植孔处向上延伸,定植孔和育苗槽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避免幼苗掉落,便于幼苗立足生根,且防止幼苗倒伏,大大提高了成活率,短时间内可在不同地形地貌中实现快速绿化覆盖。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育苗器,下面结合图1到图2的结构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4.实施例1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育苗器,包括:育苗槽1包括:弧形板11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用于固定幼苗位置的定植孔2;两块固定板12分别设置在弧形板11的两端;
26.所述育苗槽1为竹子制成,所述育苗槽1内填充有种植土,种植土内含有可降解竹子的材料。
27.使用时将育苗槽1的弧形板11的弧面朝上,将种植土覆盖,这样还有一定的保水作用,减少蒸发,幼苗的根部从定植孔2处向下延伸,茎部和叶部从定植孔2处向上延伸,定植孔2和育苗槽1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避免幼苗掉落,便于幼苗立足生根,且防止幼苗倒伏,大大提高了成活率。
28.本育苗器的育苗槽1可以选择竹壁薄、中空直径大的圆竹品种类型:如慈竹、毛竹、麻竹等,然后将圆竹剖开,一分为二制成育苗槽1,弧形板11和两块固定板12一体成型,用竹子作为育苗的容器,取材方便,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也不会污染环境,同时种植土内含有可降解竹子的材料,可以对竹子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当幼苗成活后,无需取走容器,也就解决了脱离容器时可能会对幼苗造成伤害,且幼苗可能不能很好的扎根在土地里的问题,同时降解后的竹子还可以作为养分供给幼苗吸收。本育苗器对环境友好可以降解,且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可在不同地形地貌中实现快速绿化覆盖。育苗槽1的整体形状也可是椭圆状,类似于船,同时由竹子制成的育苗槽1有一定的重量,也避免了幼苗在未扎根更深的情况下被风吹跑的情况发生。
29.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土包括:高吸水竹纤维层,位于育苗槽1的底部;竹纤维颗粒基质层,位于高吸水竹纤维层的上侧;竹纤维共生微生物菌剂层,位于竹纤维颗粒基质层的上侧。从图1上看是高吸水竹纤维层、竹纤维颗粒基质层、竹纤维共生微生物菌剂层是由下至上层层分布。竹纤维高分子吸水材料确保了育苗槽1的保水性,将幼苗植于腔内,浇水后,高吸水竹纤维层吸水保水,幼苗发育,竹纤维共生微生物菌剂中的微生物生长并降解竹基质,将大气中的氮、基质中的磷、钾、微量元素等转化供给幼苗吸收利用,为其提供营养、促进幼苗快速生长。竹纤维颗粒基质层也可以进一步加快竹子降解,竹纤维颗粒基质层类似于竹子粉末颗粒,放置在育苗槽1提供降解的环境,可以更快降解为幼苗提供养分。竹纤维共生微生物菌剂包括:枯草芽胞杆菌、棕色固氮菌、胶质芽胞杆菌。
30.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11的直径为3cm-50cm。在取材圆竹时也选择在此直径范围内的圆竹制作育苗槽1更好,是考虑到在荒漠中能使幼苗在更好的扎根情况下,可以更快分解竹子为幼苗提供养分。
31.进一步的,所述育苗槽1的长度为1-15m,所述定植孔2的间距为6-50cm,所述定植孔2的直径为3-30cm。
32.进一步的,所述育苗槽1的长度为7m,所述定植孔2的间距为25cm,所述定植孔2的直径为12cm。
33.在具体种植时,可以根据种植幼苗的种类不同选择跳孔种植或沿孔种植,也可以在开孔时,选择定值孔的密度。上述数值范围是考虑到幼苗的种植密度要满足可快速实现绿化覆盖的同时幼苗与幼苗之间满足最良性的养分竞争。
34.实施例2
35.进一步的,还包括:包裹层,设置在弧形板11底部的开口处和定植孔2处,所述包裹层为可降解材料制成。
36.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层为牛皮纸。
37.设置包裹层是为了将育苗槽1放到种植地方的过程中,种植土从开口或定植孔2处散落出来的情况发生。此外,如果是将育苗槽1先放到种植地方再放置种植土也需要对开口封口,因为本育苗器在使用时是需要将育苗槽1的开口朝下的,在填充好种植土后,为了避免翻转时种植土脱离育苗槽1,对育苗槽1开口处进行封闭,且封闭的材料使用牛皮纸,为可降解材料,不需要脱离育苗器本身。本装置使用时将育苗槽1的开口朝下是为了进一步实现保水的作用。
38.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39.实施例3
40.种植时育苗槽1的弧面也可以朝下放置,幼苗的根可以从孔中伸出至荒漠的土内,如图2所示,这样同样现便于幼苗立足生根,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41.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中育苗槽1育苗的使用方式进行罗列。
42.使用时,将圆竹剖开,一分为二制成育苗槽1,将种植土填充于育苗槽1内,然后将幼苗对应种植到定值孔2处,其中育苗槽1可以弧面朝上放置也可以朝下放置。
43.本育苗器的育苗槽选用竹子制成,取材方便,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也不会污染环境,同时种植土内含有可降解竹子的材料,可以对竹子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当幼苗
成活后,无需取走容器,也就解决了脱离容器时可能会对幼苗造成伤害,且幼苗可能不能很好的扎根在土地里的问题,同时降解后的竹子还可以作为养分供给幼苗吸收。本育苗器对环境友好可以降解,且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可在不同地形地貌中实现快速绿化覆盖。同时由竹子制成的育苗槽有一定的重量,也避免了幼苗在未扎根更深的情况下被风吹跑的情况发生。在种植时,幼苗的根部从定植孔处向下延伸,茎部和叶部从定植孔处向上延伸,定植孔和育苗槽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避免幼苗掉落,便于幼苗立足生根,且防止幼苗倒伏,大大提高了成活率,短时间内可在不同地形地貌中实现快速绿化覆盖。
44.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