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幼苗培育装置

文档序号:32475932发布日期:2022-12-07 09:0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幼苗培育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幼苗培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幼苗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2.玉米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玉米生物学有效温度为10℃,种子发芽要求6—10℃,低于10℃发芽慢,16—21℃发芽旺盛,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40℃以上停止发芽,苗期能耐短期—2-3℃的依温,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要求25—26℃,灌浆期要求20—24℃,不同玉米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为了提高玉米产量,需要对玉米幼苗进行培育,从而产生高产的玉米种子。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玉米培育一般在大棚中进行培养,为了营造适宜玉米幼苗生长的环境,需要长时间对玉米幼苗进行看管,在自然生产条件不足时,不方便对玉米幼苗进行自动化浇灌和补偿光照,不利于自主调节光照和温度对玉米幼苗进行培育,在自然条件不足时,不方便调节光照促进玉米幼苗生长。
4.因此,发明一种玉米幼苗培育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玉米幼苗培育装置,通过设置光照补偿装置具有方便对玉米幼苗进行补充光照,从而方便在自然光照不足情况下,通过灯珠对玉米幼苗进行补偿光照,从而方便促进玉米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方便促进玉米幼苗生长,提高玉米幼苗发芽率和结果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包括外仓体,所述外仓体内壁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内仓体,所述内仓体内壁均匀固定安装导轨,所述导轨内壁滑动连接培育仓,所述培育仓用于种植玉米幼苗,所述外仓体顶部固定安装自动喷罐组件,所述自动喷罐组件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壁固定安装自吸泵,所述自吸泵输出端固定安装导管二,所述导管二外壁固定安装支管,所述支管延伸至内仓体内部,所述支管外壁均匀固定安装雾化喷头,所述外仓体右侧顶部固定安装光照补偿装置,所述光照补偿装置包括灯座,所述灯座表面固定安装灯珠。
7.优选的,所述灯座位于支管上方,所述灯珠为红光灯、蓝光灯、绿光灯均匀排布。
8.优选的,所述培育仓内壁均匀固定安装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对培育仓内部空间进行分区,所述培育仓底部内部开设有微孔。
9.优选的,所述储水箱左侧外壁固定安装加注管,所述加注管用于对储水箱内部加注自来水,所述自吸泵输出端固定安装导管一,所述导管一延伸至储水箱底部内壁上。
10.优选的,所述光照补偿装置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固定安装在储水箱顶部外壁上,所述外仓体右侧顶部固定安装储能仓,所述储能仓内壁固定安装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板电性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储能仓内壁固定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导线,所述导线延伸至外仓体和内仓体之间的空腔内部,所述导线电性连接探针,所述探针延伸至内仓体内部。
12.优选的,所述储能仓内壁固定安装计时控制器,所述计时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计时控制器与自吸泵电性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自动喷罐组件具有方便定时对培育仓内部种植的玉米幼苗进行喷射浇水的作用,通过对计时控制器设定浇灌的周期,从而方便通过控制自吸泵周期性抽取储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定时浇灌玉米幼苗,从而方便促进玉米幼苗进行发育提高良好玉米生长条件的作用;
15.2.通过设置光照补偿装置具有方便对玉米幼苗进行补充光照,从而方便在自然光照不足情况下,通过灯珠对玉米幼苗进行补偿光照,从而方便促进玉米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方便促进玉米幼苗生长,提高玉米幼苗发芽率和结果率;
16.3.通过将灯珠设置为红光灯、蓝光灯、绿光灯配合使用,从而方便通过配色调节适合颜色的光波对玉米幼苗不同的生长周期照片相应颜色和波长的光波,从而方便促进玉米幼苗的成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处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水箱安装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喷罐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传感器工作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培育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培育箱100、外仓体110、内仓体120、导轨130、培育仓140、隔板141、自动喷罐组件200、储水箱210、加注管220、自吸泵230、导管一231、导管二232、支管233、雾化喷头234、光照补偿装置300、太阳能板310、储能仓320、蓄电池330、计时控制器340、温度传感器350、导线351、探针352、灯座360、灯珠361。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参照附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玉米幼苗培育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箱100,培育箱100包括外仓体110,外仓体110内壁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内仓体120,内仓体120内壁均匀固定安装导轨130,导轨130内壁滑动连接培育仓140,培育仓140用于种植玉米幼苗,外仓体110顶部固定安装自动喷罐组件200,自动喷罐组件200包括储水箱210,储水箱210内壁固定安装自吸泵230,自吸泵230输出端固定安装导管二232,导管二232外壁固定安装支管233,支管233延伸至内仓体120内部,支管233外壁均匀固定安装雾化喷头234,外仓体110右侧顶部固定安装光照补偿装置300,光照补偿装置300包括灯座360,灯座360表面固定安装灯珠361,具体的,
培育箱100具有方便安装培育仓140的作用,导轨130具有方便滑动连接培育仓140的作用,自动喷罐组件200具有方便定时对培育仓140内部种植的玉米幼苗进行喷射浇水的作用,储水箱210具有方便储存自来水的作用,从而方便对玉米幼苗浇灌提供水源的作用,自吸泵230具有方便抽取储水箱210内部的水进行定时浇灌玉米幼苗的作用,从而方便促进玉米幼苗进行发育提高良好玉米生长条件的作用,导管二232具有方便将储水箱210内部的水输送至支管233的作用,方便对水进行分流后,便于对多个培育仓140顶部进行均匀浇灌,提高浇灌效率,通过设置雾化喷头234具有方便对自来水进行雾化后均匀喷射到培育仓140顶部,从而方便提高自来水的利用率,方便提高喷水的效率和提高玉米幼苗对自来水的吸收率,方便节约用水,同时能够满足玉米幼苗能够满足正常的浇水要求,光照补偿装置300具有方便对玉米幼苗进行补充光照,从而方便在自然光照不足情况下,通过灯珠361对玉米幼苗进行补偿光照,从而方便促进玉米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方便促进玉米幼苗生长,提高玉米幼苗发芽率和结果率,从而增大玉米幼苗产量。
26.灯座360位于支管233上方,灯珠361为红光灯、蓝光灯、绿光灯均匀排布,培育仓140内壁均匀固定安装隔板141,隔板141用于对培育仓140内部空间进行分区,培育仓140底部内部开设有微孔,具体的,通过将灯座360设置在支管233上方,从而避免通过支管233、雾化喷头234对玉米幼苗进行浇灌时,导致自来水直接喷淋到灯座360、灯珠361表面,从而提高了灯座360、灯珠361的使用寿命,通过将灯珠361设置为红光灯、蓝光灯、绿光灯配合使用,从而方便通过配色调节适合颜色的光波对玉米幼苗不同的生长周期照片相应颜色和波长的光波,从而方便促进玉米幼苗的成长。
27.储水箱210左侧外壁固定安装加注管220,加注管220用于对储水箱210内部加注自来水,自吸泵230输出端固定安装导管一231,导管一231延伸至储水箱210底部内壁上,具体的,加注管220具有连接外置自来水管从而对储水箱210内部进行加注自来水的作用,导管一231具有将储水箱210底部的水抽取到导管二232的作用。
28.光照补偿装置300包括太阳能板310,太阳能板310固定安装在储水箱210顶部外壁上,外仓体110右侧顶部固定安装储能仓320,储能仓320内壁固定安装蓄电池330,蓄电池330与太阳能板310电性连接,储能仓320内壁固定安装温度传感器350,温度传感器350输入端电性连接导线351,导线351延伸至外仓体110和内仓体120之间的空腔内部,导线351电性连接探针352,探针352延伸至内仓体120内部,储能仓320内壁固定安装计时控制器340,计时控制器340与蓄电池330电性连接,计时控制器340与自吸泵230电性连接,具体的,太阳能板310具有通过接收光照,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作用,从而对蓄电池330进行充电,从而通过蓄电池330对自吸泵230、计时控制器340、温度传感器350和灯珠361进行补充供电的作用,温度传感器350和探针352配合使用,具有方便对培育箱100内部温度进行检测,从而通过温度反馈控制灯珠361调节色温,从而方便对自然光照不足进行补偿光照,促进玉米幼苗的发育,通过设置计时控制器340具有方便通过定时控制自吸泵230自动开启和关闭,从而方便周期性进行喷洒,提高了对玉米幼苗的浇灌效率。
2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培育仓140内部种植玉米幼苗,通过将加注管220与外置自来水管进行连接,对储水箱210内部加注自来水,随后通过计时控制器340设置自动开启和关闭自吸泵230工作的周期,从而方便自动化对玉米幼苗进行浇灌,通过温度传感器350和探针352配合使用,对培育箱100内部温度进行检测,通过温度反
馈控制灯座360和灯珠361工作,从而调节灯珠361对红、绿、蓝色进行配比,对玉米幼苗进行补充光照。
3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