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光一体化的鱼菜立体种养系统

文档序号:32852640发布日期:2023-01-06 23:2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基于农光一体化的鱼菜立体种养系统

1.本实用新型属于鱼菜种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农光一体化的鱼菜立体种养系统。


背景技术:

2.鱼菜种养源于古人智慧中的桑基鱼塘,通过闭环的生态循环系统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最大程度的减弱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然而目前的鱼菜种养系统仅具有较高的景观性,投资大,收益小,经济效益不显著,在渔业养殖及蔬菜种植中无法兼顾二者的收益,比如通过鱼缸养鱼,抽取养殖污水灌溉,在有限的空间下种菜、养鱼,导致各自的面积缩小,产值底下,无法适应今后智慧农业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利用三维立体空间,实现鱼菜共生系统的收益最大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农光一体化的鱼菜立体种养系统。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基于农光一体化的鱼菜立体种养系统,包括大棚本体,其特征在于:在大棚本体的外部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为种养系统供电,在大棚本体的内部开挖有鱼池,在鱼池的上部安装有多个立式栽培架,所述立式栽培架包括栽培架本体,在栽培架本体的内部安装有雾化灌溉装置,所述雾化灌溉装置包括出水管和安装在出水管上部的多个雾化喷头,所述雾化灌溉装置通过供水装置供水,用以蔬菜根系的雾化灌溉。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在鱼池的上部纵横布置有多个人行道,所述人行道的两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架,所述立式栽培架安装在支撑架的上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鱼池的一端设置有发酵池,鱼池的底部两侧向中间倾斜,两侧相交的槽线处安装有集污管,所述集污管的一端延伸到发酵池的内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供水装置包括安装在发酵池上部的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安装有过滤器,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布置在人行道的下部,并与出水管的进水端相连。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立式栽培架还包括轴承底座,轴承底座与栽培架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底座安装在支撑架的上部,所述出水管贯穿轴承底座的中部。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还包括蓄电池,用以存储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的电能,并为种养系统供电。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鱼池的底部两侧向中间倾斜的角度为15
°‑
30
°

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大棚本体的外部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为种养系统供电,充分利用太阳能,在大棚本体的内部开挖有鱼池,在鱼池的上部安装有多个立式栽培架,通过立式栽培架种植蔬菜,使空间利用率提高,提高蔬菜产量和产值。
20.2.本实用新型中,在鱼池的上部纵横布置有多个人行道,人行道的两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架,立式栽培架安装在支撑架的上部,立式栽培架还包括轴承底座,轴承底座与栽培架本体转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人行道上采摘蔬菜,且轴承底座与栽培架本体转动连接便于采摘各角度的蔬菜,此种模式提高了采摘的乐趣,赏鱼摘菜,可提供科普教育,便于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多层次提高收益。
2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雾化喷头对水体进行雾化,雾化可以提高蔬菜根系对水体中营养元素的吸收速率,促进蔬菜生长。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栽培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栽培架安装位置平面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鱼池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栽培架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例说明:1、大棚本体;11、鱼池;12、发酵池;13、集污管;14、水泵;15、输水管;16、人行道;17、支撑架;18、立式栽培架;181、栽培架本体;182、轴承底座;2、太阳能电池板;3、蓄电池;4、雾化灌溉装置;41、出水管;42、雾化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0.基于农光一体化的鱼菜立体种养系统,包括大棚本体1,在大棚本体1的外部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2,为种养系统供电,大棚本体1的四周及顶部的棚膜最好为白色透明材料,内部喷涂一层疏水涂层,在大棚本体1的内部开挖有鱼池11,在鱼池11的上部安装有多个立式栽培架18,立式栽培架18的形状优选为倒陀螺形,形成底部养鱼,上部种菜的立体空间,提高种养产量和产值,立式栽培架18包括栽培架本体181,栽培架本体181上开孔种植蔬菜,在栽培架本体181的内部安装有雾化灌溉装置4,雾化灌溉装置4包括出水管41和安装在出水管41上部的多个雾化喷头42,雾化灌溉装置4通过供水装置供水,用以蔬菜根系的雾化灌溉。供水装置可以为常规的供水水泵等,通过抽取水体为种植的蔬菜供水,采用雾化灌溉装置4,使得蔬菜根系能快速的吸收水体中的营养元素。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32.在鱼池11的上部纵横布置有多个人行道16,人行道16的两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架17,立式栽培架18安装在支撑架17的上部。布置人行道16便于工人采摘蔬菜。根据实际情况,比如人行道16的纵横长度等,在人行道16下辅以支撑设施,如安装支撑柱,提高稳固性。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34.鱼池11的一端设置有发酵池12,用于发酵收集的粪污,消灭有害细菌等物种,此外起到沉淀作用,供水装置抽取发酵池12内部的水体灌溉,避免堵塞供水装置的管路。鱼池11的底部两侧向中间倾斜,两侧相交的槽线处安装有集污管13,倾斜设置便于鱼池11的粪污向集污管13处汇集,若汇集效果不好,可以辅以人工清扫,集污管13的一端延伸到发酵池12的内部。集污管13的上部根据需要开设开孔,优选梅花形布置开孔,开孔直径为1-2cm。集污管13延伸到发酵池12的内部的一端最好再设置一个控制阀。集污管13最好倾斜一定角度,一般以10
°‑
15
°
为宜。发酵时可以在发酵池12内投加微生物制剂,长期使用后,还需要对发酵池12内部的固体粪污进行清理。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36.供水装置包括安装在发酵池12上部的水泵14,水泵14的进水端安装有过滤器,过滤器的形式有多种,可以用一截pvc管,开孔并套设一层滤网。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水管15,输水管15布置在人行道16的下部,并与出水管41的进水端相连。输水管15布置方式不影响人行道16的人员通过,提高安全性和美观性。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38.立式栽培架18还包括轴承底座182,轴承底座182与栽培架本体181转动连接,轴承底座182安装在支撑架17的上部,出水管41贯穿轴承底座182的中部。通过此设置,可以在人行道16上采摘蔬菜,且轴承底座182与栽培架本体181转动连接便于采摘各角度的蔬菜,此种模式提高了采摘的乐趣,赏鱼摘菜,可提供科普教育,便于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多层次提高收益。
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40.还包括蓄电池3,用以存储太阳能电池板2转化的电能,并为种养系统供电。蓄电池优选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2转化的电能通过变电设备存储到蓄电池3内部,可以为系统随时供电,不受阴雨天气、晚上无光等的限制。
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42.鱼池11的底部两侧向中间倾斜的角度为15
°‑
30
°
。设置倾角,便于粪污向集污管13汇集。
43.在一较优实施例中,还应该在鱼池11的内部安装曝气设备,用以供氧,避免夜间水体缺氧,造成鱼类死亡。
44.工作方式:
45.开挖鱼池11,搭建大棚本体1,安装太阳能电池板2和蓄电池3,蓄电池3和所有用电设备、太阳能电池板2电连接,搭设人行道16,安装管路和立式栽培架18,准备完成之后,鱼池11内部放水养鱼,在立式栽培架18的上部移栽蔬菜苗,启动水泵14进行雾化灌溉,水泵14抽取发酵池12内的水体,鱼池11内的水体向发酵池12补充,将集污管13收集的粪污输送到发酵池12。可以采用相应的控制系统定时启动水泵14,或者辅以湿度传感器,根据不同生育
期需要的湿度条件启动水泵14。
46.当需要采摘蔬菜时,工人在人行道16上,通过转动栽培架本体181,采摘各角度的蔬菜。
47.系统长期运行后,抽出发酵池12内部的固体粪污,用作其它田间作物施肥。若安装有控制阀,在抽取之前,可以先关闭集污管13延伸到发酵池12内部一端的控制阀。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