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44579发布日期:2023-02-17 22:4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2.水产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中的总有效氮含量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池塘养殖中投喂的饲料,未被鱼类食用的占5-10%,而在被鱼类食用的饲料中又有25-30%以粪便的形式排出,造成水体污染,滋生大量细菌和病毒。养殖废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悬浮固体,含氮化合物以及有机物,若是将未经过处理的海水养殖废水排放,将会直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甚至生态失衡。
3.我国水产养殖多采用大引大排的方式,不仅极大的消耗了水资源,对周边水体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传统脱氮方法主要是a2o工艺,好氧硝化-厌氧反硝化过程能够很好的去除污水中的氮,然而,该过程需要较多的碳源并且能耗高,运行成本高,造成巨大的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处理后的水需进一步消菌杀毒,在杀菌消毒阶段加入大量的消毒液和抗病毒药剂等,造成水处理成本加大。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残留物也污染了水域环境,影响鱼类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时,药剂使用量大、能耗大、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思路是:以mabr膜曝气技术代替传统的a2o工艺,可同步硝化反硝化,缩短了工艺流程,整个过程无需额外添加碳源,节约药剂用量;用浸没式超滤深度过滤代替传统利用大量消毒剂消杀,除去水中的细菌病毒,进一步节约消毒液和抗病毒药剂的使用。
6.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依次通过管路循环连接mabr处理单元、浸没式膜处理单元、增氧设备,所述养殖池中的水体通过各单元间的水泵进行流动循环。
7.还包括依次连接的mabr处理单元(4)、浸没式膜处理单元(10)和增氧设备(15),养殖池(1)出水口与mabr处理单元(4)连接,增氧设备(15)与养殖池(1)进水口连接。
8.所述mabr处理单元内(4)包括第一箱体和mabr膜组件(6),所述mabr膜组件设置在第一箱体中,养殖池与第一箱体通过管路连通;所述mabr膜组件(6)上端与进气控制系统相连、下端与排气控制系统相连;
9.所述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单元(10)包含包括第二箱体和浸没式膜组件(11),所述浸没式膜组件(11)设置在第二箱体中,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通过管路连通,第二箱体与增氧设备(15)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浸没式膜组件具有中空纤维膜。
10.进一步地,所述增氧设备为膜接触器增氧,膜接触器一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水口,另一端设有排气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气口与气源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增氧设备的出水端设有氧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测进入养殖池水中含氧量。
12.进一步地,所述浸没式膜处理单元和增氧设备间依次设有液体流量调节阀和液体流量计,用于调节和检测增氧设备进水流量。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体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第一曝气装置与第一风机相连。
14.进一步地,所述mabr膜组件采用致密膜。
15.进一步地,所述浸没式组件设有中空纤维膜,其孔径为0.01-0.1μm。
16.进一步地,所述浸没式组件底部设有第二曝气装置,且位于浸没式膜组件下方,第二曝气装置与第二风机相连。
17.进一步地,第二曝气装置可以采用间歇曝气。
1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mabr处理单元对养殖废水进行膜生物处理,将传统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与新型气体膜分离技术有机耦合,无需外加碳源,可以同步硝化反硝化,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
19.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孔径的浸没式超滤膜对膜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一步处理,可有效水中的细菌、病毒等,节约杀菌消毒及抗病毒药剂的使用量,节约水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20.图1是水产养殖水循环系统;
21.图2是膜接触器;
22.图3是浸没式超滤组件。
23.其中:1、养殖池;2、泵;3、第一风机;4、mabr处理单元;5、第一曝气装置;6、mabr 膜组件;7、第二风机;8、第二曝气装置;9、排泥泵;10、浸没式膜处理单元;11、浸没式膜组件;12、提升泵;13、液体调节阀;14、液体流量计;15、增氧设备;16、抽吸泵;17、氧监测设备;18、膜丝;19、排气口;20、进水口;21、进气口;22、出水口;23、中空纤维膜丝。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25.如图1所示,一种水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依次通过管路循环连接mabr处理单元4、浸没式膜处理单元10、增氧设备15,所述养殖池1中的水体通过各单元间的水泵进行流动循环。所述mabr处理单元4内设置mabr膜组件6,所述mabr膜组件(6)上端与进气控制系统相连、下端与排气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浸没式膜处理单元10设置浸没式膜组件11,所述浸没式膜组件11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26.在本实施例中,养殖池1里的废水首先经过泵2进入mabr处理单元4,经mabr生物膜法处理,同步硝化、反硝化,去除养殖废水中的氨氮及其有害物质,处理后的养殖废水进入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单元10进一步深度处理,去除废水中的细菌、病毒等物质,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单元10产水进入增氧设备15进行增氧,增氧后的产水返回养殖池。
27.如图2,所述增氧设备15为膜接触器增氧,膜接触器一端设有进气口21和出水口22,另一端设有排气口19和进水口20,所述进气口21与气源连接。所述增氧设备为膜接触
器,所述膜接触器内部装有具有气体分离功能的中空纤维膜,可以选择性的透过氧气,气源通过膜接触器的进气口21进入膜接触器中空纤维膜18的内部进行分离,分离得到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中空纤维膜外部的水中,氮气等其他气体从膜接触器的排气口19排除。通过分子扩散进行增氧,不会产生气泡,氧的传质效率更高,供氧更加均匀。增氧过程无需借助机械搅拌等外力,节约能耗。
28.具体地,所述增氧设备15的出水端设有氧监测设备17,用于实时监测进入养殖池1水中含氧量。所述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单元10和增氧设备15间依次设有液体流量调节阀13和液体流量计14,用于调节和检测增氧设备15进水流量。所述增氧设备15、液体流量计14和液体流量控制阀13均与控制系统连接。当含氧量低于设定值时,氧监测设备17将信息反馈到液体流量调节阀13控制系统,减小液体流量。
29.进一步地,所述mabr膜组件6采用具有微孔滤膜的硅胶涂层的无泡曝气膜,氧气可以透过曝气膜扩散到膜表面,在膜的表面形成好氧层和厌氧层,为硝化和反硝化反应提供条件。所述mabr膜堆6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5,第一曝气装置5与第一风机3相连。
30.进一步地,所述浸没式超滤膜组件11设有中空纤维膜23,其孔径为0.01-0.1μm,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微生物。
3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膜箱底部设有第二曝气装置8,第二曝气装置8与第二风机7相连。
32.进一步地,第二曝气装置8可以采用间歇曝气,减少曝气用量,节约能耗。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