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2000发布日期:2023-01-03 21:1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昆虫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捕虫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昆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2.昆虫诱捕器是利用性信息素诱捕防治害虫的产品,其内部放置有含有性信息素的诱芯。
3.为了保证昆虫诱捕器对昆虫诱捕的效果,需要对诱芯进行定期更换,在对诱芯进行更换时,首先转动卡接在遮雨盖上的诱芯放置篮,然后打开诱芯放置篮帽,将诱芯放进诱芯放置篮中,最后再将诱芯放置篮卡接进遮雨盖上,上述的诱芯更换方式,一方面,整个操作过于繁琐,对诱芯的更换效率低,另一方面,昆虫诱捕器整体为塑料制作,本身硬度较差,容易变形,多次对诱芯放置篮进行拆卸和安装,会导致卡接处变形,对诱芯放置篮的固定将逐渐失效。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6.昆虫诱捕器,包括导向漏斗,所述导向漏斗下端设有集虫桶,所述导向漏斗上端设有遮雨盖,所述遮雨盖上卡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靠近集虫桶的一侧设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诱芯放置篮,所述诱芯放置篮内放置有诱芯,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杆上便于对诱芯进行更换的更换机构;
7.所述更换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杆靠近集虫桶一端的安装管,所述诱芯放置篮的一端与安装管相连接,所述安装管上转动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位于安装管内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放置格,所述安装管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流通孔,两个所述流通孔与诱芯放置篮相匹配设置,所述安装管靠近安装杆的一端设有两个放置管,两个所述放置管与安装管相通设置,所述操作杆靠近安装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两个投料口,两个所述投料口与放置管相匹配设置,所述安装杆上设有用于对操作杆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8.所述操作杆靠近诱芯放置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封堵板,两个所述封堵板与诱芯放置篮相匹配设置。
9.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安装杆上的安装腔,所述操作杆位于安装腔内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四个圆弧形的限位槽,所述安装腔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t型杆,两个所述t型杆靠近操作杆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倒有圆角,两个所述t型杆上套设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及连接板相连接。
10.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
11.所述安装管为透明设置。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更换机构的设置,只需转动转动盘,便可完成对诱芯的投放及诱芯落入到诱芯放置篮的全过程,操作简单,实施便捷,提高了对诱芯的更换效率,避免了对诱芯放置篮进行反复的拆卸和安装,减小造成诱芯放置篮变形的风险,提高了整个昆虫诱捕器的使用寿命。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15.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更换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更换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管与诱芯放置篮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3中a处放大图。
23.图中:101-导向漏斗;102-集虫桶;103-遮雨盖;104-安装杆;105-诱芯放置篮;201-安装管;202-操作杆;203-放置格;204-固定板;205-流通孔;206-放置管;207-投料口;208-安装板;3-封堵板;401-限位板;402-限位槽;403-连接板;404-t型杆;405-限位块;406-弹簧;501-转动盘;502-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至图7所示,昆虫诱捕器,昆虫诱捕器,包括导向漏斗101,导向漏斗101下端设有集虫桶102,导向漏斗101上端设有遮雨盖103,遮雨盖103上卡接有安装杆104,安装杆104靠近集虫桶102的一侧设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诱芯放置篮105,诱芯放置篮105内放置有诱芯,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杆104上便于对诱芯进行更换的更换机构;
26.更换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杆104靠近集虫桶102一端的安装管201,诱芯放置篮105的一端与安装管201相连接,安装管201上转动连接有操作杆202,操作杆202位于安装管201内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放置格203,安装管201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板204,固定板204上开设有两个流通孔205,两个流通孔205与诱芯放置篮105相匹配设置,安装管201靠近安装杆104的一端设有两个放置管206,两个放置管206与安装管201相通设置,操作杆202靠近安装杆10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08,安装板208上开设有两个投料口207,两个投料口207与放置管206相匹配设置,两个投料口207与放置格203同心设置,随着操作杆202的转动进行同步转动,安装杆104上设有用于对操作杆202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通过更换机构的设置,使得对诱芯的更换,更加的简单,步骤实施的更加便捷,提高了对诱芯的更换效率,避免了对诱芯放置篮105进行反复的拆卸和安装,减小造成诱芯放置
篮105变形的风险,提高了整个昆虫诱捕器的使用寿命。
27.操作杆202靠近诱芯放置篮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封堵板3,两个封堵板3与诱芯放置篮105相匹配设置,在将投料口207与放置管206转动至相对齐时,封堵板3将不再对诱芯放置篮105进行封堵,便于旧的诱芯掉落,在将放置格203与流通孔205相对齐时,封堵板3将对诱芯放置篮105进行封堵,使得新更换的诱芯得以留在诱芯放置篮105中。
28.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安装杆104上的安装腔,操作杆202位于安装腔内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01,限位板401上开设有四个圆弧形的限位槽402,安装腔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03,连接板403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t型杆404,两个t型杆404靠近操作杆202的一端设有限位块405,限位块405上倒有圆角,两个t型杆404上套设有弹簧406,两个弹簧406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405及连接板403相连接,通过限位组件的设置,既保证了操作杆202在进行90度转动时的精确度,也对操作杆202进行了限位,保证将诱芯投放进诱芯放置篮105的准确性。
29.操作杆202的另一端设有转动盘501,转动盘501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502,通过转动盘501的设置,便于对操作杆202进行转动。
30.安装管201为透明设置,便于在对诱芯投放时进行观察。
31.在需要对诱芯放置篮105中的诱芯进行更换时,对转动盘501进行转动90度的转动,使安装板208上的投料口207与放置管206相对齐,此时便可将诱芯从投料口207投进放置管206中,诱芯将会顺着放置管206落入安装管201内的放置格203中,同时,在对转动盘501进行转动90度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操作杆202一端的封堵板3进行转动,使得封堵板3不再对诱芯放置篮105进行封堵,此时,位于诱芯放置篮105内已经失效的诱芯将会落进集虫桶102中,避免新旧诱芯堆积在一起,造成诱芯放置篮105冗积,影响新诱芯气味的散发;
32.在将新的诱芯放进放置格203中后,再次对转动盘501进行90度转动,使放置格203与固定板204上的流通孔205相对齐,在重力的作用下,使诱芯落入到诱芯放置篮105内,同时,在对转动盘501进行90度转动时,将带动封堵板3的转动,在将放置格203与流通孔205相对齐时,封堵板3将对诱芯放置篮105进行封堵,使得新更换的诱芯得以留在诱芯放置篮105中,此时,投料口207将与放置管206相错,安装板208将对放置管206的一端进行封堵,避免雨水、树叶等杂物进入到安装管201中,通过更换机构的设置,只需转动转动盘501,便可完成对诱芯的投放及诱芯落入到诱芯放置篮105的全过程,操作简单,实施便捷,提高了对诱芯的更换效率,避免了对诱芯放置篮105进行反复的拆卸和安装,减小造成诱芯放置篮105变形的风险,提高了整个昆虫诱捕器的使用寿命;
33.在操作杆202转动的过程中,将带动限位板401进行转动,在限位板401转动的过程中,在限位槽402与限位块405上圆角的相互作用力下,将推动限位块405远离限位板401移动,此时,弹簧406受力变形,形成弹力,在操作杆202进行90度转动后,限位块405将与限位槽402重合,在弹簧406的弹性力下,将推动限位块405与限位槽402侧壁相抵,从而将操作杆202进行了限位,既保证了操作杆202在进行90度转动时的精确度,也对操作杆202进行了限位,保证将诱芯投放进诱芯放置篮105的准确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