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灌溉系统的逻辑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6677发布日期:2023-02-10 23:1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灌溉系统的逻辑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灌溉系统的逻辑控制器,属于光伏灌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光伏灌溉优势明显,相比传统漫灌、手浇方式的引水损失大、水利用率低,平均灌水量1000吨/亩,光伏节水灌溉可节水22.9%。使用太阳能实现无电缺电地区全自动节水灌溉,广泛应用于光伏农林灌溉、光伏草原畜牧、光伏荒漠治理等领域。以“光伏水利”产业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球“光伏节水”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3.其中申请号为“cn201621386542.8”所公开的“一种节水灌溉控制系统”也是日益成熟的技术,其“包括plc控制器、光伏供电模块、采样模块、土壤监测模块和光伏水泵,光伏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转换控制模块和蓄电池连接,为plc控制器以及所述光伏水泵供电,采样模块和土壤监测模块与plc控制器连接,用于将各块试验田的水温、液位、土壤饱和水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等信息传输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变频器连接所述光伏水泵,用以控制光伏水泵进行恒压灌溉。本系统利用plc控制器通过控制灌溉变频器,并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灌水时仅需较低的压力,通过管道系统,将水直接输送田间沟畦灌溉农田,省水、省人工时、省地,通过管道输送水,避免渗透地下,自然蒸发等损耗”,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缺陷。
4.1)控制器的防护性较差,不便于对控制器散热,且抗压强度较低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使用;
5.2)不便于对种植物灌溉更加精确的控制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灌溉系统的逻辑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光伏灌溉系统的逻辑控制器防护抗压性较差,且不便于散热,而且不便于对灌溉种植物更加精确的灌溉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灌溉系统的逻辑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控制槽、放置架、辅助结构、控制器主体、防护板和导热板,所述控制槽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控制槽的一侧固定设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一侧固定设有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的一侧固定设有辅助结构,所述控制槽的两边侧均固定设有防护板,所述控制槽的底端固定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底端固定设有若干个散热翅片。
8.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散热翅片均与所述壳体的底端穿插连接,两个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均固定设有四个稳定杆,所述控制槽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设有两个稳定板,八个所述稳定杆的一端分别与四个所述稳定板的两侧穿插连接,每两个相对应的所述稳定杆之间通过固定弹簧固定连接,其中四个所述稳定杆的一端均固定设有穿插杆,四个所述穿插杆的
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稳定杆的一端穿插连接。
9.优选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一抽液泵、第二抽液泵、灌溉管、分流管和电控阀门,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器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抽液泵,所述第一抽液泵的进液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抽液泵的出液端固定设有灌溉管,所述灌溉管的一端固定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端固定设有电控阀门,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抽液泵。
10.优选的,所述第二抽液泵的进液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抽液泵的出液端固定设有导水管,所述放置架的一侧固定设有液位变送器,所述液位变送器的检测端放置在所述放置架的底部,所述液位变送器、第一抽液泵和第二抽液泵和电控阀门均通过控制器主体与电源电性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一侧通过卡扣与壳体的一侧卡合连接,所述防护门的表面固定设有密封垫。
1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储能箱,所述储能箱的内部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顶端固定设有逆变器。
13.优选的,所述放置架的一侧固定设有土壤检测器,所述土壤检测器的检测端放置在放置架的底部,所述土壤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主体4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槽的一边侧固定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固定设有控制器主体开关,所述控制器主体通过控制器主体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灌溉系统的逻辑控制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放置架便于对电器零件进行放置,同时使用散热板和若干个散热翅片便于对控制槽内部进行散热处理,同时使用两个防护板便于对壳体两侧进行防护,同时使用稳定杆提高防护板的抗压稳定强度,避免受到环境影响壳体内部电器零件的使用,同时使用固定弹簧将对应的稳定杆连接,以便于在受力时相互抵消提高抗压效果,并通过穿插杆对两个对应的稳定杆和固定弹簧进行限位处理;
16.2、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便于使控制器主体对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连接控制,同时使用第二水泵便于抽取灌溉水到储水位置,同时使用第一水泵便于导水到灌溉农作物的位置,使用土壤检测器便于对土壤内的温湿度情况进行检测使用,并再使用分流管便于对灌溉水进行分离灌溉减少浪费,并使用电控阀门控制分流管流通灌溉水,以便于配合来达到更加精确的控制。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壳体;2、散热翅片;3、稳定杆;4、防护组件;41、控制槽;42、放置架;43、辅助结构;44、控制器主体;45、防护板;46、导热板;431、第一导线;432、第二导线;433、第一抽液泵;434、第二抽液泵;435、灌溉管;436、分流管;437、电控阀门;5、稳定板;6、固定弹簧;7、
穿插杆;8、导水管;9、液位变送器;10、防护门;11、土壤检测器;12、储能箱;13、蓄电池;14、开关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灌溉系统的逻辑控制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有防护组件4,防护组件4包括控制槽41、放置架42、辅助结构43、控制器主体44、防护板45和导热板46,控制槽41开设在壳体1的内部,控制槽41的一侧固定设有放置架42,放置架42的一侧固定设有控制器主体44,控制器主体44的一侧固定设有辅助结构43,控制槽41的两边侧均固定设有防护板45,控制槽41的底端固定设有导热板46,导热板46的底端固定设有若干个散热翅片2;
25.若干个散热翅片2均与壳体1的底端穿插连接,两个防护板45的一侧均固定设有四个稳定杆3,控制槽41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设有两个稳定板5,八个稳定杆3的一端分别与四个稳定板5的两侧穿插连接,每两个相对应的稳定杆3之间通过固定弹簧6固定连接,其中四个稳定杆3的一端均固定设有穿插杆7,四个穿插杆7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稳定杆3的一端穿插连接,通过若干个散热翅片2配合导热板46散热使用,同时使用稳定杆3与防护板45相互配合便于提高对壳体1的抗压防护效果;
26.壳体1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防护门10,防护门10的一侧通过卡扣与壳体1的一侧卡合连接,防护门10的表面固定设有密封垫,通过防护门10便于快速打开对壳体1内部维修安装使用;
27.壳体1的底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储能箱12,储能箱12的内部固定设有蓄电池13,蓄电池13的顶端固定设有逆变器,通过储能箱12便于放置蓄电池13来对光伏结构转化电能进行储存;
28.放置架42的一侧固定设有土壤检测器11,土壤检测器11的检测端放置在放置架42的底部,土壤检测器11与控制器主体44电性连接,控制槽41的一边侧固定设有开关面板14,开关面板14的表面固定设有控制器主体开关,控制器主体44通过控制器主体开关与蓄电池13电性连接;
29.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首先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放置架42安装电器零件,并通过逆变器连接光伏结构,并将电能转化储存到蓄电池13内,然后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导热板46和若干个散热翅片2相配合将控制槽41的热量导向壳体1外部,然后可以通过两个防护板45对壳体1进行防护,在受到外部因素造成的挤压碰撞时,可以通过每两个相对应的稳定杆3相互挤压,并通过固定弹簧6对其受力相互抵消缓冲处理,来提高对壳体1的防护效果,避免影响内部电器零件的使用,同时可以通过穿插杆7对固定弹簧6和稳定杆3进行限位,避免偏移影响防护效果。
30.实施例2:
31.辅助结构43包括第一导线431、第二导线432、第一抽液泵433、第二抽液泵434、灌溉管435、分流管436和电控阀门437,第一导线431和第二导线432均固定设置在控制器主体44的一侧,第一导线43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抽液泵433,第一抽液泵433的进液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一抽液泵433的出液端固定设有灌溉管435,灌溉管435的一端固定设有分流管436,分流管436的一端固定设有电控阀门437,第二导线432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抽液泵434;
32.第二抽液泵434的进液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二抽液泵434的出液端固定设有导水管8,放置架42的一侧固定设有液位变送器9,液位变送器9的检测端放置在放置架42的底部,液位变送器9、第一抽液泵433和第二抽液泵434和电控阀门437均通过控制器主体44与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液位变送器9便于观测储水结构内部水量情况,来快速控制导水使用;
33.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首先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液位变送器9的检测端放置到储水结构内,来检测水量状况,并在需要时通过控制器主体44控制第二抽液泵434抽水使用,然后通过土壤检测器11的检测端放置到土壤内部,来对种植物的温湿度情况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传送到控制器主体44,在需要时可以通过控制器主体44控制第一抽液泵433抽水,并通过灌溉管435流通,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来达到电控阀门437,将灌溉水通过分流管436导向灌溉位置,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4.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灌溉系统的逻辑控制器,首先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放置架42安装电器零件,并通过逆变器连接光伏结构,并将电能转化储存到蓄电池13内,然后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导热板46和若干个散热翅片2相配合将控制槽41的热量导向壳体1外部,然后可以通过两个防护板45对壳体1进行防护,在受到外部因素造成的挤压碰撞时,可以通过每两个相对应的稳定杆3相互挤压,并通过固定弹簧6对其受力相互抵消缓冲处理,来提高对壳体1的防护效果,避免影响内部电器零件的使用,同时可以通过穿插杆7对固定弹簧6和稳定杆3进行限位,避免偏移影响防护效果,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型号为yh2088的液位变送器9的检测端放置到储水结构内,来检测水量状况,并在需要时通过控制器主体44控制第二抽液泵434抽水使用,然后通过型号为rs485的土壤检测器11的检测端放置到土壤内部,来对种植物的温湿度情况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传送到型号为6ed1052-1fb08-0ba0的控制器主体44,在需要时可以通过控制器主体44控制第一抽液泵433抽水,并通过灌溉管435流通,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来达到电控阀门437,将灌溉水通过分流管436导向灌溉位置,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