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盘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4672发布日期:2023-10-14 21:0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一种播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苗盘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1、蔬菜种植前工作人员一般都会将蔬菜种倒入种植盘内,然后工作人员需要间隔摇晃种植盘,从而使得种植盘能均匀的分布在种植盘对应的孔内,待育苗完毕后即可进行种植。

2、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2960101b的专利授权了一种育苗播种机,包括机架和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输送装置上沿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底土装填装置、打穴装置、针式穴盘播种装置、覆土装置和洒水装置。所述打穴装置、所述针式穴盘播种装置、所述覆土装置和所述洒水装置均设置有光电感应开关。所述底土装填装置包括底土装填机架和三角板,所述三角板设置在所述底土装填机架内。所述底土装填装置还包括底土箱和底土输送装置,所述底土箱设置在所述底土装填机架的下方,并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下方,所述底土输送装置的一端置于所述底土箱内,所述底土输送装置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底土装填机架的顶部,并位于所述三角板的上方。所述底土装填装置还包括沿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滚筒毛刷和固定排刷,且所述滚筒毛刷和所述固定排刷均位于所述底土装填机架的输出端一侧。该装置通过依次完成穴盘输送、底土装填、打穴、播种、装盘覆土以及洒水动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育苗播种的工作效率,但是该装置未设有对苗盘进行吸住的功能,会使得苗盘内的育苗掉落的缺点。

3、综上所述,亟待提出一种便于育苗播种,且还具有吸紧功能的苗盘播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苗盘播种装置为设有对苗盘进行吸住功能,会导致苗盘内的育苗掉落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育苗播种,且还具有吸紧功能的苗盘播种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苗盘播种装置,包括有支撑块、外壳、支撑壳、固定杆、气缸、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杆和齿条,支撑块有两个,两个支撑块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外壳,外壳的内部连接有支撑壳,支撑壳的左前侧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安装有气缸,气缸伸缩杆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部的前侧连接有齿条,齿条的前端部连接有凸块。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有固定板、第二连接杆、扭簧、第三连接杆、齿轮和分料框,支撑壳左侧壁的上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中部通过滑块连接有第三连接杆,且滑块与第二连接杆滑动配合,第三连接杆的左端部连接有齿轮,且齿条与齿轮配合,第三连接杆的右端部连接有分料框,分料框内开有圆孔,第三连接杆右端部的外侧套有扭簧,且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上的滑块和分料框上。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有固定架和吸气器,分料框右侧的中部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吸气器,吸气器的下部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吸盘,且吸盘吸在分料框的底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有按钮、第一固定环、电动推杆和压杆,支撑壳的左后侧安装有按钮,支撑壳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固定环,两个固定环上均连接有电动推杆,按钮与两个电动推杆电性连接,两个电动推杆均穿过外壳的顶部,两个电动推杆的下部均连接有用于对分料框进行敲击的压杆。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第一弹簧、第二连接块、第二固定环、连接板、第二弹簧和第四连接杆,支撑壳左前侧的上部连接有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上滑动式地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前侧滑动式地连接有第四连接杆,且齿条前侧的凸块与第四连接杆的下部挤压配合,连接板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杆上,第二连接杆的前侧滑动式地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前后对称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前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接块和滑块上,后侧的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板和滑块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壳的上部两侧均开有方形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四连接杆的端部为斜面。

9、有益效果为:1、通过启动气缸,气缸的伸缩杆带动齿条进行向后侧移动,齿条随之与齿轮啮合,在齿轮与齿条啮合时,第三连接杆带动分料框进行转动,使得分料框内的种子落下,如此,即可较便捷的对种子进行播种。

10、2、通过因吸气器一直处于开启状态,所以吸盘将分料框的底部吸住,在分料框翻转的时候,分料框内的种子不会掉落,直至翻转到合适的位置后种子才会掉落。

11、3、在分料框翻转后,按动按钮,电动推杆随之被启动,电动推杆随之带动压杆向下移动,压杆随之对分料框进行敲打,随后粘在分料框内的种子随之被击落下来,不再粘在分料框上。

12、4、在齿条移动时,凸块对第四连接杆挤压,第四连接杆对第二连接块进行挤压,随后第一弹簧被压缩,随后第二连接块对第三连接杆进行挤压,使得第三连接杆带动分料框向后侧进行移动,如此,即可将分料框上不在圆孔内的种子抖在圆孔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苗盘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块(1)、外壳(2)、支撑壳(3)、固定杆(4)、气缸(5)、第一连接块(6)、第一连接杆(7)和齿条(8),支撑块(1)有两个,两个支撑块(1)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外壳(2),外壳(2)的内部连接有支撑壳(3),支撑壳(3)的左前侧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上安装有气缸(5),气缸(5)伸缩杆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第一连接块(6)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上部的前侧连接有齿条(8),齿条(8)的前端部连接有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盘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板(9)、第二连接杆(10)、扭簧(13)、第三连接杆(14)、齿轮(15)和分料框(16),支撑壳(3)左侧壁的上部连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0)的中部通过滑块连接有第三连接杆(14),且滑块与第二连接杆(10)滑动配合,第三连接杆(14)的左端部连接有齿轮(15),且齿条(8)与齿轮(15)配合,第三连接杆(14)的右端部连接有分料框(16),分料框(16)内开有圆孔,第三连接杆(14)右端部的外侧套有扭簧(13),且扭簧(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接杆(10)上的滑块和分料框(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苗盘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架(17)和吸气器(18),分料框(16)右侧的中部连接有固定架(17),固定架(17)上安装有吸气器(18),吸气器(18)的下部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吸盘,且吸盘吸在分料框(16)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苗盘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按钮(23)、第一固定环(24)、电动推杆(25)和压杆(26),支撑壳(3)的左后侧安装有按钮(23),支撑壳(3)顶部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固定环(24),两个第一固定环(24)上均连接有电动推杆(25),按钮(23)与两个电动推杆(25)电性连接,两个电动推杆(25)均穿过外壳(2)的顶部并滑动配合,两个电动推杆(25)的下部均连接有用于对分料框(16)进行敲击的压杆(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苗盘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弹簧(11)、第二连接块(12)、第二固定环(19)、连接板(20)、第二弹簧(21)和第四连接杆(22),支撑壳(3)左前侧的上部连接有第二固定环(19),第二固定环(19)上滑动式地连接有连接板(20),连接板(20)的前侧滑动式地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2),且齿条(8)前侧的凸块与第四连接杆(22)的下部挤压配合,连接板(20)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弹簧(21),且第二弹簧(2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板(20)和第四连接杆(22)上,第二连接杆(10)的前侧滑动式地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2),第二连接杆(10)的外侧前后对称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11),前侧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接块(12)和滑块上,后侧的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板(9)和滑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苗盘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2)的上部两侧均开有方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苗盘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连接杆(22)的端部为斜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播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苗盘播种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育苗播种,且还具有吸紧功能的苗盘播种装置。一种苗盘播种装置,包括有支撑块、外壳、支撑壳、固定杆、气缸和第一连接块,支撑块有两个,两个支撑块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外壳,外壳的内部连接有支撑壳,支撑壳的左前侧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安装有气缸,气缸伸缩杆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有益效果为:通过启动气缸,气缸的伸缩杆带动齿条进行向后侧移动,齿条随之与齿轮啮合,在齿轮与齿条啮合时,第三连接杆带动分料框进行转动,使得分料框内的种子落下,如此,即可较便捷的对种子进行播种。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丰源硕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