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水稻育秧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5930发布日期:2023-02-01 02:52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走式水稻育秧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走式水稻育秧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自走式水稻育秧机大多数采用的是双履带的行走方式而且是单排结构的工作形式,若行走在土质松散的苗床土地上,会压出较深的车辙印,导致摆放的秧盘与地面接触出现缝隙,使秧苗生长过程中出现脱水的问题,增加立枯病的发生率,单排结构的工作形式其工作效率也较低;而现有采用圆辊行走方式的育秧播种机,其圆辊结构均为通长的铁管,其重量较重,易打滑,影响工作效率;现有的育秧播种机在工作过程中,当电机遇到阻力时会出现转数丢失的状况,导致电机工作不平稳,机器运行不稳定;现有育秧播种机内部的传送总成倾斜角度较大,导致种箱和土箱在落种和落土时分布不均,出现了聚集的现象,影响了秧苗的生长;现有育秧播种机所使用的是车载电动千斤顶,其成本较高,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走式水稻育秧播种机,该装置采用了双驱动行走的圆辊,材质轻便行走可靠、地面压实均匀平整无沟堑,易于秧苗生长,通过霍尔传感器监测电机转速,使机器在工作过程中运行更加稳定,送盘总成倾斜角度的变缓使得铺土铺种更加的均匀,不会影响秧苗的生长,双排秧盘的工作形式效率更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走式水稻育秧播种机,包括机架,机架内部偏下端设有两个圆辊,圆辊的行走轮内轮为塑料pp材质,外圈为橡胶tpu材质,外圈的外部设有若干凸起的齿,这些凸起的齿在行走过程中使圆辊不会出现打滑现象,圆辊行走更加轻便;水平机架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铺土箱、种箱和覆土箱,铺土箱左侧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中设有同步系统,同步系统能够同时提升四个电机的转速;在三个箱体下方,机架中设有一倾斜角度较缓的送盘总成,坡度较缓可使土与种子更加均匀的铺在秧盘中,不会出现聚集的现象;机架右下方出口处设有一出盘溜板,秧盘由送盘总成输送,在输送过程中,铺土箱在秧盘内铺上一层底土,种箱在底土上铺上种子,覆土箱在种子和底土上在覆盖一层顶土,由送盘总成将铺好种子和土的秧盘经出盘溜板整齐的布置于土地上。
5.使用双排秧盘时,在铺土箱、种箱和覆土箱的中间位置处均设有一横向隔板;送盘总成同时输送两个纵向并列的秧盘,两个秧盘分别对应着各自侧上方的铺土箱、种箱和覆土箱的一半箱体,由送盘总成将铺好种子和土的双排秧盘整齐的布置于田地中,双排秧盘的工作形式其效率更高,工作面积更大。
6.机架中设有一送盘电机和一行走电机,在铺土箱和种箱之间设有一排种电机和一排土电机,在四个电机外部,其电机轴末端位置上均设有磁环,磁环外均设有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监测磁环,通过磁环监测感应着各电机的转速,使电机平稳运行,防止在作业中
电机出现忽快忽慢的状态。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材质较轻的双驱动行走圆辊,行走可靠、地面压实均匀平整无沟堑,易于秧苗生长,组成圆辊的行走轮设有凸起的齿,使圆辊在移动过程中更加轻便,不打滑;使用双排秧盘工作时,其工作效更高,工作面积更大;通过霍尔传感器监测电机转速,如作业中某个电机遇到阻力,霍尔传感器会向控制器反馈信号,控制器瞬间给电机增加电流,使电机平稳运行,防止在作业中电机出现忽快忽慢的状态,使机器在工作过程中运行更加稳定;坡度较缓的送盘总成可以使铺土铺种更加的均匀,不会影响秧苗的生长;送盘、铺土厚度、播种量、覆土厚度设定后,可实现同步调整;手动升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转移场地轻便自如。
附图说明
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
11.图3是行走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是霍尔传感器的位置示意图。
13.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排结构的的主视图。
14.图6是图4的俯视图。
15.图7是图4的左视图。
16.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排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17.图中标号:
18.1、进盘架,2、扶手架,201、卡槽,3、控制器,4、蓄电池,5、机架,6、圆辊,601、行走轮,6011、内轮,6012、外圈,602、轮轴,603、圆筋,7、送盘总成,8、铺土总成,9、行走电机,10、排种器,11、送盘电机,12、覆土总成,13、出盘溜板,14、覆土箱,15、种箱,16、排种电机,17、排土电机,18、铺土箱,19、手动升降装置,1901、六角轴,1902、地轮装置,1903、伸缩杆,20、座位板,21、滚轮,22、摆杆,23、搅拌轴,24、隔板,25、磁环,26、塑料盖,27、霍尔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8所示,一种自走式水稻育秧播种机,包括机架5,所述机架5内部的偏下方设置有两个纵向间隔的圆辊6,机架5的左侧设置有扶手架2,扶手架2中设置有倾斜方向的进盘架1;水平方向机架5的顶部左侧设置有铺土箱18,铺土箱18中设置有挡板,铺土箱18下方出土口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传送带式的铺土总成8;在铺土箱18的右侧,水平方向机架5的顶部设置有一种箱15,种箱15中设置有挡板,在种箱15下方出口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纵向的排种器10,排种器10为一纵向的旋转轴,旋转轴的轴体上设置有若干纵向间隔均匀的凸起;在种箱15的右侧,机架5顶部设置有一覆土箱14,覆土箱14中设置有挡板,覆土箱14与种箱15相邻,种箱14与铺土箱18间隔,覆土箱14下方出土口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传送带式的覆土总成12;在铺土总成8、排种器10和覆土总成12的下方,机架5中设置有一倾斜的送盘总成7,在送盘总成7的左侧,机架5中设置有一倾斜方向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与送盘总成7相邻;铺土箱18左侧设置有一控制器3,在控制器3前方,机架5上设置有直流24v的蓄电池4,蓄电
池4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机架5的右侧下方出口处设置有一能够旋转的出盘溜板13;秧盘在经机架5中的传送装置传递给送盘总成7,送盘总成7在输送秧盘的过程中,铺土箱18在秧盘内均匀的铺上一层底土,种箱15在底土上均匀的撒上种子,覆土箱14在种子和底土上均匀的覆盖一层顶土,最终由送盘总成7将铺好种子和土的秧盘经出盘溜板13整齐的布置于田地中。
20.使用双排秧盘时,在铺土箱18、种箱15和覆土箱14的箱体中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横向的隔板24;送盘总成7同时输送两个纵向并列的秧盘,两个秧盘分别对应着各自侧上方的铺土箱18、种箱15和覆土箱14的一半箱体,最终由送盘总成7将铺好种子和土的双排秧盘整齐的布置于田地中,双排秧盘工作形式的效率更高,工作面积更大,减少了工作量。
21.圆辊6包括若干个行走轮601、轮轴602和圆筋603,行走轮601又包括内轮6011和外圈6012,内轮6011为塑料pp材质,外圈6012为tpu橡胶材质,内轮6011外部设置有若干孔洞,在其外部涂抹专用胶水,将外圈6012配合安装于内轮6011外部,多余的胶水进入到孔洞中,这样内轮6011与外圈6012便紧密粘合,不会发生窜动;轮轴602贯穿于这若干行走轮601的中心处,在中心处的周围,由圆周方向上间隔均匀的三根圆筋603贯穿于这若干行走轮601之中,使行走轮601紧密固定在一起,外圈6012的外周部设置有若干间隔均匀且凸起的齿,齿高1mm;这样圆辊6的质量更轻,行走更可靠、地面压实均匀平整无沟堑,易于秧苗生长,凸起的齿使圆辊6不会出现打滑现象。
22.机架5中设置有一送盘电机11和一行走电机9,在铺土箱18和种箱15之间,机架5中设置有一排种电机16和一排土电机17,在四个电机外部,其电机尾部轴末端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一磁环25,在磁环25的外部,各电机尾部均设有一黑色塑料盖26,塑料盖26的内部均设有一霍尔传感器27,磁环25距离电机尾部的距离为5~20mm,四个电机和四个霍尔传感器27的电源线均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霍尔传感器27监测磁环25,通过磁环25监测感应着各电机的转速,如作业中某个电机遇到阻力,霍尔传感器27会向控制器3反馈信号,控制器3瞬间给电机增加电流,使电机平稳运行,防止在作业中电机出现忽快忽慢的状态,导致行走、送盘、播土、播种不匹,影响水稻育秧的精准度。
23.送盘总成7与水平地面所呈的倾斜角度在8
º
~12
º
之间,坡度变缓可以使秧盘的土与种子能够更加均匀的铺在秧盘中,不会出现聚集的现象。
24.机架5外部设置有一手动升降装置19,手动升降装置19包括六角轴1901、地轮装置1902和伸缩杆1903,六角轴1901纵向贯穿于机架5,在机架5的外部,六角轴1901前后两端分别与地轮装置1902的套管配合连接,在机架5的正面,伸缩杆1903的一端与地轮装置1902的套管固定连接,在与伸缩杆1903同一侧,扶手架2上设置有一卡槽201,使用时,向下压伸缩杆1903,驱动六角轴1901带动地轮装置1902旋转,让地轮装置1902的地轮与地面接触,使地轮成为一个杠杆的支点,将播种机翘起,伸缩杆1903末端固定于卡槽201中即可,机架5便悬空于地面,播种机就可转弯移动;升降装置19可使播种机在转弯的时候更加的方便,其成本也更加的低廉,不容易出现故障。
25.控制器3中设置有同步系统,同步系统能够同时提升四个电机的转速,可根据工作人员的数量来设置同步系统的参数,无需再单独调节各电机的参数。
26.扶手架2的左侧设置有一座位板20,座位板20的下方设置有一滚轮21,滚轮21的一侧设置有一摆杆22;摆放秧盘的工作人员可坐在座位板20上,这样便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
劳动量,由另一工作人员通过摆杆22来控制滚轮21的行走方向。
27.铺土箱18和覆土箱14的箱体中均设置有一纵向的搅拌轴23,搅拌轴23上设置有若干搅拌叶;搅拌轴23及搅拌叶能够将两个箱体中的土壤进行松土,出土更加顺畅。
28.在使用过程中,送盘电机11位于机架5的右端,行走电机9位于两圆辊6之间,排土电机17位于排种电机16的上方;送盘电机11的驱动端动过传动链与送盘总成7右侧的主动轴相连接,主动轴通过传送带驱动从动轴旋转,送盘总成7的从动轴通过传动链带动传动装置运动;行走电机9的驱动端通过传动链与其中一个圆辊6正面的这一端相连接,此圆辊6的另一端通过传动链与另一圆辊6背面的一端相连接;排土电机17的驱动端与铺土箱18的搅拌轴23正面一端通过传动链连接,搅拌轴23这一端的双排链轮通过传动链再与铺土总成8的主动轴相连接,两个搅拌轴23的另一端再通过传动链相连接;覆土箱18的搅拌轴正面一端与覆土总成12主动轴相连接,排种电机16的驱动端通过传动链与排种器10的主轴相连接;这样播种机的整个运动过程均由链传动来驱动完成。
29.行走电机9驱动两个圆辊6运动,由两个圆辊6带动整个播种机移动,圆辊6能够减轻机器在行走过程中轧出车辙导致秧盘与地面接触出现缝隙,预防秧苗出现脱水与病害问题,减少秧苗立枯病的发生;送盘电机11驱动送盘总成7运动,工作人员依次将秧盘摆放于倾斜的进盘架1上,软质的秧盘落至传送装置上,由传送装置将秧盘传递给送盘总成7,由送盘总成7来输送秧盘;排土电机17驱动铺土箱18中的搅拌轴旋转,此搅拌轴驱动铺土总成8的运动和覆土箱14中的搅拌轴旋转,由铺土总成8将底土传送至送盘总成上的秧盘中;排种电机16驱动排种器10的主轴旋转,由排种器10均匀的释放种子于秧盘的底土上;覆土箱14中的搅拌轴驱动覆土总成12运动,覆土总成12将顶土传送至秧盘中并覆盖种子与底土,秧盘的铺土(覆土)厚度由各总成铺土带的送土量决定,其送土量由各土箱内的挡板开口大小和电机转速控制;向上移动挡板,则送土量增大,秧盘铺土(覆土)厚度增厚;向下移动挡板,则秧盘铺土厚度减薄,挡板在一定的开口位置时,电机转速提高,秧盘铺土(覆土)厚度增厚;电机转速降低,则秧盘铺土(覆土)厚度减薄,最终经过送盘总成7的传送经出盘溜板13将铺土完成的秧盘整齐的摆放至土地中,以此来完成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