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标本保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4174发布日期:2022-12-17 13:0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标本保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标本保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标本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一些重大疾病的检查诊断中,为确定疾病的种类、发展进程以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通常需要在病症部位切取一小块的新鲜组织标本,后期再处理制成病理切片,便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切取组织标本通常是以手术的方式进行,切下的组织标本,对保存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否则,过高的温度以及氧气会对组织标本产生影响,组织标本会发生病理、结构上的变化,对后期的病理切片观察、疾病的确诊产生较大影响,会发生对病理的错判。
3.在公告号为cn21465057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医用病理新鲜标本保存装置,属于病理标本保存领域,主要解决怎么将刚切下的病理组织标本迅速保存在无氧的、气压合适的环境中的问题,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螺纹连接在所述瓶体的口部,瓶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瓶体内底部还设置有装有压缩氮气的氮气瓶,氮气瓶位于隔板的下方;瓶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戳破氮气瓶、使氮气瓶释放出氮气的针头,瓶盖的内底面设置有片状的、用于吸收氧气的脱氧剂片。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虽然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氮气与脱氧剂片使得瓶体内部的氧气除去,可以使得刚切下的病理组织标本储存在无氧的瓶体内,但是由于瓶体内部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度差不多,不能使得温度进行降低,所以瓶体内部的病理组织标本长时间储存还是会出现损坏不利于后续人员对于病理的判断,所以现在需要一种医用标本保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病理组织标本在瓶体内部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标本保存装置。
6.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用标本保存装置,包括上、下贯穿设置的保存瓶与位于保存瓶内部的液氮储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瓶的上端螺纹套接有上盖,所述保存瓶的下端螺纹套接有下盖,所述上盖的内侧设置有吸氧机构,所述保存瓶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刺破机构,所述下盖的内侧设置有推动液氮储存机构在保存瓶内侧活动的按压机构,所述液氮储存机构与刺破机构配合并且将液氮储存机构刺破,将其内部的液氮释放出来。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保存瓶内部处于低温与无氧环境,最大程度的保证病理组织标本处于鲜活的状态,便于后续进行研究。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氧机构包括卡接在上盖内侧的扣紧支架,所述上盖内侧设置有通过扣紧支架固定在上盖内侧的脱氧剂片。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于更换脱氧剂片,使得装置可以循环使用。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脱氧剂片为还原铁粉或者氧化钴的压制而成的薄片。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保存瓶内部的氧气进行吸收,防止病理组织标本发生氧化,影响后续对于病理的研究。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刺破机构包括与保存瓶内侧固定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隔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尖刺部。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得冻存盒上侧的铝箔片刺破,便于快速降低温度。
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氮储存机构包括设置在保存瓶内部的冻存盒,所述冻存盒上设置有多个储存液氮的小槽,所述冻存盒的上侧贴合有用于密封多个小槽的铝箔片。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液氮储存在冻存盒的内部,在需要使用的时候,通过尖刺部将铝箔片刺破,使得液氮挥发出来,使用方便。
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压机构包括与下盖内侧固定连接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套的中间贯穿滑动套设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保存瓶内侧滑动配合的推板,所述推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将冻存盒固定的弹性环,所述按压杆的中间固定套设有与固定套内侧滑动连接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一侧与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下盖的下侧开设有凹槽。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人员推动按压杆,使得按压杆上端的推板带动冻存盒上移,使得冻存盒与尖刺部接触,进而使得冻存盒上部的铝箔片刺破,使得冻存盒内部的液氮通过孔洞散发到保存瓶的内部,通过隔板上开设的通气孔,使得低温的氮气快速充满在保存瓶的内部,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1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员推动按压杆,使得按压杆上端的推板带动冻存盒上移,使得冻存盒与尖刺部接触,进而使得冻存盒上部的铝箔片刺破,使得冻存盒内部的液氮通过孔洞散发到保存瓶的内部,通过隔板上开设的通气孔,使得低温的氮气快速充满在保存瓶的内部,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并且氮气的密度比氧气的密度小,氮气会从保存瓶的下侧移动到上侧,进而使得保存瓶内部的氧气推动到保护罐的上部,使得氧气与上盖下侧的吸氧剂片接触,使得吸氧剂片充分快速与氧气反应,使得氧气吸收完全,使得保存瓶内部处于低温无氧的环境,使得病理组织标本长时间处于鲜活的状态,便于后续人员进行研究使用。
20.2、通过上、下贯穿的保存瓶,便于使得装置进行拆卸、清洗,使得装置可以循环利用,可以对于其他的病理组织进行保存,并且通过上盖与下盖与保存瓶的拆卸连接,方便更换脱氧剂片与冻存盒,使用方便,并且通过保存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场合,使用不同大小的保存瓶,使用灵活,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标本保存装置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刺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4.主要符号说明:
25.1、保存瓶;2、铝箔片;3、冻存盒;4、下盖;5、推板;6、弹性环;7、尖刺部;8、隔板;9、通气孔;10、上盖;11、脱氧剂片;12、扣紧支架;13、按压杆;14、凹槽;15、复位弹簧;16、固定套;17、压板;18、刺破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7.实施例1:
28.请结合图1-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医用标本保存装置,包括上、下贯穿设置的保存瓶1与位于保存瓶1内部的冻存盒3,冻存盒3上设置有多个储存液氮的小槽,冻存盒3的上侧贴合有用于密封多个小槽的铝箔片2,保存瓶1的上端螺纹套接有上盖10,保存瓶1的下端螺纹套接有下盖4,上盖10的内侧设置有扣紧支架12,上盖10与扣紧支架12之间设置脱氧剂片11,通过上、下贯穿的保存瓶1,便于使得装置进行拆卸、清洗,使得装置可以循环利用,可以对于其他的病理组织进行保存,并且通过上盖10与下盖4与保存瓶1的拆卸连接,方便更换脱氧剂片11与冻存盒3,使用方便,并且通过保存瓶1,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场合,使用不同大小的保存瓶1,使用灵活,便于携带保存瓶1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隔板8,隔板8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9,隔板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尖刺部7,下盖4的内侧设置有推动冻存盒3在保存瓶1内侧活动的按压杆13,下盖4内侧固定连接固定套16,固定套16的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15,按压杆13在固定套16的中间贯穿滑动套设,按压杆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保存瓶1内侧滑动配合的推板5,推板5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将冻存盒3固定的弹性环6,弹性环6为橡胶材质,弹性环6的内圈直径略小于冻存盒3的直径,按压杆13的中间固定套设有与固定套16内侧滑动连接的压板17,压板17的一侧与复位弹簧15固定连接,下盖4的下侧开设有凹槽14,冻存盒3与尖刺部7配合并且将冻存盒3上侧的铝箔片2刺破,将其内部的液氮释放出来,使得低温的氮气快速充满在保存瓶的内部,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并且氮气的密度比氧气的密度小,氮气会从保存瓶的下侧移动到上侧,进而使得保存瓶1内部的氧气推动到保护罐1的上部,使得氧气与上盖10下侧的吸氧剂片11接触,使得吸氧剂片11充分快速与氧气反应,使得氧气吸收完全,使得保存瓶1内部处于低温无氧的环境,使得病理组织标本长时间处于鲜活的状态,便于后续人员进行研究使用,保存瓶的内侧壁涂刷有抗冻涂层。
29.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医用标本保存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切割下来的病理组织标本放置在存有保存液的盒体的内部,然后将盒体放置在隔板8的上侧,盖紧上盖,同时按压推动按压杆13,使得按压杆13上端的推板5带动冻存盒3上移,使得冻存盒3与尖刺部7接触,进而使得冻存盒3上部的铝箔片2刺破,使得冻存盒3内部的液氮通过孔洞散发到保存瓶1的内部,通过隔板8上开设的通气孔9,使得低温的氮气快速充满在保存瓶1的内部,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并且通过挥发的氮气,使得保存瓶1里面的氧气推动到上部,使得上盖10下侧的吸氧剂片11快速使得氧气进行吸收,使得保存瓶1内部处于无氧低温的环境,使得病理组织标本的活性更好,便于后续研究。
3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
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