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水产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76457发布日期:2023-05-27 12:0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水产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水产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1、水产养殖技术目前已日益成熟,通过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而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通过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至水耕栽培系统内后,由微生物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碱,进而被植物吸收所利用,有益效果明显。

2、但是现有技术中,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水向水耕栽培系统中移动时,基本采用水泵循环抽动的方式,通过将清水向水产养殖系统中输送,再通过水泵完成水产养殖内水的抽取,抽取至水耕栽培系统中完成水耕植物的栽培,此过程中,水产养殖中的养殖管基本全部处于水平状态,处于养殖管内的水被水泵抽取时,会产生混合搅动效果,导致养殖水浑浊,影响对鱼类的观察以及影响鱼类的正常进食,不利于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生态水产养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态水产养殖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生态水产养殖装置,包括相间隔设置的基板、设在基板上的养殖管以及设在养殖管一侧的栽培管,所述养殖管的端部均安装有密封盖,所述栽培管为连续的“s”形管组成,所述栽培管的末端安装有排水盖,所述栽培管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栽培孔;相对称设置的所述基板长短不一,所述养殖管相互倾斜设置于两组基板上;所述基板的下端中部安装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下方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基板对应电动推杆两侧的下表面均安装有弹性支筒,所述弹性支筒的底端与电动推杆的底端相平齐且处于地面,其中两个所述养殖管的端部共同连接有连通管;位于所述养殖管最低侧端部的外部安装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下方设置有暂存桶,所述暂存桶外壁底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栽培管相连接,所述连接管靠近暂存桶的一端安装有水泵;位于所述养殖管最高侧的端部安装有进水管,用以清水的接入。

4、优选的,所述养殖管上嵌入安装有间隔分布的置入支管,所述置入支管内壁安装有防脱网。

5、优选的,所述弹性支筒内部设置有弹簧,外部包覆有保护胶套,用以基板的柔性支撑。

6、优选的,所述栽培管之间共同安装有间隔设置的固定杆,用以进行“s”形状的栽培管的支撑固定。

7、优选的,所述栽培管靠近连接管的端部安装有管道阀,用以防止栽培管内的水回流。

8、优选的,所述防脱网倒置的锥台状,所述防脱网顶端口径大于底端口径。

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态水产养殖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10、通过设置电动推杆的启动时间,将养殖管的倾斜方向发生改变,使得处于靠近进水管的养殖管内的养殖水通过连通管缓慢的流向另一个养殖管,从而能够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通过水泵直接抽取造成的养殖水浑浊导致的鱼类进食困难的现象,进一步的养殖水通过排出管排出的养殖水进入暂存桶内,再由水泵将养殖水抽取至栽培管内,达到对栽培管内的栽培水混合的效果,养殖水进入栽培管内后,关闭管道阀,养殖水与栽培水混合后,栽培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将养殖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碱,进而被植物吸收所利用,达到鱼类、植物以及微生物细菌三者之间形成生态平衡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间隔设置的基板(1)、设在基板(1)上的养殖管(2)以及设在养殖管(2)一侧的栽培管(15),所述养殖管(2)的端部均安装有密封盖(8),所述栽培管(15)为连续的“s”形管组成,所述栽培管(15)的末端安装有排水盖(16),所述栽培管(15)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栽培孔(17);相对称设置的所述基板(1)长短不一,所述养殖管(2)相互倾斜设置于两组基板(1)上;所述基板(1)的下端中部安装有铰接块(7),所述铰接块(7)的下方安装有电动推杆(6),所述基板(1)对应电动推杆(6)两侧的下表面均安装有弹性支筒(5),所述弹性支筒(5)的底端与电动推杆(6)的底端相平齐且处于地面,其中两个所述养殖管(2)的端部共同连接有连通管(19);位于所述养殖管(2)最低侧端部的外部安装有排出管(13),所述排出管(13)的下方设置有暂存桶(10),所述暂存桶(10)外壁底端安装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与栽培管(15)相连接,所述连接管(11)靠近暂存桶(10)的一端安装有水泵(12);位于所述养殖管(2)最高侧的端部安装有进水管(9),用以清水的接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管(2)上嵌入安装有间隔分布的置入支管(3),所述置入支管(3)内壁安装有防脱网(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筒(5)内部设置有弹簧,外部包覆有保护胶套,用以基板(1)的柔性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管(15)之间共同安装有间隔设置的固定杆(18),用以进行“s”形状的栽培管(15)的支撑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管(15)靠近连接管(11)的端部安装有管道阀(14),用以防止栽培管(15)内的水回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网(4)倒置的锥台状,所述防脱网(4)顶端口径大于底端口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水产养殖装置,包括相间隔设置的基板、设在基板上的养殖管以及设在养殖管一侧的栽培管,养殖管的端部均安装有密封盖,栽培管为连续的“S”形管组成,栽培管的末端安装有排水盖,栽培管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栽培孔;相对称设置的基板长短不一,养殖管相互倾斜设置于两组基板上;基板的下端中部安装有铰接块,铰接块的下方安装有电动推杆。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泵取养殖水的方式,防止养殖水浑浊后影响鱼类正常进食的效果,达到鱼类、植物以及微生物细菌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效果,实现可持续的循环型低碳养殖生产模式,有利于水产养殖的顺利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秦海明,齐秦,师润洁,商静雯,李文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海明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