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园林苗圃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88811发布日期:2024-02-02 21:2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埋式园林苗圃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苗圃灌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地埋式园林苗圃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1、园林苗圃在维护作业时,需要周期进行喷灌作业,而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多种样式的喷灌装置,如公开号为cn212728321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园林灌溉用地埋式旋转喷头,包括连接轴、连接管和安装盒,连接管两侧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管内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安装盒,且安装盒内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堵塞块,安装盒靠近堵塞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出水口,堵塞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顶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上述喷灌装置能够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水量大小的调节,增加装置的灵活性,但是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苗圃喷灌装置而言,裸露式的喷灌结构会加快喷灌装置的损毁速率,且现有技术中的喷灌装置喷灌角度往往是固定式的,在喷灌时容易对某一区域产生漫灌现象,因而容易在喷灌时造成苗木损伤,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埋式园林苗圃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园林苗圃灌溉装置,通过喷灌组件、进水管和回水管等结构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喷灌装置容易损毁及喷灌时由于角度固定容易产生漫灌现象并造成苗木损伤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地埋式园林苗圃灌溉装置,包括内埋于苗圃地基中的护筒、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的内部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护筒的内部由外至内依次开设有相互隔绝的溢流环腔和布水腔,所述进水管出水口的一端与布水腔固定连通,所述溢流环腔和布水腔的底端均通过连管与排水管固定连通,所述护筒的上部开设有一组与溢流环腔连通的溢流孔,所述护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浮塞板,所述浮塞板与护筒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抗拉弹簧a,所述浮塞板的顶面轴线位置固定安装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顶端安装有封盖,所述分水管的内壁滑动连通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底端与溢流环腔固定连通,所述分水管的表面安装有喷灌组件。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灌组件包括安装于分水管中上部的水动筒,所述水动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水动轴,所述水动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水动叶片,所述水动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半齿轮,所述分水管的周侧面且对应水动筒下方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与浮塞板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抗拉弹簧b,所述驱动环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传动齿板,两个所述半齿轮的周侧面均与传动齿板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环的周侧面铰接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连杆,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均铰接有喷管,每个所述喷管的顶端均与分水管铰接并连通,所述喷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专用于园林苗圃喷灌的喷灌头。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灌头呈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喷灌头的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护筒的内壁且对应盖槽与溢流孔之间的位置及进水管上方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与浮塞板配合的限位环。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溢流环腔处连管的内径为布水腔处连管内径的7-10倍,所述排水管设置于护筒和排水管的下方。

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通过护筒、浮塞板和喷灌组件的设置,使本装置能够高效完成园林苗圃的喷灌作业,且本装置在喷灌作业时,变传统的裸露式结构为水驱动式自隐藏结构,通过上述自隐藏结构的实现,从而有效降低本装置的损耗速率。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喷灌组件的设置,变传统喷灌装置的固定角度喷淋式结构为变角式喷淋结构,通过上述喷淋结构的转换,从而能够循环切换本装置的喷灌位置,通过上述喷灌位置的转换,从而有效解决传统喷灌头容易产生漫灌现象并对灌溉幼苗产生损伤的问题。

11、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埋式园林苗圃灌溉装置,包括内埋于苗圃地基(1)中的护筒(2)、进水管(3)和排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和排水管(4)的内部均安装有电磁阀(5),所述护筒(2)的内部由外至内依次开设有相互隔绝的溢流环腔(6)和布水腔(7),所述进水管(3)出水口的一端与布水腔(7)固定连通,所述溢流环腔(6)和布水腔(7)的底端均通过连管(8)与排水管(4)固定连通,所述护筒(2)的上部开设有一组与溢流环腔(6)连通的溢流孔(9),所述护筒(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浮塞板(10),所述浮塞板(10)与护筒(2)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抗拉弹簧a(11),所述浮塞板(10)的顶面轴线位置固定安装有分水管(12),所述分水管(12)的顶端安装有封盖(13),所述分水管(12)的内壁滑动连通有溢流管(14),所述溢流管(14)的底端与溢流环腔(6)固定连通,所述分水管(12)的表面安装有喷灌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园林苗圃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灌组件包括安装于分水管(12)中上部的水动筒(23),所述水动筒(2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水动轴,所述水动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水动叶片(24),所述水动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半齿轮(15),所述分水管(12)的周侧面且对应水动筒(23)下方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驱动环(16),所述驱动环(16)与浮塞板(10)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抗拉弹簧b(17),所述驱动环(1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传动齿板(18),两个所述半齿轮(15)的周侧面均与传动齿板(18)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环(16)的周侧面铰接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连杆(19),每个所述连杆(19)的另一端均铰接有喷管(20),每个所述喷管(20)的顶端均与分水管(12)铰接并连通,所述喷管(2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专用于园林苗圃喷灌的喷灌头(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园林苗圃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灌头(21)呈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喷灌头(21)的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园林苗圃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2)的顶部固定开设有与封盖(13)配合的盖槽,所述浮塞板(10)和溢流管(14)的周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园林苗圃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2)的内壁且对应盖槽与溢流孔(9)之间的位置及进水管(3)上方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与浮塞板(10)配合的限位环(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园林苗圃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环腔(6)处连管(8)的内径为布水腔(7)处连管(8)内径的7-10倍,所述排水管(4)设置于护筒(2)和排水管(4)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式园林苗圃灌溉装置,涉及圃灌溉装置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内埋于苗圃地基中的护筒、进水管和排水管,进水管和排水管的内部均安装有电磁阀,护筒的内部由外至内依次开设有相互隔绝的溢流环腔和布水腔,进水管出水口的一端与布水腔固定连通,溢流环腔和布水腔的底端均通过连管与排水管固定连通,护筒的上部开设有一组与溢流环腔连通的溢流孔,护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浮塞板,浮塞板与护筒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抗拉弹簧a。本技术通过护筒、浮塞板和喷灌组件的设置,使本装置能够高效完成园林苗圃的喷灌作业,且本装置在喷灌作业时,变传统的裸露式结构为水驱动式自隐藏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胡仲华,于涛,杨柳,邢文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界首市佳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