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产量的食用菌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1、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菇类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蔬菜,而且它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大多菇类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其中蘑菇、草菇、金针菇中赖氨酸含量丰富,而谷物中缺乏,赖氨酸有利于儿童体质和智力发育。
2、食用菌栽培方法是蔬菜栽培的一种方法,它是以人工创造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养分、气体等条件,并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质上培育大型食用菌的方法。食用菌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它们没有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供养自身,必须从其他生物或生物遗体或排泄物中吸取现成的养分。
3、在相关技术中,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并不严格要求潮湿条件,但在出菇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然而现有的部分食用菌栽培架在使用时,栽培板大多固定在架体上,无法根据菌类的生长阶段进行相应的调节,当食用菌体型较小时,栽培板之间空间较大,较为浪费栽植空间,当食用菌体型较大时,栽培板之间空间较小,则影响食用菌的通风透气,进而导致食用菌产量受到影响。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产量的食用菌栽培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产量的食用菌栽培装置,解决了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部分食用菌栽培架在使用时,无法根据菌类的生长阶段对栽培板进行相应调节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高产量的食用菌栽培装置,包括:底板;
3、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底板的顶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底板的顶部,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金属网,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竖板相离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杆,两个所述固定螺杆相对的一侧分别依次贯穿两个竖板相离的一侧和放置架的两侧且延伸至放置架的内部,两个所述固定螺杆的周侧面分别与两个竖板和放置架的内侧螺纹连接,所述放置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4、优选的,两个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
5、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放置箱内壁的底部和防护罩的顶部且延伸至防护罩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顶板的内侧开设有通风槽。
6、优选的,两个所述竖板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水管,两个所述水管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两个所述雾化喷头相对的一侧贯穿两个竖板相离的一侧且延伸至两个竖板相对的一侧。
7、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万向轮,所述底板两侧的内侧均设置有插杆。
8、优选的,左侧所述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把。
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高产量的食用菌栽培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产量的食用菌栽培装置,将两个固定螺杆拧下,然后将把手向前进行拉动,从而将放置架进行拉出,可以对放置架的位置进行调节更换,以便于适应不同阶段食用菌的生长情况,在对位置进行更换后通过固定螺杆重新进行固定即可,结构简单使用,十分便于根据食用菌不同的生长阶段作出不同的调整,可以有效提高食用菌的产量。
1.一种提高产量的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产量的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4),所述防护罩(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箱(5),所述放置箱(5)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产量的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放置箱(5)内壁的底部和防护罩(4)的顶部且延伸至防护罩(4)的内部,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7),所述顶板(3)的内侧开设有通风槽(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产量的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板(21)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水管(9),两个所述水管(9)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10),两个所述雾化喷头(10)相对的一侧贯穿两个竖板(21)相离的一侧且延伸至两个竖板(21)相对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产量的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万向轮(11),所述底板(1)两侧的内侧均设置有插杆(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产量的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竖板(2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把(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