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唇鱼自然受精及受精卵收集的仿生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5637发布日期:2023-05-25 01:37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唇鱼自然受精及受精卵收集的仿生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光唇鱼自然受精及受精卵收集的仿生态装置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唇鱼自然受精及受精卵收集的仿生态装置。
3.

背景技术:

4.光唇鱼属(acrossocheilus),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光唇鱼属是一类在山间溪流和江河中上游等急流环境中栖息的中小型淡水鱼类,食性杂,常见体长(全长)约为5-15cm,体色鲜艳,主要栖息在溪流或急流环境中。大部分光唇鱼类个体小,少部分种类个体较大,如半刺光唇鱼和温州光唇鱼,市场价格高达80~120元/kg,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前景。
5.对光唇鱼的繁育和养殖技术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繁育规模小,尚未形成产业。而市场需求主要依靠捕捞野生资源,但长期的过渡捕捞对该物种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而在光唇鱼规模化人工繁育过程中,发现亲鱼繁殖期性腺发育缓慢、同步性差、怀卵量低、分批次产卵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光唇鱼的繁殖效率。目前许多光唇鱼繁殖企业还是采取让光唇鱼自然产卵、受精、收卵。因此,模仿自然生态环境,研制适合光唇鱼繁殖特性,尤其是适合其自然产卵受精及受精卵收集的专用设备,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尚无光唇鱼自然受精及受精卵收集设备的相关报道。
6.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唇鱼自然受精及受精卵收集的仿生态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唇鱼自然受精及受精卵收集的仿生态装置,包括顶部为敞口的长方体状受精箱,所述受精箱的内部经由水平放置的托盘分隔成上、下分布的受精腔室和受精卵收集腔室,所述托盘上放置有多个鹅卵石,托盘的底部分布有多个以利于受精卵向下穿过的下落孔。
9.进一步的,所述托盘包括矩形环状的托盘框架,所述托盘框架的内部下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并用于支撑鹅卵石的支撑网板,所述支撑网板的网孔为下落孔。
10.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框架的顶部设有矩形环状的凸缘。
11.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框架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手提带,所述手提带位于凸缘的内侧。
12.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框架的底部四周均固定有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的底部与受精卵收集腔室的底面相抵接。
13.进一步的,所述鹅卵石采用直径在6-8mm的圆形天然或人工鹅卵石。
14.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盖设在受精箱顶部的网罩,所述网罩包括矩形环状的网罩框架,所述网罩框架的内部固定有防护网。
15.进一步的,所述受精卵收集腔室的底部水平设置有波浪状的受精卵收集板,所述受精卵收集板的顶面覆盖有透明塑料薄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
用时整个装置放置于水中,模拟野生光唇鱼产卵受精的天然环境,光唇鱼在受精腔室内产卵,且受精卵通过下落孔落入受精卵收集腔室内,防止被亲鱼采食,有利于提升光唇鱼的繁殖效率。
17.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网罩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
23.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纵向”、
“ꢀ
横向”、
“ꢀ
上”、
“ꢀ
下”、
“ꢀ
前”、
“ꢀ
后”、
“ꢀ
左”、
“ꢀ
右”、
“ꢀ
竖直”、
“ꢀ
水平”、
“ꢀ
顶”、
“ꢀ
底”、
“ꢀ
内”、
“ꢀ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唇鱼自然受精及受精卵收集的仿生态装置,包括顶部为敞口的长方体状受精箱1,所述受精箱1的内部经由水平放置的托盘2分隔成上、下分布的受精腔室3和受精卵收集腔室4,所述托盘2上放置有多个鹅卵石5,托盘2的底部分布有多个以利于受精卵向下穿过的下落孔,光唇鱼在受精腔室内产卵,受精卵收集腔室用于收集受精卵。使用时整个装置放置于水中,模拟野生光唇鱼产卵受精的天然环境,光唇鱼在受精腔室内产卵,且受精卵通过下落孔落入受精卵收集腔室内,防止被亲鱼采食,有利于提升光唇鱼的繁殖效率,使用简单方便。
27.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2包括矩形环状的托盘框架6,所述托盘框架6的内部下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并用于支撑鹅卵石5的支撑网板7,所述支撑网板7的网孔即为下落孔。优选的,下落孔为边长5cm的正方形孔,以便受精卵更好的掉到受精卵收集腔室的底部。
28.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框架6的顶部设有矩形环状的凸缘8。
29.本实施例中,托盘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30.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人工手动移动托盘,所述托盘框架6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手提带9,所述手提带9位于凸缘8的内侧。
31.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框架6的底部四周均固定有竖向支撑杆10,所述竖向支撑杆10的底部与受精卵收集腔室4的底面相抵接。通过竖向支撑杆将托盘支撑离受精箱内部底面一定高度,且竖向支撑杆起到对托盘进行支撑的作用。优选的,竖向支撑杆的高度为5cm。
32.本实施例中,所述鹅卵石5采用直径在6-8mm的圆形天然或人工鹅卵石。
33.本实施例中,受精箱1为长60cm、宽40cm、高40cm的蓝色水产养殖箱。
34.实施例二: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仅在于:还包括用于盖设在受精箱1顶部的网罩11,所述网罩11包括矩形环状的网罩框架12,所述网罩框架12的内部固定有防护网13。
35.本实施例中,网罩框架12的规格为长100cm、宽80cm;防护网13的网目为2cm。
36.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待亲鱼进入受精腔室后,将网罩盖设在受精箱顶部。应说明的是,也可以抓捕亲鱼进行人工催产与受精。
37.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所述受精卵收集腔室4的底部水平设置有波浪状的受精卵收集板14,所述受精卵收集板14的顶面覆盖有透明塑料薄膜15。通过在受精卵收集板顶面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在亲鱼产卵后,受精卵落入受精卵收集腔室内,并附着在透明塑料薄膜;之后可剥下透明塑料薄膜,便于转移受精卵,而透明塑料薄膜柔软不会磕碰受精卵使其受伤。
38.本实施例中,采用5mm厚半透明有机玻璃制作的波纹状瓦楞板作为受精卵收集板;透明塑料薄膜的厚度为0.8~1.2mm。
39.本实施例中,受精卵收集板14和透明塑料薄膜15的四周均设有让位孔,让位孔与竖向支撑杆的位置相正对,以利于竖向支撑杆贯穿让位孔并抵接在受精箱内部底面。
40.该装置实际使用时:先将受精箱下放到水中,一定时间后就有成熟的亲鱼进入受精箱产卵受精;若想采取人工挤卵和受精,则在受精箱顶部投放网罩,人工抓捕亲鱼;该装置一天内可多次使用,多次抓捕,大大提升效率。
4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材质简单,易使用,单个池塘可以多个使用,大幅提升光唇鱼繁殖效率;(2)模拟野生光唇鱼产卵受精的天然环境,保证了光唇鱼受精率的提高,同时受精卵能掉到底部,防止被亲鱼自相采食;(3)另外单独设计一个网罩,可人工投放盖住受精箱,抓捕亲鱼进行人工催产与受精。
42.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43.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4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4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