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63606发布日期:2023-05-06 13:4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具体为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1、东风螺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及日本等。其贝壳长卵圆形,质坚厚,一般壳高56-70mm,宽约为高的2/3,螺层8-10层,缝合线明显,螺旋部呈圆锥形,每层迅速增高,膨圆菜部3-4层的上部形成肩角,肩角下面略直;壳表灰白色,外被黄褐色表皮,有砦个体具有隐约的淡褐色斑块;壳表光滑,生长线明显;壳口长卵形,内面白色,有光泽。

2、东风螺喜阴,且夜间活动摄食节律高于白天,因此室内养殖的管控效果要比室外养殖效果好,通过改变光东风螺摄食节律,有利于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能够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同时利用光照可改变光东风螺摄食节律,对东风螺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养殖室和光循环系统,所述养殖室内底端为锥型结构,锥型结构能够更好的将残留物、粪便进行排出,而锥型结构上方设置有微孔增氧管,通过微孔增氧管以保障东风螺养殖所需氧量,所述微孔增氧管上方设置有网架,该网架有利于分离残留物与东风螺生活空间,能够更好的清理,而网架上方设置有光循环系统,该光循环系统由弧型架、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发光二极管为两组,每组12个,均匀排列在弧型架上。

3、优选的,所述养殖室在放螺苗前期准备需要对养殖室内外使用高锰酸钾全面消毒。

4、优选的,所述养殖室内壁对应网架设置有卡块,使得网架可从养殖室内提出,并且网架上设置有若干小于10mm的孔径;

5、网架上存在大于孔径的沙粒,该沙粒使用前需要提前消毒清洗。

6、优选的,所述养殖室内水温为20~29℃之间、盐度为18~30°之间、ph值为7.8~8.8之间。

7、养殖室内每5h进水、放水50cm。

8、优选的,所述东风螺苗选用0.8mm以上个体,投放密度为1000-1300个体/㎡。

9、优选的,所述饵料投料次数为每日3次,每喂食3天停料1天。

10、优选的,所述光循环系统中的发光二极管电流值在3~20ma之间,而发光二极管每组12个,12个发光二极管从左至右电流依次递增在递减,使得模拟太阳光输出辐照度。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能够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同时利用光照可改变光东风螺摄食节律,对东风螺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室和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室在放螺苗前期准备需要对养殖室内外使用高锰酸钾全面消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室内壁对应网架设置有卡块,使得网架可从养殖室内提出,并且网架上设置有若干小于10mm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室内水温为20~29℃之间、盐度为18~30°之间、ph值为7.8~8.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东风螺苗选用0.8mm以上个体,投放密度为1000-1300个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投料次数为每日3次,每喂食3天停料1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循环系统中的发光二极管电流值在3~20ma之间,而发光二极管每组12个,12个发光二极管从左至右电流依次递增在递减,使得模拟太阳光输出辐照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室和光循环系统,所述养殖室内底端为锥型结构,用于更好的将残留物、粪便进行清除,而锥型结构上方设置有微孔增氧管,通过微孔增氧管以保障东风螺养殖所需氧量,所述微孔增氧管上方设置有网架,该网架有利于分离残留物与东风螺空间,能够更好的清理,而网架上方设置有光循环系统,该光循环系统由弧型架、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发光二极管为两组,每组12个,均匀排列在弧型架上,所述光循环系统中的发光二极管将模拟太阳轨迹运动,实现光循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能够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同时利用光照可改变光东风螺摄食节律,对东风螺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邹雄,刘鑫,岳彦峰,吴越,王元,夏连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