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板落种式穴盘高效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42316发布日期:2023-04-26 02:2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层板落种式穴盘高效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实现自动基质填充、基质刮平、压穴、播种、覆土、喷淋一体化作业的层板落种式自动穴盘播种机。


背景技术:

1、随着蔬菜、花卉、烟草等作物需求量的增长,穴盘育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劳动成本的上升,极大促进了穴盘自动播种和自动移栽机械的发展。穴盘育苗是20世纪70-80年代发展起来的育苗技术,具有出芽率高,幼苗根系保护好,无缓苗期等优点。随着设施蔬菜种植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变,人工穴盘播种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逐渐显现,已经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而穴盘播种机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设备,穴盘播种机大致包括气吸式穴盘播种机及机械式播种机等几种类型。

2、气吸式穴盘播种机对各种大小和形状的种子都有着非常良好的适应性,在播种前只需根据穴盘的规格和种子的参数调节好机具,即可快速,精密地开展播种作业,极大地降。采用机械化穴盘播种可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且可以消除人工播种造成的漏播、少播和播种不稳定等问题,便于播种、移栽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产量。

3、气吸式播种机是一种靠负压吸取种子而实现精量播种的播种机,它与机械式播种机相比,其技术性能具有较强的优势。精播可实现单粒播种,精播可减少种子用量,降低种子成本,一般可节省种子8%—10%。提高播种精密度,经田间实际检测,播种株距合格率可达到87%—94%,明显低于机械精密播种只能达到58%-76%。漏播率、重播率明显降低,一般重播率8%—12%,漏播率6%—9%,明显低于机械式播种机。播种适应性强对长圆、扁、大、中、小等各种类型的作物种子都能满足播种要求。对种子几乎不造成伤害。可实现高速播种。但气吸式播种机工作时,配套的拖拉机不但要带动整个播种机行走,还要带动风机做高速旋转,会额外消耗一定的燃油。气吸式播种机所配套风机要求加工精度较高,所以制造以及维护费用也相应增加了。

4、此外,目前进口的全自动播种机难以适应国内的穴盘规格和种子规格,且价格高昂,维修维护困难,难以推广。国内研制了一些自动播种机,但普遍存在播种效率低、漏播率高等问题。传统自动播种机多采用气吸式穴盘播种,这种播种方式结构复杂,漏播率高,速度难以进一步提高。由此,亟待设计一种能够更加适应国内播种实际情况,播种效率高、使用方便,维护保养简单的自动播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5、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板落种式穴盘高效播种装置,其能够利用输送链带动穴苗盘依次完成基质土填充、刮平、压穴、穴盘播种、覆土、喷淋等工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板落种式穴盘高效播种装置,包括底架以及播种机构;底架包括前段、中段及后段;播种机构设置在底架的中段上,播种机构包括第二输送链、料斗、中层板、下层板及第一气缸;第二输送链设置在底架的中段的上平面处,第二输送链用以承接承装有基质土的穴盘;料斗设置在第二输送链的上方,料斗的底板上包括多个小孔,料斗用以承装种子;中层板可平移地设置在料斗的底板的下方,中层板包括多个小孔;下层板设置在中层板的下方,并位于穴盘的正上方,下层板包括多个小孔,且料斗的底板的多个小孔与下层板的多个小孔不对正;其中底板、中层板及下层板的多个小孔的规格、数量及间距相同,且与穴盘上的穴格的规格、数量及间距相匹配;第一气缸设置在中层板上,第一气缸用以控制中层板的多个小孔与底板的多个小孔对正还是与下层板的多个小孔对正。

3、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层板落种式穴盘高效播种装置还包括基质填充压穴机构以及覆土喷淋机构;基质填充压穴机构设置在底架的前段上,基质填充压穴机构包括第一输送链及第一料筒;第一输送链设置在底架的前段的上平面处,第一输送链用以输送穴盘;第一料筒设置在底架的前段的前部,且位于第一输送链的上方,第一料筒呈上宽下窄的漏斗状,其底部包括垂直于第一输送链走向的第一下料口,第一下料口用以向其下方的穴盘内充填基质土;覆土喷淋机构设置在底架的后段上,覆土喷淋机构包括第三输送链、第二料筒及喷淋管;第三输送链设置在底架的后段的上平面处,第三输送链用以承接第一输送链输送的穴盘;第二料筒设置第三输送链的上方,且位于底架的后段的前部,第二料筒呈上宽下窄的漏斗状,其底部包括垂直于第三输送链走向的第二下料口,第二料筒用以向经播种机构播种后的穴盘上覆盖基质土;喷淋管设置在第二料筒的后方,且位于第三输送链及穴盘的上方,喷淋管用以向穴盘上喷淋雾化水。

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质填充压穴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送料辊、刮板以及压穴辊;第一电机设置在底架的前段上,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链驱动第一输送链运动;第一送料辊设置在第一料筒内部的底部,第一送料辊呈圆柱状结构,其表面设置有与其轴心线平行的多个沟槽,多个沟槽用以将基质土从第一下料口排出后落到穴盘上,第一电机通过第二传动链驱动第一送料辊转动;刮板设置在第一料筒的后方,且位于第一输送链和穴盘的上方,刮板的下平面至第一输送链表面的距离大于穴盘的高度,刮板用以将落在穴盘穴格内的基质土刮平;压穴辊与第一输送链的运行方向垂直地设置在刮板的后方,且位于第一输送链和穴盘的上方,压穴辊呈圆柱体结构,其表面设置有与其轴心线平行设置的多排压穴凸起,压穴凸起的轴向及圆周向的间距与穴盘的穴格之间的间距相匹配,压穴凸起的顶端距第一输送链的上表面的距离小于穴盘的高度,当穴盘从压穴辊的下方经过时,压穴凸起能够在穴盘上的穴格内的基质土上压出凹坑。

5、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质填充压穴机构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其设置在底架的前段的前端部,当第一传感器感测到有穴盘时,第一传感器发出启动信号给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输送链及第一送料辊开始转动。

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播种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机、前播种支架及后播种支架、阻挡气缸以及第二传感器;第二电机设置在底架的中段上,第二电机通过第三传动链驱动第二输送链运行;前播种支架及后播种支架分别设置在底架的中段的前端和后端,料斗、中层板及下层板设置在前播种支架和后播种支架上;阻挡气缸设置在后播种支架的两端;第二传感器设置在前播种支架与后播种支架之间,并靠近后播种支架的位置处;其中当第二传感器感测到有穴盘经过时,第二传感器发出指令使阻挡气缸伸出,当穴盘接触到阻挡气缸时,第二输送链停止运行。

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覆土喷淋机构还包括第三电机、第二送料辊以及第三传感器;第三电机设置在底架的后段上,第三电机通过第四传动链驱动第三输送链运行;第二送料辊,其设置在第二料筒内部的底部,第二送料辊呈圆柱状结构,其表面设置有与其轴心线平行的多个凸棱,多个凸棱用以将基质土从第二下料口排出后落到穴盘上,第三电机通过第五传动链驱动第二送料辊转动;第三传感器设置在底架的后段的前端处,当第三传感器感测到有穴盘时,第三传感器发出信号使第三电机启动同时驱动第三输送链和第二送料辊转动。

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层板落种式穴盘高效播种装置还包括振动器以及橡胶垫;振动器设置在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上以及料斗的四边侧壁上;橡胶垫设置在料斗四角与前播种支架和后播种支架的连接处;其中橡胶垫呈圆柱状,能够使料斗与前播种支架和后播种支架具备柔性连接,振动器启动时能带动料斗一同振动。

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中层板的多个小孔的初始位置与料斗底板上的多个小孔对正,当穴盘接触到阻挡气缸时,振动器启动带动料斗振动,料斗里的种子从底板的多个小孔中下落到中层板的多个小孔内,一段时间后第一气缸启动带动中层板水平移动使中层板的多个小孔与下层板的多个小孔对正,位于中层板的多个小孔内的种子经过下层板的多个小孔后下落到穴盘的多个穴格的凹坑内。

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穴盘包括多种规格,每种规格的穴盘的穴格的数量以及株距均不相同,每种规格的穴盘包括与之配套的料斗的底板、中层板以及下层板。

1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底板、中层板以及下层板的多个小孔的形状包括能够适应单粒种子、双粒种子、三粒种子或四粒种子的多种形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层板落种式穴盘高效播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适量丸粒化种子存放在料斗中,料斗底板、中层板及下层板都均匀分布有和穴盘匹配的小孔,料斗底板小孔和下层板小孔不对齐,初始位置时,中层板小孔与料斗底板小孔对齐,与下层板小孔不对齐,中层板动作后,中层板小孔与下层板小孔对齐,与料斗底板小孔不对齐。种子在重力和振动作用下落入料斗底板小孔和中层板小孔,气缸驱动中层板移动后,中层板小孔与下层板小孔对齐,中层板小孔中的种子通过下层板小孔落入穴盘中,实现整盘播种。整盘播种的方式可大大提高播种效率。该播种装置设有穴盘阻挡气缸,和过输送链和第一传感器及控制系统,可有效提高穴盘定位精度,将种子播至穴腔中心位置,因此提高了播种精度。播种装置漏斗四周均设置有振动器,漏斗通过橡胶垫与左右支架固定,增加了漏斗中种子的流动性,降低漏播率。根据穴盘实际株距,设定多层板的孔距,可对不同规格的穴盘进行播种;通过更改多层板的孔形,可进行单粒或多粒播种,该自动播种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该发明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穴盘播种效率高,可适用于单粒或多粒丸粒化种子的高速播种,利用输送链带动穴苗盘依次完成基质土填充、刮平、压穴、穴盘播种、覆土、喷淋等工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