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熟、鸡距长的优质鸡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72722发布日期:2023-05-06 19:43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早熟、鸡距长的优质鸡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家禽培育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早熟、鸡距长的优质鸡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1、鸡距是指位于鸡两腿内侧腕间跖后凸出类似于脚趾的部分,在生产中有时也称为脚钉、后爪。鸡距的长度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长,因此在黄羽肉鸡上常作为一种判断鸡饲养时间的参考依据。鸡距一般认为是一种公鸡特有的第二性征,在母鸡中一般因为卵巢激素的刺激而退化,很少有鸡距。地方鸡种有距鸡比无距鸡表现出更好的生长发育性能和更好地环境适应性,有距母鸡比无距母鸡在体重、体斜长、龙骨长、翼长、胫长等指标上均表现较优,长距公鸡比短距公鸡长速更快,产肉性能更好。

2、但是目前多数鸡形目中雄性有距,雌性无距,仅少数品种雌雄均有距,而且大部分有距的鸡形目中鸡距均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目前多数鸡形目中雄性有距、雌性无距,且鸡距较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早熟、鸡距长的优质鸡培育方法,该方法对鸡距长度进行选育,可以提高有距鸡的生长速度,提早其上市日龄,从而大幅度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养效益。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早熟、鸡距长的优质鸡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培育m1系、m2系和m3系,以m1系为第一父本、m2系为母本,生产父母代m1m2系,以m3系作为终端父本、父母代m1m2系的母鸡作为终端母本,生产商品鸡m3m1m2;

3、其中,m1系的培育方法为:以里当鸡为育种素材,经过选育,形成鸡距长、黄胫、黄皮肤、深黄麻羽专门化品系,即m1系;

4、里当鸡为优质型黄脚黄麻羽鸡,繁殖性能好、肉品质优,公鸡体羽黄红色、颈羽呈金黄色;母鸡棕麻羽、黄胫、黄皮肤,m1系种鸡选留300日龄公鸡体重2.50~2.70kg,母鸡体重1.80~2.00kg,高峰期产蛋率不低于80%,66周龄饲养日产蛋数170~180个。105日龄公、母鸡屠宰率89~91%,全净膛率65~67%,腿肌率20~25%,胸肌率14.0~17%,腹脂率2.5~6.0%;公、母鸡背皮毛囊密度分别不低于4.0个/cm2、5.0个/cm2,公、母鸡大腿皮毛囊密度不低于3.2个/cm2、3.8个/cm2;公鸡鸡冠高度不低于5.5cm,鸡冠厚度不低于2.2cm,公鸡距长不低于0.40cm;母鸡鸡冠高度不低于2.5cm,鸡冠厚度不低1.2cm。

5、m2系的培育方法为:以中速型黄麻鸡为育种素材,经过选育,形成黄胫、黄皮肤、公鸡距长、中速型黄麻羽专门化新品系,即m2系;

6、中速型黄麻羽鸡为黄胫、黄皮肤、浅黄麻羽鸡,m2系种鸡选留300日龄公鸡平均体重3.0~3.2kg,母鸡体重2.0~2.2kg,高峰期产蛋率不低于83%,66周产蛋200~210个。105日龄公、母鸡屠宰率89~91%,全净膛率64~68%,腿肌率21~25%,胸肌率14~17%,腹脂率2.6~6.0%;公、母鸡背皮毛囊密度分别不低于4.0个/cm2、4.5个/cm2,公、母鸡大腿皮毛囊密度不低于3.2个/cm2、3.8个/cm2;公鸡冠高度不低于5.8cm,鸡冠厚度不低于2.5cm,公鸡距长不低于0.45cm;母鸡鸡冠高度不低于3.0cm,鸡冠厚度不低1.5cm。

7、m3系的培育方法为:以徐海鸡为育种素材,导入隐性白羽鸡,后代经过选育后,形成早熟、距长、黄胫、黄皮肤、屠体美观的专门化品系,即m3系。

8、上述技术方案中,导入隐性白羽鸡的徐海鸡新品系为中速型黄脚黄羽鸡,早熟、鸡距长、肉品质优,m3系种鸡选留300日龄公鸡体重3.2~3.3kg,公鸡距长不低于2.2cm,母鸡体重2.4~2.5kg,母鸡距长不低于1.0cm,高峰期产蛋率不低于75%,66周龄饲养日产蛋数160~170个。105日龄公、母鸡屠宰率90~92%,全净膛率66~71%,腿肌率22~27%,胸肌率17~20%,腹脂率2.3~6.0%;公鸡肌纤维密度不低于460根/mm2,母鸡肌纤维密度不低于640根/mm2;公、母鸡背皮毛囊密度分别不低于4.5个/cm2、4.8个/cm2,公、母鸡大腿皮毛囊密度不低于3.5个/cm2、4.0个/cm2;公鸡冠高度不低于5.5cm,鸡冠厚度不低于2.2cm,公鸡距长不低于0.90cm;母鸡鸡冠高度不低于2.5cm,鸡冠厚度不低于1.5cm,距长不低于0.50cm。

9、父母代m1m2系种鸡:300日龄公鸡体重3.20~3.30kg,母鸡体重2.60~2.80kg,0~20周龄存活率超过98.0%,21~66周龄存活率超过93.0%,5%产蛋率日龄120~130天,开产体重1.70~1.90kg,高峰期产蛋率不低于80%,66周龄饲养日产蛋数180~190个,种蛋受精率为95.0%以上,入孵蛋孵化率87.0%以上,健雏率97%以上。

10、商品鸡m3m1m2 105日龄宰上市,公母鸡均为黄胫、黄皮肤、皮肤紧致、大鸡冠。公鸡胸宽体深背平,早熟;全身羽金黄色为主;颈部金黄色;尾羽弯长呈墨绿色有光泽;单冠直立,颜色鲜红,大而厚,喙、胫及皮肤呈黄色;鸡距发育较快;28日龄阉割公鸡睾丸,形成阉鸡,阉公鸡130日龄上市,羽毛光鲜亮丽且尾羽黑色弯长、有金属光泽,鸡距长。母鸡:体型浑圆,结构匀称,体羽以黄麻或棕麻为主;尾羽黑色;单冠,较大,喙、胫及皮肤黄色,胫短而细。105日龄上市公鸡体重1.90~2.20kg、母鸡体重1.70~1.90kg;公母鸡料肉比分别不高于为3.25:1、3.60:1;整齐度96~97%;早熟,公鸡距长不低于0.6cm,母鸡距长不低于0.30cm,鸡冠高度不低于5.4cm,鸡冠厚度不低于2.0cm;母鸡鸡冠高度不低于3.0cm,鸡冠厚度不低于1.5cm。公、母鸡屠宰率均超过90%,全净膛率均超过66%,胸肌率均超过17%,腿肌率超21%。公、母鸡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不低于1.7%、5.0%,公母鸡腿肌平均肌纤维密度不低于490根/mm2;公、母鸡背皮毛囊密度分别不低于4.8 cm2、5.0个/cm2,公、母鸡大腿皮毛囊密度不低于3.8个/cm2、4.2个/cm2。130日龄阉公鸡体重2.70~2.90kg,距长不低于0.8cm,料肉比不高于4.4:1。商品代早熟、产肉性能良好、屠体美观,并具有较好的肉品质,符合优质鸡上市标准,既适合屠宰上市,又适合活体上市。

11、本发明通过三系配套培育“一种早熟、鸡距长的优质鸡”配套系,该配套系在保持地方鸡种肉品质优良的基础上,提高父母代种鸡的繁殖性能,提高商品代鸡距长度,提早上市,降低商品代鸡苗的生产成本,使商品代肉鸡具有早熟性好、成活率高、饲料转化率高、肉质鲜美和适应性好等优点,以此达到饲养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升的目的。

12、优选地,所述m1系的选育过程中,公鸡选留距长、黄红羽、黄胫、尾羽黑色油亮向后弯曲的个体扩繁,母鸡选留体羽棕麻、黄胫、黄皮肤母鸡自繁,重点选择产蛋数、体重均匀度、公鸡距长、毛囊密度。具体地,里当鸡经过6个世代以上的选育。

13、上述技术方案中,对里当鸡开展系统选育,重点通过选育公鸡距长度,提高其早熟性,同时通过选育,提高其繁殖性能和体重均匀度。

14、优选地,所述m2系的选育过程中,公鸡选留距长、棕红羽、黄胫、胸宽、体深背平、体躯结实、体型适中的个体扩繁,母鸡选留黄麻羽、黄胫、黄皮肤母鸡扩繁,重点选择产蛋数、公鸡距长、毛囊密度。具体地,中速型黄麻鸡经过6个世代以上的选育。

15、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中速型麻黄鸡的选育,提高其繁殖性能和生长速度。

16、具体地,所述m3系的培育以青胫、黄羽、鸡距长的徐海鸡为育种素材,导入黄胫、黄皮肤的隐性白羽鸡。

17、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加强徐海鸡鸡距长度的选育,并将生长速度较快、屠体美观的隐性白羽鸡导入徐海鸡,能够提高徐海鸡的生长速度。

18、所述m3系的培育过程中,后代公鸡选留体羽黄色、颈羽金黄色、鸡距长、体型浑圆、结构匀称、体重大的个体扩繁,母鸡选留黄羽、颈羽金黄色、鸡距长的个体扩繁,重点选择早熟性、公鸡距长、体重均匀度、毛囊密度和胸腿肌发育。具体地,后代经过6个世代以上的选育。

19、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加强鸡距长度的选育,形成产肉性能好、公、母鸡距长、早熟、生长速度适中的徐海鸡新品系(m3系)。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发明以优质型黄麻鸡里当鸡(m1系)为第一父本,以中速型黄麻鸡(m2系)为母本,以m1系和m2系杂交生产父母代(m1m2系)作为终端母本,繁殖性能好;以生长速度较快、早熟、鸡距长、屠体美观的徐海鸡新品系(m3系)为终端父本,利用m3系♂×(m1♂系×m2系♀)♀三系配套杂交生产商品代(m3m1m2),商品代105日龄上市,具有早熟、距长、黄麻羽、屠体美观、产肉性能良好,并具有较好的肉品质,符合优质鸡上市标准,既适合屠宰上市,又适合活体上市,可以提早10天左右上市,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阉公鸡130日龄上市,距长、肉品质优,可以提早上市15天左右,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